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1900000043

第43章 隋唐篇(8)

朝廷在没有什么别的御敌之计的情况下,急忙下诏拜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郭子仪接到诏书时,只有骑兵20人。他从洛阳到武关,才收拾散兵游勇4000余人。到达陕西蓝田时,各路勤王之师才相继到达。为了共赴国难,共雪国耻,收复京城,各路大军都表示愿意接受郭子仪的统一指挥。

郭子仪分析了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形势后,采取声东击西、虚张声势之计。他派羽林军大将长孙全绪,带领200轻骑,到蓝田城北面,白天擂鼓呐喊,夜晚燃起火把,牵制吐蕃兵力,佯作向蓝田城东进军的姿态;暗中亲率主力杀向蓝田城西。与此同时,他又派遣禁军将领王甫潜入长安,暗中连结京城中的少年豪侠作为内应。郭子仪迅速集中兵力,奋勇攻击,打得吐蕃措手不及。吐蕃兵直向蓝田城东冲杀,扑了空,方知中计,吓得惊惶失措。这时,京城中的内应,此起彼伏高喊:“郭令公(指郭子仪)亲率大军来了!”吐蕃兵陷入四面楚歌之中,不战而走,慌忙逃离。

长安陷落15天,又被郭子仪收复。

公元764年11月,皇帝的车驾从陕州回宫,郭子仪伏地请罪,皇帝将车停下来慰劳他说:“朕没有及早用卿,所以才到这种地步。”便赐给他铁券(免死牌),在凌烟阁为他画像,以表彰他的兴唐之功。

大败吐蕃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社会内部矛盾重重,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广德元年(763年),仆固怀恩叛变,屡引回鹘、吐蕃攻唐。

唐朝将领仆固怀恩是铁勒族人,安史之乱时,从郭子仪、李光弼作战,屡立战功。曾与回鹘兵击败过史朝义,官至河北副元帅、朔方节度使等职。因没有得到封官加爵,对朝廷不满,妄图反叛。他的母亲得知后,骂他忘恩负义,还举刀要砍杀他,以绝后患。

仆固怀恩与朝廷猜疑日深,最终背叛朝廷,顿集军队于汾州,寇掠并州、汾州下属各县作为自己的封邑。

广德二年十月,仆固怀恩招引吐蕃、回鹘、党项数十万部众南下,京师惶恐。皇帝召见郭子仪,问抵御戎兵之计。郭子仪说:“据臣所见,仆固怀恩不能有所作为。”皇帝问其原因,他回答说:“仆固怀恩虽然号称骁勇,但他平素不得人心。仆固怀恩本是臣的偏将,其下边的人皆是臣的部曲,臣的恩信曾施及他们。今天臣为大将,他们必然不忍心以锋刃相向,因此知道他不能有所作为。”戎虏侵寇分州,郭子仪让他的长子朔方兵马使郭曜率军援救邻宁,与分宁节度使白孝德闭城拒守。仆固怀恩的前锋来到奉天,在城外挑战,诸将请用兵击之,郭子仪制止他们说:“客兵深入,其利在于速战,不可与他们争锋。他们都是我的部曲,缓之必然会叛离;如果逼迫他们,是加速他们战斗,开战则胜负不可言。敢言战的人,斩!”便加固城墙以待之,果然不战而退。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八月,仆固怀恩不甘心失败,又勾引吐蕃、回鹘、吐谷浑以及山贼等30万军队,先出兵侵掠同州,约期从华阴趋赴蓝田,直取长安。京师震恐。代宗急召郭子仪从河中回来,屯驻长安北面的泾阳城,抵御贼兵。

郭子仪一军仅1万多人,被敌重重包围在泾阳。他命令部将四面坚守,自己亲率骑兵出没于前后左右侦察敌情。这时仆固怀恩在行军途中暴病已死,群凶无首,分营扎寨,各自为战。郭子仪心中暗喜。但敌众我寡,仗还是不好打。尤其是回鹘兵,骁勇善战,又多于唐军5倍以上。不可一世的回鹘王骄吟道:“威风凛冽气昂昂,塞外称雄无人言;鼓角声高催战马,诸蕃兵力我为强。”

