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3400000156

第156章 张英家训(6)

法昭禅师在佛经中的颂词中说道:“兄弟就像气质相同连在一起的树,各自枝繁叶茂,不要因为些许言语就伤了感情,相见一次就觉得越来越老,能够做得几时的兄弟呢?”词意和蔼可亲,足以启发人们的兄弟之爱。我曾经说过,现在人们的关系有五种,但兄弟相处的时间最长久。君主与臣子的遇合,朋友之间的聚合,长久或短暂是很难说的。就是父亲生养子女、妻子婚配丈夫,早一点的通常也得二十来岁。只有兄弟,或者一二年、或者三四年就相继出生,从童年时代在一起戏耍,直到老年,相互之间打交道,多的有七八十年之久。如果兄弟情谊融洽,不产生猜疑,乐趣哪会有边际呢?

近代有周益公,作为太傅退休,他的哥哥乘成先生,就要作为监丞而退休,年纪都是八十岁了,和诗饮酒在一起消遣直到最后。

章泉的赵昌甫兄弟,也都隐居在玉山下面,容颜苍老,头发花白,相互伴随在泉水和山石之间,都年近九十岁,真是人间最快乐的事情,也是人间少有的事情。

【评析】

兄弟间情谊融洽是中国传统人伦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张英把兄弟和好、感情融洽的事例作为佳话告之后辈,就是启发后辈的兄弟之情,希望他们团结友爱,享受人间之至乐。

四书之妙当细心玩味

【原文】

《论语》文字[1],如花工肖物,简古浑沦,而尽事情,平易涵蕴,而不费辞,于《尚书》[2]、《毛诗》之外[3],别为一种。《大学》[4]、《中庸》

之文[5],极闳宽精微,而包罗万有。《孟子》则雄奇跌宕[6],变幻洋溢。秦汉以来,无有能有此四种文字者,特以儒生习读而不察,遂不知其章法字法之妙也,当细心玩味之。

——节录自《聪训斋语》卷二

【注释】

[1]《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与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2]《尚书》:儒家经典之一。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着作的汇编。“尚”即“上”,意即上代以来的书,故名。

[3]《毛诗》:即《诗经》。以其书为毛公所传,故称《毛诗》。

[4]《大学》: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的一篇。至宋代朱熹从《礼记》中摘出《大学》《中庸》分章断句,加以注释;又注《论语》,配以《孟子》,题称《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

[5]《中庸》:儒家经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为《四书》之一。

[6]《孟子》:儒家经典。战国时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着。书中记载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唯心主义的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为《四书》之一。

【译文】

《论语》的文字,如大自然创造的杰作,单纯古朴,浑然一体,完全符合事实。平和简易中包含的道理,无需用过多的言语来阐述,是除了《尚书》《毛诗》之外的另一种经书;《大学》《中庸》的文字,极其宏大广阔,精辟微妙,包罗了所有的道理;《孟子》则是雄奇跌宕,变幻洋溢。自秦汉以来,没有能比得上这四种文字的书了。只是因为读书人学习阅读并没有体会得出,于是不懂得它们的章法和字法的精妙,应当细心地体会其中的意味。

【评析】

张英所提到的《四书》是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解惑、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虽不乏封建糟粕,但其思想内容,却是我国古老优秀文化源头的活水。它反映了儒家的社会主张和学术思想,成为儒家经典。因此,张英极力推崇,告诫后人细心玩味其中之妙。

读《文选》悟养生之理

【原文】

古人读《文选》[1],而悟养生之理,得力于两句,曰:“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此真是至言。尝见兰蕙芍药之蒂间,必有露珠一点,为蚁虫所食,则花萎矣。又见笋初出当晓,则必露珠数颗在其末,日出则露复敛而归根,夕则复上。田间有诗云“夕看露珠上梢行”是也[2]。若侵晓入园,笋上无露珠,则不成竹,遂取而食之。稻上亦有露,夕现而朝敛。人之元气,全在于此。故《文选》一语,不可不时时体察,得诀固不在多也。

