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9600000011

第11章 事物巧对(1)

狗尾草鸡冠花这是一副广泛流传的花草巧对,作者无考。

狗尾草,是一种穗头好像狗尾巴的草;鸡冠花,是一种花朵酷似公鸡冠的花。”狗“对”鸡“,动物相对;”尾“对”冠“,动物身体部位相对;”草“对”花“,植物相对;”狗尾草“对”鸡冠花“,偏正式名词相对。短短六个字,构成一幅形象逼真、色彩艳丽的花卉图。

纸老虎木野狐这是一副物名别称巧对,出自清代褚人获所撰笔记体杂著《坚瓠集》第十集。

纸老虎,并非通常所指用笔画在纸上或用纸折叠、结扎的老虎,而是指供人消遣娱乐的纸牌。把纸牌称作”纸老虎“,是说闲暇时间玩牌,必须玩而有度;如果痴迷、沉醉于赌牌游戏,不仅耗费钱财,而且伤害身体甚至于生命。

木野狐,本是棋盘的代称,亦兼指棋子和围棋游戏。古称棋盘曰”楸枰“,因多由紫楸木做成之故。称其为”木野狐“,是说围棋游戏好像传说中的野狐精,会迷惑人心。明沈德符《野获编》云:”北宋全盛时,士大夫耽于水厄,或溺于手谈,因废于职业,被白简去位者不绝。时人因目茶笼曰‘草大虫’,楸枰曰‘木野狐’。“文中”溺于手谈“,即沉溺于围棋游戏。

”纸“与”木“,物体质料相对;”老“与”野“,形容词相对;”虎“与”狐“,动物名词相对;”纸老虎“与”木野狐“,偏正式名词相对。全联对仗工稳,平仄和谐,而且寓意颇佳。用形象化的比喻作代称,赋予无生命的娱乐器具以威力和灵性,借以发人深省,催人醒悟。

曾三颜四禹寸陶分这是一副典故巧对,乃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字板桥)为苏州网师园濯缨阁而题。”曾三“:指孔子弟子曾参(字子舆,被尊为宗圣)每日反思的三件事。即”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典出《论语·学而》。

”颜四“:指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被尊为复圣)遵循礼仪道德的四件事。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典出《论语·颜渊》。

”禹寸“:指夏朝开国君主大禹珍惜每一寸光阴的故事。

典见《淮南子》:”大圣(按指大禹)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相传大禹治理洪水期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人。

”陶分“:指晋朝荆州刺史陶侃恪尽职守、惜分阴以用事的故事。典见《晋书·陶侃传》:(侃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全联八个字,包含四个典故,足见对联言简意赅之妙。上联讲修身之道,下联论惜时之理,皆以先贤做榜样,令人心悦诚服。

”曾三“对”颜四“,”禹寸“对”陶分“,上下联各自成对,叫做半边自对。半边自对的对联,两边(上下联之间)的词性对仗可以放宽(自对的同时又能够互对当然更好,不对亦可),只要求相互间音步位置平仄对立,以使声律和谐。

此联上联”平平平仄“,下联”仄仄平平“,做到了半边自对工稳,两边平仄和谐,是一副难得的事物巧对。

自对多见于长联,此联每边四言而自对,又是一奇。

南海鱼何在北洋狗已无这是民国早期,戏挽北洋军阀冯国璋的一副妙联,作者不详。

冯国璋(1859—1919),字华甫,直隶河间(今属河北)人。天津武备学堂首期毕业。清末协助袁世凯创建北洋军。武昌起义时,率北洋军赴湖北镇压革命。袁世凯窃国后,先后任总统府军事处长,直隶、江苏都督。袁死后北洋军阀分化,冯为直系首领。1916年当选副总统,1917年代理大总统,1918年被皖系军阀段祺瑞胁迫下台。

”南海“,指北京故宫西侧的中南海,由人工开凿建造的湖泊园林。明、清两朝为皇家禁苑,辛亥革命后在此设总统府、大元帅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中共中央、国务院所在地。”南海鱼“,明朝嘉靖皇帝、清朝慈禧太后都曾在中南海放生养鱼,而冯国璋代理大总统时,却下令尽捕中南海之鱼。

