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小岸从没想过自己还能够回到自己这温暖和润的江南老家,离开家已经有整整十年了。哪怕是父亲去世,母亲车祸,她都因为种种难以启齿的原因无法回来。当时的内心犹如死灰一般,现在想来竟是似一潭死水一样平静了。
家乡的一草一木仍旧和记忆中的一模一样,变得只是小巷中的人,认识的人已经是极少了。独自走在这潺潺的小河边,温暖的风吹拂着脸庞,似母亲的手,连那风声都像母亲在耳边呢喃,叮嘱自己不要走在小河边,湿了鞋,寒了脚。
突然,女子笑了,露出皓齿,不经意见发出细碎的笑声,比那十五的月亮还要明亮。过路的人看见没有不被这女子的笑容震撼,世上竟有如此干净空灵的女子存在。而左小岸笑也不是别的,只是看见了有个男孩子拿着棒棒糖对一个女孩说:“你别哭了,我这不是给你买棒棒糖了吗”。相似的场景,不同的人物。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曾经给我买棒棒糖的人,早已不知道去到何处了。
沿着小河,走进自家的小巷。
“小小,是你回来了吗”一位大约四五十岁的妇人激动的问道
“王大娘,是我”小小,仔细看了看,依稀认出这是小时候经常给自己讲故事的王大娘。
“小小,有十多年没有回家了吧”
“是的,正好十年”小岸若有所思地回答。
大娘带着小小走进房子,小小感觉与自己离家的时候没有什么不同,和记忆中的一样。大娘说:“从你母亲和父亲出事之后,我经常就会来打扫。总觉得有一天你会回来。看吧,你现在就回来了。这钥匙我就还给你了。你有什么事情,就来大娘院里找大娘。我就先回去做活了。”
在家里,大人们总是闲不住的会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活,就是不想让自己闲下来,人老了,闲下来就觉得自己不中用了。
大娘走了,小小走进大堂,虽说有大娘来打扫,但免不了有一些灰尘。再向里面走就是爸妈的卧室了,打开房门,爸妈的婚纱照还挂在那里。妈妈弯弯的眼睛和爸爸深刻的五官都溢出了笑意。看到这儿,小小终究是忍不住哭了。
“爸妈,女儿不孝啊。我一直都那么任性,让你们操了一辈子的心,到死也没让你们放心,还和你们在吵架。不是我当时不想去看你,我当时身不由己啊,我也恨我当时的自己,为什么那么软弱。如果我没有陷的那么深,我能认真的听你们的话,咱们三个也能好好的生活在一起了。都是女儿不孝,不懂你们的心情啊。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只陪在你们身边,也不去京都上大学了,只留在你们身边。可是,你们也是回不来了,我好想你们啊。在巴黎,我总是觉得好孤单,刚到巴黎的时候,我整夜整夜的睡不着,总想起你们,却也梦不到你们。你们还是恨我的吧,恨我不听话,恨我不自爱,恨我最后都不去看你们。都8年过去了,能不能出现在女儿的梦中啊,女儿好想你们,真的好想。”
慢慢地,已经是泣不成声了。慢慢蹲下,抱住了自己腿,像一条可怜的小狗,周围弥漫着无尽的孤独与哀伤。
歇了一歇,擦干眼泪,对自己露出一个鼓励的微笑,暗示自己:母亲和父亲是不会喜欢自己哭哭啼啼的,她们一直都最喜欢自己的笑容了。
走到自己的房间,书柜里的书还放在原来的位置。笔筒,书签,毛笔,还有自己的画都还保存的好好的。她走到自己床边,弯下腰,从夹层中取出了两本漫画书,这还是自己瞒着妈妈偷偷买的,也不知她发现了没有。
书里的内容仍旧无厘头,很搞笑,但是现在看起来也都是怀旧了,不再有那种笑的直不起腰的感觉了。这也许就是成熟了吧,不再被这种幼稚的东西逗笑了。成熟是一个过程,但细节是最直接的体现。
小小拿出凭着记忆拿出掸子,扫了扫床,躺在了上面。感觉自己又成了那个即将去上大学的小女孩。对大学充满了憧憬,认为大学一切都是美好的事物,像一只即将破笼而出的小鸟,充满了期待。又要勾起伤心往事,小小赶忙坐起。拿上自己的包,关上房门。去问王大娘父母的墓地在哪,这女儿也真是够不孝的,连墓地在哪都不知道,小小自己在心里暗暗的想。
她和王大娘一前一后走在河边巷道,没有说一句话。小小也知道大娘在心里也是埋怨自己的,但也确实是自己做的不对,大娘对自己有意见也是应该的。小小也就释然了,小小除了对至亲在乎之外,对其他人的态度也就是顺其自然,可有可无了。
父母都葬在了山脚下,这也是二老的意思,不想打在墓地那小小的黑匣子中。他们本就是属于海城这座古色古香,温润和暖的城市的,自然也该在百年之后回归到这里。像京都那样的城市虽然大,但总是显得没有什么人气。不像这海城,到处都是人来人往的气息,流水,青山,一样都不少。古人选择身后之地强调依山傍水之处,自然这海城就是首选。其实他们心中想的最多的还是想叶落归根。
“在这山脚之下,除了我父母还有别人家的也葬在这里吗?”小小诧异的问
“不曾有啊,想你父母也是爱清静之人,就选了这僻静的地方。他们肯定会喜欢这个地方作为最后的存身之所。”
小小脸上露出一抹思考的神色,这两串脚印是谁的,还有谁会来这个地方,父亲并无兄弟啊。难道是他吗?呵呵,怎么会是他呢!他都发誓不再见我了。更何况是两个人的脚印。
再往里面走,在墓碑上,有一束新鲜的百合花,也是刚被放上不久。会是谁呢,还是两个人。这个他又是指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