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2300000002

第2章 究竟穷人如何定义

比起富人来,穷人具有哪些先天不足

穷人的“穷”字,本义“极也”,也就是到头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缺乏钱财”这层意思,古代叫“贫”。现在往往“贫”和“穷”通用,穷就是贫,贫就是穷,无钱万事休,充分体现了经济社会的特点。大多数穷人不仅是志短,而且还智短。缺少长远的眼光,缺少有效的方法,缺少做大事业的素质。所以尽管他们也有梦想,也在奋力拼搏,但只能在自己所处的这个层面上忙碌,辛苦一辈子,并没有改变穷人的命运。

那么,你想改变这种现状,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吗?如果想,作为穷人就必须重新认识自己,比起富人来,他们又会具有哪些先天不足呢?如果想重新审视自己,那就先看看这一篇的内容吧!

在20世纪90年代,穷人系列图书的作者古古和太太鲁稚就开始思考穷人这个话题,那时还没有人提出“穷人”这个概念。在2002年之前,媒体上的表述还只能零星地看到“弱势群体”这样含蓄的字眼,而“穷人”这个阶层往往还被作为先进阶级供奉着,即使他们实际上已经面临着非常大的困境,也不便于公开探讨,而要揭示他们自身的弱点,指出其一些固有的毛病,就更是忌讳。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经济的繁荣又促使拜金主义泛滥,追逐财富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出版业投民众之所好,出版大量关注富豪、权贵的书籍,而对穷人却缺少应有的关怀。

当时古古就是顶着这种巨大压力,于2002年出版了《你为什么是穷人》一书。该书主要是分析穷人之所以穷的原因,以及穷人改变命运的可能性和方法等。可以说是观点很尖锐,通常一针见血,所以引起了很大反响,有人叫好,有人叫骂。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穷人总是多于富人,可以说穷人的状况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调。在追逐财富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的境况下,穷人的一些问题、毛病、观念上的不足等都暴露了出来。社会上有那么多的人在研究这样文化、那样文化的,那为什么不去深入研究一下“穷人”文化呢?

在研究的过程中,古古认为:贫穷与富有的观念需要时时更新。在他眼里,“穷人”的概念十分独特,他说,“在现代社会里,金钱不是第一位的——谁还在为金钱操心,谁就是‘精神上的贫穷者’,即使是非常富有的人。”他还说:“缺钱只是一种表象,一种结果。因为没有钱,就缺乏了生活的目标,没有了志向还会导致缺智,不去想办法、开动脑筋,随波逐流地混日子,这样的生活最后还是缺钱。所以说穷人的命运很多时候令人悲哀,因为穷,所以穷,大多数穷人都跳不出这个怪圈。”

对于穷人的说法,地产大亨任志强曾经说过:“首先我要纠正你的误解。什么是富人?什么是穷人?这个界限要分清。统计部门有一个数据就很清楚,基本就是7∶3的比率。这个比率是什么,就是30%的、靠政府救济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穷人,而剩下的70%的人应该全都是富人。换句话说,能够买得起商品房的人都是有钱人,靠政府救济的人是买不起房子的。”

而学者程相武,在回答《当代经理人》的采访“你认为穷人和富人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时,他说:“我经历了由穷人到富人,由富人变成穷人,然后又从穷人变成富人的复杂经过,所以我觉得我是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了。很多人认为穷人和富人的最大区别是钱。钱确实是穷人与富人区别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区别是‘底气’。我现在依旧是一个没钱人,负债累累,但是我做事却很有底气,所以我可以算富人。”

有人写了一本电子书,定价600元。在那本书里,阐述了一个观点,说凡是去免费下载的,往往都是穷人,因为穷人总喜欢占便宜,永远没有付出的概念,所以很难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而越是富有的人,越喜欢去付费做一些事,因为他们考虑的是人脉,是零距离接触,是决心。

针对上面这段话,有人对“穷人”做了如下定义:他们永远认为自己很穷,永远不愿意对有价值的东西做出任何有偿的付出,只希望能免费得到他们,但是免费得到他们的,他们永远不会去好好珍惜,因为他认为反正是免费得来的,丢了也无所谓,所以他们绝对不会下定决心去执行,这样他仍然赚不到钱。他们在心理上和精神上永远属于“穷人”。

而与之相对的“富人”,是这样定义的:他们未必一定很有钱,但是他们愿意对有价值的东西做出有偿的投资,即使他们知道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可以免费得到,他们也愿意花钱去买,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花了钱去买,他就一定会珍惜那个东西,并促使自己下定决心有力地去执行,这样会让他赚到更多的钱。他们在心理上和精神上永远属于“富人”。