——节录自《聪训斋语》卷二

【注释】

[1]《文选》: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选的诗文集,因而世称《昭明文选》。选录自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其中包括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为现存最早的诗文选集。

[2]田间:钱澄之,明末桐城人,原名秉镫,字饮光,号“田间老人”。

着有《田间易学》、《田间诗学》等。

【译文】

古代的人阅读《文选》而明白了养生的道理,得力于其中的两句话,就是:“石头蕴含了宝玉,山上都放出光辉;水中有了珍珠,河川就显得妩媚。”这真是极精辟的话。我曾经看到兰蕙和芍药的花蒂中间,必定有一点露珠,被蚂蚁和小虫吸食了以后花就枯萎了。又看到笋子刚刚长出来的早上,就必定有好几颗露珠在它的末梢,太阳一出来露珠就收敛归到了根部,傍晚又上来。

田间老人钱澄之有句诗说“傍晚看着露珠往末梢上走”就是说的这件事。天快亮的时候到园子里去,看到笋子上没有露珠,就知道这笋长不成竹子,于是就把它挖了吃掉。稻子上也有露珠,傍晚出现,早上收敛。人的元气全在于这里。所以《文选》的两句话,不可不时时亲身去体验观察,得到的诀窍本来就不在于多。

【评析】

张英用“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以及各种植物带有露珠则显示其生命力来比喻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的元气全在于此”就是指人必须具有宝贵的精神,这是最根本的养生之道,也是成就事业的保证。

知命安命省劳扰

【原文】

世人只因不知命、不安命,生出许多劳扰。圣贤明明说与曰“君子居易以俟命”,又曰“君子行法以俟命”,又曰“修身以俟之”。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因知之真,而后俟之安也。予历世故颇多[1],认此一字颇确,曾与韩慕庐宿斋天坛[2],深夜剧谈,慕庐谈当年乡会考时,乡试则有得售之想[3],场中颇得意,至会试殿试[4],则全无心得会、状。会试场大风吹卷欲飞,号中人皆取石坚押,韩独无意祝曰:“若独中则自不吹去。”亦竟无恙。故其会试殿试文,皆游行自在,无斧凿痕。予谓慕庐:“足下两掇巍科[5],当是何如勇猛。以此言告人,人决不信,余独信之。”

——节录自《聪训斋语》卷二

【注释】

[1]予:我。

[2]韩慕庐:清代大臣韩葵,字元少,别字慕庐。康熙进士,累官礼部尚书。

[3]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各省集士子于省城,朝廷选派正副主考官,试《四书》、《五经》、策问、八股文等,叫做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4]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的考试,各省举人和国子监的监生皆可应考,称会试。清代在会试中考中者称贡生,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科举时代,帝王于宫殿中考试贡举之士称殿试。明清两代,殿试之后以定甲第。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通称为状元、第二、三名通称为榜眼及探花;二甲若干名,均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5]巍科:科举考试,榜上名分等次,排在前列者称巍科,犹言高第。

【译文】

世界上的人只因为不懂得命运、不安于命运,才产生出许多辛苦和烦扰。圣贤明明告诉我们说:“君子安于平易以等待着天道的命运”,又说“君子遵行法度以等待着天道的命运”,还说“修身养心以等待着天道的命运”。不知道命运就不能成为君子,因为只有真切地知道命运,而后才能安心地等待命运。我的处世经验很多,认识这一个“知”字很确切。我曾经与韩慕庐吃住在天坛,深夜畅谈,慕庐谈到当年乡试、会试时,乡试则有考中的想法,在考场中很用心,到了会试和殿试的时候,就全没有心思去得会元、状元了。

