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1500000025

第25章 倾国天香陈圆圆(3)

清廷命令诸王的正室改称王妃。吴三桂打算将陈圆圆立为王妃,废掉原配张氏。陈圆圆却坚决推辞,据说她为人宽厚,知足常乐,“回忆当年牵罗幽谷,挟瑟勾栏时,岂复思有此日。”在滇中,陈圆圆被称作陈娘娘,专宠一时,安阜园便是吴三桂特地为陈圆圆修建,楼阁耸峙,名花怪石,珍禽异兽,应有尽有,可谓穷土木之工。园中宝物珍玩琳琅满目,数不胜数。据说 ,仅一座六公尺高大理石山水画屏,就迫使大理石工匠们花了三年时间在苍山里采选加工。安阜园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莲花池,水波潋滟,清澈见底。

经历了十几年的坎坎坷坷,惯看了人世间的沉浮起落,生生死死恍如过眼烟云,陈圆圆对一切都已看淡。比及在风尘中跌跌撞撞、摸爬滚打这许多年,贵为藩王宠姬的身份已令她无比满足。吴梅村《圆圆曲》中写道: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我们无从知晓是知足心理还是忧患意识令陈圆圆做出这样的决定。不过也许她是对的,正是这份退让使她避开了王侯之家的争宠角斗,远离了是非的旋涡。吴三桂的正妻张氏“悍妒绝伦”,很多宠姬就曾惨遭毒手,“唯陈圆圆能顺适其意”。在那样的时代,明哲保身是一种智慧。

不过纵是花容月貌、芳华绝代,也难逃红颜易老、美人迟暮。显赫一时的吴三桂俨然就是西南边陲的土皇帝,不但大肆扩充势力,费尽心机增军屯兵,掠夺资源;而且大兴土木,将五华山的永历皇宫重加修茸,建成平西王府,铺排张扬,穷奢极欲,更购进大批歌妓舞女,花天酒地、寻欢作乐,“无边春色来天地”,“越女如花看不足”,其中最受宠爱的是年轻貌美的“八面观音”和“四面观音”两人。

此时,对吴三桂野心日益膨胀忧心忡忡的人不止康熙,日渐失宠的陈圆圆也是其中之一。据说她屡劝未果,悲怨地写道:

“旧日繁华事尽删,春秋愁锁两眉弯。珠襦已分藏棺底,金碗尤能出世间。离合惊心悲画角,兴亡遗恨记红颜。看他跋扈终何益?宝殿飘零翠瓦斑。”强烈的忧患意识令她再次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康熙十二年,陈圆圆恳请吴三桂允许她出家:“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长此奢华,恐遭天忌,愿王爷赐一净室,妾茹素修斋以求夫君长幸……”吴三桂试图以“封为正妃”阻止她,然陈圆圆再次婉拒,终脱下华服霞帔,在昆明城南门外宏觉寺追随玉林禅师出家为尼,道号寂静,继后又在昆明西郊瓦仑庄三圣庵遁入,又号玉庵,日夜与古经为伴,不再为凡尘世事而烦心,吴三桂对她的选择终无可奈何。

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藩盘踞,独霸一方,从来都是清廷的心腹之患,他们一举一动都逃不过清廷的眼线,不久“削藩”终被康熙提上议事日程。

吴三桂表面迎合朝廷的削藩之举,内心却是百般不愿意。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清晨,吴三桂铤而走险,借召集清廷驻云南各官员赴王府会议之机,大肆捕杀。并自号“周王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令部下“蓄发,易衣冠”,以第二年为周王元年,分封百官。后又发布檄文,指责清朝“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并声称要“共举大明之文物,悉还中夏之乾坤”,在“矢忠新朝”三十年后,吴三桂竟又扯起了“复明”的旗号。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初一日称帝,国号周,改元昭武,以衡州为定天府,封妻子张氏为皇后。然而,吴三桂实在低估了大清的实力、康熙的魄力。同年八月,吴三桂在两军交战中,身染痢疾,死于衡州。

