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回-龙吟福海叹古今-虎啸金陵壮天地
那曾国藩得知咸丰要他入京勤王,他才不干呢!他认为湘军根本不是英法联军的对手,去了也是白白送死,再说眼下正攻打天京要紧,咸丰小儿的死活他才不管呢!管我屁事!”便推说自己鞭长莫及,对付太平天国分身乏术,湘军无骑兵不擅长长途奔袭云云,反正就是不北上勤王。
咸丰一看这曾老头坐视英法联军打入京城,真是一个老混蛋,这不是见死不救吗,气得气血逆流,口吐鲜血,大病了一场。咸丰又自叹命苦,自从自己登基以来,内忧外患,又是太平军又是英法联军,遍地狼烟,没过过一天太平日子,真倒霉。也不知道这前世作了什么孽,上天竟然把这么多麻烦都一股脑儿的扔给了自己。有心想办了曾国藩,又觉得眼下要利用他的湘军灭太平天国,便只能强忍这一腔郁闷,结果还闷出了心病。
咸丰很快就成天茶饭不思,忧心忡忡的样子,兰儿见了怕咸丰万一崩溃了,自己孤儿寡母的怎么办?便来劝咸丰宽心,渡过难关。二人又来圆明园中的廓然大公散心。此处位于舍卫城东北面,福海西北岸,又称双鹤斋,建于康熙年间。乾隆四年定名为廓然大公。
双鹤斋是一座五开间卷棚抱厦大殿原来是雍正寝宫之一。因为雍正对道教十分感兴趣,所以此处的建筑有道教之风格。
“廓然大公”内有一四方亭,名曰“采芝径”。径亭**奉有吕祖。吕祖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相传吕洞宾是唐代道士,号纯阳子,相传他出生时,异香满室,天乐浮空。有一只白鹤从天而降,飞入帐中就不见了。于是他母亲就生下了他。唐会昌年间,吕洞宾奉父母之命前往长安应试,后又因“一枕黄梁”而悟到人生不过是春梦一场,便弃儒隐居,开始修道。相传吕洞宾在庐山一洞穴中羽化成仙。吕洞宾成仙后又至汉阳一酒楼开怀畅饮,却无钱可付,便在墙壁上画上一只仙鹤作为酒资。以后只要有人来此酒馆饮酒,这只仙鹤便会从墙上飞下来起舞。好快这家酒楼便宾客云集,主人大发利市。后来此楼便改名为黄鹤楼。吕洞宾和仙鹤、洞穴有关,所以此处也养着仙鹤,几只仙鹤在青山翠柏之间自由漫步,咸丰看了对身边的兰儿道:“这些仙鹤倒是逍遥自在,仔细想来朕还不如这些先鹤,朕整日为国事操劳,一刻也不消停,那日天下太平了,让朕也过几天逍遥自在的悠闲日子。”
兰儿听了,道:“皇上莫忧,天下太平为期不远了。”二人又行至一块吕祖《百字碑》前,碑上刻文一百字,讲述了道家气功修炼过程、方法和景象。其中有一句云:“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此句之意为:此道为真常之道,能养心养气,即得“真常”,而保其六神、元气。然而仍须应物,能廓然大公,绝私欲,存天理,有浩然之气。
咸丰对这套道家之术并不感兴趣,二人又来到双鹤斋中,斋中有一幅楹联为:“水中楼阁浮青岛,天上苼歌饶碧城。”这“青岛”是指青色的小岛,下联则出自乾隆御诗《上元前一日宴宗室王公》,“碧城”用的是李义山之典故:“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斋为歇山双卷棚顶,抱厦五间,斋内以紫绿石铺地,如古锦缎图案一般。斋前叠石为山,系仿苏州狮子林堆成。斋中有一理沟创戗金穿杨说屏风。此屏风计十二扇,下部装裙板,红漆为地,再以理沟仓金手法绘双龙捧寿纹,前后两面相同,中间以纸地墨书《穿杨说》行文,是乾隆之御笔。