会试考场中大风吹来,把试卷都要吹走了,参加考试的人都用石头把试卷牢牢地压着,韩慕庐独独没有这样做,他祈祷似的说:“如果能考中就自然不会被吹走。”结果竟然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所以他在会试、殿试中的文章,都是游笔行文自如,天然浑成。我对慕庐说:“您会试和殿试两次名列前茅,该是多么勇敢顽强!把这句话告诉别人,别人决不会相信,只有我一人相信。”

【评析】

从一方面看,张英在这篇家训中,叫人“知命”、“安命”、“俟命”,正是他的阶级的、历史的局限性的具体体现。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他所说的“居易”并不是说要消极处世,而应理解为心情坦荡,正视现实;“行法”,则是按自然规律办事;“修身”就是要提高自我素质。如此“知命”,才能自信、自强、自立。

择友为第一事

【原文】

人生以择友为第一事,自就塾以后,有室有家,渐远父母之教,初离师保之严[1],此时乍得友朋,投契缔交,其言甘如兰芷,甚至父母兄弟妻子之言,皆不听受,惟朋友之言是信。一有匪人厕于间,德性未定,识见未纯,断未有不为其所移者,余见此屡矣。至仕宦之子弟尤甚。一入其彀中,迷而不悟,脱有尊长诫谕,反生嫌隙,益滋乖张。故余家训有云:

“保家莫如择友”,盖痛心疾首其言之也。汝辈但于至戚中,观其德性谨厚,好读书者,交友两三人足矣。况内有兄弟,互相师友,亦不至岑寂。

且势利言之,汝则饱温。来交者,岂能皆有文章道德之切劘,平居则有酒食之费,应酬之扰。一遇婚丧有无,则有资给称贷之事[2],甚至有争讼外侮,则又有关说救援之事[3]。平昔既与之契密,临事却之,必生怨毒反唇。

故余以为宜慎之于始也。况且嬉游征逐,耗精神而荒正业,广言谈而滋是非。种种弊端,不可纪极[4]。故特为痛切发挥之。昔人有戒“饭不嚼便咽,路不看便走,话不想便说,事不思便做”。洵为格言[5]。予益之曰[6]:“友不择便交,气不忍便动,财不审便取,衣不慎便脱。”

——节录自《聪训斋语》卷二

【注释】

[1]师保:指教养。

[2]称贷:向人告贷。

[3]关说:通关节;说人情。

[4]纪极:终极;限度。

[5]洵:确定;的确。

[6]予:我。

【译文】

人的一生把选择朋友作为第一件事,自从读书以后,有了妻室、有了家庭,渐渐远离了父母的教诲,刚刚离开塾师的管束,这个时候初次交了朋友,情投意合,建立了交情,朋友的话像兰花、白芷那样香甜,甚至父母、兄弟、妻子的话都听不进去,只听信朋友的话。一有行为不端的人插入进来,因为本性没有定型,见识还不纯净,没有不被这样的人带坏的。

我看到这样的事多着呢。至于当官人家的子弟尤其严重。一旦上了他们的圈套,迷惘而不会觉悟,若有长辈告诫晓谕,反而产生嫌隙,更加滋长古怪的脾气和行为。所以我的家训有这样的话:“保持家业不如选择朋友。”

这是痛心疾首来说这件事的。你们只要在最亲的亲戚中间,观察本性恭谨厚道、喜欢读书的人,结交两三个人就足够了。

何况家里有兄弟,互相取长补短作为师友,也不至于寂寞。而且从势利的角度来说,你不愁吃穿。

来结交的人,哪里能都有文章道德可以切磋呢?平时有喝酒吃饭的花费,应酬的烦扰。一旦遇到婚事丧事有所短缺,就有资助借贷的事情;甚至有争吵诉讼和外来欺侮,就又有通关节、说人情,给予救助的事情发生。平时既然与他情投意合,关系密切,遇到有事却推脱,必然产生仇恨鄙夷。

