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罗为了赶快在乔村推广足球运动,本想抓紧时间多做几个竹球,可是接踵而来的农事却打断了他的计划。
这天一大早,乔叟就叫起了李罗,爷孙俩再一次来到了神庙,不过这次他们不是来参加节日,而是来领取种植用的稻苗。
当爷孙俩来到神庙的时候,神庙广场上依旧是一副人山人海的热闹景象,不停有人背着空竹篮,推着空板车,面色紧张而来,然后装满了绿油油的稻苗,满脸欢笑而去。
乔村全村种植的稻苗,都由神庙祭司们负责培育,听乔叟说,这些稻苗不是随便谁就能培育的,只有将毕生都奉献给了农神的祭司们用秘法培育出来的稻苗,最终才能长出稻谷来,二者缺一不可。普通人,用普通的方法是很难培育出稻苗的,就算勉强培育出了一些,以后也结不出稻谷。
神庙祭司的力量有限,所以每年能培育出的可供种植的稻苗数量也有限,每家每户能分到多少稻苗,每年都有一定份例,从这里就能看出乔村的地位差异了。
那些有权有势,或者家里有觉醒者的人家,分到的稻苗很多,基本上是充足供应的,也就是说,有多少劳动力,能种多少稻苗,就分给他们多少稻苗。
给这些上等人家供应充足之后,剩下的稻苗才会按劳动力分给普通人家,所以普通人家能分到的稻苗数量都有限,基本上都是不够种的,劳动力有很大剩余。
好在今年农神保佑,祭司们培育出来的稻苗数量非常多,多到几乎所有人家都能领到足够多的稻苗,不会出现劳动力的浪费。
所以李罗才会看到每一户领到稻苗的人家都是一副欢天喜地地模样,往年收成不好的时候,那些普通人家可都会愁眉苦脸地恳求祭司们多给他们一些稻苗。
大家都是一副欢喜的模样,突然一个中年男子苦着脸,四处拉人借东西,听见他说道:“哪位乡亲行行好,借我一个箩筐,我带的箩筐不够装稻苗,您放心,我把稻苗运回家后,马上火速回来还箩筐。”
旁边就有人说道:“阿根啊,你平时偷个懒就算了,今天这么重要的日子,你都偷懒没带够箩筐?你看看你像什么样子?”
那个叫阿根的中年男子苦着脸说道:“银堂叔,不是我偷懒,实在是我没想到今年能分到那么多稻苗,比往年多了一倍多。您也知道我家的情况,往年分到的稻苗两个箩筐都装不满,谁知道今年我带了三个箩筐,还不够装的呢!您老行行好,借我一个箩筐,我马上就还给您,行不?”
被叫做银堂叔的老人见阿根这副可怜模样,只得借给他一个箩筐,还说道:“你小子腿脚利索点,要是等轮到我家领稻苗了,你还没把箩筐送过来,看我不替你死去的父亲好好教训你一顿。”
阿根忙点头哈腰,道谢不迭,匆匆接过箩筐就去装自己的稻苗了,那个叫银堂叔的老人面对阿根的时候还是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模样,等阿根离去,立马就转颜欢笑到:“今年看来会是农神保佑的一年啊,我活了那么多年,领了那么多年稻苗,还从没见过哪一年的稻苗比今年还多呢!”
一边另一个老人也笑说道:“可不是嘛,往年等觉醒家族领完稻苗之后,轮到咱们普通人家领的时候,剩下的稻苗已经没多少了,可今年我特地去看了一下,育苗田里还有一半多的稻苗呢!”
一个年轻些的中年汉子笑道:“领到的稻苗多了,要干的农活也多了啊,咱们这样人家又没有觉醒者,一下子要种那么多水稻,不知道要忙到什么地步去了!”
