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2200000051

第51章 中曰经贸关系的发展趋势(8)

在未来20年期间,中国经济有望继续维持高增长率。这一期间的经济增长主要是“公共投资主导型”增长,即主要靠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投资和企业设备投资驱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其实,固定资产投资(公共投资与企业设备投资的总和)仅占GDP的30%,而消费则占60%,消费的大幅度增长会进一步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因此,可以推测,“投资主导型”景气之后,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展(目前的城市化率仅为41%),将形成大量的城市消费群体,即中产阶层,从而有可能会迎来新的“消费主导型”景气。再经过30-50年的努力,当中国彻底消除城乡壁垒、消除“二元化社会结构”、越过“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有限供给”转折点时,中国经济将从依靠增加劳动投入转向依靠科技进步来促进经济发展,整个经济体质将产生质的飞跃。只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就必然会不断扩大对外贸易,日企就会继续看好中国,扩大对华投资,并实现中日经贸关系的持续良性循环。

(二)中日经贸合作中的日本因素

1.日本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长期经济萧条期,正在走向复苏

日本元气尚存,其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日本在资金、人才和技术等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方面的优势并没有消失。日本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一金融大国和债权大国的地位并没有发生变化。2004年,日本个人金融资产1400万亿日元,外汇储备8400多亿美元,对外纯资产高达185.8万亿日元,为世界之最。而且,日本拥有从应用技术到高端技术的各种层次的先进技术,制造业技术在世界上仍遥遥领先。日本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具有明显的优势,双方比较优势并存,互补关系将长期存在。

2.日本将更加需要开拓中国市场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萧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经济结构问题、财政结构问题、消费低迷以及国民心理不安等等。但从近因看,最大问题是需求不足。日本经济早已经进入成熟阶段,个人消费和公共需求都开始进入停滞状态,在未开发出足以引起消费革命的人气商品的情况下,个人消费大幅度扩大的可能性极小;少子、老龄化的发展又将进一步阻碍个人消费的扩大;另外,通过财政手段、金融手段来打开萧条局面的余地已经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扩大出口和增加外需对打开困境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曰本扩大外需在供给能力方面颇有潜力,关键是市场。其实,20世纪80年代日美、日欧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美欧逼迫日本扩大内需,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美欧市场接近饱和,与日竞争关系激化的结果。而当今的状况有所不同。中国市场具有无限的潜力,开拓中国市场,既可扩大日本对外出口份额,也可提高日本出口在GDP中所占比重。从近期看,扩大对华出口已成为日本摆脱经济萧条的突破口。事实上,近两年来,“中国特需”已经成为刺激日本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随着日本经济的持续复苏,必然会增大对华出口和进口的规模。

3.经济全球化决定了日本企业必须走出国门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由于其国内生产成本上升,日本企业走出国门进行跨国经营,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地配置资源,已成为时代的必然。加之日本国内经济长期萧条、市场疲软,使企业投资和发展受到空间限制,在国内已失去竞争力的产业或企业不得不向海外转移。中国市场尽管存在各种问题,但经济发展基本层面良好,因而越来越受到外商青睐。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可为日本企业施展能力提供巨大空间。日本制造业在海外的生产据点的销售额仅占制造业销售总额的12%,与美国、英国相比相差甚远,发展潜力很大,特别是对华直接投资,仅占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比重的13%左右,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在希望向海外投资的日本大企业中,有70%以上连续几年把中国作为首选投资对象,今后这种趋势可能越来越强。另外,日本投向中国证券市场等的间接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前景更为可观。

