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曰:古者用人之力,岁不过三日,籍敛不过什一。公刘好货,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太王好色,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文王作刑,国无冤狱。武王行师,士乐其死。古之善率人者,未有不得其心而得其力者也,未有不得其力而得其死者也。故国必有礼信亲爱之义,然后人以饥易饱;国必有孝慈廉耻之俗,然后人以死易生。人所以守战至死不衰者,上之所施者厚也。上施厚,则人报之亦厚。且士卒之于将,非有骨肉之亲,使冒锋镝、突干刃、死不旋踵者,以恩信养之,礼恕导之,小惠渐之,如慈父育爱子也。故能救其阽危,拯其涂炭,卑身下士,齐勉甘苦,亲临疾病,寒不衣裘,暑不操扇,登不乘马,雨不张盖。军幕未办,将不言坐;军井未通,将不言渴;妻子补绽于行间,身自分功于役作。箪醪之馈,必投于河;挟纩之言,必巡于军。是以人喜金铎之声,勇鼓鼙之气者,非恶生而乐死,思欲致命而报之于将也。故曰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理,譬如骄子,不可用也。
审因
【本篇主旨】
本篇主要论述一个明智的将领会审因度势,只有在必胜的条件下才会发兵讨伐,这也是成就四海豪杰的根本原因。
【原文】
夫因人之势(1)以伐恶,则黄帝(2)不能与争威矣。因人之力以决胜,则汤(3)、武(4)不能与争功矣。若能审因(5)而加之以威胜(6),则万夫之雄将可图,四海之英豪受制矣。
【注释】
(1)势:趋势,这里指人心向背的趋势。
(2)黄帝:传说为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据《史记》记载,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3)汤:即商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原商部族首领。
(4)武:即周武主,是周朝的开国君主。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商纣王暴虐不仁,百姓怨声载道,诸侯叛离。武王继承其父周文王的遗志,联合庸、蜀等国伐纣,率兵与商朝军队大战于牧野。商朝军队倒戈,纣王自焚而死。周武王于是建立周朝为天子。
(5)因:指顺应人心、人力。
(6)威胜:意思是用武力去战胜。
【译文】
如果能顺应人心向背的趋势去讨伐邪恶,那么黄帝也不能与他争威势;如能依靠民众的力量来决定胜负,那么商汤、周武王也不能与他争功绩;若能进一步审度人心、人力而施用武力去战胜敌人,那么有万人之中的英雄也可以谋取,天下的英雄豪杰也都会受他的制约。
【名家论战】虎钤经·三才应变
《易》曰:见机而作,不俟终日。故用兵之术,知变为大。军虽气锐时胜(一作遇天时),而行列散溃,旌旗紊乱,金鼓不节,击之可也。或曰:彼得天时,讵可破乎?许洞曰:天之所佑,正也。怙天时而戾军政,与天违也。天人相违,不凶何俟?故兵利以顺应顺也。顺而逆应之,必凶之兆也。或曰:军乘天时,跨有地利,将吏骄怠,谋划不精,军阵散乱,如之何?洞曰:可击。彼获天地之利,如何击之?曰:人者,天地之心也,苟心不正,虽有其表,将焉用乎?或曰:军违天时、逆地利,大将深谋沉毅,部伍清肃,进退有节,如之何?许洞曰:未可击也。曰:不获天地之利,奚何谓可乎?曰:正则可以率天地之用,草寇可为王矣。或曰:彼如是也,我之动将之如何?许洞曰:先以人,次以地,次以天,然后攻之,必克敌也。曰:先后如之何?曰:利为主。何谓主?曰:动为客,静为主。观敌之动何如,乃应之(夫书言动者,不必战阵时,敌人先动为客也。但密构敌人所为之事谓之动,则我以机应之必胜焉)。先胜而后举,神明之道也。
兵势
【本篇主旨】
本篇再次强调天时、地利、人和之于兵家的重要性,虽有迷信色彩,但其中更强调了地形与人心向背的重要性,也就是说顺人心者昌的道理。
【原文】