所以我认为应当在一开始就慎重,况且嬉戏游玩、互邀宴饮,耗费精神,荒废正业,什么都谈论就会滋生是非。

各种各样的毛病,没完没了。所以特意沉痛深切地阐发出来,过去的人有这样格言警句:“饭不嚼碎就下咽,路不看清就想走,话不琢磨就乱说,事不思考就去做。”这确实是格言。我补充几点要戒除的就是:“朋友不选择就结交,脾气不忍耐就冲动,钱财不分析就获取,衣裤不慎重就脱掉。”

【评析】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选择什么样的人做朋友、怎样结交朋友,对事业、家庭、思想、品德都有很大的影响,至关重要。张英“以择友为第一事”,阐发了选择朋友的标准是“德性谨厚、好读书者”、以及择友的各种利弊,这对于今天的年青人怎样择友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学字当专一

【原文】

学字当专一,择古人佳帖,或时人墨迹,与己笔路相近者,专心学之。若朝更夕改,见异而迁,鲜有得成者。楷书如端坐,须庄严宽裕,而神采自然掩映。若体格不匀净,而遽讲流动,失其本矣。汝小字可学《乐毅论》[1],前见所写《乐志论》,大有进步,今当一心临仿之。每日明窗净几,笔精墨良,以白奏本纸,临四五百字,亦不须太多,但工夫不可间断,纸画乌丝格[2],古人最重分行布白,故以整齐匀净为要。学字忌飞动草率,大小不匀,而妄言奇古磊落,终无进步矣。行书亦宜专心一家,赵松雪佩玉垂绅[3],丰神清贵,而其原本,则出于《圣教序》[4]、《兰亭》[5],犹见晋人风度,不可訾议之也[6]。汝作联字,亦颇有丰秀之致,今专学松雪,亦可望其有进,但不可任意变迁耳。

——节录自《聪训斋语》卷二

【注释】

[1]《乐毅论》:着名小楷法贴。魏人夏侯玄作,晋王羲之书。

[2]乌丝格:指墨线格子。

[3]赵松雪:即元代书画家赵孟頫。

[4]《圣教序》:唐碑,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应玄奘之请而作,叙玄奘至印度求佛经及在中土翻译传播之事。褚遂良书《序》

《记》刻于石,称《慈圣寺圣教序》;由弘福寺僧怀仁集晋王羲之字,书《序》《记》及玄奘所译的《心经》,刻石立碑,称《集右军圣教序》。

[5]《兰亭》:即《兰亭序》,晋王羲之书。

【译文】

学习写字应当专心一致,选择古人好的字帖或当代人的墨迹,与自己笔路相近的,专心地学习。如果经常更改,见异思迁,很少有能够成功的。楷书就像人端端正正地坐着,一定要庄严宽裕,神采自然地互相映照、衬托。如果字体风格不匀称利落,却急于讲究速度,就失去了它的根本。

你的小字可以学《乐毅论》,早先看到你所写的《乐志论》,大有进步,现在应当一心一意地临仿。每天擦亮窗户、抹净桌子,毛笔精致、墨汁优良,用白奏本纸临写四五百字,也不一定要太多,但工夫不可以间断。在纸上画上格子,古人最讲究字的布局和间架结构,所以把整齐匀净作为要点。学字禁忌图快草率,大小不匀称,却乱说自古罕见,洒脱俊伟,这样最终没有什么进步。行书也应当专心地学一家,赵孟頫的字如玉佩随身,绅带下垂,有君子风度,丰姿神态显得清秀华贵。但他的根基则出自《圣教序》和《兰亭序》,还可以从他的字里看得到晋代书法家的风度,不可以随便非议他。你作的对联字,也很有丰姿秀丽的意境。现在专门学习赵孟頫的字,也能够希望有进步,但不可以随意改换。