……

“穷人”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通常人们说的“穷人”就是没钱的人。那么缺钱达到什么程度才算“穷”呢?每个时期的标准不一样,每个地方的标准不一样,每个人的标准也不一样。同样数量的财产,对于一个人来说可能是很大一笔财富,但对另一个来说,简直就可以忽略不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没法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心目中又都有自己的判断,会“觉得”谁是穷人,谁是富人。这个“觉得”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其实穷人,并不单指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生存难保的人,也不是收入很低、素质不高、无药可救的懒人。

穷人富人面面观

“穷人”已经是一个外延模糊的词,便宜的汽车可以叫“穷人的车”,经济配置的电脑可以叫“穷人的电脑”,球队联赛弱队打赢了强队叫“穷人的胜利”,街上流行昂贵首饰和简单T恤的搭配,也叫“穷人的时尚”。总之,钱不多就是穷人,钱多也可以叫穷人,只要你不自认为是富人。

在物质普遍比较丰富的今天,穷人和富人的概念已经不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区别了。很多时候,你根本不能从外表上判断出谁是穷人谁是富人,比尔·盖茨常常穿便装,城市里的打工仔倒是天天西装革履。

穷人和富人的概念需要重新界定,并非生活在温饱线下的人才叫穷人。

穷和富是相对的,一个月退休金只有700元的妇女,还要养活一个70岁的老母,她日子过得很快活,她认为自己就是富人。在冬天洒满阳光的广场上,她舒展地晒着太阳。她告诉别人,她的日子过得很惬意,舒服得就像一个富人。亲朋好友关心地问她怎样生活?吃、住、穿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她说,每个星期她都去教堂,她是唱诗班的,唱起歌来就像口吐莲花散发着清香,她喜欢那里的教友,教友们有着超越利害的真挚的友情。说到吃,她说吃得很好,有时是土豆炒白菜,有时是豆腐丝拌芹菜,有时是海带丝拌黄瓜,偶尔也来点荤菜……每天吃的都不重样,调配着吃,从不下馆子,自己做又好吃又干净又省钱。自己把自己侍候好比什么都重要。

然而,一个月薪6000元的白领,却经常感到经济窘迫,买房买车要贷款,等到付清房款的时候,屋子早已住旧了,日子也过旧了,人也老了,自己的大半生都被房子捆住了;白领要买的房子品质很高:阳光要毫无阻挡地穿透宽大的落地玻璃窗,流泻进400平方米的复式住宅中,窗外是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坪,最好还有碧波荡漾的大海……车,决不能开低价车,那是穷人的车,一上路就挨富人的挤对,奔驰趾高气扬,宝马更是嚣张,低价车就像个黄花鱼,溜边儿走,就是警察一见低价车也是死不待见,车的品牌是身价的标志。与其开低价车,不如空手自走或骑自行车,还闹一个环保主义者。

收入越高的人越觉得自己穷,这并不是荒诞,收入高往往支出也高,反倒入不敷出了;收入高的人常常自视也高,总觉得身价还没抬够,还可以更高,当然他要叫穷。央视曾经做过调查,多数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已经达到小康,而部分月薪超过3000元甚至5000元的人却认为自己的生活与小康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

小康只是生活的基本层次,权威机构定义小康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人均GDP达到800美元,还有一个就是食物消费支出低于家庭收入的50%。

看来穷人富人有一个最简单的参照物,谁还在为食物操心,谁就是穷人。生活对富人来说才是生活,对穷人来说只是生存。

对于那些特别贫困的人来说,探讨“你为什么是穷人”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因为他们无力改变现状,他们对穷富的认识都是从有限的生活经验中得来,是根据对生活必需品的拥有量来判断的。而城市中的穷人,或者富裕地区的穷人,困扰他们的不是一日三餐,而是发展问题。

国际知名的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曾经叙述,“富人”一词不单指那些高收入和拥有高资产的个人、家庭和群体,也用来定义那些拥有稳定的文化资本的人。如具有很高专业技能或是拥有稳定的社会资本(即在社会主流群体中拥有广泛的关系网)的人。同样,“穷人”也不单指那些低收入和仅有低资产的个人、家庭和群体,而是指那些没有基本权利,甚至连潜在基本权利诸如公民权都没有的人。

“百万富翁的教父”、“金钱教练”和“富爸爸”系列畅销书作者罗伯特·清崎认为,拥有真正资产的人才算富人。这些真正资产包括:不需我到场就可以正常运作的业务;共同基金;股票;产生收入的房地产;票据(拮据);债券;专利权,如音乐、手稿或专利等;任何其他有价值、可产生收入或可能增值并且有很好的流通市场的东西。而且他以亲身经历的财富故事展示了“穷爸爸”和“富爸爸”截然不同的金钱观和财富观——穷人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

但是,无论如何,富人并不光荣,穷人并不可耻。

现代人不完全以物质标准去评判一个人的价值,而且人的生活方式丰富多彩,并非富人就是快乐的,穷人就很痛苦,人生的幸福很多时候与穷富无关。

多穷才是穷人?多富才是富人?有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探讨穷富问题,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心理分析,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你为什么是穷人呢?或者,为什么感觉自己是个穷人?谁都可以问问自己,我为什么是穷人?

