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托付
王明阳刚被侍卫刚架走,一旁的帷幕就拉开,现出一个鬓角微白的老人。
此人仙风道骨,光从面相看很难看出年龄来。童颜鹤发,明明是古稀之年羸弱之身,可唯独那双眼睛,却纯粹的没有一丝杂质。
他随意一眼都让人精神抖擞,倍觉生机盎然。
老人嘴角含笑,随意地抬起脚,类似于某种缩地成寸的手段,竟一步来到轩帝身前。
“你的选择没有错!”他只是语调平静叙道。
“我还有选择的余地吗?苏长老?!”轩帝回过脸,定定瞧着这童颜鹤发的老人道。
“怎么能这么想呢?我们缥缈宫也是为陛下的江山社稷考虑,打算遣出大量门派高手前来支援,以防再次发生贼人窃取国运的恶事。”苏长老回道。
轩帝猛一转身,哼笑道:“话说的倒是漂亮,奈何不出一分力就想坐拥朕的一半资源,未免也太过分了吧?”
“不是派人前往追查此事了吗?”
“追查?就凭那十几个木头就想抓住那贼人?朕的‘帝国之手’近乎被全歼,就凭那十几个人能力挽狂澜?而且……你若当真是为帝国考虑,又为何逼朕对帝国之手斩尽杀绝?那可是朕与国师呕心沥血打造出来的精英!”轩帝越说越怒,满腔怒火几欲喷发出来。
但理智,却让他不得不清醒。
因为眼前之人,乃是在缥缈宫中都极富威望的一名长老。
苏长老笑着摇头:“我缥缈宫弟子,怎么能与那群乌合之众相提并论?况且国师确实老了,这个位置不适合他了。至于帝国之手……有我们缥缈宫弟子前来护佑,还需他们作甚?正所谓该断不断反受其乱。斩草要除根啊陛下……”
说罢,苏长老比一个斩首的手势。
“哼,尽是些歪理邪说,朕国运失窃与你们飘渺宫有半毛钱干系?你们却非要横插这杠子事!”
“见义勇为是我们名门正派的一贯作风!”
苏长老无耻的将落井下石硬说成了见义勇为,还占了理一样的春风得意。
“况且,正如你所言……你有选择的余地吗?这个世界亘古不变的主题便是弱肉强食!”
…………
七月的傲来城热情如火,无论是穿着还是其他,都表露出一种火辣辣的、想要把衣服脱光出去裸奔的冲动。
傲来城的西南角,几十棵歪脖子树紧紧护住了落叶湖。
湖对面波光粼粼,不时几条叫不出名字的小鱼跃出湖面,再飞速潜入湖里,溅起几簇水花,涟漪微漾荡向远方。
湖畔街道上人迹罕至,却还有六七名孩童扛着自制的木筏,彼此嬉笑着来到岸边。三两个孩童站在木筏里,其余的孩童站在岸边。不知是响应了谁的口号,岸边的孩童猛一推手,那木筏便像是失去了离心力一样,飞速的朝湖心荡去。
江畔两侧嬉闹不绝。
宋振顶着暖风,目送那艘简约的木筏逐渐荡远,脸上却由衷露出了笑意。
一侧的柳燕姐长发飞扬,是被风舞动。
一席酒宴吃得太过压抑,这不,刚结束宋振就如往常一样来到落叶湖静心。
暖风拂面,清新怡人,刚刚郁结的心情瞬间好转。依稀忆起小时候玩木筏的情景,宋振的脸容有着向往。
“你玩过木筏没有?”宋振丢下一句话就朝湖边走去。
只留柳燕一人在风中凌乱:“木筏?!”
……
木筏在湖面晃动,柳燕站在木筏上也跟着晃动。
再次碰触久违的木筏,宋振忘记了一些不愉快,他只想追忆从前,再次回到那个没有压力、没有郁结的时代。
当他把手中的木筏顺利推远,目送木筏内柳燕姐那惊慌失措的身影逐渐荡远,以及阵阵咒骂声逐渐荡远时,这些天积攒下来的郁结几乎一扫而尽。
果然,适当的减压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
王明阳被拖到狱里的时候怒火中烧,他本是三朝老臣,陛下居然丝毫不念旧情直接囚禁自己!
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相比于自己,帝国之手的处境才是岌岌可危!陛下尚且能如此对待我,那帝国之手存在的几率几乎是0!”王明阳眉头都挤在了一起,愁眉苦脸道。
“不过陛下今天行为太过反常,囚禁我的时候明显有些不情愿,莫非身后有人施压?!”
“不过即便如此,‘帝国之手’都没有存在的可能,这件辛秘关乎到皇家的脸面,陛下必定不留情面!”
王明阳气的来回踱步,狱卒见状却只得摇头,递过来一壶酒轻声道:“老先生且稍安勿躁,您老人家乃当今朝堂的一尊活神仙,陛下定不会重责你!”
王明阳接过递过来的美酒,小抿了两口。
这时牢门打开,一狱卒带着一个穿着打扮颇为华奢的男子走了进来,这男人刚一进门就冲几名狱卒摆了摆手,道:“都出去吧,我和老先生有重事商议!”
本就不情愿多呆在这里的狱卒顿时作鸟兽散。
黄乾沉下脸道:“先生可知您为何被囚禁在此?”
“不是陛下怒火难平吗?”王明阳反问。
“怒火难平?先生连这个都相信?陛下纵然现在沉于马色,可惜日也是一代明君,早就做到喜怒不现于表了!”黄乾朗朗道,“听说是飘渺宫打算坐享其成!这群忘恩负义的小人,先帝在世时也曾救济过他们,如今做大就想恩将仇报了?!”
“哼!当年先帝一身修为直逼筑基境,我几次劝其围剿飘渺宫。可先帝念及师出飘渺宫,一直未动手。如今先帝驾崩,这群忘恩负义的小人却日渐做大,开始欺负起昔日的救命恩人来了!”王明阳重重一哼,满是愤青情怀。
“唉,正所谓风水轮流啊!”黄乾叹息道,“不知先生有何见解?”
“见解不敢当……我还是远离朝堂吧,但我有一心愿,请黄大人势必要帮助我!”王明阳抱拳道,“请阁下放心,我就拜托黄大人传一封书信!”
看到黄乾点头,王明阳执笔,在黄乾随身递来的麻纸上点墨,不到一炷香功夫,一行漂亮的毛笔字便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