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炼金九院”便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没有十年炼金的专业学习,不得入院!这个规定一出,一家接着一家的炼金私院,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一批又一批的学子被送入了这些用于所谓的“培训”的学院。
紧接着,每年三月与九月便是“炼金九院”的正式招生时间。招生场面的热闹,恐怕连一国的大阅兵也不过如此。“炼金九院”最大的也不超过十栋建筑物,占地也只有十五栋普通民房大小。里面的师生更是少得可怜,据传最多的“光尘院”正式生也只有不过一百的数。而北冥的修罗院,正式生还不到一只手的手指数。
炎地很热。
这是沐渊俩上来后的第一感觉,这种热,不是来自天空,而是地面。海洋上还是习习凉风,一上陆,汗水就不禁从皮肤里面不停地渗了出来。
历时半个月,顺利被一艘快轮拖到了炎地——这个能使人变成人干的神奇地方。沐渊费尽口舌和一个海边的当地人沟通了一番,换来的却是一串又一串时而卷舌头“芝芝芝”,时而咬舌头“滋滋滋”的奇葩土著语。
“神经病!”沐渊白了他一眼,背着叶婉往里深入。
殊不知,那个当地人也在背后,用他们的语言吐槽了一句:“傻叉!”
紧接着,两人几乎又用各自的语言不约而同道:“没文化,真可怕!”
真正问道这个地方的地名已经是在镇上了,好在有几个会通语的人。但沐渊一问到地名后,就有种刚出虎穴,又入狼窝的感觉。
没错!这就是炎地!被称为“火国”“火锅”“自然的熔炉”“造物主的油锅”“火山之国”“铺在地上的岩浆”……总之,炎地,就是炎热的代名词。
一听到这个消息,叶婉就伏在自己哥哥的背上“咯咯”地笑个不停。想起了沐渊看到前面的陆地时的豪言壮语:“小碗!哥终于带着你迎来了解放后的春天!我看到了!前面是鲜花!那是希望!前方是太阳!那是曙光!”也不知道这个哥哥什么时候学会了背诗。
春天?对不起,炎地的人民的字典里面只有夏天。鲜花?遍地是绿色的刺球倒是事实,也只有皇室能买的起这种奢侈品。太阳?是我“日”的错吗?我即使不出现,这地面还是跟浇了油的铁板一样。
更让沐渊无语的是,炎地的物价水平高得飞起。才没有半天,供两人吃吃喝喝,便已花去了沐渊从卢伟那儿拿的近一半的钱。
在小丫头的强烈要求下,沐渊只得选择了一家茶馆避暑。
炎地的建筑都很高,比如这家茶馆,一共盖了三层,也仅仅在最上面的一层开展经营活动,底层还故意设计成了蓄水池,来吸收地面的高热量。
下午时分,馆子里生意到了近乎最火爆的时候。沐渊兄妹只得捋着袖管,安静地待在一边。
时值三月,聊得最热火朝天的还是一年两届的“炼金九院”的招生。“炼金九院”的设定与大陆格局有些相仿,基本遵循着“一陆一院”的原则,炎地的“焱林院”便是其中之一。
“大叔,这次‘焱林院’打算招多少人?”沐渊逮着一旁一个三十余岁的中年人便问了起来。
中年人看着这两个小不点,诧异道:“你们不会打算去去参加招生吧?看年纪还不到十岁吧?”