康熙十八年(1679年),吴三桂十四万兵马先后被清廷歼灭殆尽,其孙吴世藩败退云南顽抗。后来,清军攻入昆明,吴世藩自杀,自此吴三桂残余势力全被剿灭。吴三桂死后,其灵柩被运到成都安葬。清军抵成都后,竟掘墓起棺,把吴三桂尸体剁成肉泥焚毁。

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十八日,昆明城陷落后,云南总督范承勋对陈圆圆等吴氏家族成员(所谓“逆属”)进行大搜捕,而陈圆圆却不见踪影。

关于陈圆圆的最后的命运和归宿,一直莫衷一是,并无定论。有人说康熙二十年,清军攻入昆明城之时,陈圆圆默念佛经,投身莲花池,享年五十余岁。莲花池在今天云南民族学院内,那里有陈圆圆的衣冠冢。清代“通经学,尤好金石考据”的阮福在《后圆圆曲·序》中也称陈圆圆在城破后“自沉于莲花池,即葬池旁”。

有说她逃到贵州,不知所踪的。有说她跑到峨眉山出家,得以善终的。还有人说她在三圣庵内圆寂,今天昆明归化寺陈圆圆墓上,还有一副墓联:

尘劫中不昧本来,朗月仍辉性海。迷障里能开觉悟,凈莲更出污泥。

三百年来,陈圆圆的归宿成了清史研究之谜。

直至 1983年,贵州省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发现陈圆圆墓后,又多了一种“陈圆圆魂归思州”的新说法。

思州是岑巩的古称,马家寨一带,群山起伏,溪流纵横。20世纪 80年代初,陈圆圆墓在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狮子山上被发现。墓前有一通3尺高的石碑,碑上阴镂“故先妣吳門聂氏之墓位席。孝男:吴启华。媳:涂氏。孝孙男:仕龙、仕杰。杨氏。曾孙:大经、大纯……皇清雍正六年岁次戊申仲冬月吉日立。”整块碑文都是繁体字,却有一个简化的“聂”字。(繁体字应是“聶”)家族历史秘传人吴永松老人解释说:“故先妣”,没用清字,表明她是明末的吴氏先人;“妣”代表女性;“吴门”二字暗指老太婆是苏州人氏,“吴门”,即今苏州之别称,对外也可解释为吴家;“聂”用的是雍正年间还没有的简化字,是吴家为隐蔽起见创造的一个符号。陈圆圆本姓邢,后跟养父姓陈。邢有右耳,陈有左耳,“双耳”代表邢和陈,一字双意;“双”字的繁体是“雙”,上边两个“佳”字,佳佳为好,花好月圆,暗喻“圆圆”。“位席”显示她地位的崇高,以女性而位居宗祠,暗指“皇妃”之墓。十一个字连起来正好就是“明苏州氏陈圆圆王妃之墓”。墓碑是“清雍正六年”所立,查康熙字典并无“聂”字而是“聶”字,1956年文字改革后才有“聂”字,实为一种巧合。

马家寨即当年陈圆圆避难所创的寨子,马家寨吴氏族人均为吴三桂的后裔。对自己的身世,马家寨的吴姓人采取秘传的方式,每次确定1-2个传人,代代相传,没有任何其他人知晓。“陈圆圆的墓碑”此前一直被埋在地里。直到上世纪 80年代初,吴氏家族才逐步向外界透露自己的身世。有关部门将碑挖出后竖在了“陈圆圆墓”前,“可是这却招来了盗墓贼。上世纪 80年代末,陈圆圆的墓被盗一空,仅剩下一具女性骨架和 36颗排列均匀的牙齿。 ”

在陈圆圆墓旁还有吴三桂之子吴启华(吴应麟)之墓和吴三桂手下大将马宝之墓,在“清故二世祖考吴公讳启华老大人之墓”上有此墓联:

