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的时间再次过去。单调的赶路总是让人感觉度日如年,而徐莫逆感觉更甚如此。
在祭天找到徐莫逆并成为他的好友后,基本每天都会缠着徐莫逆闲聊。开始徐莫逆还以为祭天是王之语派来的专业探子,担心自己会暴露出什么信息,结果一与他接触徐莫逆才发现他哪是个探子,明明就是个单纯到白痴的人。
其实不能说祭天白痴,只是他作为一个统领全军的将军,被王之语专门培养成了一个品格完美的模范军人形象。性格相对的开朗乐观,有正义倾向,不会主动对人下黑手。可他还是一个久经沙场的铁血军人,服从命令已经成为天性。
从祭天那有如背诵台词一般对徐莫逆背景进行试探的话语中,徐莫逆轻轻松松就可以猜出是谁派他来的,派一个完全不能隐藏来意的人来试探自己,其实可以看作是王之语的一个警告,表达他对自己的不满。违心的交谈让两人都如便秘一般难受,可还是要装作一副想谈甚欢的样子,其间辛苦难为外人道。
“咦?那是什么?”徐莫逆的疑问打断了祭天生硬的问话,队伍从走了三天的密林中穿出,眼前单调的绿色终于散去,来到一片辽阔无比的平原。放眼望向远方,天际处一巨大黑影吸引了徐莫逆的注意。
虽然被别人打断问话是很不爽的事,但祭天却巴不得徐莫逆换开话题,那令人厌恶的试探已经快让他忍无可忍了。于是他也看了看那黑影,对徐莫逆回答道:“哦,你说的那黑影吗?那是皇族圣物,九君像中的天昊君像。”
“那么说,我们快到东临了咯。”徐莫逆高兴的说到,这无聊的旅途终于就要结束了。
“嗯,快了,再走三天应该就到了。”
听到祭天回答,徐莫逆惊得差点从马上掉下来,“这都能看到雕像了,竟然还要走三天?”
“哈哈,徐兄弟有所不知了,这九君像是由九大派掌门亲手制成以表彰天越九君平定乱世的功绩的。每座雕像都由最坚硬的石头黑纹刻成,高逾千丈。现在我们能看见九君像,但是离东临还远呢。”
“卧槽,这么大?九大派掌门真是大手笔啊。”徐莫逆不由感叹到。
三日后,众人安全抵达东临皇城。本来徐莫逆以为太子回城,怎么都该来个百八十高官前来跪拜迎接。但相反,王之语并没有皇族应该有的高调,星夜悄悄入城,并没有弄出多大惊动。想想也是,以王之语的眼界现在根本没必要弄那些没用的仪式,在这个时期,他越低调越安全。
东临皇城如一般城市般成四方设计,只是占地面积却是一般城市的十几倍有余。
正城门开于西城墙。一进城门,便是一铺着寒青石的宽敞大道,足以容纳十骑并行。大道由城门开始贯穿皇城向东延伸,尽头处便是皇城核心,天一皇宫。
城市中心有一处由地底涌出的河水,被人工围城圆形,直径越百丈,因其上多生莲花,故被皇帝取名莲华。
寒石大道被莲华由中断去一截,并由莲华处向南北分出两条大道,成为十字形道路。北道尽头连着太子住所,王语宫。南道尽头则连着九皇子住所,王辉宫。
莲华上,停着一条与东语城寒语河上那条花舟大致相同的花舟。只是比之要大上两倍,船头雕刻的也不是普通花朵,而是一朵绽放的红莲。舟名-红莲。
仙人可与王之语太子一同随行,至莲华处分开。地处皇城,人多眼杂,王之语因身份原因并没有与仙人可多说什么就朝王语宫走去。
而仙人可果然不出所料带着徐莫逆进入了红莲花舟。
五千年前,即天越历元年,天越九君聚会天一东临城,改变天越大势,拉开反攻九州王朝****的序幕,史称九君会。为纪念九君功绩,表达对九君拯救苍生成就大业的尊敬,每千年于东临皇城举行一次宏大圣典,届时九大派所有天道九子齐聚皇城,于皇宫前天一神坛拜祭九君。
祭典完成后由天一门天道之子登上天一武坛,开启长达一年的天一武会,届时各方才俊豪杰争相角逐,展示出九君建筑的盛世年华。
整块寒铁浇筑的巨大城门静立一方,倒映着寒光的门身隐隐透出一片庄严厚重。
“破天九练,仁义何寻?九君东临,天道大兴!”蕴含无上威严的赦令由东临皇宫响起。
“嘶!”
