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2200000064

第64章 21世纪初期中日关系展望(5)

根据报道,小泉在当上首相之前,对参拜靖国神社并不感兴趣;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竞选首相失败时,也没有把“参拜”作为政治公约。不知他从何得到“灵感”,在2001年4月第三次竞选首相时突然发誓:不管中、韩等国怎样抗议,也一定要在“8·15”这个日本战败投降的敏感日子去参拜靖国神社。自小泉当政以来,连连冲击中日关系底线,频频引发政治摩擦,使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的“政冷”局面变得日益“冰冻”。毋庸置疑,小泉已成为中日复交以来在对华关系上造成最大负面影响的日本首相。

小泉称:“其他国家不应该干涉我国采用何种方式追悼战殁者。”小泉显然偷换了一个最关键的概念。甲级战犯决非什么“战殁者”,而是侵略战争的责任者。这些战犯发动和指挥的侵略战争,歹戈暴地杀害了邻国的数千万平民(仅中国的受害者就达3500万人),毁坏和掠夺了无数财富,粗暴地打断了各国的历史发展进程。

小泉把甲级战犯也笼统地包含在一般二战战殁者的行列,然后把这些在侵略战场上死去的“战殁者”当作“为国捐躯的英雄”,并称“今天日本的繁荣就是建立在这些战殁者的牺牲之上”,据此主张包括首相在内的现在的日本人理所当然地应对其亡灵进行参拜。他的又一手法是刻意淡化“参拜”问题的严重性,反而倒打一耙来指责中国“因在参拜这一个问题上有分歧就拒绝举行会谈”。“参拜”岂是普通的“一个问题”!它是事关日本政府如何对待那场侵华战争的重大问题。其实,小泉无非是想通过一次次的参拜,一步步地篡改和推翻侵华历史结论。对这一点,小泉本人是最心知肚明的。

1972年中日复交,是以日本反省那段侵略历史为基础的。中国政府从“当年日本侵略战争的责任在于一小撮军国主义者”的观点出发,放弃了战争赔偿,还对丝毫没有得到日本政府的谢罪与补偿的中国广大受害民众进行了对日友好的教育。如果日本首相膜拜甲级战犯,中日复交的基础将如何维持?小泉曾扬言对参拜靖国神社“毫无心理抵触”,称“把战争责任推给一部分人不合理”,提到东条英机时也极为轻描淡写。如果小泉认为战争责任不能由东条英机等一部分人承担,那么又该由谁来承担呢?是裕仁天皇,还是日本人民?

在小泉的示范作用下,2005年日本政界掀起了一股肯定甲级战犯、否定二战结论的浊浪。5月26日,日本厚生劳动省政务官森冈正宏发表了一通“妄言”,把东京审判诬为“占领军任意的单方面审判”,称“甲级战犯在日本国内已不是罪人”,称小泉参拜是“非常好的事情”;5月27日,自民党总务会长久间章生也力挺森冈发言,称“甲级战犯的标签是由外国贴上去的”;10月25日,日本内阁在国会答辩中竟称:“日本国内不存在任何战犯”。小泉内阁企图以日本国内法为二战战犯翻案,进而推翻二战结论的意图,也使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真实意图暴露无遗。

在手法上,小泉“我行我素”,固执己见,全不顾中日关系大局和日本各界和舆论的反对而一意孤行。近年来,日本国内出现了“政治保守化”、“妖魔化中国”的总体政治氛围。在这一社会环境下,小泉肆意把水搅浑,把“参拜”、攻击中国和推动改革等问题捆绑在一起,巧妙地运用媒体炒作下的“剧场政治”氛围,把自己装扮成改革旗手和外交英雄,使日本民众难以单凭“参拜”问题来反对小泉及其内阁。这也是小泉及其领导的自民党赢得2005年9月11日众议院大选的深层原因。