夫行兵之势有三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天势者,日月清明,五星合度(1),彗悖(2)不殃(3),风气(4)调和。地势者,城峻重崖(5),洪波千里,石门幽洞(6),羊肠曲沃(7)。人势者,主圣将贤,三军由礼,士卒用命(8),粮甲坚备。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注释】
(1)五星合度:指五星运行正常。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星,又称五曜、五纬。
(2)彗悖:即彗星,俗称“扫帚星”。
(3)殃:祸患、灾难。
(4)风气:指气候。
(5)重崖:高高的山崖。
(6)石门幽洞:指石门这个地方深邃隐蔽的洞穴。石门:地名,在汉中,其它还有多处同名的地方。
(7)羊肠曲沃:古地名。羊肠:即羊肠坂。曲沃:即曲沃城,在今河南。
(8)命:命令。
【译文】
用兵的有利形势有三个方面,一是天,二是地,三是人。天所出现的有利形势,是日月清朗、明亮,金、木、水、火、土五星正常运行,彗星没有灾难的征兆,风调雨顺。地形所造成的有利形势,就是城墙险峻、悬崖重重,洪波千里、水面开阔,如石门、幽洞、羊肠、曲沃那样有利于攻守的地形。在人这一方面,就是君主圣明,将帅贤能,三军遵循礼法,士卒听从命令,粮草富足、武器精良。好的将领,就是能够凭借有利的天时、地势和人和,就会所向无敌,进攻万无一失。
【名家论战】虎钤经·三才随用
天著吉凶,以阴阳辨也;地布险易,以山川章也;人包勇怯,以战阵见也。苟(作有)欲阴阳之顺,险易之利,勇怯之用,在于闲暇可得而择也。当彼我相逢,各出不意,忽然交合,曷能择所利而用哉?或曰:两师不期逼于险地,天地震晦,雨雪交积,山川不辨,当此之际,何以御之?许洞曰:大将止众坚阵,严肃号令,虽敌来攻,勿与交战。俟天变少罢,观弱强之势,而后进退之。曰:我既安矣,彼自惊挠,则如之何?曰:以积兵乘之。又曰:仓卒之际,大将以何术即能坚行阵、严号令,使士卒不自惊乱?许洞曰:善用兵者,有动必备。预择轻勇者二十四人,八方各三骑,相去一里,昼以旗,夜以鼓(过山川委曲,丛林茂密,昼亦鸣鼓,恐不见旗)。
胜败
【本篇主旨】
本文主要列举了导致军队胜利和失败的原因。事实也就是强调了将德对于兵士的慑服作用。让人各尽其才,才居其位,这样才会使三军有凝聚力。若上无礼少信,则下不畏法,那军队的不幸就会出现。
【原文】
贤才居上,不肖(1)居下,三军悦乐(2),士卒畏服,相议以勇斗,相望(3)以威武,相劝以刑赏,此必胜之征也。士卒惰慢,三军数(4)惊,下无礼信,人不畏法,相恐以敌,相语以利,相嘱以祸福,相惑以妖言,此必败之征也。
【注释】
(1)不肖:不贤。
(2)悦乐:欢喜,这里指内部关系融洽。
(3)望:期望,这里引申为崇尚。
(4)数:屡次、多次。
【译文】
贤能的人才担任要职,不贤的人身处低位,三军关系融洽,士卒敬畏,服从指挥,相互谈论的是勇猛争战,共同崇尚的是威武精神,相互用罚赏勉励劝诫,这是军队必胜的征兆。士兵懒惰散漫,三军经常被惊动,下属不守礼法、信义,人们不惧怕法律,却都害怕敌人,在一起相互谈论的是利,相互嘱咐的是如何躲祸求福,相互拿不正当的邪说来迷惑思想,这些都是必败的征兆。
【名家论战】虎钤经·胜败
用兵之术,战胜不可专,专胜有必败之理;战败不可专,专败有反胜之道。战胜而败者有五:急难定谋狐疑不决,一败也;机巧万端失于迟后,二败也;机事不密,三败也;似勇非勇,似怯非怯,四败也;主将不一,五败也。此五者皆战胜而反败也。战胜而欲必胜者,定谋贵决,机巧贵速,机事贵密,进退贵审,兵权贵一也。势败而反胜者有四:吏士饥渴,割所爱啖之(割所爱者,谓在急难之中,杀所乘骏马、爱妾以啖吏士也),众有饱之用矣;吏士恐惧,奋身先之,众有勇之用矣;期应不到,杀其所昵(所昵者,谓所嬖幸或子弟诸姻同在军中,若有主守者犯命则杀之也),众有惧之用矣;人有疑惑,阴为鬼诈(鬼诈者,谓诈为狐鸣丛祠中之类也,或假托卜筮,百端不一),众有天之用也(天谓天所授也)。如是者,以败为胜也。胜败之术,非勇决神智,安能行之耶?