【评析】

练习写字很有讲究,张英的要求是,不论练楷书或行书,都应“专心一家”,“不可任意变迁”,这确是经验之谈。

时文以多作为主

【原文】

时文以多作为主[1],则工拙自知,才思自出,蹊径自熟,气体自纯。

读文不必多,择其精纯条畅,有气局词华者,多则百篇,少则六十篇,神明与之浑化,始为有益,若贪多务博,过眼辄忘[2]。及至作时,则彼不相涉,落笔仍是故吾。所以思常窒而不灵,词常窘而不裕,意常枯而不润,记诵劳神,中无所得,则不熟不化之病也,学者犯此弊最多。故能得力于简,则极是要诀。

古人言:“简练以为揣摩。”是最立言之妙,勿忽而不察也。治家之道,谨肃为要。《易经·家人卦》,义理极完备,其曰:“家人嗃嗃[3],悔厉吉[4];妇子嘻嘻,终吝。”嗃嗃近于繁琐,然虽厉终吉;嘻嘻流于纵轶,则始宽而终吝。余欲于居室自画一额曰“惟肃乃雍”,常以自警,亦愿吾子孙共守也。

——节录自《聪训斋语》卷二

【注释】

[1]时文:时下流行的文体。旧时对当时科举考试所采用文体的通称,明清时用以称八股文。

[2]辄:总是;就。

[3]嗃嗃(h侉he):严厉的样子。

[4]悔:《易经》中卦有六爻,上三爻统称为“悔”。

【译文】

同类推荐
  • 好方法成就好妈妈

    好方法成就好妈妈

    本书通过“案例+方法”的形式,结合日常家教普遍的具体问题来阐述、分析,将家教的精髓理念、核心重点和有效方法以通俗的方式展现给父母。
  • 人生是长跑

    人生是长跑

    本书通过大量案例总结了中国父母的包办型、控制型抚养方式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分析未来国际化竞争社会对孩子的要求,说明国际视野化的教育才能让中国孩子参与国际竞争。从春蚕型父母到春雨型父母,父母的变革迫在眉睫。
  • 宝宝不哭

    宝宝不哭

    本书介绍啼哭是小儿时期的一种本能反应,其常以哭闹表达要求或痛苦,常有非病理性因素,如此种哭吵原因很多,如饥饿、口喝、冷热不当、潮湿、体位不当、惊吓、衣服过紧、被褥过重、尿布潮湿、睡眠不足、养成爱抱和昼眠夜哭等不良习惯,宝宝被蚊虫叮咬、锐物刺痛和排便前肠蠕动加剧等也会哭吵。也有病理因素,如婴儿肠痉挛、肠套叠、腹股沟疝嵌顿、肠道寄生虫、小儿牙萌、中耳炎、低钙血症、尿布疹和湿疹等等。着重介绍了小儿啼哭的应对处理方法。
  • 培养有出息男孩的100个细节

    培养有出息男孩的100个细节

    只有让男孩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学会尊重他人,孝敬父母,男孩将来才能够成为一个性格坚强、勇敢果断、自信自强、不怕困难、豁达乐观、宽容大度的男子汉。没有什么比把男孩带到这一世界,然后把他们一步步引上成长的道路,直至走向成熟更能让人有成就感了。男孩的未来掌握在父母的手中,如果想要培养出有出息的男孩,那么本书将是父母最好的选择!
  • 家长是孩子的人生规划师

    家长是孩子的人生规划师

    帮孩子找到好工作、建立幸福家庭,是许多家长心中盼望的。成熟的家长会面对现实,明智地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本书共7章48节,介绍了家庭教育生涯的科学知识和有效方法,帮助家长解读生涯规划,感悟丰富人生,从容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孩子生涯规划问题。本书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极具操作性,可供家长阅读,也可供家庭教育研究者参考。
热门推荐
  • 不朽神印

