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2100000063

第63章 惊天动地明清案英灵之冤泣鬼神(17)

南浔镇上,还有一位有才之人,名叫陆磷,字湘远。当初编写《明史》时,庄氏父子很倚重他,请他担任总裁,协调料理一切,确实出过一把力。成书后,他被苏州城里一户姓徐的人家聘去教书。这徐家不但有钱而且有势,所以重金请来名士做家庭教师。学生不多,其中有位女公子,长得闭月羞花,标致非凡,魅力大得居然让慎独功夫已属上乘的陆先生也春心荡漾,难以自持,不免开了色戒。这下可捅了马蜂窝,这徐家可不是好惹的,当下告到衙门,又移交到浙江省学道衙门,革去功名,下放回南浔镇交地方官看管。搞得声名狼藉,一塌糊涂。

庄允城是个很看重人品道德的人物,不顾廷钺的反对,从刻版上把陆磷的名字划掉了。

谁又能想到,因桃色事件而丢尽脸面的陆磷,最后却没有受到诛连,保全了一条性命。

最后再提一下陈永命。案将发时,他正好调迁,但还没有离开湖州。此时,他预感到事情不妙,便急忙打点在湖州任上搜刮来的大量金银细软,夺路北逃。行到山东台儿庄时,听说案子发了。他心里清楚,尽管有谭希闵这个倒霉蛋替自己抵挡一阵子,但迟早会追到自己头上。他越想越怕,便在旅店中自缢而死。等到最后结案时,他的棺材被拉到杭州,开棺暴尸,磔为三十六块。

受到他的诛连,身为江宁知县的他的弟弟陈永赖,也被杀于杭州。

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仅从以上数例也可概见当初那场大搜捕的惊人规模和残酷程度。

陆圻,字讲山,一字丽京,家住钱塘。《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至钱塘、临浙江”,就是这个钱塘县。可见是个很古老的地方。不过它现在已经归入杭州市。陆圻虽然饱学多才,却无意仕进,只取得一个贡生的“文凭”。他对生病的母亲侍候得十分周到,日久成医,成了这方面一个无师自通的专家。他一共兄弟五人,都各有造就:陆圻是老大,著有《威凤堂集》传世;老二陆培,字鲲庭,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中庚辰科进士,官行人,明亡时死于国难;老三陆增,字梯霞,著有《白凤楼集》流传;陆坦是老四,字紫躔;陆坒是老五,字左城,著有《丹凤堂集》一书。真可谓书香门第名士多。

查继佐,字伊璜,老家在海宁县,居住在杭州。他是个举人,没去做官,诗酒风流,活得很潇洒。写有《敬业堂先申后甲集》、《落叶编》、《远道编》等书,颇有影响。

范骧,字文白,海宁县人。明代时是个岁贡生。清朝建立后,地方上推举他为贤良方正,他坚辞不就,说要保持明代士人应该有的气节。作品有《点庵集》行世。

这三位学人的名气很大,名扬于江浙一带。庄氏父子说什么也要把他们列入参订者名单,正是想借其名光彩门面,扩大影响。前头说到,陆、查、范三人对列名一事并不知道,后来赵君宋一告状,才有人把庄氏编写《明史》的消息透露给他们。

康熙元年二月里,陆圻的一位朋友王于一,从福建来浙江旅行访友,下榻于昭康寺。这位老友的身体本来就很瘦弱,春寒料峭中一路奔波,对浙江的水土也不服,没住几天就病倒了。陆圻见老友病卧,便全力调治,白天黑夜不离开一步。谁知客人老病复发,百般调治也不见效,又拖延了十几天竟遽然而逝。陆圻不胜悲悼,买最好的棺材替朋友成殓,并拿出一笔可观的钱赠给王家的来人,叫他们扶柩回乡,厚葬王于一。他扶着亡友的灵柩一直哭送到江边,还恋恋不忍分手。在场的人无不为他的朋友义气所感动。这时,有个人忽然想起一件事,觉得不管陆圻知道不知道都应该再提醒一下,因为陆圻的人品太让他钦佩了。

这位路人要告诉陆圻什么事?就是《明史》这本书。他说他刚从湖州方面过来,在府学门口见到府学教授赵君宋贴出榜来,公布《明史》里几十条不法文字,听说还告到了知府衙门。他出于好奇,还设法见了见这部书,乃南浔镇庄氏父子主编。而书前列出十八位参订者名字,其中就有陆老兄您,还有查继佐和范骧。不知您是否真的参与其事?这可不是一件闹着玩的事!