(三)中日经贸关系的近中期走势

中日经贸关系正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健康地向前发展,许多难题已经得到解决或得以缓解。例如,“中国经济威胁论”已经被“中国机遇论”所替代;因日本对华投资大增和大量进口中国廉价商品而引发的所谓“产业空洞化”、“中国输出通缩论”等论调也已不攻自破,逐渐销声匿迹;围绕东海油气田开发问题,中日双方也已进入政府间磋商谈判阶段,目前中日双方显然都不希望使两国经贸关系受损等等。重视中日关系和加强中日经贸关系是中国的一贯政策。2005年春季中国部分地区发生涉日游行后,中国政府做了大量旨在减少“政冷”局面对中日经贸关系影响的努力。近来,日本在对华政治关系上仍然采取强硬姿态,但在经济问题上则采取了比较务实的态度,例如小泉首相曾多次表态否定“中国经济威胁论”,对于一些国家压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问题,虽然日本是其始作俑者,但在对华施压程度上也有别于美国;最近,美欧对中国纺织品进口设限,日本也未参与。这说明,日本企业界要求改善对华关系的呼声对其政府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在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中日经贸关系有望继续得到健康发展。

从双边贸易看,2003年,尽管有“非典”疫情影响,但中日贸易额仍高达1336亿美元,增幅达31%;2004年达到1679亿美元,增幅25.7%,中(含香港)日贸易达到22万亿日元,中国取代美国而成为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2005年1-7月,双边贸易额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近年来,中日贸易一直保持每年20%左右的强劲增长势头。今后,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日本经济的持续回升,双边贸易的绝对规模还将稳定增长。但由于中外贸易总体发展速度更快,中日贸易在中国外贸中所占比重还将继续下降。

再看一下日本对华投资情况。日本政府提供的对华日元贷款逐年减少,中国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即使近期内完全停止,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不会太大。日本对华商业贷款变动很小,日本对中国股市投资规模也不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甚微。最大的影响因素应是日本的对华直接投资。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日商越来越看好中国市场,印度与越南等新兴市场很难替代中国地位,从中、长期来看,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将呈上升趋势。据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对打算向海外投资的大企业的连续调查结果表明,首选中国的企业2000年占65%,2001年上升到82%,2002年上升到89%,2003年更进一步上升到93%。据日本财务省的预测,未来3-5年内,日本对华投资还会持续上升。

一些迹象显示,今后也不能排除一部分日企减少对华投资的可能:(1)日本经济开始复苏,国内投资前景看好,一些日商有可能将投资方向转向其国内;(2)从分散风险和经营战略考虑,一些曰商也有可能将计划对中国的投资转向印度等国;(3)基于各种原因,少数在华日资企业也有撤资的可能。另外,2010年前后,由于需要对前一轮投资进行消化,对华投资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短暂性回落。若发生上述现象,将会对中国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中国对此应做好心理准备,制定好对策。不过,预计这种回落的时间不会太长,很快将得到恢复,估计在2015年前后,还将形成新一轮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高潮。

从直接投资的形式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日本对华M&A(兼并与收购)投资将会得到很大发展。中国虽为世界第一投资引进国,但M&A形式的投资仅为5%左右;而在国际投资中,M&A投资则高达80%左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的M&A投资比重仍然偏低,这说明中国在接受M&A投资方面的潜力非常大。目前日本企业也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通过M&A进行对华投资方面。

如前所述,中日经贸关系基本上已走向市场化,特别是传统货贸与民间企业直接投资等方面受经济外因素干扰的成分已越来越小,但这并不等于可以低估“政冷”的副作用,今后两国政府和民间团体应共同努力克服这一难题。随着经济合作规模的扩大,今后中日经济摩擦也自然会增多,但经济合作也将日趋成熟。随着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的深化,中日之间的国际分工也会越来越合理,两国间经贸互补性优势也会得到充分发挥,两国经贸互补性、双赢性、市场化和两国经济合作的内在互动机制将长期存在,只要政治关系不继续严重恶化,中日经贸合作将继续得以健康发展。就中方而言,应对“政冷经热”可能对经贸关系产生的负面影响引起高度重视,从中国的长远发展战略出发,实行“政经分离”政策,致力于继续发展同日本的经济合作和睦邻友好关系。

目前,中国经济对日本经济的持续复苏的促进作用正在增大,日本对中国经济和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增大。中国应充分抓住这一机遇,加强对日经济合作,特别是要加强两国在高端技术和节能技术等领域的合作。通过加强经济合作,来促进政治、外交以及国民感情等方面矛盾的缓解。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中国对日本经济影响力的增强,实现中日两国FTA和东亚FTA的可能性也会进一步增大。推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不仅能促进中日双边经济合作的健康发展,而且也能够缓解中日两国在政治关系和国民感情等方面的矛盾。