”北洋狗“,冯国璋行伍出身,扶清助袁,镇压革命,是反动势力的走狗,被骂为”狗将“;又以北洋军起家,故称其为”北洋狗“。

全联意为:”南海鱼“哪儿去了?赶快回来吧!捕杀你们的”北洋狗“已经死了。表现了对死者的愤恨、戏谑和讽刺。

”南海鱼“对”北洋狗“,”何在“对”已无“。对仗工稳,平仄和谐,是一副拟人化的事物巧对。

雪消狮子瘦月满兔儿肥这是一副形象化的咏物趣联,作者不详。

上联中的”狮子“,当指人工雕塑置于露天场所的石狮子。大雪覆盖之际,狮子好像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显得肥胖臃肿;日出雪化之时,狮子又像脱去了棉衣,自然会”消瘦“下来。

下联中的”兔儿“,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兔儿,而是月亮的代称。古称月亮叫”兔魄“,源于月中有白兔捣药的神话传说。阴历每月上旬和下旬,月亮呈上弦、下弦状态,显得虚弱而消瘦;到了每月十五日左右,皓月当空,如玉镜高悬,”兔儿“自然显得肥胖圆满了。

此联妙在比喻恰当,形象生动。上联实写,下联虚拟,虚实结合,意趣隽永,耐人寻味。

螃蟹浑身甲胄蜘蛛满腹经纶这是一副形象化的咏物趣联,上联为明英宗朱祁镇(1427—1464)的出句,下联为明代才子李东阳的对句。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属湖南)人。少而博学,极负盛名。天顺初以神童被英宗召见,适逢直隶进贡螃蟹,英宗便出句”螃蟹浑身甲胄“,以试其才;李东阳对以”蜘蛛满腹经纶“,受到赞赏。后于天顺末举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

上联中的”甲胄“,原是指古代军人作战时的穿戴,”甲“是用皮革或金属制作的护身服装,”胄“是金属制作的帽子,又称头盔。此处借喻螃蟹的外形。

下联中的”经纶“,原是指梳理丝线,引申为安邦定国大计。辛弃疾词《水龙吟·为韩南涧尚书寿》:”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此处借喻蜘蛛结网吐丝。

写螃蟹常言”横行霸道“,上联偏用”浑身甲胄“来壮其外形,出句超凡脱俗,妙!蜘蛛其貌不扬,下联却以”满腹经纶“誉其内里,对句另辟蹊径,并借言自己的心志,更妙!”螃蟹/蜘蛛“,动物对;”浑身/满腹“,偏正词组对;”甲胄/经纶“,并列词组对。巧对如此,堪称妙绝《中国古今奇联鉴赏》据《七修类稿》记载,谓李东阳与河间程敏政于”成化间各以神童荐举,明英宗首次召见“云云,恐《七修类稿》记载有误。”成化“是明宪宗的年号,是时英宗已经不在人世了,何言”召见“锅漏干,船漏满灯吹灭,炉吹燃这是流传较广的一副民间口语趣联,作者无考。

此联妙在平中见奇,而且富含哲理。锅架于灶台之上,漏了出水,自会水干。船漂在江河之中,漏了进水,自会水满。灯火在空气中燃烧,突然吹来一股风,风是气的流动,由于强气流的冲击,而导致灯火熄灭。炉火因空气稀薄而处于将要窒息的状态,吹风带来了空气,空气可以助燃,使炉火苏醒而燃烧起来。

同是”漏“,却出现一”干“一”满“两种相反的结果;同为”吹“,却起了一”灭“一”燃“两种相反的作用。锅因漏而水干,船因漏而水满;灯为吹而火灭,炉为吹而火燃。

同样的东西,处于不同的环境,用于不同的对象,就会产生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果。联语明白如话,而又简练如洗,看似平淡,却含有很深的科学道理;看似简单,却含有丰富的辩证关系。

风吹马尾千条线日照龙鳞万点金相传明朝初年,江山一统,天下太平,百业复苏,一派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享有”对联天子“美誉的开国皇帝朱元璋(1328—1398),踌躇满志,兴奋不已。

一日,朱元璋携四子朱棣、长孙允蚊闲步御苑,见白马尾巴随风飘舞,千缕银丝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煞是好看,即兴吟出一比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命儿孙应对下联。

