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19900000001

第1章 小门大派

ps:因为时间太忙没来得及更新,就把这一章做了更改,让文字看起来舒服些

古来有仙不知年,世人只知生来便有仙,长生只说流传于世,岁月浮沉间,不时听闻有得道仙人自凡尘显现,奈何世间多是凡人,与仙无缘,碌碌一生,只将成仙长生只说流传于世。

天下浩大,传说自盘古开天以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四方上下分为九州四海,九州之大,凡人终其一生也不见得行走一隅,而只有成道者尚可观之一二,而四海更是广阔浩瀚,即便是神仙之流,也算不出四海之大,固有海之容,可容万物只说。

我们要说的故事,便发生在天地之中心,九州之中最大的中州大陆之上。

中州南北无边东西无际,风土人情各异,在中州之北,此地不说是终年积雪,但也一年中多是冰天雪地,只有别处的春夏时节,尚有短暂的万物复苏之意。

这一处区域也是有方圆不止十万里,其上有着一个凡人国度,称作大燕,在大燕国的靠西边,是一片片高山巨脉,纵横万里,高处直通天际,这些地方大多终年积雪,而且人迹罕至。

这群山之中,有一条山脉,称作华云山,山脉东西三万多里,为千山之首,之传闻多少年前,有人见华云山中华光四射,持续数日,夜晚被彩光照如白昼,白日见长虹飞舞,有彩虹直通云雾缭绕的山中,这一幕千里之外都可见,人皆说山中有仙,引来许多凡人争相进山寻仙,却不了了之。

这一日,一只白鹤飞在天中,白鹤展翅数丈,羽翼如雪,目中灵动,飞在白云之上,仿若仙物。

白鹤越过重山,直向华云主峰,顷刻间便飞过了十数座高山,只因白云厚重,不为人所见。

那华云主峰,山高数万丈不止,自山腰便常年藏身于云雾之中,无人可见山上风光。

这只白鹤却自高处临下,看见了似生长于云中的高山,此山即便是云上之大,也非常人可理解,白鹤直奔山中,便见这山上全无冰雪萧索之意。

山中林木匆匆,鸟雀动物无数,一片生机勃勃,只有眼见山巅之处尚有一片冰雪,哪里像是绝峰,分明个人间仙境。

白鹤飞入山中,掠过一颗颗古树,古树高耸,需几人环抱,这林木间,却看见一条小石径,蜿蜒入山中。

石径到山林之中,还有一个石亭,古香古色,石亭周围竹木葱郁,还有许多零散石桌石椅,石亭中一尘不染,就连落叶也不见一片,想来是有人常来打扫。

石径向上深入山中,一路上皆是高大的古树,直到山腰之上,眼界突然开阔,只见一栋栋阁楼殿宇立在山中,与环境融为一体,石径到此结束,却有青石路四散开来,通向各处,这些殿宇阁楼间,花园池塘随处可见,房屋风格也是古朴,久经风霜。

这些殿宇不多,向后便是一些简单的房屋,或是小树林之类,白鹤未停,而是绕开房屋,从上飞过,到了山的另一边,一路上可见零零散散一些楼阁。

山后,环境突变,苍松古树不见,转而是一道悬崖峭壁,崖高千百丈,崖壁近乎垂直,平整如刀剑劈成,而悬崖上则是一个广场,广场上便是一个天然的崖壁。

石壁上刻着图案文字,密密麻麻,而在左侧广场上立着石碑一块,是一块巨大的青石,被人力搬运自此,有十数丈高大,石碑只有一面平整刻着“华云飞仙”四个大字,笔锋苍劲有力,仔细看去有感悟不尽的道韵在其中。

广场上铺着石板,还有香炉明台,山中不见一人,却在这里坐了不少人。

说是不少,其实也只有百十来人,石壁之下坐着三个老者,左边的一个仙风道骨,穿着青色长袍,虽身材消瘦,却目光炯炯,看着广场上众弟子。

右边的则是鹤发童颜,闭着眼睛一动不动,盘坐在此好似入定,穿着的青黑道袍上面还打了几个补丁,头上的莲花冠也戴歪了,看上去却不像一个得道高人,倒是像一个街边算命的骗子。