同类推荐
  • 每天感悟一点点

    每天感悟一点点

    本书从成败、选择与放弃、工作与生活、财富、欲望、交际、爱情、婚姻、幸福等方面入手,对人生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
  •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贵人在什么地方?生命中有哪些贵人?如何才能找到生命中的贵人?《寻找生命中的贵人》系统论述了贵人的种类和作用,结合中外名人依靠贵人取得成功的案例,说明寻找和结交贵人的方法和途径,帮助读者更新自身的成功观念,树立贵人意识,找到自己生命中的贵人,编织一张牢不可破的贵人网络,依靠贵人的力量实现自己的雄心和抱负,克服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障碍和困难,迅速取得成功,成就事业和人生的辉煌。
  • 感恩·三文鱼的生命旅程

    感恩·三文鱼的生命旅程

    本书分为八章,收录了《毕业的礼物》、《感恩之心》、《死亡玫瑰》、《真心无价》、《风中的红腰带》、《母亲的谎言》、《特殊的表白》、《赤脚之爱》、《苹果树和人生》、《信任的力量》、《上帝的礼物》等故事。
  • 洞察力

    洞察力

    本书围绕人的体貌神情、衣着服饰、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教你如何从细节了解大局,从现象推测本质,从而一眼看透他人心。
  • 销售人脉的累积

    销售人脉的累积

    商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拥有一个广泛的人脉时销售人员成功与否的必备因素。如何经营好自己的人脉,本书已经为您找到了答案。
热门推荐
  • 世界上下五千年7

    世界上下五千年7

    历史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其间浸润的腥风血雨,崛起与衰落,壮丽与悲怆,无不充盈丰富着五千年的世界文明史。今天的世界是过去世界的延续和发展;历史记录了人类的过去,更展示了世界的未来。当前,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接踵而来的人们观念认识的变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了。
  • 梦与实梦日记

    梦与实梦日记

    「梦与实」(梦日记)在这个章节里面你们可以看到小说里面有庞大的世界观之后在以后的章节会出现宇宙观敬请留意~!
  • 八公的故事

    八公的故事

    这是一个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的小说。1932年10月4日,刊登在《朝日新闻》上的一则题为《可爱的老犬等待不归之人》的新闻报道,轰动了日本列岛。20世纪30年代,大学教授上野先生收养了一只小秋田犬,取名“八公”。之后的每天,八公早上将教授送到车站,傍晚等待教授一起回家。
  • 有一个地方我们知道

    有一个地方我们知道

    顾紫儿去出国学习芭蕾舞蹈时,一些的事情紫儿会怎样的待遇……
  • 永不消逝的第一眼

    永不消逝的第一眼

    本书用生动的语言,灵动的画面,鲜活的人物,带你进入故事现场,进入人物的内心体悟中美文化,并让人豁然了悟:真情可以跨越国界,真情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 眼望着你啊

    眼望着你啊

    嗯~我该说什么呢~算了不说了推荐票评论都到碗里来
  • 绘制郎心

    绘制郎心

    是不幸还是幸运。辛素素遇见了一辈子幻想的好男人。一切皆是缘分,如果没有前世的积累和豁达,成就不了今生的备受宠爱。一切皆是命运,如果不是老天的慷慨和无私,呼唤不来自己的长路所归。她想,她已心留无归处……
  • 圣临记

    圣临记

    我是阿尔法,我是欧米伽,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圣临》1:8圣临异能者——人类开启自我救赎之路的产物。在神与魔的开启战争中,以人类之姿来终结。这是一本·都市·奇幻·异能·神魔·小说前方高能,请慢行~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山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山

    本书系统介绍了山的概念、形成、分布、特征等,并详细说明了山和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让广大青少年从中了解世界各国的大好河山。
  • 半妖志

    半妖志

    人界,无垠深邃,恒古黑暗冰冷宇宙深处,各处生命源地,修真星球。恒古至今生存着,凡人、鬼怪、修士、妖族、魔物、光怪陆离。天地所不容,身上流淌着半人半妖血脉的张恒之,且看他的逆天崛起之路!想象力的盛宴,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