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明明是两天就能完的活儿,愣是折腾了四天才完活,不过也有一个好消息,就是,我们终于有一个会赶犁的人了,当然不是高寿了,而是李多树,蒙掌柜也整整的走了四天了,我们的菜地也都锄了一遍草了。中午吃过饭,大娃继续去地里忙活了,农家人就是这样,总是会有干不完的活儿,我收拾完了东西,就去河边转了转,看看我们的鱼篓子,自从忙起来,这鱼篓子一直都是丫丫在收拾,小鱼也都是她烘干的,鱼篓子的鱼不多,我将它们倒进水桶里,又去我们小绳套的地方看看,什么也没有,估计得换地方了,不过,我不太懂,不知道该换到哪里去,也就没有动。忙惯了的人一旦闲下来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下午的时候李多树带着轩宇和轩擎去山上栽树,这是他的本行,没什么可担心的,我也告诉他了,慢慢栽,不着急,千万不能累着那两个小东西。才八九岁的孩子,能知道帮忙干活儿就不错了,我在想着等过段时间,李多树的两个儿子上来以后,就把轩宇和轩擎替换下来,让他们安心的读书识字,毕竟他们两个人的年纪小,不像大娃总是有着自己的打算,可以好好的栽培,将来参加科考,兴许就给我考个状元什么的。一边走一边想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树屋,我拿出我的本子开始写着字,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我写的字至少蒙掌柜是认识了,可是,还是会很丑。我拿出一本书,坐在树屋的门口开始看起书里,丫丫还在睡觉,宝儿抱着衣服在那缝缝补补的,她见我拿着书坐在边儿上,也没有出声打扰,我看的是历史通鉴,关于这个时空的书本,虽然有些话会有些晦涩难懂,但是也还好,反复的多研读几遍,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毕竟上一世我也是读了小二十年的书呢!晚上太阳偏西的时候,山下传来叮铃的铜铃声,我笑着将手里的书合起来放进屋里,看这样子,是蒙掌柜回来了。
我起身到路口去迎接他,只见他拉着一头毛驴慢慢悠悠的向山上走来,一身湖蓝色的绸缎长袍,映着西下的阳光远看就像一幅引人遐想的画,很美好,我微笑着站在路口那看着他,他见我站在那里楞了一下,然后笑了起来,那笑容在很久以后每当我回想起来都会依然让我感到惊艳。他走到我的跟前,揉了揉我的头顶说道“怎么到这儿等了?”我笑着抬起头说道“你走了好几日,心里有些想念你了”他呵呵的笑出声来,我听的出来,他是真的高兴。然后扶着我的肩膀往回走。到了树屋前,他将毛驴系到树上,我才发现,原来毛驴后院还跟着两个人,看年纪都是十五六岁的样子,想来应该是李多树的两个儿子了吧。我对着他们点点头,他们也许是对地方的陌生吧,显得有些手足无措,蒙掌柜指挥着他们将毛驴上的东西卸了下来。我走进看了看,一些吃食和笔墨纸砚,当然还有几本书,我将笔墨纸砚和书拿到了我们的树屋里,吃食被宝儿收了起来。我将一些新鲜的蔬菜和肉留了出来,晚上闷了一锅米饭,做了一大锅的红烧肉和炒菜,吃过饭蒙掌柜叫我去他的树屋并吩咐高寿在远一点的地方守着,我有点诧异他的做法,他转过头说道“这里已经有了外人,以后咱们说话都要注意点”我了然的点点头,毕竟李家人对于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不熟悉的人,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小心一点儿总是没有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