长孙允炆,敏而好学,早跟祖父学得不少应对知识,于是抢先对道:”雨打羊毛一片毡“。”雨打“对”风吹“,”羊毛“对”马尾“,”一片毡“对”千条线“。词性、句式和平仄都对得严丝合缝,无懈可击,按说应该算是一比不错的下联。然而朱元璋却紧锁双眉,不开金口。他琢磨这个对句:一是形象不美,羊(指绵羊)毛原本就疙疙瘩瘩,再经雨打,就愈显龌龊不堪了;二是意境欠佳,缺少皇家应有的气势。允炆之父早故,他以孤幼而备受祖父恩宠。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驾崩,庙号太祖。朱允炆以长门长孙的嫡嗣身份继承皇位,年号建文。可惜不到四年,皇位又被他四叔夺去了。是否应了”缺少皇家气势“的隐语呢?这是后话。

再说朱元璋想到此,摇了摇头,表示孙儿所对下联不够理想。然后把目光转向四子,意思是:”看你的了。“聪明的朱棣(1360—1424)已经悟到了父皇心中所想,略加构思,躬身对曰:”日照龙鳞万点金“,意境和气势陡然升华了。朱元璋连声夸奖:”妙!妙!“朱棣后来被封为燕王,镇守北方。朱元璋死后,建文四年(1402),他以祭祖为名率军南下,胁迫侄儿让出皇位,改年号曰洪武三十五年。翌年迁都北京,改元永乐,庙号成祖,是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母鸭无鞋空洗脚公鸡有髻不梳头传说这是清末政治家林则徐(1785—1850)童年时候的一副应对之作。林则徐4岁入塾,7岁学写文章,10岁便能做出很不错的对联。有一天他放学回家,路过一座池塘,见一群人在观看鸭子戏水。其中有人以”母鸭无鞋空洗脚“出对求偶,众人抓耳挠腮,无言以对。林则徐想了想,上前对道:”公鸡有髻不梳头“。博得一片喝彩声。

出句奇,对句更奇,这副趣联确实巧妙。请看:”公鸡“对”母鸭“,动物对;”有髻“对”无鞋“,偏正名词对;”空洗脚“对”不梳头“,偏正动词对;处处对仗工稳。上联”仄仄平平平仄仄“(”鸭“字古人声),下联”平平仄仄仄平平“,字字平仄和谐,完全符合七言仄起式律句对联的格律。”母鸭“因为”无鞋“,所以是”空洗脚“,洗了没用;”公鸡“虽然”有髻“,但因头上长着鸡冠,所以”不梳头“,无需梳头。此联道出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令人赞叹不已稻草扎秧父抱子竹篮装笋母怀儿这是一副形象化的事物巧对,相传出自清初文华殿大学士张英之手。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清康熙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著有《周易衷论》等。

相传张英晚年退休,闲居故里。一日漫步田园,正值插秧时节,见一捆捆嫩绿的稻秧都用金黄的稻草捆扎着,于是触景生情,即兴吟出一比得意之句:”稻草扎秧父抱子“。但苦思冥索,怎么也对不出下联。又一日闲逛菜市,见一农妇挎着竹篮,竹篮里装满了鲜嫩的竹笋。于是灵机一动,这才对出了下联:”竹篮装笋母怀儿“。

此联妙在比喻恰当,形象生动。稻草与稻秧、竹篮与竹笋,都是同一种植物的老少两代。所以把”稻草扎秧“比作”父抱子“、把”竹篮装笋“比作”母怀儿“,最能说明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最为形象生动,最是亲切感人。”稻草/竹篮“,偏正名词对;”扎秧/装笋“,动宾词组对;”父抱子/母怀儿“,主谓宾词组对;处处对仗工稳,句句平仄和谐,堪称是一副十分有趣的事物巧对。

又一说,此联是明末抗清名将熊廷弼巧对友人之作。

琴棋书画诗花酒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一副流传较广的口语对联,作者无考。联中所涉皆事物名称,故归入”事物巧对“类。

