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不会想到,西域那座佛光普照、极乐世界般的灵山也会有如此简陋的佛舍。
灰尘遍布的书架上只有寥寥几卷经文,一个破旧的供桌和一方青藤蒲团,就是这个屋里仅有的几件家具。
老僧伸出毛茸茸的手臂,翻动着面前的一部华严经,桌上的青灯照射在他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门一下子被打开了!
风涌进来刮得经书哗哗作响,黄豆大的油灯也随之熄灭。
“我是该叫你齐天妖圣呢还是该叫你斗战胜佛?”
不速之客站在老僧的身后,语气怪异的说道。
老僧金色的眼皮动也不动,依然耷拉着,他轻轻合上了手中的华严经。
“施主说笑了,俺老孙早就皈依佛门,便与这世间红尘断了干系,妖圣称不得了,佛也不敢当,只是修行路上的一个小沙弥罢了。阿弥陀佛!”
不速之客裹着银色披风,遮掩的严严实实,他冷笑着说道:“好一个佛门沙弥,算了,我这次趁着两位佛祖去参加蟠桃盛会,才有机会潜到灵山,不是与你打机锋来了。”
老僧枯坐在原地,不答他的言语。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你可是还在恼我背叛了妖族,是啊,这天下间的妖族都讲我视作道门走狗,无不鄙夷痛恨,谁又知道我的忍辱负重和心中谋划呢?”
老僧淡然的说道:“道也好,妖也好,看开了就好,何必执着那些虚妄的东西,平添烦恼!”
神秘人冷笑着说道:“你倒好,在这里躲清闲,你真的斩断前尘往事,从此一心侍佛了吗?我看未必吧,不如出山助我一臂之力,你我连手,这天下间有谁能挡,我妖族众灵也能重新傲视神州!岂不美哉!”
老僧摇了摇头。
“天下才刚刚安定下来,施主何必再起风波,连累无数生灵涂炭,老孙五百年前已然铸成大错,是决计不敢再犯了,施主哪里来还哪里去吧。”
“孙悟空,我就不信你能老老实实的待在这破庙里,等你那帮猴子猴孙们遭遇大难,看你还坐不坐得住,有些事情,你是躲不开的!”
神秘人来无影去无踪,人已经离开灵山很远了,声音才传到老僧的耳中。
“唉……”老僧长叹一口气,重新拾起了经书。
自五百年前,妖族与道门那场席卷天地、翻天蹈海的大战过后,遭受重创的妖族失去了对神州大地绝大部分地域的掌控,大部分败退至北极冰原、南荒、聚窟州人迹罕至的区域,也有少部分妖族继续盘踞在中土东海等繁华之地上,虽然依旧纷争不断,相互攻伐厮杀,人族诸修道宗却依靠道佛玄法、神兵利器牢牢的将妖族压制不得翻身!
天地之下,皆为神州,中土则又为神洲之中心区域,水青山秀,人杰地灵,道法昌盛。
中土又被分割成九个州,流州、玄州、元洲、炎州、长州、瀛州、祖州、聚窟州、寒州。
神州大地上九成人族都分布在这土地肥沃、山川灵秀的中土九州之中。
中土九州以东,乃是一片浩渺无际的大海,九州之人称之为东海。
东海之上,岛屿星罗棋布,间或有面积广阔的大块陆地,虽不同中土的风物人情,也别有一番景致。
傲来国位于东海西部,跟距离最近的九州之一的瀛洲隔海相望,不足千里,由方圆近百里的主岛傲来岛和附近海域百十个小岛屿组成。
火炉岛是傲来群岛里面面积最小的几个小岛之一,位于傲来国主岛东二百多里处,已是傲来国海疆的东边界,再向东海域都归属东海妖族霸主,东海龙宫管辖。
