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叫了无数遍,不再叫了,天才微亮。一群麻雀在院墙外的拐枣树上叽叽喳喳地叫,母亲把半桶黄豆倒入了盛了半盆水的盆中,黄豆全浸泡在水中。一只麻雀从树上飞落下来把掉在地下的半粒黄豆叼了去。
下午风和日丽,暖阳高照。浸泡在水中的黄豆发了胀。插上打浆机,把豆子一勺勺地倒进机器里,米白的豆浆流在了桶里。在以前没有打浆机的年代里,只能用石磨来碾磨了,一人掌勺,两人推磨,推磨的掌勺的要有默契,不然不是掌勺的碰到了龙钩就是推磨的撞到了掌勺的手。三人一边碾磨豆子,一边唠嗑,东家长西家短,倒也有趣。
浆磨好了,这边灶上锅里的水也烧开了,把开水倒入浆桶里,用勺搅匀,在大锅上架好木架,套上篾笼,罩上纱袋,用水勺一勺勺舀进纱袋,同时用手挤压纱袋,浆水就淅淅沥沥地入了锅里。留在纱袋里的豆渣放上几日发酵后,做成圆饼状,放在锅里烘干,待到青黄不接的二三月时,取一个切成片,放锅里烙一烙也就成了一道菜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就没几人愿做这并不美味的食物了,直接倒去喂牲口了。
灶里添柴,把浆水烧开,满屋子的就是豆香味了,这时每人盛上一碗,放点白糖搅匀,就是美味的豆浆了。喝完豆浆,动手磨好煨熟的石膏,再用水冲匀,倒入豆桨里,盖上盖,用不了几分钟就成了令人垂涎欲滴的豆腐花了。又是每人舀上一碗,放糖还是放酱油就看各人的口味了。
接下来就是把豆腐花舀进罩好纱布的豆腐架,再盖上板盖,就等豆腐成型了。
豆腐曾是九渡家家户户逢年过节必做美食,然时代变迁,在商业化的今天,自己动手做豆腐的越来越少了,年轻的一辈几乎是不会做了,不久的将来,做豆腐的技艺将不在是家家户户都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