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1400000027

第27章 爱如烟花 欢情易散:李益与霍小玉的爱恨情仇(2)

古时纳妾并不容易,男子即使在结发成婚前有个通房丫头什么的,人选也是需要母亲乃至祖母之类的女性长辈首肯的,哪里轮得到李益自己挑选?更别提一个倡优女子了。

如果说李益的父母远隔千里,一点儿不知道儿子与霍小玉的情事,那是不可能的。即使李益不说,他身边服侍的小厮也不可能一点口风不露。他这样的年纪还不足以培养出打死了也不透露一个字的死忠之士,他和霍小玉的事家中已有耳闻,之所以没有制止,不过是念着他们没有太出格,所以一直忍着。

在父母看来,李益没有明媒正娶的娘子总不是个事儿。他到郑县上任后回家省亲,家里欢天喜地,但就是没有人提起霍小玉,仿佛没有人知道她的存在,也没有人问上李大才子一句,他有没有惹下什么桃花劫,有没有料理好他的风流债。

如何对李益开口是一门学问,这件事前前后后透着玄机,只是许多人都忽略了。“太夫人以与商量表妹卢氏,言约已定”,表亲间的结合在那时并不稀罕,有人还会在表兄妹、表姐弟之间早早开下玩笑。李益的未婚妻既是他的表妹,也并不突兀,为何从未有人向他透过半点口风?他到郑县上任前必是知会过家里的,家里为何只字不提?

向李益开口的为何是“太夫人”,也就是他的祖母呢?那么他的父母呢?难道他是父母早亡的孤儿不成?文中紧接着提到这位太夫人何等严苛,让他不敢推辞。这分明是定好了人选,让他无法拒绝,无法反抗。

如此干净利落,他哪里还敢提起霍小玉。

不过他放弃霍小玉,并不能全怪他家中的长辈。我始终相信性格决定命运,导致这段悲剧的主要原因始终是李益。即使李益已不可能与霍小玉再续前缘,可他并没有失去自由,他至少能托人带个口信给她,带些财物给她过活,或是转告她,不必再耗费青春年华,尽早寻个知冷知热的良人。

但他没有这样做。

一个有情有义的人痛失所爱,明白无法再续前缘后,纵使所爱依然在世,纵使平安喜乐,他也不能立刻就镇定自若、满心欢喜地开始新生活,而是昏昏沉沉、有气无力、无心琐事、郁郁寡欢……但李益的表现却全然不是这样的。

李家虽说是书香门第,可无论如何也比不了卢姓这样的世家大族。卢家一开口就要了百万贯钱的聘财,虽说是表亲,这笔钱李家还是不得不拿的,而且为了体面,分文不能少。

于是,从这一年的秋天到来年夏天,李益都忙着这事,他四处奔波,投亲靠友,终于凑齐了聘财。这当中他没有给霍小玉捎过一封信,甚至未托人带上一句话,他“自以辜负盟约,大愆回期,寂不知闻,欲断期望,遥托亲故,不遗漏言”。

既然已经过了约定的期限,那么他不回去,也没有传去任何讯息,霍小玉就会死心。这也算是无言的了断了,李益如斯设想。他的懦弱性格让他如此不负责任,如此冷漠绝情。

◆负约

霍小玉哪里是那轻易放弃的人?她背后是青楼楚馆的火海,有多少自幼伴随长大的姐妹还在其中,抓住一切机会想要爬出来。她既已出了火海,不到万不得已是绝不会回去的。

再说了,李益这样的人物,吸引她的不仅仅是那世俗的因素,才子佳人碰撞产生的火花,即使紧紧地闭上眼睛,那耀目的火光也能让人眼前光影闪动。

李益只要回忆起那还近在咫尺的往昔,如何能不明白这一点。纵使他认定了霍小玉会将他抛诸脑后,作为一个男人,一个曾经对一介弱质女流海誓山盟的文人,是不是该去看上一眼呢?或是修书一封给他的同窗、居所看门的管事,让他们去看看佳人是否无虞,再无声无息地走开。

如此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事,他却没有去办,何其可恶!他为了减轻负疚,自我麻痹、自我催眠,对她是生死不问了。

霍小玉能坚持下去,凭的是她心中那雷打不动的誓言,她一直死心塌地望穿秋水地等待郎君。她身边有许许多多的悲欢离合,见惯了那背信弃义的负心郎,也定是有人劝她不要空等,不该在一棵树上吊死了,该早早看清了负心郎的冷酷和无情。