据说乾隆当年在阅读《战国策》时,对养由基能百步穿杨产生疑虑,随即作《穿杨说》散文一篇,以抒己见。乾隆认为百步穿杨射中的是杨树。为了显示自己的高明,又命工匠制作了这一架十二扇的折叠屏风,并亲自把《穿杨说》全文以墨笔书写,命人裱贴在屏风上,陈列于此。斋中还有一墨漆地描金群仙祝寿楼阁式钟。此钟分两层,能报时报刻。钟盘左右侧分别为“海屋添筹”和“群仙祝寿”。上层设三门,每逢三、六、九、十二时,机器发动,门扉开启,三个持钟人分别从三门走出。中间人击钟鼓表示报时完毕,随即乐起,音乐止报刻人退回,门闭,一切活动停止。钟通体是漆地,饰描金寿字云纹。斋中还陈列有一对紫檀描金山水花卉多宝格,此多宝格齐头立方式,五层每层有透雕夔纹花牙、栏杆。立板髹黑漆,饰描金绘折枝花卉及山水,侧面板绘蝙蝠、葫芦,寓意福禄万代。一对多宝格并排陈列,层与层相连,图纹相接,如同一体。
多宝格上陈列着各种紫砂壶,有三色松竹梅提梁壶、珐琅彩描金菊瓣壶、八卦束竹壶、玉笠壶、佛手桩壶、灵芝供春唐羽壶、天龙顶珠壶、北瓜提梁壶、松竹梅壶、玉带提梁壶、灵宝壶、集玉壶、荷花壶、上圆竹节壶、宋鼠松桩壶、寿桃壶、惠风壶、银台醉客壶、梨皮壶、东陵瓜壶、莲形银配壶、珐琅彩花卉纹提梁壶、玲珑八节壶。
这种紫砂壶是一种以特殊陶工制成的陶器,产于江苏宜兴。一些紫砂壶高手以壶为体,将其他诸类艺术融入其中,使紫砂壶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又称文人壶。
兰儿的目光停留在一款风卷葵壶上,这种壶为嘉庆时女艺人杨凤年所创制。图案规则生动,曲线顺和流畅,形态自然逼真,风格古朴雅致,韵味浓厚,为经典之作。相传嘉庆年间,宜兴蜀山有个小姑娘叫杨凤年,其兄善做紫砂,所做紫砂简练大方,古朴雅致,精巧玲珑。这兄妹虽是手足,但由于囿于自古以来“艺不传女”的老规矩,其兄从来不肯把技术教给妹妹。杨凤年为此异常苦恼,她也因此暗下决心,要自创紫砂新流派。后来她偶然看到一朵在风中摇曳的锦葵花,受了启发,便模仿此花做了一个茶壶,名叫风卷葵。他哥哥看了十分惊讶,便开始教她制壶,以后杨凤年这款风卷葵壶便流传了开来,成为经典之作。
咸丰却喜欢另一个东坡提梁壶,此壶传说为苏东坡所创。传说苏东坡当年不得志,弃官来到宜兴蜀山,闲居在蜀山脚下的凤凰村。他平日喜欢沏茶,对沏茶之道也大有研究。他觉得手头上的壶太小了,便自己动手制作了一把。他叫书童买来天青泥和工具,却做了很久也没做成。一天夜里,苏东坡看见小书童手中提着一个灯笼,便突发奇想,做了一把形似灯笼的茶壶,并取命为提梁壶。
咸丰观罢紫砂壶,又坐在斋中的一张紫檀漆心描金竹纹宝座上,此宝座为紫檀木制,座面攒框镶漆心,描金折画卉纹。面下有束腰,牙条与腿饰两道素混面并与腿交圈。四面平管脚长,包铜套足。面上三屏式靠背扶手,背板长方形,中间镶漆心,用泥金描出绦环形,正中用泥金描画修竹。
兰而则坐在一张紫檀漆描金花卉纹靠背椅上,此椅通体紫漆地,彩漆描金花卉纹。靠背板外侧呈双交绳式边框,边框内角有镂雕卷草描金花牙。椅座有束腰,正面牙条和横枨有描金牙子。椅盘下两侧腿间装二根横枨,镶透雕卷草纹描金花牙。
二人谈天说地了一会儿,又来到窗前欣赏窗外福海之风景,但见福海碧波万顷,水天一色,风景如画。咸丰又对兰儿道:“这江山如画,只是如今天下不太平,这好日子还能过多久呢?”
