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碧云楼四春献舞-清晖阁才女校书
话说这兰儿在圆明园中得了宠,不但使皇后不悦,更是让园中的四春娘娘倍感醋意,此四春都是汉女,分居亭馆。咸丰又雅称其为杏花春、陀罗春、牡丹春和海棠春,还封为古妃、庆妃、敷妃、禧妃。当时清宫祖制不准汉女入宫,于是咸丰便将此四春安排在圆明园中住着,却分为四处。杏花春住在杏花仙馆。陀罗春住在月罗阁,海棠春住在棠阴山房,牡丹春住在天香院。据说这四春的来历也各有千秋。这杏花春长得娇小玲珑,皮肤白皙,是良家女儿;少时父母早亡,其叔叔贪财讲她卖给一个官员石侍郎作侍婢。石侍郎的夫人却是个大大的嫉妇,见杏花春长得水灵灵的,怕丈夫动歪脑筋,就防范的很严,后来把她送到某公爵府中。这公爵和宫中的崔总管认识,崔总管正在替皇上物色美女,便出一万两银子将杏花春买入宫中。
再说那海棠春是山西大同人,从小就学唱戏,在当地小有名气。后来入京唱戏演花丹成了名角。后来有一个苏州穷举人叫金宫蟾也去看戏便和她成了相好。二人还租房买了家具准备成亲,不料海棠春却被崔总管以二万两银子买了进宫去了。那金宫蟾一时想不开,竟上吊死了。
再说那牡丹春却是姑苏山塘小户人家的女子。她家门口是通往虎丘的大路,许多人马常在她家门口路过。这牡丹春有一天站在家门口看风景,恰巧被一个路过的扬州盐商看见,这个盐商见牡丹春美貌便十分喜欢,就仗着财大气粗找牡丹春的父母一讲,花了八千两银子买回去,做了第三房姨太太。盐商挑了个良辰吉日正要成亲,不料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这时洪秀全人马打到了苏州,一时间兵荒马乱,这盐商一看情况不妙,赶紧把这牡丹春带着逃到京城去了。到了京城,宫中的崔总管听说此盐商最近得了一个美女,便来找他商量,愿意给盐商个官当当来换牡丹春。这盐商一想也好天涯何处无芳草,同时他也不敢得罪权贵,便一口答应了。牡丹春在京城中人生地不熟,也只得入宫了。
咸丰连得三个美女觉得古代有四大美女之说,不如凑成一桌麻将热闹,也来个四春伴君。便又玩花样亲自微服出宫来城外闲逛猎艳。他一路荡来荡去,来到顺治门外的城濠边见到一个十八岁左右的小美女,身穿白衣,十分洁净,正在河边洗衣服。
咸丰看了心花怒放,便跑到她背后调笑,那少女吓了一跳连忙跑了回去,躲到家中把门一关再也不出来了。
咸丰傻乎乎的在门外等了半天,也不见她在出来,也不便硬闯,便只得无奈的打道回府了。回到宫中他找来崔总管让他第二天多带几个手下,到那少女家中去“见机行事”。那崔总管是个官场老混混,自然心领神会。
第二天他来到顺治门外的河边一打听,知道这家人家姓李,乃是江苏扬州人氏,少女的父亲早亡,只有母女二人勉强度日。崔总管打探完毕便来到李家说要出点银子让少女入宫。不料那李寡妇并不贪财,还推说女儿已经有了婆家不好入宫。崔总管也不是好糊弄的主,怕回去无法交差,万一皇上动怒老命不保,便又出去找了十几个官府的衙役来硬抢。谁知那李寡妇早有防备,早让女儿躲到了大姨妈家。崔总管在李家找不到少女,便把李寡妇关了起来,等少女现身出来救母。
那少女却不上当还到西山一座尼姑庵中出家当了尼姑。咸丰听了此事有点伤感,正要作罢,不料那崔总管老奸巨猾又献上一计道:“皇上,圆明园中也有寺庙,不如让她到圆明园的寺庙中过渡一下,然后慢慢再让她还俗,这家步步为营之道。”
咸丰听了称妙,便赏了崔总管一些珠宝,又让崔总管将那少女接入圆明园中的法慧寺,说要和他同参佛经,日月双修。