“阭(隐的意思)姓于斯上承一代统绪,藏身在此下衍百年箕裘”。大意是吴家人隐姓埋名在这里是为了传承和延续上一代皇家宗族世系,秘密藏身在此地是为了不断繁衍子孙,继承先祖未竟之事业,将先祖的百年基业发扬光大。

而“清故上寿先考明公號公玉老大人之墓”则刻着“重垒土茔人祖即己祖,复修石台若翁如吾翁”。碑联的大意是把别人的祖先、别人的公公当作自家的祖公来祭拜。也就是说这棺坟埋的不是姓吴的祖先,只是因为某种原因(对我们先人有恩)要求后人要把他视为自己祖宗来敬重。

据长房十一世秘传人吴永鹏介绍,吴应麒乃吴三桂与杨氏所生之子,吴三桂兵败之时,吴氏家族知道大势已去,唯恐兵败后遭受灭门之灾,为保吴氏一脉香火,吴应麒和陈圆圆等在大将马宝的护卫之下,秘密从衡阳沿沅水、龙鳌河而到达偏僻闭塞的达木洞(马家寨背后山中、鳌山寺山麓)隐居。为躲避清廷搜捕和诛杀,吴应麒化名吴启华,“麒”和“启”同音,吴应麒字“昌华”,因而用“启华”代替“应麒”。康熙二十四年,吴启华等方下山定居。隐居地取名马家寨,既是为了纪念马宝的恩情,也为了掩人耳目,保密起见。其实全寨 150多户人家全部姓吴,没有一个姓马。

此外马家寨吴三桂后人与陈圆圆归隐地之说还有许多直接或间接的证据。比如:马家寨是中原典型建筑风格,然其周边是苗寨、侗寨,俨然是“汉文化孤岛”。马家寨所有吴家人堂屋神龛(香火)供奉:“延陵堂上历代宗祖昭穆考妣姻亲神位”,吴三桂别号“延陵将军”。奇怪的“认贼作父”现象,马家寨吴氏后裔现已有 1000多人,在解放前吴氏就已公开自己是吴三桂的后代。而在解放前,社会上乃至民国时期的教科书都讲吴三桂是卖国贼,处于受人鄙视的社会压力下,有人竟敢公开说是吴三桂的子孙,必然是出于一种亲情,如果不是吴三桂的子孙,又何必去背黑锅?名为马家寨,实则全寨姓吴。

马家寨有吴氏家族历史的秘密传人(大房:吴永鹏,二房:吴永松),其他地方没有。秘传人介绍马家寨的秘密和“陈老太婆”从衡州秘进思州(岑巩)的背景、路线和清史的记载非常吻合。吴氏秘传的说法与当地民俗有异,秘传人称家史为“御字簿”而当地民间称为“家谱”“族谱”、“宗谱”、“堂记”等,大不相同。秘传有“皇伞”,交给吴某某家世代保管,后因家贫拿来当被子盖而毁了,见者不少。马家寨有吴氏族人从不抬轿的习俗,意为“皇孙贵族”只能是别人抬自己。

同类推荐
  • 景电之父:李培福

    景电之父:李培福

    以生动的故事、感人的细节再现了“李培福”这一历史人物,以传神的描写,塑造了“李老汉”这一文学典型。
  • 曾国藩的藏与露

    曾国藩的藏与露

    曾国藩,崛起于落后的农村,出身于白面书生,成名于拯救大清。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东南之主、湘军之父、洋务之父,大清王朝的中兴名臣,有清一代的儒学藩镇,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他手无缚鸡之力,却打造出了战斗力强劲的湘军;他长着一副奸臣短命之相。却成了万人景仰的盖世功臣;他功高震主,令皇帝寝食难安,却能全身而退。毛泽东佩服他,蒋介石学习他,梁启超推崇他,李鸿章继承他……在他身上,虚名与实利都得到了集中体现。他享尽了功名利禄,占尽了令人羡慕的一切好处:吃喝玩乐占了,叱咤风云占了,行权用势占了,建功立业占了。
  • 独领风骚:毛泽东解读

