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李逸飞告诉大家,说晚上要开个研讨会,还派人将小旅店二楼一间最大的房子圈了起来,不准大家进入,说是要给大家一个惊喜。然后就带着木匠鲁河和丫鬟春香在小房间里忙碌了一个下午。
等到大家吃过晚饭后,李逸飞把众人带到了房门前,神秘的推开门。众人立刻“切”的一声,里面黑漆麻乌的什么都看不到。李逸飞笑了笑命两个学员点亮了里面的牛烛灯。众人眼前豁然开朗,里面原来是左安门修建好以后的模型示意图。
做这种图形对于李逸飞来说,不算难事,本来后世就是买房子出身的。现在有个上好木匠鲁河在这里,做起来更是得心应手。众人看着眼前的这一幕都是啧啧称奇,李贽先生更是频频点头。这种立体的模型比起图纸更加直观。
李逸飞拿着一根细长教鞭,不停指点着模型,说着自己的想法。还示意众人也各自拿起一根教鞭,方便指出问题和解释问题。徐光启看了看说到:“我看,好像缺了点什么吧,这个学校里面怎么除了一些教学楼之外,什么都没了,这是什么意思?”
“光启兄,这就是今晚让你们来的目的之一。我对于建筑什么的都不懂,所以啊,你们工程部想要修什么样的房子,就得你们自己来想办法了,你们都是这方面的行家,我就不好意思越庖代厨了。
这样,我们先把工作职能划分了,待会大家就分成小组讨论,然后把讨论结果告诉给鲁河,让他先做出模型来,再来看看是否合适。怎么样?”李逸飞说到。众人点点头都表示同意。
按照大家的擅长,不多会儿职能就划分好了。工程部徐光启领衔,王徵,赵士帧和蹇宗伊三人辅佐;军兵部蹇达领衔,骆尚志,常越山(常二爷)常达三人辅佐;工商部李贽先生领衔,李逸飞,沈百五两人辅佐;文化部由蹇达和李贽共同领衔,今日招募的五个书生辅佐。
然后众人开始按照各自的职能划分,都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但众人感到力量仍有不足,于是李逸飞提议,干脆让匠户工头也参与进来。后来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连军户及匠户中各有所长的人都参与了进来。
大家对于李逸飞说的这种头脑风暴方式,感到很是新奇也很满意。这种不分尊卑,各抒己见的小组讨论模式,确实提出了很多有实际意义的建议。
就连原本排不上号的王子殿下,都对工程部的建设提出了不少合理看法,因而被李贽先生特批为工程部的见习。这让李逸飞对于明朝皇帝的才能有了更新的认识。。。。。
众人讨论了一个晚上以后,立刻开始了紧张有序的施工。在李逸飞的建议下,军校摒弃了原有,先进行地基施工再进行地面特定建筑施工的传统模式,改为集中施工,模块化操作,加快建筑速度。
并且在整理地基的同时,就开始进行地面建筑的各种建设工作,除了有特殊要求的房屋和建筑,其余一律按照统一标准施行。
军校建设还采用当时不多见的“挖槽填烧土,木骨撑泥墙”,这种古代混凝土技术作为快速建筑方法,只是将外墙由以往的黄土覆盖换成了砖墙覆盖,虽然多耗费了些银钱,但建设速度加快了不少。
时间很快进入了四月下旬,少年军校已经初见雏形。一条条夯实的大路,将军校各个建筑工地都连接了起来,已经有不少房屋耸立了起来,就差最后的盖顶。
在少年军校的规划图中,正中间是一个巨大的广场,而广场四周都有一栋巨大的建筑,中间以廊桥相连,整个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荷花造型。这让不少前来观看军校建设的人议论纷纷。也有好事者上来询问,却都被告知无可奉告。
到了五月中旬,整个军校除了军校军兵部及工部,被用高高的围墙圈了起来以为。其工商部及文化部教学楼采用的是开放式建筑,并且用道路与广场连接了起来,一个在左一个在右。用军校的人说,这就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
到了五月下旬,在京的各级官员及豪门大户,纷纷接到了请帖,说是邀请他们去军校参加招商引资会,这让京城的官员商贾们颇为好奇。但也都没放在心上。一个小屁孩竟然说我们不懂做生意。此时,各路藩王的子女也开始在永定门外集结待命,等候皇帝的召见。。。。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五月三十日,明神宗亲自在永定门外接见了各路藩王的子女。反正李逸飞没有兴趣去看这个欢迎仪式,还是做正事要紧。同样没有去永定门的朱常洛,则是一脸警惕的看着李逸飞笑眯眯的在哪儿写写画画。
“你每次笑的像个狐狸的时候,我就觉得后背发凉,你又准备算计谁了?”
“算计?我有那么无耻?”
“有”
“。。。。。你看看吧,这是皇上昨天给我的圣旨。”
“我觉得这不是我父皇给你下的圣旨,倒有点像是你上奏的”朱常洛细细看完,十分肯定的说到。
“嘿嘿,就是让那些藩王子弟劳动改造而已,说白了,就是磨掉他们的骄横和跋扈,不然让他们进京干什么?换个地方祸害百姓?”
朱常洛咽了下口水,他已经能够想象,这些藩王的子弟会面临怎样的折磨了。但他还是担心的问到:“这些藩王子弟,可不好对付啊,一个个骄横的不得了,你准备怎样收拾他们?”
“不不不,怎么能叫收拾他们呢,你这是严重的污蔑,我这是从身体到内心,由内到外的关心革命战友。当然了,会有人管理他们日常的一切。你看看这里。”李逸飞在圣旨上点了一下。
“皇家少年军校总教习----麻贵,总训导---杨涟???!!!”朱常洛小声念了出来。然后转头问到:“李逸飞,你把麻贵找来干什么。这个总教***训导又是什么意思?”