那少女不知是计,便来到圆明园中的法慧寺中修行。咸丰一看小美人落入自己的圈套,心中狂喜,心想:这下你就是长了翅膀也飞不掉了。便时常来和此少女一起研读佛经。后来竟又下了一道旨让她还俗,还给她起名叫陀罗春,这“陀罗”二字还和佛学有关。
这四个美女都是汉女,便常子啊一起聚会,还结成死党和其他满蒙妃子对抗。近来她们耳闻最京有一个叫兰儿的妃子因为会唱小曲懂得绘画得了皇上的恩宠,便又聚在一起商量如何把皇上的恩宠抢回来。这四个美女七嘴八舌叽叽喳喳的一商量,最终还是达成了共识,决定在宫中碧云楼上跳一场艳舞来重新博得皇上的欢心,还花重金贿赂了咸丰身边的太监,让太监怂恿咸丰来碧云楼观舞。那太监都是些认钱不认人的货色,得人钱财自然在咸丰面前卖力的吹嘘四春娘娘的舞技如何如何不凡。那咸丰听了这番夸张之言有所心动。这心动不如行动便来到碧云楼中官看四春艳舞。
这碧云楼楼身为三层,三檐十字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四周围廊。一二层四面砌墙,辟门窗,四面中间各出抱厦一间,上覆小歇山式瓦顶,山花向外翼出,设计巧妙;第三层安装隔扇,四周可向外眺望。二三层四周建平座,平座上置勾栏望柱。各层檐下及平座下饰斗拱,造型简朴美观。楼内有金柱12根直通楼顶,柱间设额枋,平板枋联接成井筒式构架,与各层抱厦、围廊梁枋彼此相连。全楼共有28个飞檐,12个歇山顶山花,108个彩釉武将挑角饰物。楼身三檐四角均饰以小兽,楼内以七尺垂莲柱支撑,以雕饰云头纹的角搭牵挑承,古雅朴实。楼整体玲珑华丽,稳固坚实。楼内有一幅楹联为:西岭烟霞生袖底,东洲云海落樽前。此联取自宋代米巿的《望海楼》名句。
咸丰来到楼内,四春娘娘见过驾,便跳起了《白纻舞》来供咸丰观赏。这《白纻舞》起源于汉晋时,传说当年桓温游楚山,奏《白纻歌》,又有云:三国时此舞流行于吴地,为民间之吴歌吴舞。其初为单人独舞,到了梁代发展成几人合舞。梁武帝命文人沈约作《四时白纻歌》,分为《春白纻》、《夏白纻》、《秋白纻》、《冬白纻》四章。
但见这四春娘娘四人身穿轻罗雾绕般的洁白舞衣,长宽舞袖,身佩玉缨瑶珰,脚踏珠靴,腰系翠带,舞尽艳姿,容似婉婉。其双手举起,长袖飘曳生姿,舞蹈动作注重手、袖的仪态,舞姿绰约轻盈,风格妙曼清丽,颇有江南吴地歌舞之神韵。前人有诗形容之为:“仙仙徐动何盈盈,玉腕俱凝若云行。佳人举袖耀青蛾,掺掺握手映鲜罗。牵裙览带翻成泣,翡翠群飞飞不息。扬眉转袖若飞雪,倾城独立世所希。”
四人之舞姿渐渐由徐缓渐至疾迅,并边舞边歌之云:
“兰叶参差桃半红,飞芳舞绕戏春风。如娇如怨状不同,含笑流眸满堂中。翡翠群飞飞不息,愿在云间长比翼。佩服瑶草验容色,舜日尧年欢无极。”
“朱光灼烁照佳人,含情送意遥相亲。嫣然宛转乱心神,非子之故欲谁因。”
“白露欲凝草已黄,金琯玉样响洞房。双心一意俱回翔,吐情寄君君莫忘。”
“寒闺昼寝罗晃垂,婉容丽心长相知。双去双还誓下移,长袖拂面为君施。”
据说后来京剧中的白绸水袖便是从此舞中吸取而来的。
咸丰观罢又附庸风雅胡乱作诗一首云:“今日何年花满堂,金钗凤舞碧云楼。香风拍袂红霞举,玉腕矫矫凌虚翔。飘飘云步荡轻佩,八鸾协律鸣铿锵。花柔玉软两无力,宛转应节随低昂。蟠身蹲伏龟鹤息,延颈直持璃龙长;明珠圆转盘四角,新莲袅娜波中央。繁歌急调相迫促,紫燕双入虚帘忙;粉脂凝汗朱颜发,明月空梁添素光。”
四春见了,都称好诗。
咸丰观罢四春艳舞,又觉得不过尔尔,俗不堪耐;便又来找兰儿玩乐。他来到天地一家春一打听,有宫女道:“兰贵妃正在清晖阁中校书呢!”