”琴棋书画诗花酒“,历来被认为是才子佳人、达官显贵人人崇尚的雅事,称为”七雅“;”柴米油盐酱醋茶“,则被认为是日常生活中须臾不离、司空见惯的俗物,称为”七俗“。以”七雅“对”七俗“,饶有趣味。雅、俗相对,蕴含着两者的辩证关系,崇尚高雅者无论其多么高雅,只要活着,就不能不食人间烟火,就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这说明人在俗中生,雅自俗中来。然而人又不堪其俗,常以诗联书画来巧妙地再现生活中的俗物俗事,使其化腐朽为神奇,给人以出其不意的美感。时下兴起的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等等,就是很好的例子。”阳春白雪和者必寡“,就诗联书画而言,只有做到雅中有俗、俗中有雅,才能雅俗共赏,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鼠无大小皆称老龟有雌雄总姓乌相传这是清朝道光年间,一位姓乌的御史中丞(又称副都御史,即都察院副职),与一位翰林学士互相戏谑的巧对。按当时习俗,翰林不论年纪大小,统被尊称”老先生“。一日,乌中丞对某翰林说:”卑职有一‘绝对’,敬请老先生赐教。“翰林问:”何对?“乌中丞吟道:”鼠无大小皆称老。“翰林见他借”老鼠“来嘲笑自己,当然不甘示弱,略加思索,反唇相讥,对曰:”龟有雌雄总姓乌。“两人会意,哈哈大笑。

老鼠的”老“字非指老幼,而是对”鼠“的习惯称呼;乌龟的”乌“字亦非指颜色,而是对”龟“的习惯叫法。上联借老鼠之”老“来嘲笑翰林,是在名称上做文章;下联借乌龟之”乌“来嘲笑中丞,是在姓氏上做文章。一个”称老“,一个”姓乌“,如此巧对,令人赞叹不已。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唐朝大诗人杜甫(712—770)《绝句》诗中的联句。

”两个“与”一行“,数词相对;”黄鹂“与”白鹭“,鸟名相对;”鸣翠柳“与”上青天“,动宾词组相对;而且”黄“对”白“、”翠“对”青“,连颜色都巧妙地对上了。处处对仗工稳,句句平仄和谐,构成一幅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的风景图。杜甫曾誓言”语不惊人死不休“,于此可见一斑。

牛头喜得生龙角狗嘴何曾吐象牙这是明代才子于谦幼年时的应对之作,载于明·郎瑛撰《七修类稿·少保吏笔对》。

于谦(1398—1457),字廷益,明浙江钱塘(今杭州)人。

永乐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河南、山西巡抚,兵部尚书,谥封忠肃公,著有《于忠肃集》。于谦幼年机灵聪慧,能诗善对,遐迩闻名。一日上学路过寺院,和尚见他头上扎着两条小辫,形似”双角“,便笑着出句道:”牛头喜得生龙角。“于谦知此出句有取笑之意,略加思索,便反唇相讥:”狗嘴何曾吐象牙!“”牛头“与”狗嘴“,名词对;”喜得“与”何曾“,副词对;”生龙角“与”吐象牙“,动宾词组对。小小年纪,就能随机应变地作出如此工巧之对,令人叹绝小老鼠偷吃热凉粉短长虫盘绕矮高粱这是民间广泛流传的一副趣联,作者无考。

此联巧妙之处,在于”小老“、”热凉“、”短长“、”矮高“四组反义词的串组和自对。小和老,一般指年龄;”小老鼠“的”老“,却并非指年龄,而是鼠类的统称。”小老鼠“,是指体积较小的老鼠。热和凉,一般指温度;”热凉粉“的”凉“,却并非指温度,而是一种食品的名称,这种食品由淀粉掺水加热后冷却而成。”热凉粉“,是指经过煎炒之后食用的凉粉。

同类推荐
  • 这样做事最得体

    这样做事最得体

    本书以生动真实的事例和形形色色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向展示了社会生活中最直接、最便利、最有效的做事技巧,带给你一个全新的做事理念,帮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好做事的分寸与尺度。
  • 说的就是好听:滴水不漏的口才术

    说的就是好听:滴水不漏的口才术

    人人都会说话,然而把话说好并非易事。好的口才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帮助人成就一番事业。在现代社会,语言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书从不同方面,教给人们在不同场合中的说话技巧,注重口才理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并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本书汇聚了古今中外新奇而精妙的故事和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鲜活事例,并同现代社会交际应酬中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本书可以让你练就一副好口才,成就你美好的人生!
  • 舍与得:人生经营课大全集