假权
【本篇主旨】
文章强调了为君者要放权给将军,使将军对于军事决策有自主权,本文中心思想就是孙子所说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原文】
夫将者,人命之所县(1)也,成败之所系也,祸福之所倚也,而上不假之以赏罚,是犹束猿猱(2)之手,而责(3)之以腾捷,胶离娄(4)之目,而使之辨青黄,不可得也。若赏移在权臣,罚不由主将,人苟自利,谁怀斗心?虽伊(5)、吕(6)之谋,韩(7)、白(8)之功,而不能自卫也。故孙武曰:“将之出,君命有所不受。”亚夫(9)曰:“军中闻将军之命,不闻有天子之诏。”
【注释】
(1)县:是“悬“的本字。
(2)猿猱:泛指猿猴。猱,猴类动物。
(3)责:要求。
(4)离娄:相传为古代黄帝手下一名目力极强的人,“能视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
(5)伊:即伊尹,是商汤的大臣,名挚,原是商汤之妻陪嫁过来的奴隶,后受汤赏识擢用,帮助商汤灭了夏桀,被用为阿衡(即宰相)。
(6)吕:即吕尚,商末姜姓部族族长,名尚,字望,一说字子牙。俗称其为姜太公。
(7)韩:即韩信(?-前196年),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在楚汉战争中协助刘邦统一天下,被封为齐王。
(8)白:即白起(?-前257年),一称公孙起,鄙(今陕西眉县)人,战国时的秦国名将。韩信、白起经常并称韩、白。
(9)亚夫:即周亚夫(?-前143年),西汉名将,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汉文帝时,匈奴率军袭汉,他领兵驻防在细柳(今陕西省咸阳西南),军纪严明。景帝时任太尉,因平定吴楚等七国之乱有功,升为丞相。
【译文】
三军统帅,关系着士兵们的生死、战争的胜败和国家的祸福。然而如果君主不把赏罚的大权交给他,就像是捆缚了猿猴的手脚,却要求它跳跃飞奔;蒙住了离娄的眼睛,却要求他分辨青黄,这都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军中的赏罚大权在权臣手中,而不由主将来决定,人们就都想自己的私利,谁还想着去作战呢?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古代伊尹、吕尚的雄才大略,有韩信、白起的丰功伟绩,也不能自保其身。所以孙武说:“将军出兵在外,对君主的命令可以不执行。”周亚夫也说:“在军中只知道将军的命令,不知道皇帝的诏书。”
【名家论战】虎钤经·出将
王者既审定大臣之可否以将之,于是居正殿召之,曰:“今某地不臣,愿烦将军应之,社稷安危,亦在将军。”乃使太史择吉日,授之斧钺。王入太庙,西面而立,王操钺持其首,授之柄,曰:“从是以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其柄,授之以刃,曰:“从是以下至地者,将军制之。”将既受命,拜而报曰:“臣闻国不可以从外理,军不可以中御,二心不可以共济,疑心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乃辞而行,凿凶门而出。是以将之行也,不问妻子,示其忠于国;君之命将,不敢轻其礼,示其崇于用。将之于外也,君命有所不受,唯逐便利国家是务。其于己也洁,其于人也至。是故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者去;善恶等则贤愚混,赏罚乱则纲纪散;多喜则不威,多怒则人心离,多言则机泄,多好则智惑;宽则众懈,暴则众怨;将专权则下归咎,将自善则无功,将纳谗则正人离,将好赂则士卒盗,将内顾则士卒淫。贬声挥色,所以自洁;避嫌远疑,所以自持;沉机远虑,所以不失;委时顺变,所以逮功;恕物笃行,所以归爱;昵善斥谗,所以来远;先度后作,所以应卒;先信后言,所以伏下;信赏必罚,所以正人;明今鉴古,所以照众;卑色贵人,所以保终;去私循公,所以存国。其神欲正,其形欲端,动欲如风(取其顺健也),止欲如山,斗欲如雷电,机欲如鬼神,思欲如照影,令欲如雪霜(取其必杀也)。苟有此者,可以当国之大命矣。