陆圻经这么一问,大感惊奇,怎么会有这种事呢?不可能。我跟这些人风马牛不相及,肯定是搞错了。回到家里,他越想越觉得怪,决心搞搞清楚。何不去问问查、范二友呢?既然听到有他们二人的名字,或许他们知道内情。想到这里,陆圻就出门了。

范骧家住百里之外的海宁县,不好去问,而查继佐就住在杭州城里黄泥团,就近去拜访十分方便。陆圻想定主意,便直趋黄泥团。适逢查继佐不在,陆圻就坐在他的书房等候。他俩是常见面的朋友,彼此很熟络。陆圻闷坐无聊,便信手翻书乱看,无意间正好看到一本新书,就是庄氏父子的《明史》,参订者名单中果然写着自己的名字。此时,查继佐回来了。

陆:“此书从何而来?”

查:“昨天刚到手。”

陆:“听说此书大有犯禁之处。”

查:“我也听说了,但还没有细细翻阅过。”

陆:“这庄氏父子也太无礼了,怎么能不征求对方同意就列名呢?”

查:“老兄,如今可顾不上追究这个责任,当务之急是我们该怎么办。”

陆:“你说怎么办?”

查:“此书即使没什么问题,我等也得申明退出,岂能无功列名掠人之美呢?若是它有什么漏洞,既然并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也理应向外界说清楚。你觉得怎样?”

陆:“那我们通知范兄一声,联名干吧。只是我们写给谁呢?”

查:“既然此书已经引起官方的注意,我们就公事公办,给学政衙门上书比较合适。”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他们当时可没想到,这份三人联名的禀帖后来竟成了他们的救命符。尽管如此,但在开头的大逮捕、大审讯的狂风恶浪中,他们三人也难以幸免,可以说等于在地狱里走了一遭,没死也脱了一层皮。

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元月:从湖州传来消息说,贪官吴之荣已赴京告状,事态日趋恶化。街谈巷议,人言籍籍。陆圻全家忧心忡忡,侄儿拒石因之吐血数升。

十月十四日:风声日紧。庄允城押送北京。陆圻妻子被恶梦惊醒,梦中一神人对她说:“你丈夫的文字之祸起矣,后果如何很难说。”夫妻相对不住地叹息。

十一月十五日:大清早,陆圻与兄弟陆堦正要外出,忽然有两个差役闯进门来说:“纪公请陆先生去看病。”纪公者,钱塘知县李纪。他与陆圻私交甚好。此时,陆圻意识到这是要拘捕他,为了不刺激家人,朋友李纪采取了这种比较委婉的办法。陆圻对差役说请稍等片刻,他迈步走到亡母灵前,长跪而大哭,全家都随着大放悲声。

陆圻跟差役来到县衙。李纪一言不发,只是流泪拉着陆圻的手。

陆圻入县狱。狱吏名叫慕天颜,经常请陆圻看病,很敬重他的人品,所以生活上多方关照,查继佐和范骧也先后入狱。

十二月十一日:巡抚衙门派来一个姓龚的差官,将要押送陆、查、范三人去北京。

三人先被押到杭州知府衙门。知府名叫丁浴初,是查继佐的至交,与陆、范也都熟识。他见三人披枷带锁,就令差役打开。差役说锁已灌铅,难以打开。丁浴初说你们马上给我砸开,完了另换新锁,这事我负责,差役照办,四人才从容说话。丁知府宽解说:“三位仁兄不必担忧,你们已早给学政大人递过帖子,应该算是首告的人,到北京就会剖白的。现在最好能尽快动身赴京,越早到越有利。”说罢每人赠银十两,棉被一条,催促上路。

十二月十五日:陆圻、查继佐、范骧三人起解上路。陆堦带上家仆张煜另坐一船,预备随着进京照顾哥哥陆圻。陆圻妻子带着仆人褚礼,把所有贵重衣物当成二百两银子,加上亲友们馈送的七十多两,共得二百七十多两。她以四十两作为小叔子陆堦的安家费,其余的全让带着去北京。

全家人一直把陆圻送至嘉禾。陆圻的亲家祝鲲清也驾舟追来,赠送路费,劝慰有加。陆圻含泪对大家说:相送千里终有一别。都请回吧,不然我的心就更乱了。他又特别对儿子冠周和侄儿拒石大声叮咛说:安心当个无知无识的老百姓吧。千万不可像我这样苦读诗书,落到今天这般下场!