而中间的那位,身穿白色道袍,也是闭眼打坐,身前放着一炷香,无论是长相还是衣着都平平无奇,但仔细观之,却好似一块万古的石头,说不出的平和,好似他坐在那里,便是道法所在。

广场上的人大多是年纪轻轻,个别是中年面孔,穿着皆是黑白青三色的道袍,或是披头散发,或是头戴道冠。

这些便是华云弟子,个个都是出色的仙道根基,世间俊杰,安静的坐在广场上,小声交谈。

白鹤从山边飞来,便有弟子看见了,当时便起身,白鹤在天边盘旋一圈,翅膀一收,落到广场上,落下来的一瞬,白鹤羽翼褪去,化为双手,鹤首化为人首,黑发垂下,长发飘飘,一瞬之间变成了个俊美男子,羽毛则是化成了一身雪白道袍。

众弟子都起身,见了此人,均是恭声道:“见过鹤师叔!”

这白鹤竟也是神仙之流,男子看了眼众人面无表情的点点头,走向三老所在。

仙风道骨老者只瞥了一眼这边,便开口讲道:“道者,自在心间,我辈修士,万法神通全凭心中所化,有大神通者,一念变化万千,无所不得,便是道之所在。”

下方弟子中,靠前有一年轻俊俏弟子,眉宇刚正,挺拔不屈,便是凡人也见得必是不凡。

这弟子举手,老者道:“宏远,你有什么问题?”

名叫宏远的弟子起身一拜道:“长老,道法无数,难以捉摸,有人一念得道,有人碌碌一生无缘仙路,弟子只想问,世间之道,该如何感悟。”

这是右边一直不说话的老者开口吐出两个字:“随缘。”

仙风道骨者看宏远赞赏道:“道法不可捉摸,全凭个人感悟,这便是要我辈融入万物之中,感受万物,而体会自身之道,悟性之说,全看个人。”

“谢长老,弟子谨记!”

鹤发童颜的老者继续讲道,而仙鹤所化男子已走到三人中,弯腰和中间的老者说了几句,老者听后突然睁开眼,眼中露出一丝疑惑,却又带着激动。

没有打扰讲道,老者吩咐了两位长老几句,便起身化为长虹和男子离开了。

众弟子不明所以,其中一个年轻貌美,双眼灵动俏皮的少女拍了拍身边的一个男弟子:“呆子,你说掌门师叔是要去做什么?”

男弟子没有先前宏远的刚毅,却是生的端端正正,微微消瘦的下巴不显得尖,整张脸上单独拿出一点没有半分出众,合在一起却好似巧夺天工,专门将这些合在一起,显得与众不同。

这弟子穿着一身青色道袍,显得昏昏欲睡,听了女子问话,不急不缓道:“鹤师叔常年守护在苍云峰那边,苍云峰是什么地方你难道不知?”

女子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看着昏昏欲睡的男弟子,嘴巴瘪瘪,不再说话。她知道此人并不是想要睡觉,而是他修炼的功法所致,常年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却是门中有名的高手弟子。

不说广场,掌门与又化为白鹤的男子不知用何法,眨眼间便跨过一片高山,来到了华云群山中一座小山下。

这山说小不小,也有近万丈高耸,只是这山实在是广,从山顶道山脚,坡度都是极小的,也就导致此山纵横方圆极大,最奇怪的是,这山远看去散发着五彩之光,近看才知整座山都被分成了一块一块的五份,每一份都是不同色彩,看上去却为神迹。

山中绿色的全是树林湖泊,温暖宜人,黄色的则是沙漠戈壁,酷热难耐,白色的却是一片冰原,寒气四溢,红色部分紧靠沙漠,是无边火海,越往里面便越是炎热,可熔断金石,最后的黑色只有一小片,却在山巅,是一个大坑,却不是火山,而是其中躺着一块黑色的石头。