惭愧惭愧,沐渊今年刚满十岁,叶婉稍小两岁。按照那个十年专业学习的要求,他们的确没这个资格。但沐渊真正的目的并不是成为什么正式生之类的,只要他能进去,做扫地的也行,他就有机会接触“焱林院”的资料库,就能医好叶婉的眼睛。这个算盘就连叶婉还是蒙在鼓里的。
不过明面上沐渊可不能这么说,随意搪塞了一个借口:“你看我像吗,大叔?只是有位兄长已经满足了招生的条件,有点担心他而已。”
中年人一听,略略点了点头:“其实这次三月招生也只能算小招,据说招的人数不会超过50人,但“焱林院”传出的消息,截至昨日,报名人数已经上了两万。场面依旧还是会很火爆的。”
沐渊的小心肝忍不住“扑通”一沉,两万人,什么概念?四百取一,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自己的老爸老妈据说是一次性通过,还是最热门的“光尘院”。一种“虎父犬子”的念头没由来地挤入了沐渊的脑海。
“什么时候开始,大叔?我想去给我哥助助威。”
“哎呀!那你可要快了!后天第一试便开始了!”中年人倒是好心地替两个小不点紧张了一把。
“后天啊!”沐渊心里开始盘算起来,无论如何他都不想放弃这个机会,又小心地攥了一下口袋里仅有的几个钱币。这些钱足够两个人搭快运赶到一试现场,可是如果没录取的话,便再也没有了返程的钱。
“谢谢大叔,我知道了!”沐渊朝着中年诚恳地鞠了一躬,拉了拉叶婉的手,叶婉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站在座位上,展开双臂,一副“哥哥,你背我呀!”的架势。沐渊熟练地站在小丫头面前,轻道一声“好了”。忽的,小丫头立刻就扑了下去,胳膊准确地圈在沐渊脖子上,再把腿往沐渊腰上一箍,要多粘人有多粘人。
沐渊随手抄起一块抹布,拭去了小丫头在椅子上留下来的鞋印,又与中年人道了一声别,匆匆出了茶馆。
炎地首都——玛莎城。
米字形的交通网络延伸了几乎整座,以沙黄色为整个城市的基调,雪白色的,米黄色的大理石建筑随处可见。所有给人的感觉确是“宏伟“二字,放眼望去,貌似没有一栋建筑在十五以下,不少的马路,空地,成年被覆盖在楼宇的阴影之下。城市地标是一根近百米高的旗杆,一面鲜红的大旗在高空中猎猎招展。
“焱林院”的招生点在“焱林广场”,全城仅次于首都广场的地方。因为“炼金九院”的本院们真的很小,所以大部分会选择在另一个地方新建一个招生点或广场。而“焱林院”无疑选择了这儿。
只有一条极狭隘的过道通入广场,周围是高达六七十米的遮阳房。没错,这些房子并没有打算住人,连窗户都还没有安框。广场地势很高,需要经过百级楼梯才能真正踏上这片广场。整个广场呈现出一个规则的矩形,共计七百二十平方米(一块砖一平方米,共计有七百二十块)。
随着太阳的逐渐升起,“焱林广场”外围的人头越攒越多,一试的考生已经陆陆续续地赶制广场外围,有序地获取自己的入场序号。初步估计,两万人还只能算是几天前的数据,就单单这几天,报名人数涨近一万多。
通道口只站着两个人,和一块牌子:“擅入者终身禁考!”紧紧这一句话,便把三万多人拦在了通道之外。
负责通道安全的是两名正式生,穿着一身鲜红色的短装,左胸口处佩戴着一枚赤红色的火焰形徽章,用蔑视的眼光站在通道的楼梯顶峰,俯视着这黑压压的一片人群。曾几何时,他们也是这庞大考生中的一员,实力、运气才换来了今天这份俯视众人的成就感。
但又有谁心里不清楚呢?五年,近千人挤入“焱林院”,真正又能有几人可以拿到那枚代表着荣耀的炼金师徽章呢?成为炼金师,不仅仅靠的是十年寒窗时的勤奋。学院要的是天才,真正的天才!
试问哪个人的血液可以一接触空气便成为火焰?有敢问有多少人,能用两只手同时绘出四种不同的形状?再问有哪个普通人,可以承受住近五百度的高温而安然无恙?这根本不是人!而“炼金九院”最终最辉煌的不就是这些根本不是人的人吗?
开考以日为钟,以风为铃,这间接表达了炼金界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尊重。日影三竿,通道前面便只剩下了第一批大约七百名的考生,其余的都依次进入了广场周围的空楼里。一试没有任何考官,只有近六十名学院内部的正式生轮流执勤。
近七百名考生很快便找好了自己的位置站定,大致每人站一块地砖左右。
一阵清风扬过,把玛莎城中心的旗杆微微一展。
“第一试!血炼!”
“什么是血炼?”
“这是什么鬼?”
场内瞬间变得聒噪起来,这也是每一届考试常有的事情,目的在于淘汰那些专业知识不过关的考生。莫说是场内,即使是场外,林立的大楼上一下子变得沸腾。少不了其中有些接触过这方面的考生,但出于个人利益,他们的嘴巴一般都是紧紧闭着的,绝不会透露只言片语。
当然,更多的是那些一无所知的人。
不一会儿,场内便有了正式生“出局”的宣判,一批又一批的考生被直接“请”出了广场。其中的近乎九成可以说是只在原地站了没一刻钟就已经结束了,没错,就是傻傻地站着,啥也不会,啥也没做。
“大哥哥,你看——你看我可以报名吗?”出来的考生中,不免有人会留意到门口的一对小孩,男的胖胖的,不停地喘着粗气,背上还背着个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