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正月十八日:陆圻妻子又被恶梦惊醒。梦境中,只见已死去多年的祖妣沈太孺人坐在那里举着筷子呜咽不止,面前一片浑黑,情景极为骇异。

第二天正是沈太孺人的忌辰。众妯娌祭奠毕,正要把她和其他诸祖的遗像收卷起来,忽见他们都满脸显出相同的愁苦之状,妯娌们大惊。忙打发冠周去神庙里求卦。就是这时,忽见一个差役进来叫道:知县大人到!众人顿时慌作一团,不知所为何事。出来一看,一百多个兵丁和差役跟在一位官员身后蜂拥而来。为首的官员并不是李纪,另是一副陌生面孔。大家正疑惧间,一差役大声宣布说:奉旨查抄陆犯之家!都站到外头,现由总捕毛老爷一一点名注册。

陆圻妻子急中生智,忙把陆坦的妻子拉过来,细声安排说:他二婶母,我把莘行托付给你。待会儿登记时,你就说她是拒石大侄的女儿,名叫文姑,与众侄和侄女站在一堆儿。切记切记。这样,官方的抄家名册上就留下了这么一条记载:“文姑,陆犯之姪孙女,年七岁。”

邻居许周父,平日与陆家很好。此时却翻脸不认人,向官府一一揭发谁是谁的儿子,谁是谁的婶母,等等,差官便就地取陆家布二匹、米三石奖励他。他又自告奋勇愿意带人去北京辨识陆堦,以便让官府拘捕。后来的结果是,陆家仆人褚礼在北京纱帽胡同看见了他和捕役,及时给主人报信,陆堦才免遭毒手,得以继续为哥哥奔走活动。

当天夜里,陆家三十口人拘押在总捕班房,查、范两家也关在这里。

正月二十一日:三家的男子送往按察使监狱,每人分一根铁链,分给陆拒石和陆冠周堂兄弟的两条,一轻一重。陆拒石要戴重的,说冠周年幼;而陆冠周则坚决不同意,说拒石兄身弱体病,应该戴轻的,推让不休。狱卒为之感动,便把那条重的也换成轻的。

女犯被移关在羁候所。这里共分七个分所。头所二所关着查氏一家;三所四所关着陆氏一家;五所六所关着范氏一家。三家共捕到男女一百七十六人。

二月下旬:经过在京亲友裘信甫、严颢亭等人四处活动,光陆家就花了五千多两银子,终于使案情有了转机。刑部传达内廷指示:命陆圻、查继佐、范骧三犯,押回杭州候审。

三月初六:陆、查、范三人被押回杭州,关在由旗兵看守的监号里。

三月十七:陆圻弟陆堦从京返杭,自投羁候所就逮。

至此,杭州狱中关押庄氏《明史》一案人犯共约二千多人。

绝大多数文人都关押在武林军监狱里。武林山即是灵隐山,这里多有名山灵水,然而这已与现在武林监中的文人们无缘。他们身陷囹圄,铁窗苦楚,有的只是对往事的回忆,对人世人生的深思和感慨。当然,表达这种心境和感情的方式依然不离本行,大都以诗文泻泄。这种诗深沉、悲壮、凄惨,但很有个性色彩和力度。

潘柽章的诗写得伤感,透着点颓丧消沉和求生之望。但他在审讯中的表现却坚定而无畏。不少人都四处求人救援,或反复改变供词。他却依然故我,从容赴死。

吴炎的狱中诗虽然没有留传下来,但以他的刚烈性情推想,一定要慷慨激昂得多。他在审讯中的表现恰如其人,根本无视什么高居审判席的中央大员、封疆大吏,只顾一个劲地高谈自己的见解,指斥强权的可恶无耻,甚至大骂不止。弄得审判官们狼狈不堪,恼羞成怒,叫衙役们一哄而上使棍混打,直到把吴炎打昏在地。

据记载说,吴炎和潘柽章在就刑那天,谈笑自若,真正是视死如归的志士。

死得悲壮的还有李令皙的一个小儿子,名已不详。他只有16岁,正在刻苦读书,而且学业极优。有位好心的官员十分怜惜他,悄悄对他说,你在审讯报年龄时,别说16岁,减1岁为15岁,这样照法律就可不定死罪而只流放。可这位文质彬彬的少年郎却慨然而言道:父兄已死,我为什么要独生?要杀就杀,决不改变口供!死时跟吴、潘二学子一样面不改色,引颈就戮,一时传为佳话。

