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到苏州已经是下午了,今天去东坡书院已经是不可能了,三人便去了苏州的林家商号。
进了林家的商号,林五就开始喊了起来“林大叔在吗?”
这林家在苏州的商号是一个粮米商号,林五之所以叫林大叔叔是因为这林大是最早跟着老林走南闯北的人。为人老实本分,所以老林坐镇杭州,林大就来了杭州齐名的苏州,这是老林对他的信任。
听见有人喊从店里出来个小二,迎接三个人。小二不认识王浩和林维,但他认识林五,林五常常回苏州,也就少不了和林大接触。常来林大这里小二自然认得,“五哥您来了,是来找掌柜的吗?掌柜的在后面仓库呢!近日已经入秋,快到了收割的时候了,掌柜的一直忙着整理仓库。您看要不等会?”
“好的,你去跟大叔说声,就说少爷来了。让他出来一下,也好给我们安排一下。”林五说完小二连忙应声“少爷,不知道哪位是少爷?小的怠慢了,我这就沏壶茶,少爷在此稍等,我这就去请掌柜的。”
“你就说两位少爷都来了。”林五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小二蒙了,二位少爷?众所周知,林家就一个少爷,怎么这会又多出个少爷?就算是夫人后生的,也不可能长这么快。不过这不该问的,小二也不敢多问,因为林五在这,就算是假的,也不是一个店小二可以过问的,匆匆沏了壶茶就去后面叫林大去了。
不多会,林大从仓库回来。他现在也是一头雾水,小二不可能认错林五,林五说少爷来了,应该就是来了。不过两个是什么意思?
林大进了前厅,看见了林维、林五赶忙过来行礼“见过少爷,小五子你也来了,不知这位是谁?”林大不认识王浩,也不好开口打招呼。林维开口解释,“这是前日我爹和母亲刚认的义子,算是我的哥哥。”林大反应过来,难怪是两个少爷,原来是这样的。我说嘛!就算夫人现在生,那也赶不上趟啊!林大一拱手“见过表少爷。”
说实话,王浩的位置现在有些尴尬。林家最核心的圈子就老林、夫人、林维三人,其次就林大到林五了。现在多一个王浩出来,这关系不好理,说是核心圈中的人。但王浩和林家没有血缘,说和林大他们一个等级,偏偏他还挂着一个义子的名头。而且还是林维的哥,总不能叫大少爷吧?思来想去后就叫了王浩“表少爷”这个称呼。
看着一身米油面灰的林大,林维也是很关心“大叔你怎么还这样?林家又不是请不起小工,你多请几个让他们去做就是,何必还要亲力亲为。你也学学三叔,你看三叔那次过年回林府的时候拿过账单,爹爹可有说过他。你也跟了爹爹这么久了,不必再劳心劳力的,也该享福了。”
看的出来,林维是很关心林大的。林大心里也是感动,少爷长大了“唉都习惯,你要是不让我做。我混身上下还不得劲呢!对了少爷、表少爷我已经吩咐小二去酒楼定了酒席,我们这就前去吧!我来为两位少爷接风洗成。”一听到吃,王浩和林维还没做声,林五就高兴了“好,就应该吃东西了,我早就饿了。”
厅中三人皆是摇头苦笑,一提到吃林五最来精神。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林维问出了一个他最想问的问题“大叔,这几日东坡书院可曾找到学生?”林大一愣“我以为少爷你是打听好了再来呢?呵呵,这东坡书院每半个月招生一次。正巧明天就要招人,不过少爷这东坡书院招收的弟子很是严格,少爷如果不行就去苏林学院,这苏林学院在苏州一带也很有名的。”
老实人就是老实人,说话也不怕得罪人,实话实说。你看这话说的明显是不看好林维能进东坡书院,下家都给你想好了。以现在的形式看,东坡书院就是国家培养一国栋梁的地方。那什么苏林学院不过就是高级一点,没什么可比性。
林维撇了撇嘴,有名的学院杭州没有吗?我要是去什么有名的书院还跑这来干什么?来这还就冲着这天下文宗的东坡书院来的,不过林维也没在意,都是自家人,了解彼此的脾气。林大这么说他一点也不奇怪,这其实是给他们打个预防针,以免进不了东坡书院而心灰意冷,不过今时不同往日。现在他有个哥,还是牛逼的不行,心理无压力啊!
“哈哈,大叔你就放十万八千个心吧!这书院我是进定了。”
林大不知道林维哪来这么大的自信,但是也不好打击林维的积极性,总不能说我不看好你。你明天别去吧?看着林维如此自信满满,林大也不好再开口说书院的事了。提醒到了就好,他是老实人,但不是傻子。叉开了话题,便继续吃饭。
一顿晚饭宾主尽欢。
第二日清晨三人起来便向着东坡书院而去,书院虽然每个月都会招收弟子。但也不是谁想去就能去的,好歹也是当世第一学府,没有点条件就想进那可能吗?书院的入学条件就是一条--凭才学。你有才就可以进,不论贫穷贵贱,而考核期是一个月。如果你品行,不行还是要被退学的。别的书院可能会因为没有学生而着急,东坡书院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担忧。如果是无条件收人的话,那东坡书院早就让天下学子给挤爆了,入学的条件说白了就是考试。
东坡书院的入学考试分为好几种,其中有诗书、兵、工、商、法这点王浩很赞同。没有像别的书院那样说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只有诗书一条路走到黑。而考试的内容,会有各个学系的学生出题,夫子也回来监督。这样既可以考新来的学子,也可以测试自己教授学生的成绩,一举两得。
这书院分了几个学项,在王浩看来就是分科啊!这诗书说白了就是为以后考公务员做准备的,学好了就是科举。兵吗?就是军事管理,是个当将军的出路。工的话就是学一门手艺,也就是后世的职业大学。商就是学学生意经,法就是法律系。
书院中学诗书的学子最多,因为谁都想考个举人什么之类的。在这个社会有权就什么都有了。这一科的学子差不多是学院的一半,有些人靠着别的科目升学进了书院,但是却跑出读了诗书。对此,夫子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主科没有落下,别的不管,难道要找人说理。学诗书的各各嘴皮利索的要死,颠倒黑白那是他们的额强项。学兵法的那就是书院一霸。这些人在书院最吊,夫子是个老将军,脾气也爆。在他眼里哪个娃娃要是打了人,指不定还要嘉奖一番。学诗书的人虽然多,在学兵的面前也得怂,不是有那句话嘛!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学工的最少,多数人不太在乎这个,没办法。手艺人一般家里都独传,这个时代的手艺人纯粹就是为了混口饭吃。放在后世,那可是理科,各各都是搞科技研发的,可惜在这里不吃香。学商的人不是很多,但也不少,这部分人都是书院中的土豪。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点纨绔,家中都是些地主富豪,来着也就是镀金的。而学法的,是书院中仅次于学诗书的。不过这两个科的学生,大多两样都会学。这样就算考不上公务员,也能混个状师当当(律师)。
东坡书院为何能吸引如此多的人,想想看以后这些个学子,稍微有些成就,加上东坡先生这成关系。那可不就是朝廷命官了,而且涵盖之广。有兵部(兵),有工部(工)有户部(商)有大理寺(法)。还有群学诗书的,几乎什么都有可能插上一脚。从这东坡书院出去的学子,以后就算一事无成,那也是富贵命。这同窗是某部门的官,那同窗是某地的商贾巨富,你想被饿死都难。所以很多人削尖了脑袋都想进东坡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