可她偏偏不信,执着地苦等,不久就相思成病了。霍小玉当初把“色衰”想成失宠的理由实在是想得太简单了,那些因此失宠的女人,多数偶尔还能见上自己的男人一面,就是远远望上一眼,吃吃飞醋,也比她这样不明不白地守活寡要强许多。

她还有不及人之处,就是别的被弃之妇,还能得到男人经济上的支持,即使没有风头正盛的时候多,至少还能维持基本生活。可霍小玉算是倒了大霉,李益一去一年多,留给她的那点资财早已耗尽,她不得不典当了父亲霍王特别请人为她打造的紫玉钗。日子过到这个地步,真是潦倒极了。

老玉工认出此钗乃霍王府旧物,感慨万千,引至如今的主家延先公处,赐予十二万贯钱,这才把日子过下去了。每到这里,我总会想,若是李益大大方方地见上一面,解释清楚,安置妥当了,这也算是一个说得过去的了断。

长痛不如短痛,霍小玉往后的日子即使了无生趣,可无论如何也能过下去,纵使似行尸走肉,也总不会送了性命。

可事情偏偏急转直下,李益懦弱的性格导致他采取了错误的处事方式,他的所作所为让失望的霍小玉彻底绝望了。令霍小玉绝望的不仅是终将无法实践的誓言,更多的是,她看透了李益。她对李益这个人彻底地绝望了,伴随而来的,是对曾经海誓山盟的怀疑。

“生字以愆期负约,又知玉疾候沈绵,惭耻忍割,终不肯往。晨出暮归,欲以回避。玉日夜涕泣,都忘寝食,期一相见,竟无因由。”

在霍小玉苦苦打探李益消息的时候,李益至少回过两次长安。一次是到卢家下聘,另一次是成亲,之后更是住在了长安。他想,既然已经误了盟约之日,霍小玉又相思成病,他如何有脸面再去相见?那就索性不见了吧。

于是,李益扮演起了古代特务的角色,早出晚归,避免与打探消息的人碰面。见到与霍小玉有关的人,要么叮嘱对方切不要与霍小玉说起,要么咬死牙关,抵死不谈或抵死不见。发展到最后,连他的族中表弟也看不下去了,在霍小玉面前把真相和盘托出。个别好友更是劝他见上霍小玉一面,可他偏是抵死不从。

得知真相的霍小玉捂着胸口,泪流满面。

借口,分明是借口!他已成亲,她能将他怎样,为何避她如避蛇蝎猛兽!说是有愧于她,可她都相思成疾了,居然还不肯见她,岂不是要继续害她,岂不是虚伪至极?

原来她霍小玉看错了人,错了,真的错了!当初并非李益骗了她,是她骗了自己,她把他想象成了她的良人,被他的才华,被突如其来的爱情蒙了眼。他根本不是她的良人,从来都不是,他懦弱、逃避,哪里是她的良人?

早知如此,她根本不会爱上他,更不会委身于他,哪怕所求不过八九年的光景。出众如她,骄傲如她,怎会落到如此境地?对那些从良嫁予商贾的姐妹,她不屑过,甚至嘲笑过,如今她却还不如她们了,这叫她如何甘心?

霍小玉终于倒下了,卧病在床,日日被悔恨煎熬。一位黄衫侠客实在看不下去了,也顾不得什么礼节风度,直接挟持了李益。各位看官不妨欣赏一下李益被带到霍小玉面前的全过程,这可比抓通缉犯还需要周密的部署呢。

◆黄衫客挟持李益

黄衫客先是混迹于李益游玩的好友当中,这当然是得到这些人的默许的。兴许不光如此,这些人也为整个“挟持”过程出谋划策了。李益正在兴头上,黄衫客兴致勃勃地介绍了自己的家宅和蓄养的歌舞姬以及十数匹骏马,邀李益前去赏玩。

李益隐隐有了预感,假托有事不肯前去,于是黄衫客“挽挟其马,牵引而行”。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李益若是还想全了读书人的脸面,就应该借着这个台阶走下去,向霍小玉道歉,再来一场好聚好散的分别。可他偏偏不如此,他竟“鞭马欲回”,被黄衫客的数名家仆团团围住,捉下马来!