人品有高下,情操各不同。都是读书人出身,如今又都是同案狱友,但其作为却大相径庭。这里以赵君宋为例。

他是湖州府学的教授。这次牵连入狱,只要把自己是头一个揭发《明史》的事情说清楚,不但没有罪,只怕还要立功,他当然是这么做的。所以,他在狱中并不怎么忧惧。

这天放风中,他碰上同关一处的朱佑明。朱佑明是个有钱无文化的暴发户,如今只想着怎么能活下来,花多少钱都成。他就想抓住赵君宋这根救命稻草,对赵说:“赵老爷!您老人家是最早的首告者,功劳是很大的。现在别看暂时受点委屈,不久还要得赏哩。”

这话正说在赵君宋心里,他觉得很受用。但还要表现出一副不乐意让朱佑明这种粗人吹捧的神气,淡淡地应了一声。

朱佑明是有求于人家,顾不得这种冷落,凑上去一针见血地说:“赵老爷!您老人家若肯搭救兄弟一把,我情愿把家产的一半奉送。”

朱佑明家资百万,那一半可是个了不得的数目。

赵教授的眼睛放光了,道貌岸然的斯文气派不见了,说话的口气犹如老友夜话:“你此话当真?”

朱佑明赶紧跟进:“决不反悔。只是不知赵老爷如何救我?”

赵君宋笑而不答,他已胸有成竹了。他心里清楚,朱佑明之罪,最重者乃“朱氏史即朱佑明刊”,一条也。但这一条肯定是吴之荣做的手脚,证据是自己当初花六两银子买到的那本《明史》上,便没有这“即朱佑明刊”五个字。此书现在完好地存放在府学衙门的壁橱里,取出便是铁证,几十万白花花的银子就到手了!自己苦读寒窗十几载,又当穷酸的学官好些年,何曾见过这么多钱!千里做官,为着吃穿。不捞白不捞!

赵教授打好如意算盘,便向审判官提出正式报告。经过审判诸官紧急磋商后,决定派得力官员多带兵丁衙役,跟着赵君宋连夜奔湖州,务必取回所藏之书。

赵君宋的《明史》与吴之荣的《明史》当堂一对,果然相差出“即朱佑明刊”五个字。

吴之荣当初害人心切,没有料到这一招,有点发慌,闹不好落个伪造证据诬陷别人的罪名,这案子可就全翻了。这家伙不愧是个官场无赖,关键时候有点贼胆和急智。他一口咬定自己的这本《明史》无假,而赵君宋的那本做过手脚。他以攻为守地突出奇招,大声说:“假如朱佑明与《明史》无关,那他为啥要在每页书上都刻下“清美堂”三个字?这“清美堂”是他家的堂号,现有匾额依旧悬挂他家,便是铁证。请大人们派人去查验,如有虚言,甘愿反坐。”

这半路上的一棒太厉害了。

我们知道,当年朱佑明买下一座董姓大宅,花数万银子装修一新,大肆炫耀。他本出身于木匠之家,门牌子不亮,如今既然已跻身于乡里头面人物之列,也得装点出一派斯文气象。请那么多名士和缙绅出席乔迁宴会,就是这方面的努力之一。

他有个外甥名叫韦甲,看出舅舅的用心,便想好好表现一下,就花钱买下“清美堂”这么一块匾额。此物有些来历,乃是朱国祯相国府里的堂匾,“清美堂”三字为董思白的大手笔。款书“朱老年亲台”一行字。

朱佑明接到外甥孝敬的这块匾,大为惊喜,认为是天赐佳品,当即悬挂起来。不免手舞足蹈,甚为得意,仿佛自家已成宰相府,而那“朱老年亲”便是他朱佑明,但做梦也想不到它竟是灭门之物。

同类推荐
  • 燕皇传奇

    燕皇传奇

    出身高贵,少年将才佐稷!从天真的以为皇家自有真情在,但在体验到兄弟情人的背叛后一代帝王冷血崛起!创建万世之功。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史篇(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史篇(四)

    本书内容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背景、序幕爆发、全面展开、相持转折、最后结局等。
  • 鬼妻——消失的爱人

    鬼妻——消失的爱人

    什么是爱?什么是恨?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信仰?这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一个故事就能回答这方面的疑惑。刘老大和刘狗蛋,两个孤儿从小长大的经历,村子里的人将爱无私的给了两个孩子,健康长大之后目睹了家园被毁,亲人被害之后弃田从军,在军队里逐渐走上中层,又逐渐消亡的故事,故事没有大起大落,更没有想象,讲的只是两个普通东北人的军队人生。
  • 匹夫,英布