在台湾问题上,日本亲台势力不断推动日台关系升格化进程,对“台独”势力给予鼓舞、声援和协作。2005年2月19日,日美夕卜长和防长“2+2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竟把“台湾问题”作为共同关心事项。4月29日,町村外相在纽约称.“(台湾问题)本来就是-日美安全条约》的对象。迄今为止的日本对台湾政策全然没有变化。”这是1972年以来日本外相第一次提出日本仍在坚持中日复交前的干预台湾政策,这不能不说是日本对华政策的数十年倒退。可见,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干预手法已开始由1996年提出“周边事态”概念以来的“模糊化”转向“清晰化”。

在安全问题上,日本自2004年以来进一步加大了鼓吹“中国威胁论”的力度,如发表“中国攻击日本的三种可能性”;小泉首相及其主要阁僚数十次出面游说欧盟不要解除对华军售禁令;2005年由大野功统防卫厅长官在东南亚兜售“中国威胁论”;在同年拟订的新《防卫计划大纲》和2005年版《国防白皮书》里都相继写进“中国威胁论”的内容;2005年底,新任外相麻生太郎一再鼓吹“中国构成威胁”。与此相辅相成,日本军事体制进一步加快了由“专守防卫”向“日美一体化”、“对外干预型”态势转变的步伐。

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从过去打“民间牌”、纵容右翼团体登岛制造“实效控制”既成事实,转向由政府直接出面“租用”岛屿、把右翼团体建造的灯塔“收归国有”,企图以此进一步强化“实效控制”。

在东海专属经济区划界问题上,日本对中国在本国海域进行的天然气开发活动横加指责,并扬言将在其单方面主张的中日间有争议的“中间线”以东海域授权民间企业进行能源勘探,其政界甚至出现了要以舰艇为日本勘测船护航乃至不惜对中国船只动武的主张。

在世界其他地区的能源领域,日本采取了拦截中国进入新市场的态势。

在对华日元贷款领域,日本把这一本属中日经济合作的问题日益“政治化”,把它作为向中国施压的手段。

在周边关系领域,日本以经济、政治、安全、文化手段多管齐下,

试图拉拢韩国、东南亚各国、印度、中亚各国、蒙古、俄罗斯等国形成“牵制”中国之势在内外环境变化的背景下,中日关系于1995-1996年曾陷于“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低谷”。2001年以来,中日政治关系再次陷入了“复交以来的最困难局面”

三“政冷经热”的结构分析

前几年中日政治关系的死结是由小泉一手系上的。假如小泉是在执意推翻中日关于历史问题的定论,那么这种行为注定要失败,其结果只能是继续给中日关系,进而也给日本自身带来损害。

2002年底以来,国内个别人士在未能深刻把握日本政治意图与手法的情况下,声言要“为中日关系求解”,但其开出的处方竟如此粗糙:中国应向日本全面让步!日本人也已充分把握了一些中国人的心理弱点,在参拜靖国神社这一是非如此分明的问题上竟然强硬起来。在学术交流中,笔者时而听到日本人士强词夺理的说法:(在中日首脑互访问题上)反正日本不想采取任何举措,唯一的办法就是中方让步!”事实是,“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小泉首相停止“参拜”,才是可使中日政治关系走出低谷的正道;如果小泉执意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各界就只好共同探寻绕开小泉推动中日关系的曲径了!

有的日本学者的逻辑更是离谱。他主张,中方在20世纪80年代率先提起“历史问题”,在国内加强“反日教育”,是日中间发生历史问题的根源。战后中国在遣返日本人、释放战犯、收养日本孤儿、放弃战争赔偿等一系列问题上一贯采取宽大为怀、“以德抱怨”的姿态,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对人民苦口婆心地进行了“把一小撮军国主2006年1月15日,被视为有望在“小泉后”接任首相的安倍晋三官房长官接受NHK电视台采访时,称日本将加强与“有共同民主、自由价值观”的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关系,与中国的关系以后无法预测。

义分子和广大的日本人民区分开来”、“日本人民也是那场战争的受害者”以及“中日友好为重”的教育,个别日本人颠倒因果本末的怪论只能起到增大人们对其历史翻案言行反感的作用。

近年来,在中日间的各种交流或研讨会上常常出现一种怪现象中国人在历史问题上十分克制,一般不会主动提起这个话题;但日本人却咄咄逼人,总要提起历史问题,花费大段时间来向中方提出挑战,似乎他们反倒十分占理似的。