“教习的意思嘛,就是这些人在进入少年军校之前必须参加军训,因此麻贵麻将军就是负责这些皇子皇孙的训练的。另外学校也需要一个总管纪律的官员,因此设立了一个总训导。”李逸飞撇撇嘴说到。
“嗯,麻将军战功颇高,用他来训练这些皇子皇孙倒也说的过去,就是有些大材小用了。那这个杨涟是谁?我以前没听说过啊。”朱常洛问到。
“这个杨涟啊,性格刚直,不畏强权,别看今年才25岁,以后可是会成为一个著名人物的。”李逸飞说完,就告辞转身走了,留下朱常洛抠着脑袋,似懂非懂。。。。。
…………………………………………………………………………………………….
神宗的这个军校人事任命在外人看来似乎并无不妥,但在兵部尚书石星看来,却不禁为皇上的这一安排暗自击节叫好。大明军中素有“东李西麻”之说。李成梁一族久立辽东,堪称满门将才,而一直转战西北的麻贵一族也是勇将辈出。
如今李成梁在辽东,几乎算是一手遮天,成了尾大不掉之势。更有传闻说,李成梁刻意扶植建州女真,以为自己的臂膀,这令朝廷担忧不已。可他有彪悍的北军在手,朝廷却拿他无可奈何。很多时候都是睁只眼闭只眼。而同为军中世家的麻贵就听话多了。
现在谁都知道少年军校的人,未来是要上战场的。如今麻贵进军校任总教习,那就是说,以后的这些皇子皇孙个个都将是他的学生,嘿嘿,这样的一只军队出现在辽东的话。。。。。
皇上的这一手安排的妙啊。。。。。。当然,希望这一天越早越好,如此一来自己也可以早一天从辽东抽身离去。这被人捏住把柄的滋味确实不好受。。。。
石星正在思考之时,便有小吏进来禀报说,首辅赵志皋及吏部尚书孙丕扬联袂到访。石星急忙前往会客厅。这可是奇怪了,这两位怎么一起来了。
三人落座,寒暄几句后。首辅赵志皋便问道:“不知石大人怎么看麻贵将军任少年军校教习一事?”
“二位大人如何看的呢?”石星并不直接回答,这种事,有时候还是谨慎一点好些。
“石大人,你啊就是喜欢云遮雾绕的。皇帝心里怎么想的,我想我们都知道,无非就是驱虎吞狼之计。希望借助少年军校牵制住辽东。我是问,你怎么看提出这个建议的李逸飞,我们未来的驸马?”赵志皋有些不高兴的说到。他太清楚石星的为人了,胆子贼大,有时候想事情却容易犯糊涂。
“嗯?我对驸马的看法?这事是驸马提出的?”石星到没说谎,他是真不知道这事,还一直以为是皇上的想法。
“哎,我的石大人,你怎么连这个都不问清楚一下。这事啊,是驸马李逸飞拟的一个折子,上面专门要求的。”赵志皋有些无奈的说到。
石星闻言,眉头皱了起来,到底是混迹官场的老手,一下便领悟过来:“听闻去年益州之事,这个驸马可是得罪了李成梁,人家上万精锐,就这么没了。如今,这小子来了这么一手。。。。那就是狡兔三窟之计啊。这驸马爷可有点意思,当初倒是有些小瞧了他了。”
“这个驸马知道自己,将来必定会面对李成梁的诘难,干脆借着皇上制衡辽东的想法,直接把矛盾转移了。这一手玩得漂亮啊。任谁都抓不到把柄,而且还给自己培养了一批势力。这个驸马真的才16岁?”赵志皋叹服的说完,不禁也有些疑惑。
“两位大人,驸马的所作所为颇多令人看不懂之处。比如他用麻贵来当做未来制衡李成梁的筹码,但是,你们可知道他安排这个杨涟进军校是何意思?”吏部尚书孙丕扬说到。
“还请孙大人详说,”石星和赵志皋对看了一眼说到。
“杨涟才学普通,但其意志坚定,不畏强权,少年之时便以海瑞作为其榜样。如此之人进入少年军校作为训导,当然最好不过。安排麻贵可以说他有权谋,安排这个杨涟。。。你们说说驸马这是什么意思?”孙丕扬说完,也是不禁摇头。
“如今大明内部麻烦不断,乱象叠生。皇上建立少年军校无非就是刻意培养另一种力量,抗衡越来越不像话的党争。我等若落于人后,未来怕是会遇到不小的麻烦。
驸马少年英才,有权谋,有见识。从安排杨涟看得出来,他也将自己的一切袒露于天下,算得上坦荡君子。至于他到底想做什么,我们且看看再说。但无论如何,外戚干政这一条,绝对不能出现。”
首辅赵志皋斩钉截铁的话语,也让另外两位大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作为朝中少有的没有结党营私的三位大臣,此刻也心知肚明,为了将来,他们也必须就此结成一个新的利益团体,以避免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中倾覆。。。。。。
正在为藩王子孙进京一事而忙碌的李逸飞根本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安排会引来朝中如此大的反应。安排麻贵到任,除了有对抗李成梁的心思外,更重要的是,麻贵与蹇达,骆尚志等都是未来打击日寇的重要将领。
而杨涟的清正廉洁,却是整个大明官场中最稀缺的元素。李逸飞绝对不允许少年军校成为又一个权钱交易的场所,而这也是明神宗所不能允许的。少年军校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成为皇家手中掌握的绝对力量,而不是再次成为朝中某些人要挟皇权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