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采黑骨参
吃饱喝足了,人就有点懒得动了。新草微香,清风拂面,在这阴影下有不凉不热,温度怡人,让人忍不住想要眯起眼睛小憩了一会。
看了一下时间,下午两点半了。见许晓莲吃饱就开始昏昏欲睡了,于是刘子轩去割了两把茅草,摇了摇几乎睡着了的许晓莲,让许晓莲垫在身下,说道:“我要上山去了,你自己就在这休息,不要走远,等我回来!”刘子轩就挎着一个腰包,轻装上阵了。
进山之前就已经与许晓莲商量好了,这次先不带她上去,等过些日子,乌厘果成熟了,在带她一起去摘,因为这上龙背坡并没有什么正经的路,原先走得多的也就村里已经86岁高龄了的老猎人,走这里可以直接翻过龙背山另一面去,这条山石小路,也就是他那一辈的猎人走出来的。
......
南溪村最后的猎人,至今已经86岁高龄了,这个老人是与刘子轩爷爷一辈的人,比刘子轩爷爷还大3岁,他家就在南溪村上溪最上头的那一户。
据说村子躲避战争进入原始森林的时候,他才10岁,那时就一直跟着村里的几个猎人在深山里跑,据说打死过一个鬼子。
前些年政府要收回他的枪,那是一把汉阳造88式步枪,被孙老头保护的很好,上交上去估计还是当废品处理了。80多岁的他还在镇政府办公室大闹了一顿,镇政府办公室了的人几乎全都是本地几个村庄出身人,没办法,于是收缴他只所有的子弹。当然主要还是其儿子在市政府部门担任着不低的职位。
......
回归正题,这龙背山还是十分陡峭的,山上怪石嶙峋,茅草、灌木、乱藤丛生,因为向阳,泥土也不够厚,没有大树,多是一些比较高大的灌木,算是南溪村的柴火产地。
花了将近一个小时,刘子轩才爬到了龙背坡附近,在这就能看见两三百米外龙背坡上的乌厘果树了。乌厘果树最多也就手臂粗细,高也不过三米,鹌鹑蛋大小卵形小叶,深绿色,上有些许小点,喜欢根部分旁枝,一株可以长一大丛,树枝细长,很有韧性,你拉着枝头一直可以弯到枝尾形成一个圆圈,树枝都不会断,在树枝上敲破一个伤口,会有白色的汁液留出来。
在进坡的小路口上有些个明显的圆坑,不太大,一看就是埋过捕野鸡或兔子铁夹子的地方。
龙背坡是龙背山山腰一处地势平坦的山坡,大约有十亩地左右,黑褐带红的沙土地,上面长着两百来株乌厘果树,平均每株都有两三根手臂粗的主干,可能是因为土质的原因,这山坡上一棵大的树木都没有,就只有聊聊几种灌木与茅草,所以来到坡上很容易就能发现哪些是乌厘果了。
转了一圈,就像许父说的,乌厘果树上挂果了,而且今年算是丰产年。每根枝条上都结满了青黑色的弹珠大小的果子,类似蓝莓却不是蓝莓。
看着树上依稀有不少已经变紫蓝色了,应该是早熟的,刘子轩摘了两粒尝了一下,可以吃!于是随手摘了3片圆形张开的巴掌大小的菝葜叶子(báqiā,落叶藤本植物,茎带刺,叶子多为椭圆形,花黄绿色,浆果球形。根茎入中药,有祛风湿、解毒等作用),用两片卷成冰激凌桶,然后摘了数十粒早熟了的乌厘果,准备带给许晓莲尝尝。
其实刘子轩这次这里来除了例行查看乌厘果的产量,还有另外更重要的目的,却是为了找一种无名藤生草本植物,这植物地底有茎块,地面上的藤条每年按季节荣枯,地下的茎块每年也会长一节。一般会有八九节,再多的少见了,因为就是树根也会被虫咬蚁啃。
皮成棕黑色,新鲜的茎块呈黄红色富含纤维肉质,很像树根,亦像生姜。味道极其苦涩,切开后不一会切面就会变黑,水分丢失很快,两三天就会变韧变硬。整根挖起来,一节一节的,节长平均三寸长,有如一根黑色的脊椎骨一般。每一节长短粗细都不一样,由这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最近几年这龙背山坡雨水的量。
