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开食盒,一股肉香扑鼻,顿时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梅菜扣肉,是梅菜扣肉,一个人惊喜的叫出声,显然是没想到会给他们吃的这么好。
显然,不知有这一个菜,又有人掀开了几个食盒,一股巨大的幸福感充斥着全身,好几只油光光的烤鸡,还有一坛酒,毕竟下午还需要工作,不能喝太多,所以就只带了一壶酒,不过即使是这样也已经很满足了,有酒有肉,这样的日子给个神仙都不换。
一人一碗肉,半只鸡,一阵吃吃喝喝过后,众人看夏晓的眼神又明显多出了几丝好感,一个信守承诺,不欺压他们的人,在这他们眼里已经是一个好人了。
不用夏晓督促,众人休息过后便已经很自觉的去砍伐树木了,也没人再趁夏晓看不着偷懒了。
一直干到天擦黑,砍好的树木远远超过夏晓估计的树木,照这样的速度,再有个三四天,就可以够数了。
砍虽然是个小问题,可是搬运起来可是费力的紧,只能先堆放着,等找人来弄回去了。
回到铺子,夏晓已经在想明日需要带些什么礼物了,虽说是老道打赌输了,帮她烧碱是应该的,不过以后还需要打交道就不应该去平白的得罪人,带什么确实是一件很要命的问题。
她想的头都快要炸开才想到,道士一般喜欢什么?似乎茶就不错。
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相当密切,最早将茶引入宗教的是道教。
道教是中国汉民族固有的宗教。自道教定型化之后,在名山胜境道观林立,几乎都栽种茶树,道观道士流行以茶待客,以茶作为祈祷、祭献、斋戒,以及“驱鬼捉妖”的祭品。同时,茶对人体的功能也在道教门徒的宣扬下被人重视。道教对茶的传播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这个时候,道士喜饮茶者已比比皆是。由于茶能"轻身延年",故茶成了想得道成仙的道家修炼的重要辅助手段,而将茶作为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道教在"打醮"、即祭祀时祈祷作法等场合的献茶也成为"做道场"的程式之一。道士们品茶,也种茶。
凡在道教道观林立之地,也往往是茶叶盛产之地。道士们都于山谷岭坡处栽种茶树,采制茶叶,以饮茶为乐,提倡以茶待客,以茶为祈祷、祭献、斋戒、甚而"驱鬼妖"的供品之一。随后,饮茶也进入了佛教的修行。
所以一般道士都比较会品茶,但是夏晓自己并没有好茶,便把主意打到了周掌柜手中那些贡品中。
要去问周掌柜讨要贡茶,她明显还是拉不下这个脸,昨日还把他后院的家丁给打了,今日就去府上恬着脸去求他帮忙,夏晓可没这么不要脸,总得让周掌柜自己拱手奉上才是,这还得去想个法子。
要想让周掌柜拱手奉上总得让他有求于自己,事情嘛还必须得力所能及且不能花钱,或者花太多钱,毕竟只是想借花献佛而已,不能弄的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