种种事实证明,“揪住历史问题不放”者不是中国而是日本。日本的历史翻案势力迫不及待地欲推翻其侵略历史定论,不断伤害和刺激着中国民众的感情;而大量“善良”的日本人对这一因果关系缺乏认识,反而一有机会就向中方发火,客观上起到了掩护本国翻案势力的作用,从而也纵容了小泉首相的“参拜”行为。

对小泉不顾中日关系大局的行为,日本政界表现出了束手无策和放任自流的姿态。以自民党“派阀政治”的衰退为背景,2001年4月,小泉在竞选首相时摆出了一副“硬汉”姿态,迎合了自民党基层党员中期盼“强人”出现的心理。再则,由于“革新”势力全面衰落,最大在野党——民主党也未能打出足以抗衡自民党的政策旗帜,使其难以在小泉的对华政策严重倒退时发挥有效的牵制作用。

近年来,日本对华外交的主管部门——外务省的两种变化也影响着其对华政策的连续性:(1)在日本政治从“官(职业官员)高政(职业政治家)低”走向“政高官低”的总体趋势中,外务省不断受到执政党和首相官邸的挤压,在外交决策过程中被日益边缘化。

(2)在外务省内部,会说中国语、熟悉对华业务的“中国学派”(ChinaSchool)(日本国内对外务省“中国通”们的一种说法)式外交官被扣上“对中国软弱”的帽子,被不断调离对华事务领域,被委派与对华事务无关的工作在中日“政冷经热”局面下,本应对此最感焦虑、应苦谏小泉不要破坏日本企业在华经营环境的日本经济界,却多年基本上保持了沉默。这与日本经济界在1972年促其政府尽早恢复对华邦交、1979年促其政府提供对华日元贷款时判若两者,也与美国经济界在中美关系陷于困境时总是挺身而出促其总统改善对华关系形成鲜明对照。

近年来,不少日本经济界头面人物已开始对日中政治关系感到忧虑。据一些日本人士说,小泉属于“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类型,只有到中日间的“经热”因他的行为而降温,日本经济界群起而反对时,他才有可能被迫改变其错误做法。日本经济界主要团体——经济团体联合会(经团联)和经济同友会的首脑人物已多次直接向小泉进言或公开发表谈话,反对小泉首相以参拜靖国神社恶化日本的国外经营环境,敦促政府尽早改善与中、韩等邻国的关系。

日本的各种脑库、智囊人物以及利益集团也在对小泉的对华政策产生着不同影响。其中,政治、安全问题专家中对华强硬论者居多,而经济问题专家则大多反对把对华关系搞糟。近年来,日本的中国问题专家和学者中的政治保守化和对华强硬化、亲台化倾向也有了较大发展。这种情况也使小泉不易从专家、学者那里听到促其改进对华外交的真正忠言和合理政策建议。

近年来,中日间的政经互动出现了新局面。中方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采取了有限反应的克制态度,同时全面推动各领域的对日交流;与此相反,日方在对华关系上动辄把经济问题与政治、安全问题相挂钩,如大搞“经援问题政治化”、“能源问题政治化”等等。

这种局面与二战后复交前的中日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种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日关系的基本状况和两国的基本方针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后复交前,中国的优先目标是实现复交这一政治关系目标,因而采取了“政经不可分”方针;而在如今的中国对日外交中,发展经贸关系的优先顺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与此相反,1972年以前日本曾采取“政经分离”、“拒绝关系正常化”和“发展有限的经济关系”的对华政策;而今,鉴于中日民间层次的经济关系已能较少受到政治关系的影响而相对独立地快速发展,日本决策层开始把政府间经济事项当作对华施加政治影响的手段。另外,目前中日双方对对方的定位也不尽相同。中国把日本视为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而日本虽在口头上也说重视中国,但在实际行动中却远非如此,特别是小泉内阁,在追随美国、防范中国方面走得最远。

在“政冷经热”格局下,中日关系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在政治关系领域,一度出现了“中国比日本更热”的局面。中国再三敦促日方从战略高度审视两国关系,回到三个政治文件的轨道上来。日本却避重就轻,在两国间政治要害问题上无动于衷;在经济领域,日本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逐渐超出中国对日本依赖程度,因而出现了“日方比中方更热”的趋势。