银堂叔摸了摸胡子,笑道:“怕什么,从来只有饿死的人,没有累死的人。咱们农神信徒,只要有地种,就什么都不怕。”
众人都笑着称是,李罗身处人群之中,不禁被热闹喜悦的气氛所感染,也和那些老头一样傻呵呵地笑个不住,几个老头看见乔叟来了,都笑着打招呼,道:“乔老哥,您老才来啊,别的觉醒人家都把好稻苗分光了,您只能和我们这些苦哈哈一起分次等的稻苗了啊!”
乔叟笑道:“什么稻苗不是种啊!我又不像他们那些人家,家大业大,人口又多,负担那么重。我家就我和小李两个人,拿了好稻苗也是浪费。”
乔叟虽然说得洒脱,可是李罗对他这个爷爷已经有些了解了,还是听出了乔叟话里淡淡的惆怅之意,显然有些言不由衷,个中缘由,李罗也能猜到一两分,他不好提出来,只能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让老人种上优等稻苗。
乔叟好歹也是觉醒者,没有和其他人一样在广场上排队等神庙负责人叫,而是径直来到神庙后面的育苗田里。育苗田边站着一个黄袍祭司,那人还是李罗的熟人了,瞧那个微凸的小肚子,除了谷祭司还能有谁。
“谷祭司叔叔,早上好啊!”李罗远远认出他来,便连忙打招呼。
谷祭司转过头,见是乔叟和李罗两人,也站在原地笑道:“早上好,乔叟叔,您可来了啊,我可等您老半天了,觉醒人家可就您没来领稻苗了。”
谷祭司客客气气,乔叟也不敢怠慢,忙笑道:“真是不好意思啊,我家这不是住的远嘛,实在没办法早来,让您久等了。”
谷祭司笑着引乔叟往育苗田里走,道:“您跟我来,这边还有一些品质不错的稻苗,可是大祭司亲自培育的,他特地吩咐我给您留的。之前大长老想要这批稻苗,我还推脱说神庙自己要种,好不容易才给您留下来的。”
乔叟道谢不迭,忙放下箩筐,脱下鞋子,走进育苗田开始起苗。李罗站在育苗田旁边的田埂上看着,他可不会起苗,瞧谷祭司的作态,这些稻苗好像很珍贵的样子,万一被他拔坏了就不好了。
谁知谷祭司瞧见李罗没动,便责道:“李罗,你怎么不动?起苗可不是小事,神典上写的清清楚楚,每一位农神教徒都要亲自起苗,不得由他人代劳。你虽然还是小孩子,但也得象征性起一些苗才行。”
李罗被问得吓了一跳,他忙解释道:“可......可我不会起苗啊,这稻苗是大祭司亲自培育的,那么珍贵,我怕我瞎弄一气,把稻苗弄坏了。”
谷祭司见李罗一副心虚的样子,狐疑道:“是吗?你不会是还没看过神典吧?连起苗都不知道?”
今天可是水稻移田插秧的日子,风和日丽,万里无云,气温稍微有一些热。可是李罗被谷祭司这么一问,额头上却真的留下了冷汗,强笑道:“怎么可能呢,我上次回去之后可是天天研读神典,没有一日敢怠慢。”
“那你怎么不知道起苗?起苗的记录就在神典开篇后几页的地方。”
李罗擦了擦汗,尴尬地笑道:“大概是漏过去了吧,您也知道神典的字有点小,离得又近,密密麻麻的,很容易漏看些内容。”
“是这样啊......”谷祭司有些怀疑,却也不再多问。
乔叟默默地埋头起苗不语,他是老实人,不会说谎,可总不能和谷祭司说自己这孙儿整天闲着没事,不是和家里那头小狼玩耍,就是做一些玩艺吧!既然不会说谎,又不能说真话,老人只好埋头干活。
“哎,你这小子,真不知道大祭司看好你哪一点,算了,我来教你起苗吧,你看好了。”谷祭司没好气地摇摇头,说完便脱下了鞋子,毫不犹豫地走进了积满了水和淤泥的育苗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