火炉岛面积足有千丈方圆,岛上景物奇特,既有茂密的森林,也有耸立的山峰,还有肥沃的平原可耕种粮食,实在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妙地。
此岛上居住着一个小村落,名作火炉村,至于为何要以火炉为名,大部分年轻村民不解其意。
据村中胡子最长的老人家讲,几百年前,火炉村先人们搬到这个小岛的时候,这还是座无名小岛,过了些许年成,一日天上突降神火流星,径直坠入岛屿西南角的山峰上,将整个峰顶撞出一个几十丈大小深不见底坑洞,并引爆熊熊地火,如同一个巨大的火炉一般到现在都没有熄灭。
刚开始的时候,岛上村民惶恐不已,只以为天将降大灾祸,日夜焚香祷告,祈求上苍诸神保佑。
后来几年倒也风调雨顺,不见任何异常发生,岛上之人渐渐安下心来,并以此给岛取名做火炉岛。
海上有火山的岛也不在少数,如同火炉岛这般,后天生成,隐而不发,终日不熄的火山很是罕见,周边闲人骚客们不时登岛游玩观赏一番,时间渐长,火炉岛在周边海域倒也有了不小的名气。
这日,岛上很是稀奇的来了两位傲来国官差,携带着一卷榜文,张贴在岛上正中的小祠堂门口,并召集村民,当场大声宣读起来。
“王恩浩荡,国祚绵长!今昭告天下四海臣民,秉承天运,受瀛洲大唐天子册封,傲来国国主六十寿诞在即,当此普天同庆之时,寡人感怀天恩,****本邦国民,免除两年徭役税负,以周济天下黎民百姓、上报苍天大帝垂恩,钦此!”
官差宣读完毕,村长杨大喜急忙带领一众懵懵懂懂村民,伏地叩首,连声谢恩。
待官差乘船离开之后,才有村民斗胆发问,“村长,这个两个黄挂挂的差人说了些甚?文绉绉的也听不太懂?”
有人牵头,下面那些没听明白的村民自然就炸开锅了,胡乱猜测起来。
“不会是又要选妃了吧,俺家姑娘的年龄倒也合适……”
“你可拉倒吧,你家丫头长那猴样,被国王看见,指定受惊吓,到时候把国王惹毛了,害的俺们受牵连!”
“你个王八日的,俺家闺女是如何丑的不能见人了?你倒是说个清楚,不然俺揍死你!”
“我看啊,是国王陛下要……”
就在村民议论纷纷的时候,在火炉村里面开塾教书的杨老秀才终于忍不住了,快步走到前面说道。
“你们这帮蒙眼螃蟹,倒马屁精,实在是愚不可及,皇榜里说的明白的很,国王他老人家要过六十大寿,开恩免了咱们两年的税银,打鱼种庄稼都不用交税了,天大的喜事啊,胡说八道个甚。”
杨老秀才吹胡子瞪眼的直白的说来,村民们才领悟了其中含义,纷纷欢呼起来。
傲来国赋税虽然不重,但也要使得一年收成交其二,对于耕作打鱼为生的百姓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看着这些无知之人开心的样子,杨老秀转身对杨大喜村长说道:“免除两年赋税,足见国王陛下恩情浩荡,这番六十大寿,我等可不敢怠慢,需尽心尽力给国王陛下筹备一份大礼,方显得我火炉村村民对国王陛下的感恩之情!”
杨大喜这个村长是个没能耐的渔夫,只是辈分高些,又在海上打了几十年海鱼,经验丰富,便被村民推举为村长,村中大小事务,一概依靠杨老秀才这个腐儒给他出主意。
“先生所言不差,正合俺心里的想法,只是这六十大寿诞自古以来确实罕见,这等大场面不同于往常岁贡,咱们岛上紫金竹、鸡心枣、丹砂石榴等特产年年进贡,不是甚稀奇玩意,怕是讨不了国王陛下欢心,这可如何是好?”
杨大喜倒也不是愚钝之极的人,说出话来也有几分考虑。
杨老秀才摇头晃脑的想了一会,也不曾有什么奇妙念头出来,两人倒有些苦恼起来。
此时,两人全然不知对话已被旁边一个村中顽童偷听去.