据分析,小泉之所以执意“参拜”,与他估计中方无法采取令他“难以忍受的”报复举措有关。2001年8月13日小泉在其首相任内首次参拜靖国神社后,曾主动提出要求并对中国匆匆进行了一天的“道歉之旅”。其主要原因,是他惟恐当年10月来上海出席APEC首脑非正式会议时受到冷遇,在其视同“太上皇”的布什总统等人面前丢尽面子,因为那将是令其“难以忍受的”。

小泉的一个口头禅是:“即使有了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中日经济关系也没有受影响。”小泉执意“参拜”的又一理由,显然就是他认为中国不可能因此而停止对日经济关系。然而,按照同一原理,即使中国拒不接受小泉访华,也不会给中日经济关系带来负面影响,因为日本企业是为了赢利的目的而与中国进行经济交往的。因此,小泉的逻辑恰恰成为其本人在中日关系中被边缘化的原理。迄今为止,除小泉一人不能访华外,其余日本人皆可访华。小泉并没有从“参拜”中得到任何好处,其弊端则是大大恶化了中国民众的对日感情。

中日间“政冷”与“经热”共存的局面是由一系列客观条件所决定的。

“经热”,是中日共同利益使然。它是以互惠互利为基础,由政府推动和民间主导的结果。1972年时,中日贸易额还不到11亿美元,而2006年则已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直至20世纪90年代前期,日本大型企业对华投资向来谨慎,但其后丰田、日产、松下、日立等主要企业纷至沓来,逐渐加大对华投资,日本经济界越来越清楚,21世纪的最大商机就在中国。中国的企业也已开始登陆日本列岛,虽规模尚小,但有望在今后日益扩大。

“政冷”,是中日利益冲突使然。日本新生代政治家在历史、台湾、安全、领土与海域、经援等关键问题上不时偏离其前任铺下的轨道,不断触犯两国共识和中国利益。以此为背景,在日益开放的舆论环境下,中国民众中出现了对日本挑衅动向的强烈反应。不少人认为,中国“以德报怨”的姿态并未换来日本政府的战略响应和日本民众的相应理解,这种情绪有时发展成强烈的排日舆论。在台湾问题上,人们认为日本在有意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正明里暗里鼓舞着“台独”势力。

同类推荐
  • 公民道德规范读本

    公民道德规范读本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坚持公民道德建设的正确方向,我国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等。
  • 做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

    做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

    党支部书记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主要领导者,是党支部全体党员的带头人,是支委会“一班人”的“班长”。实践证明,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关键因素之一是要有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对支部书记的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卓越班组长工作手册

    卓越班组长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关于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特征、价值取向、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政治制度文明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政治体制改革是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的根本手段、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中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等等。
  •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所谓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在入党前固然要端正入党动机,入党后更要不断端正入党动机。端正入党动机需要每个共产党员一生的不懈努力。本书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端正入党动机是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首要问题;正确入党动机是成为合格党员的第一个关口;错误入党动机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现阶段影响入党动机的环境因素分析。等等。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广大入党积极分子、新老共产党员以及党的各级干部。本书有助于大家思考“我为什么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应当做什么、如何做”这些问题,也就是说,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合格党员。
热门推荐
  • 青春不相信眼泪

    青春不相信眼泪

    每一天都是一场战争,生活让我们全力以赴······青春,唯有用血与汗灌溉才会在生命中绽放的如此精彩······蓝依说,我从不相信眼泪,它只会迷糊我的双眼,让我辨不清前行的方向······
  • 再造唐朝:郭子仪

    再造唐朝:郭子仪

    公元697年,一个可爱健壮的男婴诞生在华州郑县郭家老宅里,谁也没想到,四十年后,风雨飘摇的大唐帝国要靠他力挽狂澜!他就是唐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郭子仪。
  • 千古皇妃