(第四节)“东亚FTA”与中曰关系

中日经贸关系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其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而如果中日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能与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未来前景将更加光明。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东亚合作进程进一步加快。从目前趋势看,有两条主线已经比较清晰:(1)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日本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日双方如能走到一起,将这两条线合为一条线,构筑“东亚经济圈”,则将对中日经贸关系和东亚经济一体化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其弟一少,就在于早日缔结“东亚FTA”。

近年来,世界贸易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动向:由于在西雅图和坎昆举行的WTO谈判毫无进展,使多国间自由贸易陷于低迷状态;与此相反,以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为代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各地区缔结双边或多边FTA的进程日益加快。FTA(FreeTradeAgreement)为“自由贸易协定”之意,是指特定的两国(地区)或多国之间为了推动贸易自由化而互相废除关税等贸易壁垒的协定。由于自由贸易协定具有排他性,不加入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将会蒙受“贸易转移”的损失。目前,世界上已经出现180多个FTA,其中有140多个是在20世纪90年代缔结的。另外,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或者组织研究会,或者正在为缔结FTA而进行谈判,据WTO预测,在不远的将来,FTA将达到300个。从2004年5月1日起,波兰、捷克、爱尔兰等10国又加入欧盟,使其成员国由15个扩大为25个。欧盟东扩必将进一步推动其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东亚FTA”不仅在经济合作方面,而且在区域政治、安全合作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东亚FTA”如能实现,其本身就是对这一地区和世界和平的重大贡献。“东亚FTA”理念的确立有助于使人们的视线从狭隘的民族主义转向区域统合的健康方向,这一理念的建立,将使日本国民更加关注亚洲,有利于克服日本与东亚邻国之间存在的历史沟壑,也有利于解决这一地区存在的其他复杂问题。基于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共同理念的确立,对于改善日本和亚洲邻国的关系,特别是改善中日关系将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与FTA现状

目前,世界上多国间、区域间以及行业间的国际合作团体和组这里的东亚地区是指中国、日本、韩国、朝鲜、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12个经济体。

织为数众多,其中最重要也比较完善的区域经济圈当数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当然,亚太经合组织(APEC)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这一组织过于庞大,也过于松散,而且政治色彩较浓,在实质性的经济合作方面难以和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战后半个世纪以来,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但不容否认,区域经济圈的建立也存在对域外地区实行排斥的现象。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双边与多边FTA的建立虽然存在着有悖于经济全球化和WTO主张的多国间普遍自由贸易的一面,但在建立区域经济圈的过程中,各经济体通过无数次的交涉、谈判、磨合,最终走向了统合。而其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将有利于推进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松散的国家和地区组成较大的区域经济圈以后,将会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可以说,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既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非同步的,但总的目标是一致的。

同类推荐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研究

    本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大理论形态的内在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合建构的原则方法与结构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路径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 中国发展大战略: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中国发展大战略: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本书内容包括:毛泽东邓小平对现代化历史主题的认同和深化,战略目标:从“四个现代化”到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战略步骤:从“两步走”到“三步走” 等。
  • 走向善治:中国地方政府的模式创新

    走向善治:中国地方政府的模式创新

    国际舆论将中国视作正在崛起的大国,浙江省则是这个蓬勃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先行省份。本书的研究以该省为主要模本,正是基于其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政府改革在全国所处的领先地位,因为先行探索的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当然,聚焦浙江并非局限于浙江,本书的着眼点在于探讨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模式创新的实现途径。
  • 品读管子管理之道

    品读管子管理之道

    《品读管子:管理之道》共分十一卷,包括做官为政要讲究实实在在、赏罚分明才会天下安定、为官做事要讲究方法、严惩奸邪之人以正法制、处理政事要顾全大局等内容。
  • 中美人权之争

    中美人权之争

    本书以研究中美人权斗争的历史轨迹为先导,论述了中美人权斗争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中美人权斗争的实质、斗争的根源等。
热门推荐
  • 一切从死亡开始

