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湘军初战城陵矶-诸妃云集牡丹台
话说这曾国藩率着湘军人马出了衡阳往岳州而来。野史上讲曾国藩有三大业余爱好:一个是下围棋,一个是看美女,一个是为活着的人写挽联。看美女我因为曾国藩年轻视在京中做翰林,读那些四书五经太耗心血了,便在闲暇之时跑到热闹的大街上,看那些美丽的满族少女走来走去,并将其作为一种养眼的手段去保护视力。至于曾国藩的围棋却是水平极臭,人称“臭棋篓子”。有一次他硬要和一个高手下棋,结果别人让他九子先,他还是大败。
曾国藩下棋不行,打仗却有一套,他给湘军确定了一大作战方针为:结硬寨,打呆仗。就是步步为营,不急于求成。
再说湘军人马浩浩荡荡杀到岳州城下,早有细作报给远在安庆坐镇指挥的太平军西征统帅石达开。石达开年纪不大,才二十出头,却指挥若定,有大将之风。他听说清军来了一支生力军,不敢大意,生怕岳州的自家人马吃亏,便拿出一支令箭让骁将曾天养去岳州增援,准备和守军一起内外夹击全歼湘军主力于岳州城下。
这曾天养深目长髯,身材雄伟,虽年过半百,却勇冠三军,以老黄忠自命,还当过洪秀全飞卫队统领,手使一把丈八长矛有万夫不当之勇。
七月十八日曾天养率人马由长江边的城陵矶舍舟登岸,湘军三路来攻,清将塔齐布一马当先如黑金刚一般迎面杀来,其背负火枪一杆,腰悬佩刀二把,左手持套马杆,右手绘长矛,两名亲随业持长刀护卫。
老将曾天养一看着员清将还有些气派便也豪气冲天,欲和此将单挑一决高下。他换上一身青布短衫上阵,凤目圆睁,蚕眉倒竖,一股悍勇之气充塞天地之间。太平军一看主将闪亮登场,一时间掌声雷动。
曾天养马快一下子冲到塔齐布面前手起一矛刺伤其战马,不料塔齐布精于骑术,马倒人不倒,一手抓住曾天养的长矛将曾天养拖下马来。曾天养毕竟年事已高,反应不及年轻人,从马上掉了下来。塔齐布手下的亲兵一拥而上取了曾天养的性命。
这边太平军纷纷骂清军不守江湖规矩,清军才不管那么多,又趁势杀了过来。太平军失了主将士气全无,没了斗志,纷纷逃散。湘军有趁势取了岳州,一时间湖南的战局被扭转了,咸丰皇帝结到了此捷报开始还不信,继而喜出望外,来到天地一家春抱住兰儿欢呼道:“曾老头胜了,寡人没有看错人!”原来当时太平军人马从湖北攻入湖南势不可挡,前锋距长沙仅五十多里路,湖南清军溃不成军,长沙已成危城。但湖南军政方面对曾国藩的人马不抱要丝希望,有人还抱着看热闹的态度,坐等曾国藩为太平军所败,准备看他的笑话。许多人都先入为主的认为曾国藩英国从未打过仗的老书呆子怎么可能的太平军的对手,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也有一些奏章送到咸丰跟前说曾国藩是浪费国家饷银建立自己的军队云云。
咸丰看多了这些奏章,也为曾国藩捏了一把汗,这下竟然胜了,他便欣喜若狂了。兰儿见了咸丰的样子心想:这皇帝每天习惯于阅读各地什么失守、溃败的战报,现在真的有胜利的战报送来岂不是开心死了。兰儿便道:“这曾老头打了胜仗,皇上应该给他封赏才对。”
咸丰点头同意,便下了一道圣旨让曾国藩署理湖北巡抚。不料曾国藩得宠的消息引来朝中军机大臣的醋意,有人又去咸丰面前打小报告道:“曾以应该小小的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乡里,一呼蹶起从者万余人,恐非国家之福啊!”咸丰并无主见觉得确是如此,但又不好收回封赏,便来问兰儿该如何是好?兰儿见这个皇帝真是没头脑,可笑之极,便只好道:“曾老头接到任命的圣旨必会推辞一番,只有他有客气,皇上便立即借坡下馿,顺水推舟,收回皇命。”
咸丰又道:“那么万一曾老头不推辞呢?”