如此可恶的行径,连下人都看不过眼了。接下来发生的更为狼狈,“抱持而进。疾走推入车门,便令锁却”。就是说,家仆们连挟带抱地把李益推进了马车,因怕他逃走,还忙不迭地把门锁上了。

此前一夜,缠绵病榻的霍小玉做了个梦,梦里她见到了李益,当时她脱去了鞋子。这是个不好的预兆,脱去鞋子意味着永远的了断。无论爱与恨,他们是注定纠缠一辈子的,如何才是了断,唯有死亡才是最彻底的了断!

梳妆的时候,霍小玉对母亲说:“我与他很快就会相见,之后,我将离开人世。”

李益被黄衫客挟持而来,霍小玉梳妆相迎。虽然早已猜到了缘由和结果,她还是抱有希望的,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她无言地注视着李益,他没有如她那般形销骨立,眉宇间尽是逃避,丝毫不见一点眷恋与相思情意。即使无法抗拒世俗的阻挡,那感情上的留恋总还可以有吧?

而李益更让她伤心的举动是,居然临近门口了还想着逃脱!霍小玉对李益失望了,当她从黄衫客那里得知李益原来是那样一番情形才到了她这里,她的失望更彻底了。

霍小玉花容惨淡,焚毁婚约。此时的李益羞愧难当,不敢正眼看霍小玉。

霍小玉举杯对李益道:

“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供养。绮罗弦管,从此永休。征痛黄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

霍小玉摔碎酒杯,痛哭数声,倒地气绝。

而那孱弱的声音仍然在回响着,字字泣血。

这是他们的离别,真正的离别。她将化为一缕幽魂,她做鬼也不会放过他,要让他和妻妾们终日不得安宁。

霍小玉看清了她薄命至此,是因所托非人,她悔恨不及,也痛心不已,为了对李益的爱,她毁了自己,也毁了母亲。她是母亲唯一的孩子,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其情何堪。

霍小玉的死讯传出后,长安街头有人传出这样的诗句:

一代名花付落茵,痴心枉自恋诗人。何如嫁与黄衫客,白马芳郊共踏春。

◆情罚

李益终于展现出了有情人的一面,他身着白衣为霍小玉守灵。李益很是悲伤,不单是伤情,也有被良心谴责的痛苦。不与卢氏成亲是不可能的,他无法对抗他的家族。可早一点给霍小玉一个交代,不至于害了她的性命,却是能做到的。能做而没有做,终将让他悔愧终生。

有一天夜里,李益朦胧中看见了霍小玉。她仿若再生,她为李益对她仍有情意而欣慰,可也表明,到了地府她仍无法真正释怀。我总要在这里叹息,佳人已逝,鬼魂之说不过是李益的一种臆想。他希望霍小玉原谅他,可又明白这是不可能的。说到底人没了就是没了,又去哪里得到逝者的原谅?

也许他们之间的情加上这份愧疚,足以令李益一辈子不能安心度日。再多的安慰也是徒劳,因为从此折磨李益的不是霍小玉,而是他自己。

文中说,李益与卢氏回到郑县之后,终日疑神疑鬼,怀疑卢氏不贞,先是虐打,后是休妻。后又再娶、纳妾,仍然如此,他的一生就这么毁了。这说法像是按照因果报应的逻辑编撰出来的,不一定属实。不过,按史书上记载,李益的后半生仕途不顺,生活潦倒,却是千真万确,霍小玉的诅咒应验了。

听说过许许多多的毒咒,霍小玉的这一个算是恶毒的了,与萧淑妃诅咒武媚娘的程度不相上下,涉及范围甚至更广。不过我并不赞同她牵扯无辜。

她的诅咒很情绪化,因而迁怒于李益的妻妾,她只是想报复,只是希望李益不幸福,再也无法感受到爱情、婚姻的美好。

李益也明白霍小玉的用心,正如《杂曲》的最后几句:

同器不同荣,堂下即千里。与君贫贱交,何异萍上水。托身天使然,同生复同死。

他们近在咫尺,却仿佛相隔千里。他们贫贱时相识、相交,浮萍本就漂泊无依,他们却还比之不如。这一世的命运是早已注定了的,但求能够一同度日再一同死去。

霍小玉恨他,但没有爱何来恨?他知道不是她本性恶毒,而是要通过毒咒来表达她那强烈的爱与恨。

在她看到李益的潦倒和不幸之后,她可会释然?放过他,也是放过了自己。从此桥归桥路归路,下辈子不要再遇见他就好。我认为霍小玉不会释然,因为她不是别人,她是敢爱敢恨的霍小玉。错了就是错了,恨了就是恨了,她不能原谅自己,自然也就无法原谅李益。她的爱很深,恨也很深,假使那显灵的鬼魂是真的,不是也要在幽冥中纠结到永远吗?