兰儿听了,道:“皇上不必过于担心,八里桥有僧格林沁守着,英法联军一时半会儿打不到这儿来。”
咸丰又道:“这僧格林沁打大太平军李开芳还可以,对付装备精良的红夷军,恐怕有难度。”
兰儿又道:“红夷军不过几万人而已,大清有百万雄师,还怕这区区几万红夷。”
咸丰听罢觉得也是,倒是人多力量大,便又吟诗一首道:“春园初驻永宜春,又是一年景象新。可识白天开造化,由来与物益精神。虽迟柳暗花明候,已是风和日丽辰。借问对时何所思,惭无恺泽遍吾民。”
二人观景不提。
再说此刻天京城下,湘军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基本扫清了金陵城外之外围,又用了近四个月的时间开挖地道,仍未达到破城的目的。这个速度和淮军取苏州的速度而言是过于缓慢了。朝廷上下对此讥讽纷纷,有人说是湘军自不量力,既要贪功又不让别人相助。湘军的确是想独吞天京城中的财富,所以不让其它清军来金陵助战。但时间拖得太久了,金陵城下的湘军官兵饷银粮乏,一个个熬得筋疲力竭。经过多年战乱,江浙一带农业生产受严重的破坏。曾国藩去向李鸿章求粮,李鸿章竟然只给他一些变质的霉米。湘军还发不出饷来,便在南京城外四处抢掠老百姓,如同土匪一般。
曾国藩一看在拖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便又把猛将鲍超的部队调了过来,驻扎在孝陵卫,和其他部队一起合围天京。他还要英法不得在天京城外停泊轮船,企图以次断绝太平军的接济。
天京三面环水,一面临山,唯有紫金山龙脖子处有旱路可通往城下,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太平军利用此处岗垄绝壁的天然优势构筑了天堡城、地堡城两座军事要塞,扼守这条旱路,以控制城东尧化门、麒麟门、上坊门等战略要地,更为防止清军靠近城墙搞爆破。这两座堡垒上下呼应,互成交错之势;天堡城位于西峰山巅之上,山崖陡峭,易守难攻,可以俯瞰全城,一旦发现敌情,即可以举彩旗为号,指挥城内太平军及时防御。天堡城上筑石垒二座,石墙为坚硬的虎皮石垒筑而成。地堡城位于西峰山下的龙脖子,内筑石垒三座,外凿壕沟三道,沟外还置梅花桩十余层,可谓是层层设防、固若金汤。
太平军在石垒中架设了精良的西洋大炮,居高临下,湘军仰攻伤亡惨重。最后太平军炮弹打光了,湘军踏着同伴的尸体才攻克此两处。此两处为湘军所得后,便成为其进攻金陵的战略要地,下掘地道,上设炮台,对城内日夜轰击,还在山麓于城垣间填塞芦苇蒿草,上覆沙土,铺设与墙同高的攻城道路。
太平军两此组织反攻此二处,都没能夺回。湘军又派骑兵和步兵十二营,进发到钟山北面,列队在太平门外,修筑了两个营垒,派兵驻守。还派兵马驻扎在洪山和北固山,堵住神策门大路。只有玄武湖一段,湘军没有驻兵,但这里水面很宽,太平军无法飞越。
这样湘军便彻底切断了太平军的粮道,城中粮食匮乏,太平军只得从水西门和旱西门放出老幼妇女,让她们出城就食,以节省城中的粮草。
湘军又在朝阳门、神策门、金顺门外挖掘了十多处地道,太平军则在附城一带筑月城抵抗湘军。李秀成不愿在城中被动挨打,又亲率几千精兵,饱餐了一顿,在深夜突然从太平门杀出,傍着城墙根直扑湘军的地道大垒,又从朝阳门东角杀出千余人,穿着湘军号衣,持火弹焚烧湘军炮垒,差一点破坏了湘军挖掘的地道,湘军拼命防守,天亮之后,李秀成见好就收,便撤退回城了。湘军一看太平军还有如此战斗力,便更加日以继夜的开挖地道,太平军则分头横挖暗濠,往往能将湘军地道挖穿,废除地道的作用。
但湘军有一条地道挖到了神策门下,湘军引爆了地道中的火药,月城为炸为平地,但没有损坏内城。湘军一拥而上,什么吉字营、霆字营个个争先想入城抢金银珠宝和美女。不料刚冲到缺口处,太平军从两边城垛上扔下几十桶火药,把这些贪财心切的湘军炸得尸横遍野。
湘军一看攻不进去,便都退了下去。清廷一看江宁久攻不下,便命令李鸿章派几千人和得力的大炮前去增援,会合湘军攻城,最好是李鸿章亲自带队前往。
李鸿章这个老江湖却写信给朝廷道:湘军不愿他的人马去增援,湘军要独吞天京城中的财宝。
朝廷不答应又下令让李鸿章星夜去江宁助战,李鸿章却拖拖拉拉慢吞吞的走。
曾国荃听说之后,对手下将领们道:“别人要来摘桃紫,捞现成的,我们辛辛苦苦奋战了二年,难道就把胜利的果实拱手让给别人吗?”
众将都言:“不愿意,愿追随九帅尽死攻下金陵。”
湘军又在太平门下挖了一条深深的地道,并埋设了许多炸药,想一举炸开天京城墙,杀入城中。这太平门因城外为天牢所在,故名太平门,金陵有城门十三座,俗称里十三,都建于明初洪武年间,其以原南唐都城旧城为基,工程浩大,多以大青石为基,再用大砖砌筑厚达一米之外堡。砖缝外用糯米浆黏合十分坚固,每块城砖上都刻有工匠的姓名,以保证质量。城门还有瓮城、券门、垛口,还有千斤闸石槽、谯楼等。城门由杉木制成,外包铁皮;谯镂为双檐楼阁。要知太平军能否守住太平门,请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