    不朽神印

    哼,芸芸众生看天下之大谁能称雄小说结合四大名著,力LOL等个大x人物角色法宝。。。。
  • 全职猎神传

    全职猎神传

    这是一个地球宅男穿越异世冒险的故事。注:1新人新作,一日一更。2本文是【全职猎人】的同人之作。3本文不涉及【全职猎人】中的人物内容,只是借鉴其中的力量体系以及部分情节,可以看做是玄幻异界文。
  • 气象与自然灾害

    气象与自然灾害

    《气象与自然灾害》介绍了一些自然灾害和气象知识,让读者领略自然的威力并提高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智慧和勇气,主要内容包括:你知道大气由什么组成吗;空气有质量吗;常用气象名词有哪些;什么是气象观测等。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打造科学普及教育权威读本,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
  • 女王会长很嚣张

    女王会长很嚣张

    『初瑶°』『溺海°』“你去死吧!宋宛歌,不要活在这个世界上了!”那晚,少女狞笑着将她推入海中,她微微眯着眼,松开了那个少年微暖的手,坠入深海。||“为什么?我不可以代替她吗?宋宛歌已经死了啊!”少女看着所有的人,都是那般的期待着那个死去的女孩的归来,不禁红了眼睛。||当三个月后,她回归圣伊,看到的,然是安伊雪和他们在一起的场面,她然是浅笑着转身离去,却再次被所有人拥入怀中,宠她上天,留安伊雪独自一人在原地苦笑。||为什么我付出一切想要你们多看我一样,都不可以?——安伊雪。||||你说要是有一天,我死了,你会怎么办?你可是我,最放心不下的人。——宋宛歌||
  • 童华之恋

    童华之恋

    童娜娜一直以来的遗憾便是七年的荒废让她错过了男神,机缘巧合下,童娜娜回到七年前,一场以拿下男神为人间正道的童话拉开帷幕。。。
  • 末世之吸血女王

    末世之吸血女王

    前世,她因为被家人陷害,而被杀害。但她重生了,她是一个吸血鬼,也是吸血鬼中的女王,因为前世的教训她变的冷酷无情,原本活泼开朗的她变成一个冷酷的强者,重生后末世也跟着来临了,他在逃亡时认识了她,他爱上了她,他决心要变成一名强者,他要保护她,可是他却不知她是一位比他实力高出100倍甚至1000倍,她也爱上了他,可是她是吸血鬼,而他又是人不能在一起。。。。。。他们会怎么样呢?
  • 武侠仙传

    武侠仙传

    前世,挚友叛,惨死枭星域,阴差阳错,上天给了他一次重来的机会。再战无尽宇宙,遇神杀神,佛祖弑佛,眼扫之处,皆是一片废墟。他说:愿我身如七尺孤杨傲立!
  • 灵偶师

    灵偶师

    这里的人偶千金难买,有缘即送。汝为有缘人!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斯人已逝,擦肩而过,身不由己,爱与恨的交纵,悲与欢的交缠……每一件人偶都是孤品,这世上独一无二的!我可以再复制一个或者十个,哪怕是上百个!但,都已经不是原来那一个了!___简灵可是我扔然留了下来,为了那份念想,在黑暗中咀嚼孤独,寂寞……___琴语什么仙人,我只是简灵造出来的一个人偶!我的生命是你给的,名字是你取的,无论尘世如何变动我都只有你!命?我不信命!如果命运已经注定好了的话,那我就去打败他!___叶云
  • 斩道行

    斩道行

    三十年前,九转神帝沈离,斩道失败,在九转崖下身化墟界。三十年后,少年徐争,被其族兄谋害,无奈跳入九转崖下,却因缘巧合获得了九转神帝的功法传承——《九转仙灵诀》从此之后,一路高歌猛进,最终成功斩道,成为超脱此界的一代至尊!
  • 诸世空相

    诸世空相

    世界从一开始就不是我们所看见的样子。它是过去、是现在、也是未来。它从未变未曾诞生亦无有死亡我所经历的苦厄我所悲悯的苦难我所苦渡的尘世都只是一段向“空”而行的道世人、世道、世界万世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