年份越大的茎块,茎肉就会因为失去水分变得越发的坚韧,纤维就会越多,颜色也会变成黑红色。这个东西是乌厘果酒最后的秘密,刘子轩父亲都不清楚的。
乌厘酒算是药酒,按照药方来论的话,君臣佐使,这就是君(主)药了,菊萝草最多能算是臣(辅)药,其他诸如野生铁皮石斛、何首乌、鸡血藤之类的,只能是佐使配料了,加多加少或换其他,并不太要紧。
刘子轩曾经问过爷爷很多次,问他这是什么东西,他怎么知道在酒里加这种东西,爷爷只是说偶然知道的,刘子轩也没听村里人说这种东西。主要原因却是它太不让人注意了,就算是丰雨年,它的藤茎最大也就五毫米粗细,叶子似槐,柄带细刺,虽然能长到两三米长,但任谁都只当它是一般杂草,不会关注到它根下是宝。
配乌厘果酒主料是稻谷烧酒,50到65度左右的新酒最好,因为这样的酒里火气比较足,配料就是乌厘子果了。秘方的神秘点,就是菊萝草球与这种被爷爷称做黑骨参等植物根茎。
其实刘子轩估计乌厘酒有许晓莲说的诸多效果,很大可能是因为乌厘果里丰富的矿物质与浸泡在酒里面的菊萝草球加黑苦参中的某些物质经历时间的考验,重新生成了某些新的物质,或者说乌厘果与菊萝草或黑骨参本来就含有某种神秘物质。
刘子轩没记错的话,他爷爷可是交代过黑骨参是有剧毒的,千万不能直接入口。刘子轩还是比较认可第一种想法的,因为刘子轩还在大学时,查找过相关植物的资料,只找到了这两种植物大概的科属。
刘子轩的结论是变异品种,这乌厘果与黑骨参其他地方并没有,很可能也就南溪后山虎背山林里山沟与龙背坡这种特殊的黑褐色沙土地,才有这两种植物。刘子轩还怀疑过这两是配对的,相生相克,黑骨参的剧毒加上菊萝草调和,产生特殊物质。
......
最后还值得一说的就是酒引子了。
烧酒浸泡捣碎的乌厘果一周,过滤出紫蓝色酒液,装进大酒坛里加入各种配料药粉,泥封酒坛,埋入地下一年,一年后起坛开坛,搅拌后加入红薯粉澄清,清液分装小坛,加红封、编年史,这是乌厘酒配置酿造的整个过程。
期间红薯粉澄清酒液后,红薯粉与药粉等会沉淀在发酵坛底,待收起清液后,将这沉淀物蒸发水分,这就形成一种糊糊状的酒泥,或说药粉泥合适一些,然后装进小竹筒里放于阴凉处继续发酵,直到晾干,然后破开竹筒取出然后封存,这也就是酒引子了。
刘子轩爷爷40岁开始配置乌厘酒,直到76岁,年年多少都会配酒,留下了很多酒引子。最老的大概有将近30年了,所有酒引子都锁在一个檀木箱子里,放在酒窖内窖。
......
清点了一下龙背坡上的乌厘果树,刘子轩估计了一下今年的产量,大概能摘得二百来斤果子,就算平均每株摘一斤。这样刘子轩大概需要准备四百斤左右的稻谷烧酒。
黑骨参用不了多少,四百斤酒加二百斤乌厘果配四两晒干了的茎块就行了。因为家里还有存货,所以刘子轩也没挖多少,因为黑骨参是种子繁殖的,但是人为的种植根本就不见发芽。就跟乌厘果树一样,好像本来就在这里一样,这么多年也没见多长几棵,反正是越来越少了。
刘子轩花了半个小时挖了六条,最长的有十一个节,其他五根都是七八九节的样子,算也够用了,或许加上家里存货还有多余。
黑骨参有点像竹鞭,就是有些节比较瘦有些比较肥,长得不均匀而已,但也大也就刘子轩两个拇指粗细,并且很有韧性的,所以刘子轩将其盘了起来,从腰包里取出早备好的黑色塑料袋,装了进去。任务完成,也直接就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