战则必败,退则被歼,如何是好?足智多谋的郭子仪决定智取,放弃力敌。他派自己的得力牙将李光瓒前去回鹘大营游说。回鹘王听说他是郭子仪派来的,疑惑地说:“令公还活着吗?仆固怀恩说天可汗(指唐朝皇帝)已经抛弃四海,郭令公也已谢世,中国无主,我们才随同他来的。如果他老人家健在,我们倒要见一见。”

郭子仪深知只有争取回鹘和唐军联合,重点打击吐蕃,才能取得这场“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错过这个机会,战争的胜负、京城的安危不堪设想。他立即决定,亲自到回鹘军营走一遭。

郭子仪将要出去会见回鹘将领,诸将劝谏说:“戎狄之心,不可相信,请不要去!”郭子仪说:“虏寇有数万之众,今天依靠实力无法相敌。况且至诚能感动神灵,何况是虏寇之辈!”诸将说:“请选铁骑500卫从。”郭子仪说:“那样适足以招致祸害。”说完只带几名亲随准备上马出发。这时他的儿子急忙赶来,拦住马头哭道:“回鹘像虎狼一样凶狠,您身为国家元帅,怎么能冒这个险呢?千万不能去送死!”郭子仪说:“现在国家更危险,我以至诚相待,亲说回鹘退兵,国家转危为安,别的还有什么可顾惜的。”他的儿子还是拦着不放,郭子仪扬起马鞭,照儿子的手上打去,纵马奔驰。

回鹘首领药葛罗,怕唐军用计,赶紧叫部下摆开阵势。自己也搭弓上箭,准备射击。郭子仪远远看见这场面,干脆脱下盔甲,把枪也扔了,继续接近回鹘。回鹘首领看清后,赶忙上前迎接郭子仪。

郭子仪两次从安史叛军手里收复两京时,曾经带领过借来的回鹘兵,同他们可以说有过并肩战斗的情谊。他在回鹘人中有很高的威信,回鹘人一向称他为郭令公,表示对他的尊敬。郭子仪来到回鹘营寨,他们一齐向他跪拜。郭子仪将他们扶起,与之痛饮叙谈,又派人送来罗锦,欢言如初。

郭子仪对回鹘说:“吐蕃本是我朝舅甥之国,朝廷没有辜负他们,而他们到这里,是不再为亲了。如果乘其不备倒戈一击,如拾地芥那样容易。他们的羊马遍野,长达数百里,这是天赐,不可失此机会。今天能驱逐戎兵战胜敌人,与我朝和好而凯旋,不亦善乎!”他们遂答应下来。

郭子仪派遣朔方兵马使白元光与回鹘会师。吐蕃知道他们的计谋,当天夜里就逃跑了。回鹘与白元光穷追不舍。郭子仪率大军继其后,在灵武台西原大破吐蕃,斩首5万,生擒上万人;收取他们所虏掠的士女4000多人,缴获的牛羊驼马300里内接连不断。

待人宽厚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但他忠勇爱国,宽厚待人,从不居功自傲,因此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

李光弼和郭子仪同为唐朝著名将领,他们曾经同在朔方镇当将军,可是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太好,互不服气。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提升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位居李光弼之上。李光弼怕郭子仪刁难他,曾想调到别的方镇去。这时朝廷要郭子仪挑选一位得力的大将,去平定河北。郭子仪出于公心,推荐了李光弼。李光弼却以为郭子仪是借刀杀人,让他去送死,可是朝廷成命又不能不服从。临行前他对郭子仪说:“我赴死心甘,只求你不要再加害我的妻子儿女好吗?”郭子仪听到他冤枉自己的话后,流着热泪对他说:“现在国难当头,我器重将军,才点你的将,愿与你共赴疆场讨伐叛贼,哪里还记着什么私忿呢?”李光弼听了非常感动。两人手扶手相对跪拜,前嫌尽释。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十二月,有人掘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可是盗贼却没有抓到。人们怀疑是朝中宦官鱼朝恩指使人干的。因为鱼朝恩一向嫉妒郭子仪,并向皇上屡进谗言,一再阻挠皇上任用郭子仪。郭子仪对于祖墓被毁的原因心里也是明白的。他入朝时,皇帝先提起此事,郭子仪哭奏道:“臣长期主持军务,不能禁绝暴贼,军士摧毁别人坟墓的事,也是有的。这是臣的不忠不孝,招致上天的谴责,不是人患所造成的。”满朝的公卿大臣原来都很忧虑,怕郭子仪闹出事端,听了他的回奏后,都对他无限钦佩。郭子仪想到的是国家安危事大,朝廷的安稳远比自己的私事重要。