山上没有宫殿楼宇,只是在绿色的林木中有那么一片村落大小的木屋。

掌门和白鹤走到村口,这村子里却没见到一个人走动,一人一鹤站在村口,看向村口的一块石碑。

这块石碑年代久远,上面长满了青苔,却还有人打理,没有被草木掩埋,石碑上刻着四个大字,笔锋苍劲有力,豪气云天,却是“华云仙门”四个大字。

石碑不大只有一人高,白鹤口吐人言道:“我等后人如何想得到,偌大的华云,当年只是在这里玩笑般建立的门派。”

掌门有些感慨:“想当年开山祖师李长清不过是个谁都看不起的小小散修,当年带着一众朋友弟子在此立碑,誓要立下万世大派,没人瞧得起,却不知时光变迁,师祖竟成仙遨游,山门也由此处搬到了飞仙崖,如今十数万年过去,世人只知道天下仙门之宗华云,而不知当年的小门小户。”

“门口那两个小家伙!看什么呢?来这里半天不进来,吓唬人呢?还有那个鸟!变回来变回来,看得我想吃肉了。”

一个声音从一间木屋里传来,这声音桀骜不驯,放肆大气,叫掌门小家伙,声音却年轻得很,中气十足。

白鹤听见声音,居然吓的浑身颤抖一下,立刻变成人形。

掌门在弟子面前威严甚重,在这里却恭敬的拜道:“后辈铁玄,拜见师祖!”

那屋子里没有人说话,却是传来跌得撞撞的声音,片刻后,“轰”的一声,大门被踢开,只见一个看上去不过三四十岁的年轻男子,头发随意的用木簪束起,衣服虽然干干净净,却打着补丁,青色道袍都洗掉色了,左边腰间别着一个大大的酒葫芦,右边别着一只长笛,相貌端庄,却一脸胡渣。

“窝特内个师祖的!你们来找我做什么?”

同类推荐
  • 花千骨之流城逝光

    花千骨之流城逝光

    此文暂时停更,有事联系作者QQ:497627350贴吧id:逝光飞雪i
  • 墨雪伤

    墨雪伤

    上古之世,六界混乱不堪,妖王赤尊妄想称霸六界,无奈之下,天帝与女娲共同将他封印于无底洞内。为了避免有朝一日妖王突破封印,重新祸害人间,女娲以性命为引,铸造了五神器……
  • 仙魔奇缘之血族

    仙魔奇缘之血族

    他是天上仙,她是地下魔,他为她斩断情丝,她为他剖心剜骨;他要她回头是岸,她要他众叛亲离;他怜悯天下苍生,她戮杀血流成河;他悔不当初,她不悔当初。谁的眼角触得了谁的眉,谁的笑容抵得了谁的泪,谁的心脏载得住谁的轮回,谁的掌纹赎得了谁的罪。三千繁华,弹指刹那,一念花开,一念花落,山长水远的人世,万年轮回的风霜,可倾我心,可明我意,笑天地虚妄,泣情思流离。
  • 新救世记

    新救世记

    话说上古的地球上修真门派林立,大能者比比皆是,挥手间翻云覆雨,能使高山倒立,江河逆流,就连普通人的寿命也长达两百多年……但是,大约从两千多年前开始,地球上人类的能力就越来越弱,寿命也越来越短!为什么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若想了解为何,尽在《救世记》中有解!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嘿嘿!本文用类似华夏风的背景,古今结合,以诙谐搞笑的方式为大家讲解一个修真世界的传奇故事!
  • 人道之初

    人道之初

    一恨斯人早逝、二恨光阴难返、三恨人心莫测、四恨世事无常、五恨生无可恋、六恨死亦难安、七恨天道不仁!人道之初,巫道也!巫,上一横为天,下一横为地,中间一竖是不周天柱,人守于两旁,是为巫也!人道之初,守护天柱、守护洪荒!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