一声长鸣,东临城门缓缓打开,九匹神俊异常的骏马系着各色彩练从城门外飞奔而入,并辔于寒石大道向皇宫飞奔而去。
可供十骑并行的寒石大道早被清理隔开,给骏马留出了宽广的空间。两旁的高楼房舍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
红莲花舟处,一身着青衣布袍长发散肩的人影轻踩在花舟的红莲花尖上,双手背负,看着城门方向。此时莲华池周围已经被皇族清场,人们只能挤在不远处的酒楼清风楼和青楼千金笑上,遥遥观望。
“卧槽,莫不许!”被赶出花舟,只能挤在清风楼二楼一处边角的徐莫逆推开挡住自己视线大汉,看着红莲上的潇洒人影不由叫了出来。虽然只能看见一个背影,但是那披肩的散发,桀骜不羁的气势和那浑然天成的潇洒风度,徐莫逆还是立马认出了他。
那个被徐莫逆推开的大汉十分不爽,挽起袖子过来就要教训这不知好歹的小子。徐莫逆看都没看大汉,随手将花弄给的令牌呼在大汉脸上。
“小子,你好胆!”大汉恼羞成怒吼道。然后从脸上扯下令牌看了看,瞬间就全身麻痹了。那令牌由繁花雕纹装饰,雕纹分布错落有致,在当中妙到巅毫的组成了一个“花”字。
徐莫逆斜瞥一眼冷汗直流,大脑短路的大汉,温和的说到:“滚。”
大汉将令牌一丢,慌不择路的跑开。众人见大汉被徐莫逆一个令牌就吓跑,虽然没看清是什么令牌,却也知道那瘦弱少年不甚好惹,于是纷纷自觉走开,给徐莫逆留下一小片空间。
徐莫逆接住飞舞的令牌,看着一下宽敞下来的空间笑道:“果然当恶霸就是好,仙人可那害人精还真给了一个好东西啊,从来没有这么爽过。”说罢,徐莫逆见没人再打扰自己,转头看向花舟。
莫不许静立花舟,如与天地融合起来一般。远处,尘烟不断滚滚,九匹赤练骏马朝着莲华池冲来。
“紫气东来九君会,懒问是非语苍生。吾,天一门门主,天道九子莫不许,感九君之仁义,在此代天谕,以苍天之力赐九君一段坦途!”莫不许一改往日散漫,灵气快速提升,衣袂飞扬,天地亦随他的敕令开始急剧变化。他抬起头看着马上就要踏入莲华的九骏马,将手缓缓一指。这一刻,围观众人直觉周围空气一变,仿佛天地间有什么东西随着莫不许的一指开始改变。
“厉害!”徐莫逆控制不住,拍着窗台叫到。
“嘶!”九骏马嘶叫着,一个龙跃,向着莲华池跳去。
毫无声息,九骏马在众人的惊愕中,踏着莲华池水,穿过红莲花舟,向皇宫飞奔而去。眼力好之人明明可以看见九骏马马蹄确实是踏在了水面之上,在心中却又感觉它们其实稳稳踏在平地一般,没有在水面踏出一丝涟漪。咋一看,改变环境,移水成路什么的,只要是一些修为高深的修士都能轻松完成,就连开天辟地,焚山煮海,在那些顶级修士眼中,也不过如此。
可是那些莫不是以修士自身逆天窜道的修为为代价来强行破坏天地规律,有违自然。可莫不许却是敕令天道,于此刻,仿佛自己就是掌控世间的上天一样。万物有道,玄之又玄,莫不许却将其完全窥透,命令那柔弱的池水之道改变成土地之道,而骏马踏地而行理所当然,所以众人才会觉得那骏马飞奔于莲华并无丝毫违和之感,与那些粗鲁毫无美感的破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只此一手,天道之子,代天修为的莫不许让围观之人见识到何为当世最强之人。
待众人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红莲花舟上以无那青色身影。
“代表上天?这就是天道九子的实力吗?”看完莫不许那惊艳的表演,徐莫逆收获良多,扣指窗台轻声笑道。
从莲华踏出,九骏马却没有染上一丝水雾继续向前飞奔。不远处,天一皇宫正门。正门打开,里面便是一旷阔的环形广场,广场中由白色巨石建成一巨大高台,是为天一武坛。
再穿过武坛,是精妙雕刻着云纹的白玉台阶,台阶顶便是天一神坛,神坛上竖着一座巨大的黑纹雕像——九君天昊像,天昊像高达千丈,被雕刻得栩栩如生,站在神坛上如神灵一般俯视苍生。普通人立在近处仰头,也不过只能看见那威风的腿部盔甲。而雕像太过巨大,只是分立的双足中的间隙便足有几十丈。
雕像前一座巨大的九足宝鼎无比惹人注目,宝鼎左右雕刻着瑞兽白泽,象征着帝王的贤明。九足分刻着龙九子,栩栩如生。宝鼎正中,由无数玄奥的符号交错连接,隐含大道。这便是闻名九州的宝鼎——九州天谕。此时九州天谕中的檀香已经被点燃,飞出袅袅檀烟。鼎后方左右,无数皇族贵戚身着华服,满脸恭顺的静立着。而皇族之首,天一帝皇寒渊帝在九州天谕前恭敬的一个鞠礼,将手中长香缓缓插入鼎中。
九骏马在九州天谕前停下,前蹄半曲,马首俯下,恭敬的停在九州天谕前,等待寒渊帝上香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