霍小玉用她的生命染红了千古被辜负女子心头那抹恨,从那以后,世间的欢乐与美好全与李益无关,“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成了他的内心写照。

当初,他若是再勇敢一点,再敢于承担一点,也许他们将会是相忘于江湖的一段佳话。如果这世上有也许……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益的边塞诗雄浑有力,《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其代表作。他的“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盐州过胡儿饮马泉》)有太白的豪放高迈气,再有“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喜见外弟又言别》)又得杜甫的沧桑沉郁之味。说他是“大历十才子”中的翘楚并非言过其实。李益的闺情诗清雅有致,一首“嫁得翟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把怨妇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可惜如此有才华的李益却因霍小玉而终于永负恶名,被视作背叛信守忠孝仁义悌之人。

霍小玉与李益的相逢如鱼得水,从一见钟情到缠绵难分,十足的书生与妓女的恋情,二人社会地位与道德价值的悬殊,注定这是一场悲剧。她不想“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也不愿“今生已过矣,愿结来生缘”,也不再奢望“不能同生,但愿同死,千秋万世,永不分离”。

同样是誓言,李益的誓言害了霍小玉一生,霍小玉的誓言悔了李益一世。

霍小玉的临死誓言像一根刺扎进李益心中,李益从此失去了欢乐,猜疑他的妻妾,精神恍惚,误认为他的妻子卢氏和人有私情,常常打骂她。好端端的家庭再无宁日。《唐才子传》中说他:“益少有僻疾,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有散灰扃户之谈,时称为‘妒痴尚书李十郎’。”李益被霍小玉吓成神经衰弱,说明他还有点人性良知。李益后来得了强迫症,一连结了三次婚,都以休妻杀妾做结。

凭心而论,李益曾经真心挚爱过霍小玉,才会有此锥心彻骨般的伤痛,没有了佳人,也就没有千金一刻的春宵,没有了风清月白相偎相诉的良辰美景。霍小玉可怜,为情送命,李益比她更可怜,身不由己,落得个负心的骂名。

而霍小玉作为难得的至情至性的刚烈女子,这一点无可争辩。她悲剧的一生正如烟花,绽放在苍穹,五彩缤纷,溢彩流光。烟花是悲壮的,就在那一刹那间迸发、绽放,然后陨落消失,宛如天空中的一道闪电,转瞬即逝!

“来如花开,去似花萎,无常迅速,逝若光影”。烟花总能最深刻地给人以从生到死,从绚烂归于沉寂的感觉。

《霍小玉传》分明是一朵艳光四射的烟花,在黑暗的天空中极力绽放,却比烟花更让人心痛。

同类推荐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1)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赵四小姐:战火成全的爱情传奇

    赵四小姐:战火成全的爱情传奇

    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幽居生活,孤寂荒芜的山野间,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将军,一个优柔华贵的大家小姐,相互依偎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孤灯旧书寂寞夜,她是红袖添香伴读书的红颜知已;韶华易老伤心时,她用温情为他驱散寂寥。这便是赵一荻和张学良长达七十二年的爱情传奇。本书从民国天空的一抹红霞展开,讲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乱世,一个多才的、至情至性的大家闺秀从十五岁情窦初开的青丝少女,到年近百岁心如止水的白发老婆婆,倾付一生,只为与所爱的人厮守到老的故事。
  • 隋炀帝

    隋炀帝

    本书以隋炀帝为中心,采用人物传记的形式,描述了隋炀帝的一生,再现了隋朝的建立兴盛、衰落、灭亡的历史画面。
  • 马到功成

    马到功成

    马云、马化腾历经江湖的腥风血雨,才分到了互联网市场的一大杯羹。2008年,阿里巴巴、腾讯市值已经高这百亿美元,“二马”笑傲江湖。同是搞互联网,一个“出语不凡”,一个“很粉很年轻”,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才能。
  • 特蕾莎修女传