哀死
【本篇主旨】
本篇可谓是一个善于用兵之人的攻心所为,与孙膑所言杀士是一个意思,就是如何以自己的德行使得兵士可以为将军战死而无悔。
【原文】
古之善将者,养人(1)如养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泣而抚之;死者,哀而葬之;饥者,舍食(2)而食(3)之;寒者,解衣(4)而衣(5)之;智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劝之。将能如此,所向必捷矣。
【注释】
(1)养人:这里的意思是培养、教育。
(2)食:食物。
(3)食:使动用法,“使……吃”的意思。
(4)衣:衣服。
(5)衣:使动用法,“使……穿衣”的意思。
【译文】
古代善于用兵的将领,教育、培养士兵如同教育、培养自己的儿子,遇到危难,自己就身先士卒;有了功劳,自己退居在后;对待受伤的士兵,含泪抚慰;对待阵亡的士兵,亲自哀悼送葬;对吃不饱的士兵,把自己的食物送给他们;对于寒冷的士兵,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他们穿上;对于有才能的人,以礼相待,用高官厚禄重用;对于勇敢的人,奖赏鼓励他们。将领能够这样,所到之处,必然获胜。
【名家论战】神机制敌太白阴经·贵和
经曰:先王之道,以和为贵。贵和重,人不尚战也。《春秋左氏传》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军之众,无所用也。”是故晋悼公使魏绛和戎,以正诸华,八年之间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羌戎亦归。晋惠公内不侵不叛之臣,于是有崤之师。譬如捕鹿,晋人角之,戎人掎之。夫有道之主能以德服人,有仁之主能以义和人,有智之主能以谋胜人,有权之主能以势制人。见胜易,知胜难。语曰:先王耀德不观兵。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故有衣冠之会,未尝有歃血之盟,有革车之会,未尝有战阵之事。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古先帝王所以举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文德以怀之;怀之不服,饰玉帛以啖之;啖之不来,然后命上将,练军马,锐甲兵,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所谓叛而必讨,服而必柔。既怀既柔,可以示德。曰:“戒之用休,董之用威。”莫如是,则四夷不足吞,八戎不上庭也。
三宾
【本篇主旨】
本篇主要强调幕僚对于军队取得胜利的作用。这里把幕僚分成三个等级,一个优秀的将领最重要的是要明了哪种人应处在什么样的位置,这是成就将帅功名的关键所在。
【原文】
夫三军之行也,必有宾客(1)。群议得失(2),以资将用。有词若县流(3),奇谋不测,博闻广见,多艺多才,此万夫之望(4),可引为上宾。有猛若熊虎,捷若腾猿,刚如铁石,利若龙泉(5),此一时之雄,可以为中宾。有多言或中,薄技小才,常人之能,此可引为下宾。
【注释】
(1)宾客:即幕僚,指在军中为主帅出谋划策的人,没有官职。
(2)得失:这里指事情的成败、优劣、利弊等。
(3)县流:即瀑布,悬流。县同悬。
(4)望:期望,这里引申为敬仰。
(5)龙泉:宝剑名。据晋《太康地记》记载,西平县(在今河南省)有龙泉水。可用于淬炼刀剑,非常锋利,相传春秋时楚王的龙渊剑即取用此水制成。龙泉后来泛指宝剑。
【译文】
军队的行动,一定要有出谋划策的慕僚,与之共同议论成败得失,作为将领决策时的参考。有的人口若悬河,奇谋妙计高深莫测,博闻广记,多才多艺,这是万人所敬仰的,可作为上等幕僚。有的人勇猛如熊虎,轻捷若腾猿,刚强如铁石,锋利似宝剑,这是一时的英雄,可作为中等幕僚。有的人,建议很多有对的时候,有一些技能,但只是一般人的能力,这样的人可作为下等幕僚。
【名家论战】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