兰儿有想道:“应该会推辞的,因为他正在三年丁忧期间,本来就不应该为官的。”
咸丰点头称是,果然数日之后曾国藩上奏说自己身穿重孝,目前办团练已属迫不得已,不能再接受湖北巡抚的任命了。咸丰一看不出兰儿所料,便又降圣旨让其“毋庸署湖北巡抚”收回了皇命。曾国藩没有得到奖赏,令湘军许多人感到心寒,结果后来湘军在鄱阳湖重北石达开水军打得大败,曾国藩想投水自杀,幸得门生舍命救起,这是后话资料暂且不提。
再说咸丰一开心又将诸妃召来同到园中的牡丹台看花玩乐。这牡丹台后又称“镂月开云”位于后湖东岸,南临曲溪,殿为三件,殿前以文石为坡,种植牡丹数千株,花盛时争奇斗艳,各色牡丹灿若云锦,芳香袭人。雍正有诗云:“叠云层石秀,曲水绕室斜。天下无双品,人间第一花。艳宜金石赏,名垂洛阳夸。国色谁堪并,仙裳锦作霞。”
此处花木簇拥,怪石嶙峋,造景组合极为巧妙精致,曲折的卵石小道将园区分成为若干个大小不一的区块,植有各种牡丹种类繁多,有雪里紫玉、胭脂图、青龙戏桃花、春水绿波、飞虹流彩、冰凌紫、金玉交章、翠丹霞、青山卧霞、雁落粉荷、洒醉杨妃、雪映桃花、贵妃插翠、粉荷飘江、紫凤朝阳、锦帐芙蓉、蝶恋春、紫蝶飞舞、紫衣仙子、冰山雪莲、软玉温香、一品朱衣等品种。整个牡丹台如同一个精致的大盆景,让游人如画中游一般。
这次来看牡丹的除了懿妃兰儿之外,还有丽贵妃、玟贵妃、贞贵妃、云贵妃和四春贵妃。这些贵妃一个个打扮的花枝招展,只见那和兰儿同时入宫的丽贵妃身穿一件洋红缎绣花卉夹氅衣,头上戴一个镙丝嵌宝蝴蝶型步摇簪,手上戴鹭丝莲纹金戒指。那玟贵妃穿一件藕荷色缎彩绣折枝藤萝纹夹衬衣,头上戴嵌宝石花丝凤形金簪,手上戴灵芝纹金戒指。那贞妃身穿一件品月色缎平金银团寿菊花棉衬衣,头上戴嵌宝石点翠花卉纹簪子,手指上戴着錾盘肠纹金指甲套。那云妃身穿一件湖色缎彩绣绣球花蝶衬衣,头上戴罗丝球嵌珠宝色形金簪,手指上戴錾花卉纹金指甲套。
咸丰一看诸妃都来了,便道此处牡丹台本是先帝最爱游玩之处,先帝高宗时常在此作诗风雅,这怒放灿烂的牡丹更是象征着大清帝国之强盛繁荣。各个妃子听了明知如今内忧外患国运远非高宗乾隆时可相提并论,却都纷纷附和。
咸丰又借兴赋词一首《江城子》赞牡丹云:“百花飞尽彩云空,牡丹丛,始潜红。培养经年,造化夺工。脉脉向人娇不语,晨露重,洗芳容。疑身在列仙宫,翠帏重,瑞光融。烁烁红光,间错绿蟠龙。醉丽天香吹欲尽,应有情,夜来风。”
众妃件了都云好词。咸丰又让众妃和词,众妃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会;唯有懿妃兰儿作牡丹诗一首云:“落尽残花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午双艳,独立凡间第一香。”
咸丰听了觉得此诗和唐代皮日休的诗有几分相似,但有总聊胜于无,便开口道好,还赏赐了兰儿一个紫檀柄白玉雕龙花三镶如意。兰儿谢恩后又道:“谢皇上恩宠,臣妾还听说古代牡丹会护主,救过汉代汉光武帝的命。汉光武帝刘秀还作过一首诗云:‘萧王避难过慌庄,井庙俱无甚凄凉。惟有牡丹花数株,忠心不改向君王。’刘秀后来还册封牡丹为帝王富贵花呢!”
咸丰听了道:“这个典故朕也听说过,朕还听说过一个首案牡丹的传说。据说一天牡丹仙子画了一朵紫红色牡丹,不慎将紫红色彩墨滴在了根上,无奈只得将根画成紫色,并随手将画稿变成一粒种子向凡间撒去,正好落在一个花匠家中。那花匠精心培育,长出一株花开紫红色,且根也呈紫红色的牡丹,取名为首岸红。”
兰儿听了,又道:“臣妾还知道一个和八仙之一吕洞宾有关的白牡丹的故事。从前洛阳有一个富家女子啊家中园内种了许多牡丹,因为她成天流连于红色牡丹之中,故人们都称其为红牡丹。有一天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云游至此,见这些牡丹如此漂亮便留在此处再也不走了,还和红牡丹小姐成了好朋友,日久之后吕洞宾竟然喜欢上了红牡丹姑娘。一天吕洞宾去向红牡丹姑娘表白,但红牡丹姑娘觉得吕洞宾是个神仙怎么可以和凡人相恋呢?怕不会有好结果的,便一口回绝了。吕洞宾却又不甘心变耍无赖想强求,红牡丹拔腿就跑还躲到银屏岭中变成了一株牡丹花。吕洞宾四处寻找,又仗着法术找到了这棵牡丹正要无礼,突然间半空中观音菩萨出现了把吕洞宾骂了一顿。吕洞宾觉得自己错了,便在山中找了一个山洞修行,而这红牡的却也变成了白牡丹,据说还可以预兆当年的雨水多少。如花开五枝就表示风调雨顺,开七枝发大水,开三枝闹旱灾,十分灵验。”
咸丰听了不信,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道:“朕才不信,牡丹花可以预兆一年的雨水,莫非它是神不成。”
兰儿听了道:“这只是一个传说,谁知道是真是假,前人还有一种传说牡丹是花王,芍药是花相;牡丹仙子的女花仙,芍药仙子是男花仙,他们相亲相爱,永不分离。芍药是牡丹的护花使者,不离左右。”
咸丰听了道:“看来了、你这小丫头知识好真不丰富,不错!不错!朕今儿高兴,来日重赏于你。”
兰儿忙谢恩,引得其他众妃一阵醋意,这兰儿日后也凭其不俗的学识把其他诸妃甩在了后面,愈来愈得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