    匹夫,英布

    我是英布,不服天下豪杰的匹夫。诛暴秦,抗楚汉;秦末的风云,自然有我的风采。九江王,不,不,不,那只是踏出争霸天下的一步。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不让我坐那位置,我怎么有责?[正在改英布和季布的梗,每天自检两章,有问题的可在评论中提出,本人不删评论。自己打脸中-_-||]
  • 沉默的勇士

    沉默的勇士

    我的心,只要想到你,我的心,都是平静的,在每天都是面对死亡的日子里,还能有一个可以思念的人,这是我最大的幸福。
热门推荐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反悟人生

    反悟人生

    一本好书能让你活出精彩人生,能让你活出感悟,人生有太多沧海桑田,人生需要太多历练,人生需要不断的磨砺自己,让我们共同走进人的内心深处好好检讨一下自我只为自己的人生方向做一次修正
  • 霸气十族之神异大战

    霸气十族之神异大战

    道佛神仙,异世神话,古今中外,唯我华夏,万古相传,再续神话,耀我中华混沌宇宙,破碎山河,人上跌宕,难诉情殇,邪魔妖怪,犯我人类,虽强必诛十族;人、异、佛、道、神、仙、魔、兽、妖、怪那一身绚丽多彩,那一招冰天雪海!魔界地狱,星辰宇宙;也任她随意穿梭往来那一身正气秉然,那一掌地覆天翻!帝王将相,千秋万代;也不似那般古今相传那一束异光闪现,那一阵雷鸣闪电!风起云涌,千云万雨;也不抵她的一声召唤那一片美貌容颜,那一抹笑容灿烂!人神鬼怪,千军万马;也不抵她的古怪刁钻那一脸惊世容颜,那一眼骇俗眺盼!邪魔妖怪,千军万马;也不抵她的一丝笑靥那一眼柔情万般,那一声软意绵绵!山盟海誓,千言万语;也道不尽那一世情缘
  • 修仙之意外转世

    修仙之意外转世

    南宫天宇因为在太行山找到古遗迹,穿越,发现这个世界竟然有回地球的方法。他发誓自己要回道地球,在这里他一直努力,通过丹,器,阵,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开始修仙,然后回道地球。本小说书友群:481907166
  • 神木传说

    神木传说

    神秘的金丝楠木,复杂的人物情感,令人匪夷所思的奇幻场景,桃源、洞葬、汉墓、尸坑、木棺、异兽、苗蛊……一切皆因神木而起。
  • 武道至神

    武道至神

    齐飞,大魏皇朝齐王第九子,虽有贵族血脉,却身世悲催。看渺小少年如何淬炼体魄,突破武道,主宰战场,降伏异兽!踏青龙,骑白虎,驯朱雀,驭玄武!扭转乾坤,颠覆传说!更邂逅一个个佳丽,种下纠织不清的爱恨情仇,但最后的心中挚爱,却只有一人。殊不知在这一切一切的背后,却只因为一个简单、温情的目的。正当他历尽血泪,将要实现人生目标、完成自我,踏上至神之路的时候,却猛然发现:他所得到的一切根本不是他的初衷,他淬炼到极至的身体反而成了他人生最大的绊脚石。那一刻,他终于明白了淬体武学的真义竟然是......
  • 保安球王

    保安球王

    什么呢竟然敢叫我马桶章?我是球王章好不。
  • 明星老公的人鱼甜妻

    明星老公的人鱼甜妻

    她是海界的人鱼公主,他是人类世界的偶像明星,少年时期的一次相遇,她救了他,他俩的缘分就开始了,她为了见他,与海巫做交换换了一双腿,为了他,用自己的生命之珠救他,却不曾想,到头来害了自己的族群,害了疼爱她的父皇,姐姐们,当她阴差阳错主魂附在人类女孩身上,她与他,又将是怎样的结局?
  • 主流召唤

    主流召唤

    一个悲剧般的穿越,一个非人般的世界。一个传奇般的主角,一个史诗般的故事。本着有票给票,没票给点击率的原则,欢迎大家。鄙人文化层次不高,希望大家不要嫌弃鄙人的作品。
  • 肆事融笔端(叙事卷)

    肆事融笔端(叙事卷)

    本书按照内科、外科、皮肤科、妇科、儿科、五官科以及其他的顺序,分别介绍了各科病人的饮食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