    舍与得:人生经营课大全集

    本书介绍了“舍”与“得”之间的关系、舍的境界和得的智慧。内容包括:舍弃是一种智慧、舍弃消极心理、懂得选择、选准人生坐标等。
  • 商务电话沟通技巧

    商务电话沟通技巧

    所谓商务电话沟通技巧,实际上并不像它的名称所代表的含义那么简单;而要掌握其全部技巧,就必须以系统的思维去探求隐含在沟通中的细节。惟其如此,才有可能明白电话这座宝藏所蕴含的财富,才有可能通过一部小小的电话建立起商业帝国。当你打开这本书认真阅读每一章节时,你就能够体会到上述观点的正确性。
  • 神机妙算(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神机妙算(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人人都羡慕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的形象有些妖魔化了,现实中能有那样的神机妙算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但是神机妙算对于我们来讲也并不是遥远的传说。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用心观察,用心思考,来获得一定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热门推荐
  • 万家灯火何处留我

    万家灯火何处留我

    你去追你的幸福,我来守我的过去。你还是你,我还是我,只是再没有以后。
  • 重生之特工女仙

    重生之特工女仙

    水琴琴成亲前夜被人掳走,为了保住清白,她跳崖自尽,自此一个妙龄少女香消玉殒。第二日原本死去的少女突然睁开了眼,一切从这一刻开始改变。当少女衣衫不整的出现在城门口时,路人对她指指点点。她的未婚夫当场甩给她一封退婚书。理由是:她清白已毁,配不上他。少女嫣然一笑,“配不上吗?对,你的确配不上本小姐!”不就是退婚书吗?本小姐也会写。她拿起他腰间精致的小刀,洋洋洒洒的在城墙上刻下了一封退婚书……本文女强,更新稳定,欢迎入坑阅读。
  • 天铭大陆史话

    天铭大陆史话

    一个不为人知的大陆生存这3个种族的生命他们之间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故事呢?战争即将开始,民不聊生,种种的阴谋诡计,战争策略就此展开。百年史话
  • 网游之新时代

    网游之新时代

    一个奇特意识的融入,我多了一份苦难。一个超级任务的出现,我不得已进入游戏。为了一些人,为了某些事,我在游戏中锻炼。后面的路还有很长,我要坚持走下去,艰难啊!这个十分关键的游戏,开始只是为锻炼自己而已。后来,我的任务就在这游戏里面展开了,为了和平!看一个故事,讲一个故事,听一个故事,记下这个故事。我的这个故事,会讲很久很久,要看很长很长………………
  • 穿越之冷酷王爷调皮王妃

    穿越之冷酷王爷调皮王妃

    她本来是大家最喜欢的人,为什么在他眼里就不值得一看呢?调皮,可爱的她很容易让人亲近;冰冷,帅气的他度人千里,没有人干接近他,人人都怕他,唯独她愿意接近他。
  • 最后一个天师

    最后一个天师

    天师这个称号自古以来便一直存在,东汉葛玄、东晋许逊、北魏寇谦之等等都是如雷贯耳的角色,在当时呼风唤雨。到了当代,天师依然存在,只不过大隐隐于世,形同路人而已。其中的秘闻自然不少,且听我一一道来,最后一个天师!
  • 火影故事

    火影故事

    一个平凡的人一步一步的成为豪杰自来也的故事,一个真正的忍者的故事.
  • 梨花雨兮君无殇

    梨花雨兮君无殇

    君以忘梨花雨凉,堕花湮青涩年华,南城离悲酒难殇。上卷当年粉黛无名山庄的九小姐墨梨兮,本应享荣宠一生。却突遭变故,一夜之前父母双亡。而凶手竟是自己最亲最信之人……墨无殇,无名山庄庄主。当他选择为爱放弃浪迹天涯之时,便注定这一生终将被爱囚禁……东方爵。有时爱是一个人的事,不需要她也爱,不需要她回应,甚至不需要她知道……故事终了,说故事的人笑着笑着就哭了,听故事的人哭着哭着就笑了,只有编故事的人一直都笑着……下卷何处笙萧……
  • 天地洪炉之魔神道

    天地洪炉之魔神道

    有仙,有佛,有神,有魔,不过如此,果然如是,哭之笑之,且由他去。
  • 中华地方菜

    中华地方菜

    我国的各种地方菜是各个地区具有不同特色的民间菜,它是相对于宫廷菜,官府菜和寺院菜而言的,是构成中国菜的主体。我国地方菜的系统较多,主要的有北京菜,山东菜,四川菜,广东菜,淮扬菜,浙江菜,福建菜,湖北菜,徽菜,湖南菜,上海菜,天津菜等。其中,特色突出而又影响较广的是北京菜,山东菜,四川菜,广东菜和淮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