    特蕾莎修女传

    特蕾莎修女,一位穷其一生为贫穷的人当中最贫穷的,孤苦的人当中最可怜的人奔波服务的伟大女性。特蕾莎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本书以丰富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她传奇而伟大的一生。本书是特蕾莎修女的第一部中文传记,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调及充沛的激情,不仅真实还原了特蕾莎修女善与爱的一生,而且为读者带来了许许多多亲切温暖的心灵感动。
热门推荐
  • 我那荒诞人生的自我救赎

    我那荒诞人生的自我救赎

    我叫姜生。我没有七岁以前的记忆。从我记忆开启的时候,我们全家就住在云南一个叫昌源耿马的贫民窑里,我爸爸是赌徒,平日里以拉黄包车为生,我妈妈怀着孕,肚子大得像会随时炸开一样。后来爸爸躲债,带着全家连夜逃离了小镇回到了家乡,转学后我遇见了世界上对我最好的人,他,就是凉生。可这个干净得不像凡人的男孩却在我即将升高中时死了,在没有凉生的日子里,我开始了堕落的生活,沉浸在社会的黑暗里无法自拔,在经历无数段恋情以及窑子,毒品,围殴,追杀后,一度患上抑郁症走不出来。你见过一闪一闪的星星吗?你开过一闪一闪的电灯泡吗?那就好比人在绝望时拥有的希望之光,那道光,闪一阵子,可能全灭了,也可能全亮了,这就是地狱和天堂
  • 金莲正宗记

    金莲正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秘书廖玫儿

    女秘书廖玫儿

    本书讲述廖玫儿与四个男人之间的情感及利欲周旋。几年的时间,让她从清纯到复杂,令人捉摸不透。她做过工厂工人,小保姆,普通文员,助理,她爱过别人,也被人爱过,好与坏,爱与恨,如何说得清?到最后,她会选择谁,还是寂寂芳华,一无所获?
  • 普通人的异闻录

    普通人的异闻录

    弱肉强食——是世界亘古不变的真理。不想被吃、不想被伤害、不想被他人踩在脚底下,那么就变强吧!强大到没有人想与你为敌的地步。然后,你就是正义!!!============================================书群:215808733(异次元学术研究所)诸位,准备好体验寂静太空吧!
  • 修仙笑传

    修仙笑传

    手提三尺寒冰剑,玩弄三界谈笑间;为伊人,战牛头马面,诛仙!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只为露脸;上天入地,是仙?是魔?佳人拂面;一根草,一杯酒,只要你在身边!
  • 少年时代:校草哥哥爱上我

    少年时代:校草哥哥爱上我

    “夏夏,无论怎么样,无论在哪里,不要忘记,我爱你。”“为什么?”一句为什么就这样从口里溜出。三年后,他们又相遇,结果却发现那一直是骗她的。再见,我的苦涩。
  • 回到过去之天纵奇才

    回到过去之天纵奇才

    六月十九观音雨,蓦然回首十年前。陈尧大学毕业后三年,一事无成,去庙会烧香,无意之中穿越到了过去。那一年,他十六岁。
  • 迟慕未晚

    迟慕未晚

    一天内连遇两个高颜值渣男,魏筱晚觉得自己运气爆棚。一个是差点撞了孩子,一声抱歉都不说的低素质冰山男。一个是丢了孩子,还图谋不轨的未婚风流债桃花眼男人。命运的神奇,总是有办法让毫无关联的人纠缠不清。冤家总是路窄,也许这就是缘分。亦或是孽缘?
  • 怜生一语佛明心

    怜生一语佛明心

    世世轮回,今生为佛,到处都是金光,唯独不见性情。世世对的起佛,唯独对不起所爱之人。解了他人业障,助了他人因果,辅了他人姻缘,了了他人夙愿。千年情,记得,不记得,又何妨?今世果,明白,不明白,又如何?怜生,怜生,你怜悯了众生,那我呢?
  • 邂逅,相逢,重生

    邂逅,相逢,重生

    一次转校之间的碰撞,数年的牵绊由此而生偶然的相遇,意外的相逢,一切的一切来的总是那么的猝不及防,下一刻你永远无法预料会发生什么,能做的,也只是珍惜现在,活在当下!只努力把此刻发生的此时经历的过的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