咸丰听了暗暗称奇,便往清晖阁而来。此清晖阁位于九州清晏的西部,阁前有九株高大的松树,郁郁葱葱,如同几个高大威猛的卫士一般悍卫着此阁。这九棵松还被乾隆皇帝视为“同庚”,还写过一首《乔松叹》的诗。
此阁高三层主翼朝北,次翼面西,攒尖顶,四面置抱厦,四翼角出檐间有夹楼,构成二十角尖楼。次阁设计十分巧妙,阁楼的形状尺寸按“河图”和“洛书”的术书设计,以求避凶趋吉。阁楼高五丈二尺,加铜顶几尺。平面四方代表“四象”,即东南西北四方,外出八角寓意“八卦”,每楼翼角十二含十二生肖之意。檐柱28根表示天上二十八星宿,中柱四根代表“东南西北”四方,屋檐360个斗拱合周天360度,屋脊72条示全年七十二侯,屋顶采用黄色琉璃瓦,又以绿色琉璃瓦剪边。此阁层层又飞檐,每层飞檐有几个翘角,梁柱门窗饰以渚红色油漆,配以檐下淡雅的青绿彩画,在蓝天白云之下显得色彩绚丽。每个飞檐翘角下悬有风铃,风起铃响,玉音悠远。
咸丰进入阁中,只见兰儿身穿一件粉红色纱绣海棠画纹单氅衣,此衣图案为折枝海棠花寓意“玉堂富贵”,鲜艳的配色洋溢折春天热情活泼的气息,袖端的装饰涤边和接袖多达六层,面料轻薄,绣工精致,繴丝细过发丝,绣出的花卉平齐细薄,工艺之精湛可谓妙手天成。其头戴一个银镀金点翼宝石盆景簪,正在伏案校书。
咸丰见了暗暗称奇,心想:这小女子为何像那些老学究一般在阁中校书。
兰儿坐在一张填漆牫金花鸟纹月牙椅上,此椅的座面呈月牙形,正面向内凹,面下带束腰,方形直腿,内翻马蹄,面上弧形座围,直后背顶端微向后卷,两侧安圆形卷云纹手。椅为木胎,通体黄漆地,以理沟牫金手法装饰花草纹及山水罗纹。
兰儿手中一枝青玉管斗狼毫提笔,正在全神贯注的校一本史书《书史纪原》。
咸丰见了笑道:“爱妃你为何如此用功啊?”
兰儿一看皇上来了,忙站起来接驾道:“臣妾不知皇上驾到,望皇上恕罪!”
咸丰道:“不必多礼,你所校何书啊?”
兰儿答道:“这是前朝一本讲书法的史书,据说从前曹雪芹也校过。”
咸丰道:“是真的吗?”
兰儿便将书给咸丰一看,果然书后有“雪芹校字”四个行楷小字。咸丰见了称奇道:“曹雪芹大文豪也干这种校书的事,看这字迹十分幼稚,像是少年人所题。”
兰儿道:“是啊!或许是曹雪芹少年时所校之书吧!”
咸丰又道:“看来这是曹雪芹十几岁时所校是,不过这四字的字体当为明末人所写,清代人的书法受董其昌影响偏于柔媚,没有明代人的刚硬。”
兰儿也点头同意道:“是的,是的。臣妾从前看明代倪云林画上的题跋都十分刚硬,像是刻在石头上的文字一般。那这《石头记》多半是明末之人写的。”
这时天气已十分炎热,兰儿身上穿的单衣已经被汗水浸湿。咸丰觉得兰儿如此勤奋不倦,大为欣赏,又道:“朕看你是文字功底不俗,现在每日之奏章堆积如山。朕身体不好,无暇一一细观,不如爱妃你代朕批阅部分奏章,为朕分忧好了。”
兰儿听了,忙道:“臣妾不敢,大清后宫有例后宫不得参政,怕有人会非议说闲话,请皇上三思!”
咸丰听了,一摆手不以为然的道:“朕是天子,朕说的就是规矩,朕让你去批阅奏章,你就放心大胆的去干,谁敢在背后乱嚼舌根子,朕要他好看!”
兰儿听了,道:“那臣妾遵旨!”于是兰儿便开始替咸丰批阅奏章,起了半边天的作用,咸丰也越来越懒,很快就再也不理朝政了,把那些奏章一股脑的全扔给了兰儿。兰儿一开始觉得好玩,慢慢的也迷上了权力,慢慢的习惯了发号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