    一切从死亡开始

    “呆毛王,我能拔一下你头上的呐根毛吗?”“喂,你在干嘛呢?”“你再动下试试......""不要啊~”“来嘛没事,没事~”——“蕾姆,拉姆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女仆队队长了!”——好吧,我是在编不下去了,自己进去看吧。。。。
  • 倾世漫雪烟如梦

    倾世漫雪烟如梦

    穿越了就穿越了呗,没有感觉身体被套空挺好的,但是一言不合就被卖就坑了,嗯嗯你们好样的,苏漫玉感觉吧,穿越之后运气一直不是很好…但她还是要,保持微笑:)
  • 净土证心集

    净土证心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费隐禅师语录

    费隐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境语录

    天境语录

    论封印结界之术,他的父亲是当世第一人。他天赋异禀,也许有一天,他会继承他父亲的位置。可是,因为一个古封印的书卷,他成了孤儿。他拒绝了那个跟他青梅竹马的女孩,他选择离开,女孩选择嫁给他人。他要复仇,可是他却只有一个无法解开封印的书卷,名为天境。他做梦都想看清那张青铜面具下的脸,他,不知道仇人的模样。他怨恨这个世界,他不相信任何人。他,不是主角。
  • 铁达尼的前奏

    铁达尼的前奏

    电影源于生活,最美的电影也是生活。管乐是一个在校女大学生(20岁),主修表演.,天生乐观,她热爱电影,也热爱生活,无论什么样的电影她都会找到感动于满足。近期重新上映的经典《泰坦尼克号》,自然她也是那悠长队伍中的一员。这天下午,管乐在等公交车,可是今天的公交车延迟了时间,无奈,她拦了一辆出租车,坐上出租车,管乐就被司机萧寒(18岁)威胁并将车子加速开往不知名的地方,就这样,管乐被绑架了.被绑架的管乐被萧寒威胁给亲人打电话,要不怎么说急中生智呢,在情急之下机灵的管乐随便乱拨了一个号码,开始展开一段置之生死度外的哭诉。没想到萧寒听到管乐的哭诉,也联想到自己的身世,便开始了两人的心灵对话。。
  • tfboys之星星的爱

    tfboys之星星的爱

    王源,你是我生命中那唯一的一抹绿,我称之为星星人生中的一抹绿。王俊凯,我本以为张川崎是我最爱的,也是我最恨的,可是你爱我的深,伤我的也深。千玺,我们在彼此爱着对方,也同时在折磨着对方。
  • 三乘石的三生石

    三乘石的三生石

    高中的青春少女遇到了内心敏感忧郁的少年她的一份早餐意外地打动了他的内心简单的高中生活,却一点也不平静从小被小三妈妈洗脑的女生不断纠缠和威胁,认为生活就应该和她妈妈所说一样“爱情面前一些的卑鄙手段都是真确的”最终她选择了出国留学他选择了参加唱歌比赛在少年成为娱乐圈炙手可热的实力派小鲜肉的时候他是否会发觉,一些表象的背后,都有着不可言喻的忍痛割舍
  • 情书·名人·美文

    情书·名人·美文

    在北京《京报》上,女师大学生为“驱逐校长杨荫榆”而向当时的北洋政府请愿的消息刊登了出来。但“驱杨运动”的初步结果,却是,许广平等6人被校方开除,在开除令里许广平被斥为“害群之马”,从此就得了一个害马的绰号。在学校的布告里面,校方公布了这几个人表现怎么不好,并把表现不好的内容寄给六个家长。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家长误解,认为自己的女儿怎么在学校里面不守规矩,不守纪律,不知出了什么事情。于是鲁迅就和几个老师联合起来写了一个声明。《情书·名人·美文》讲述了名人生平事迹和家庭婚恋。
  • 快穿之倾泪而归

    快穿之倾泪而归

    裴心曾经是不信命的,她认为只要靠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改变命运,可是事实却狠狠地打了他一巴掌。后来她才知道每个人的出生都有着必定的意义,他们所经历的苦难,所拥有的幸福都被命运所操纵着。每一次的经历都是由着命运所掌控。无论是谁都逃脱不了,只能任由被命运网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