    千古皇妃

    边溪渃取得皇上的信任然后帮助皇上调查荒月公主之死,皇上派张大人协助调查并有慎靖郡王暗中协助,调查途中张大人离奇死亡,有人将边溪渃诬赖为杀人凶手,于是边溪渃被打入天牢!边溪渃在天牢之中遇见了神算天师诸葛仲天,诸葛仲天协助边溪渃逃离了天牢!边溪渃逃到一座破庙之中听到了果亲王等人要叛变的时间!边溪渃决定将此事告诉慎靖郡王,慎靖郡王相信了边溪渃的话于是就将边溪渃留在自己的府中!果亲王的人诬陷慎靖郡王私藏杀人犯意欲谋反!慎靖郡王被皇上剥夺兵权,边溪渃彻底逃离到一座叫做桃园村的小村子之中!慎靖郡王外出寻找边溪渃被果亲王抓获并囚禁起来,凌嫔娘娘得知此事拼死救下了慎靖郡王!慎靖郡王将果亲王要谋反的事情告诉皇上,皇上重新将兵权还给慎靖郡王并要求他剿灭叛贼!慎靖郡王找到边溪渃,同边溪渃一切打败了果亲王的进攻!
  • 逆神武裝

    逆神武裝

    随身带着一个计费的冰封王座地图副本系统。什么?一枚凡阶一级源晶可以在地图副本逗留一分钟?二级两分钟?那要多少源晶才能打完这防守地图的一波怪啊?看着下一波怪倒计时还有一天时间的天然泪流满面。别动,打劫,此山本就有,此树刚归我,想要从此过,留下买路财。为了能刷完一个副本,天然成为第一个穿越到异界后因缺钱而当起土匪的主角。同时,除了土匪这个表面上的职业外,还有另外一个职业,想知道?进来收看本书《逆神武装》吧!
  • 花镜如烟:浮云烟尘亦不染

    花镜如烟:浮云烟尘亦不染

    正要起身离去,却被一红衣男子拦住了脚步,只见男子夹起一块青菜送到她的嘴边,笑眯眯的说道,“弟子相助,师尊应当领情的吧!”你这是搬我的石头砸我的脚了?她挑挑眉,“你不是说一日为师,终身为母吗?我吃一口自家儿子的饭菜又能如何?”说完她就把那青菜吃入嘴中。眼见她吃了,男子忽然狡诘一笑,一把将她揽入怀中,“我一生只为我唯一的娘子如此,你吃了,现在,你摒弃不了我了!”
  • 清酒暖风:路过青春路过you

    清酒暖风:路过青春路过you

    庆幸,我们曾遇见,遗憾,我们只遇见。他和她是青梅竹马,渐行渐远的韶华时光令她不知不觉恋上他的美好,他却待她如亲生妹妹,宠溺却不逾矩,她默默将心中这份恋爱悸动搁浅于记忆流年,他毫无察觉,待她如初。她鼓起勇气准备告白,他却温情牵手女友向她宣誓他的幸福光点,她微笑祝福,而后独自一人默默躲在角落哭泣,一个男生伸出手,借给她肩膀,悄然行走在她的青春里。
  • The Fugitive

    The Fugitiv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天机莫问

    重生之天机莫问

    所谓天机,不可泄露;天机,莫问;自行,衍化;天机·莫问——人界天机家的少主,多舛的命运,不屈的崛起;追寻极衍天道,筑就无极大道;我这个人没有什么安全感,所以我要做到绝对掌控——天机·莫问!
  • 星海沙

    星海沙

    公元2330年,人类在付出无数牺牲与汗水之后,一种能令物质达到无限接近光速的星际航行方式,曲航技术的研发趋于成熟,借此人类终于拥有了探索遥远星际的能力。然而科技的进步带来的却是毁灭,逃离这颗星球成为了最后的希望。这是一个地球浴火重生之后的故事,鄙人尽量不使其陷入俗套。
  • 仙是怎样炼成的

    仙是怎样炼成的

    一个经脉大半堵塞的少年,无奈弃武从医。一次机缘巧合下,竟然得到一卷不知名口诀,从此走上了一条和众生不一样的修仙道路!请给大虾投票的朋友在书评里留个言,好让大虾知道是哪些朋友*^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