    独领风骚:毛泽东解读

    本书分24章,将公开发表的毛泽东全部诗词,以年代为序,以历史变革为线,以情感历程为论述场景,将毛泽东激扬文字的青春,婉丽悲欢的爱情,运筹帷幄的决断,抑郁困顿的沉浮,坐地巡天的浪漫,风流人物的慷慨,乱云飞渡的从容一一展现出来。文字优美飘逸,笔触酣畅淋漓。
  •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天下动荡。为了匡复汉室,刘秀兄弟二人走上革命征程,并拥立刘玄为更始帝。然而,功高震主的他们很快遭到打压,处于绝境中的刘秀只好韬光养晦。王莽被灭后,刘秀趁机逃出虎口,不断壮大实力,先后消灭了王朗等势力,逼降了铜马等义军,推翻了更始政权,扫清了残余障碍,一统天下,开启了东汉新局面。刘秀以柔治国,很快东汉便国富民强。飘雪楼主以史籍为蓝本,以人性为内核,用娴熟流畅的笔法将大汉君王事讲得千回百转,有滋有味。整个故事始终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散发着引人入胜的光和热。刘秀的传奇尽在书中。他真的是个近乎完美的帝王吗?千秋功过,任君评说。
  • 鬼谷子全书(第九卷)

    鬼谷子全书(第九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
热门推荐
  • 出神

    出神

    我的师父人称疯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就注定只能成为一个巫师……
  • 天域之灵主

    天域之灵主

    小小少年,原为经商而离家,不曾想意外得到修灵之法,手握霸道黑戟,七式《霸灵戟法》,无上灵术:娶娇妻,战四方,吞万血,屠魔灵,噬魔王,灭魔主!如白驹过隙,平步青云踏天域!!!
  • 繁星之泪

    繁星之泪

    玄幻大陆,拥有至高无上的力量方可俯视众生,修仙热潮再度兴起。
  • 笛迪

    笛迪

    我叫马笛迪,是一位占卜师我叫韩弈,是一位明星我们没有任何的交集,一旦相交,我们的故事就是那样的开始了。
  • 浮生若梦唱悲欢

    浮生若梦唱悲欢

    浮生一梦梦悲欢,梦回相思长相思。浮生一梦梦冷暖,梦回人情泪沾裳。浮生一梦相见欢,南柯一梦徒悲凉。浮生一梦无人知,此中辛酸吾自知。恍恍惚惚人世沉浮,浮生一梦悲欢离合,你是为爱而战还是懦弱不前?浮生若梦,你是在梦中沉迷,还是苏醒?
  • 唯我唯王

    唯我唯王

    诸天万界以实力为尊。地球宅男木轩重生在与自己同名同性的废物少主身上,且看木轩携带至尊系统,斩轮回,废天帝!什么?你有很强大的修为,对不起我能打怪升级。什么?丹药很稀有吗,对不起我丹药可以当糖豆吃......
  • 海染蓝了天

    海染蓝了天

    世褀集团总裁贺天褀与清纯小妹夏南天偶然相遇,“本以为你堂堂正正一英俊大帅哥竟然这么混蛋,这可是我的初吻啊啊啊。”传说中的无情冷漠大冰山总裁,她决定要报复他,却不料被他吃干抹净。这究竟是一场噩梦还是美梦?
  • tfboys之水晶爱恋

    tfboys之水晶爱恋

    三个家里有钱的女主碰上了三个刚出道的明星,他们的爱恋将从哪里开始又会遇到怎样的磕磕绊绊呢
  •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培养中职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国学文化教育的目标。《弟子规》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精华,讲述人在家、在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本册书主要就《弟子规》所阐述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方面,具体讲解其中隐含的113件事的道理,并就生活在当代的中职学生如何受到用人单位喜爱,如何在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获得认可加以阐述。
  • 亡灵归来

    亡灵归来

    当我们熟悉的小伙伴或是家人,以重生的面目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该如何去接纳和相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