小杨壬本不是火炉岛村民,他三岁之时随父母来岛上做客逗留,一****父母出海远行,蹊跷的是其后便没有了音信,生死不知,就剩他一人孤苦伶仃独留岛上。
好在火炉岛村民民风质朴,厚道善良,在村长的提议下,村民们就轮流照养起小杨壬来,当他是亲生骨肉般对待,有人想过收养这个孩子,可又怕他日杨壬的父母归来,不好交代。
虽然亲生父母不在,杨壬这十来年吃遍村中百家饭,穿破百家衣,倒也健健康康、衣食无忧。
只是缺少父母严格管教,又是男孩家,免不了调皮捣蛋,再加上他天生聪颖,古灵精怪,带着岛上一帮顽童,上山下海,戏水弄火,也惹下很多小麻烦,让村子里的人颇感无奈。
偷听了半天,杨壬很快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于是他蹦出来插嘴道:“这有何难,前些日子我跟村中伙伴拖船出海游玩之时,到过一处海底珊瑚密林,看见那密密麻麻的珊瑚林中,有不少珠光闪动,肯定是有海中老蚌在那里养珠,不如咱们去采些大珍珠回来,给国王上贡。”
杨壬这突然冒出头来,吓了两人一跳,尤其是正在沉思的杨老秀才,这把年纪可受不了这等一惊一乍,身体一阵抽搐差点翻白眼昏过去。
“又是你这惹祸精,昨日偷喝果酒,大闹学堂,罚你抄写的诗经你可抄写完毕?”
杨老秀才看见这个惹祸精,自然是头痛不已,他门下教过许多学生,没有一个像杨壬这般能胡闹折腾的,偏生又聪慧过人,一点就透,让人是又喜又恼,无可奈何,只怕圣人见了也不敢再提有教无类。
昨日甚至偷喝了村中铁匠私酿的果子酒,酒劲上来以后在学堂中耍起酒疯,杨老秀才的白胡子差点没让他薅光,杨老秀才重怒之下,狠狠的打了他几十个板子,又罚他抄写三遍昨日所教授的诗经内容。
“今早醒来就做完先生布置的功课了,还去山上玩耍了一番才下来,我刚才的主意怎么样啊?”
杨壬对先生的怒气毫不在意,反正都习惯了。
杨大喜却以为这是个好主意,“这小机灵鬼倒是提醒我了,咱们岛东面二十多里的海底,有一大片五颜六色的珊瑚林,村民们都是知道的,可是传言珊瑚林中有海中凶兽出没,一般渔民都不去那里打鱼、割海草、采蛋(珍珠),此次为给陛下贡献宝物,值得去冒险一番。”
杨老秀才也没有更好的主意,只好点头默认,还不忘用目光狠狠的剜了一下得意洋洋的杨壬。
翌日,村长杨大喜召集村中老练的渔民六七人,向他们说明了任务,深入珊瑚林采集珍珠,给国王做寿礼。
在场的渔民听到这个消息,脸上都浮现在出纠结不自然的神情,显然心里是不大愿意的。
这不怪他们,珊瑚林位于东海龙宫和傲来国交界的地方,属于三不管地带,物产丰富,海中鱼蟹肥美,又有珍奇的珊瑚宝珠等,只是里面同样有许多恶鱼海妖盘踞,早些年害了很多渔民的性命,让火炉岛众多渔民忌讳不已,平日里都绕去远处打鱼采蛋,不敢再珊瑚林附近逗留。
杨大喜苦口婆心的说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国王陛下赐给咱们天大的福气,总要想办法弄些上台面的宝物来回报,可不能让其他岛镇给比下去,说咱们火炉岛杨氏人抠门穷酸!”
世间穷苦人虽没有大学问,大志向,却也知晓礼义廉耻,也坚守着许多达官贵人们不曾有过的信念,对个人宗族的脸面尊严也是看的比生命还重,决不允许有损氏族声望的事,这是底层百姓们千百年来传承的生存智慧,外人不足道也。
想到未来两年的赋税全免,众渔民这才心里开解了很多,得了这么大的好处,冒一次风险也是值了,这才纷纷下去搬运物资,整修木船,准备出海采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