早朝。
赵祯便宣布:“为宋辽边境和平,辽国提出宋辽和亲,不知众位卿家如何看?”
大宋在赵祯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但打仗方面依旧不及辽国,而今辽国屡次兵犯边境屡战屡败。
这事能不用一兵一卒议和自然皆大欢喜,虽有几名好战武将反对,但满朝文官却是举双手赞同。
又一问题便是派哪位公主和亲,吏部兵部齐齐推荐太平公主赵茹。
礼部推荐乐平公主赵申。
庞太师:“老臣倒是觉得能担此重任的非安阳公主不可?”
“庞太师何以认为非安阳公主不可?”
庞太师道:“禀圣上,满朝文武皆知安阳公主文武双通,试问谁人能及?既然是和亲,我泱泱大宋要拿出诚意才是。”
众人意见不一,互相争的脸红脖子粗,就差动手了。
赵祯烦躁不堪:“辽国使臣还有一个月才到,容朕好好想想。”
………
包拯当然明了展昭与安阳公主的情义,于公于私他都不愿议和和亲,他虽是文臣,但辽国屡次三番兵犯大宋边境,百姓苦不堪言,心中咽不下这口气,但又无可奈何。
包拯与公孙策商量后决定先瞒着展昭,还是等皇上圣裁再说。
……
院中看展云独自一人望着云杉树痴笑,展昭只觉得好笑,却慢步走过去:“展云,你出来也好些日子了,是不是该回江南了?”
展云翻白眼,转身不满道:“大哥,要是我想回去早跟着柳玉娘一起走了,我就是不愿回去才留下来的。”
展昭点点头,展云长大了,没人管得了了,更有自己的小心思了:“你不回江南是要到陷空岛去?”
展云先是红脸,继而变得正常,她展云敢爱敢恨,最不喜扭扭捏捏,索性大方承认:“对啊,然后我才回江南。”
展昭不再勉强:“既然你不肯回去,那我会与大伯父说明的。”
展云瞪大眸子,勾上展昭双臂:“怎么?大哥?你要回江南了?”
展昭点点头。
展云想了想:“也对,你自从当了官已经两年有余不曾回去了,爹爹他们可想你了。”过了好一会还是忍不住问道:“是你一个人回去…还是…”带着安阳公主回去?
这句话没敢问。
展云这人自小被展凌娇惯,所以自小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但就是怕展昭。
展昭一个眼神就能吓得人魂飞魄散。
原本以为展昭不会搭理她,没想到展昭哼声:“不是一个人。”
展云还是忍不住挤眉弄眼,算了,被打就打吧,她控制不住自己的八卦心了,便故意拉长声音道:“啊~那是和…”
啪地一下,果不其然被打了后脑勺,急忙捂着头闪躲。
“多话。”
留给她的是展昭酷酷地背影。
太后与八王爷是极力反对安阳公主和亲的。
安阳自小被八王爷当抚养长大,把她当亲身女儿疼爱,太后更是不用说,被赵祯接回去之后对这个昔日好姐妹的女儿也是疼爱无比。
两人都舍不得。
……
展昭去包拯房中,正巧公孙策也在,便像两人辞行。
“展昭此次回去要解决一点私事,解决之后便赶回来。不会误了公事。”
包拯点头:“展护卫跟在本府身边这么久也定是劳累不堪,此次也就当是告假,好好休息一番吧。”
“展昭告辞。大人与公孙先生保重。”
望着展昭背影,包拯与公孙策心照不宣。他俩很清楚展昭说的私事。
公孙策道:“这下大人便无需烦恼了,太后与八王爷都疼爱安阳公主,这展护卫也要解决与柳玉娘的亲事了。”
包拯满脸笑意,抚着他那长胡须点点头。
……
白素给赵嫣传了信:“公主,是展大人送来命人送来。”
赵嫣还有些疑惑展昭怎会无故送信进宫。
打开,信中就几个字,却让赵嫣欣喜无比。
白素凑过去一看。
“可愿与展昭江南一行。”
赵嫣欣喜道:“白素,展哥哥要带我去江南。”
白素也跟着高兴,催促着赵嫣:“公主可别让展大人久候了,快些更衣去向太后皇上辞行。”
太后听闻赵嫣要去江南后,乐呵呵地点头:“去吧去吧,去江南看看,但记得多带侍卫,宫女便装打扮,随行伺候。”因为她知道她定不会大摇大摆出宫。
赵嫣羞红了脸,才轻声道:“不用带侍卫,因为…展哥哥抵好几百宫中侍卫。”
………
京城外,展昭一身蓝衫,牵着一匹墨黑马等待。
他从不做没有深思熟虑的事,他思了许久,他虽不愿做驸马,但他更不想负了她。
每个夜晚他脑海总会浮现儿时那段不完整的记忆,到宫中太后寿宴再相见,再到后来咸阳再见面,她扮成小厮混入开封府,再到常州她失踪,他的担忧,自责,懊恼…到她抱着他大哭…
她的一颦一笑,一喜一忧;不经意间已轻易牵扯他的情绪。
他,不愿后悔,他,不愿辜负。
太阳将要落山之际,借着夕阳的余晖他寻见人群中走出一身白衣的她。
正如太后寿宴那日,一身白纱。
她竟牵了一雪白的马。
两人相视一笑,她轻换一声:“展哥哥,我来的可晚了?”
展昭温煦轻笑摇摇头。
骑着黑白马儿,面着落日的方向,缓缓而行。
他,蓝衫潇洒,她,笑魇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