郭子仪功德越高,人们越尊重他。吐蕃、回鹘称他为神人。皇帝都不直接呼他的名字。甚至有些安史叛将也很尊重他,因为他曾施恩于很多人。安庆绪的骁将田承嗣占据魏州后,蛮横无理,飞扬跋扈。郭子仪派遣自己的一个部将去见他。田承嗣倒很规矩,还向郭子仪所在的方向遥望叩拜,指着自己的膝盖对使者说:“我这双膝盖,不向别人下跪已有多年了,现在要为郭公下跪。”他麾下的老将军数十人,都是王侯显贵,郭子仪颐指他们进退,他们就像奴仆一样,听从他的安排和指挥。

郭子仪处处做士兵的榜样。他领兵打仗从不侵犯百姓的利益。当时,连年战争,农村经济破坏,农民生活困难,负担很重,筹集军粮确实不易。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他不顾自己年迈力衰,亲自耕种。在他的带动下,官兵在休战时,一边训练,一边参加农业劳动。动乱时期,他的驻地丰收的庄稼到处可见。

郭子仪不仅得军心民心,侍奉圣上也很忠心勤谨。无论是手握强兵,还是方临戎敌,诏命他何时入朝,他从未迟延过。在他被幸臣鱼朝恩谗毁,削去兵权后,仆固怀恩率10万大军进逼京师。正当用人破敌之急,朝廷恢复和加封他为太尉,分宁、泾原、河西及朔方招抚观察使,关内河东副元帅,中书令等一系列虚职和实职。郭子仪从不把打仗破敌当做升官发财的敲门砖,他坚决要求辞去太尉之职,只保留招抚观察使一职即可。他上奏说,自兵乱以来,纲纪破坏,时下与人比高低、争权势已成风尚流行,他希望朝中兴行礼让,就由自己开始实现。他还说,自己早已懂得知止知足的道理,心中惧怕盈满之患。等到秩序安定,仆固怀恩被擒,往昔的官爵决心一无所受。经过他再三恳让,才辞掉了太尉之职。但这位四朝柱石,卫国功臣,理应受到宠遇。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德宗尊他为“尚父”。他既富贵又长寿,后代繁衍安泰。他有八子七婿,都是朝廷重要官员。孙子有数十人之多,当孙子来问安,他都无法分辨谁是谁,只是颔首而已。有一出戏《打金枝》,反映了他家兴旺热闹的场面。戏的故事是,郭子仪70大寿,全家人全来拜寿,只有他的六儿媳升平公主没到。儿子郭暧气愤之下打了皇帝的金枝玉叶,还斥责道:“你依仗皇父就不来拜寿,我父还不愿意当皇帝呢!”郭子仪知道儿子打了“金枝”以后,带着儿子就去向代宗皇帝请罪。代宗对郭子仪说:“儿女闺房琐事,何必计较!老大人权作耳聋,当没听见这回事算了。”郭子仪谢过皇恩,回家后把儿子痛打一顿,小两口又和好如初了。

建元二年(781年)六月十日,郭子仪以85岁的高龄辞世。德宗沉痛悲悼,废朝5日,下诏书高度评价和追念他。按律令规定一品官坟墓高1丈8尺,特下诏给他加高10尺,以示尊祟。君臣依次到府第吊唁,皇帝还到安福门临哭送行。生前死后,哀荣始终。

李光弼

李光弼(708年~764年),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属于契丹族。他的父亲李楷洛是契丹酋长,在武则天当政时期内附,官至左羽林大将军,封蓟郡公。吐蕃入侵河源,李楷洛率精兵迎战,出发的时候,他对别人说:“平定了吐蕃贼,我也回不来了”。在胜利回师的途中,他真的暴病而亡,朝廷追赠营州都督,谥号忠烈。李光弼就成了烈士子弟,他少年从戎,开始了南征北战的辉煌历史。

善用良计

大唐帝国极盛时期国土空前辽阔。北至贝加尔湖,南到越南中部,东北到达黑龙江以北,西北到达锡尔河、阿姆河流域。这中间,“九夷四蛮”出身的将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李光弼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他智计百出,功劳盖世,谱写了一幕又一幕的战争传奇。兵法中有“美人计”,是运用了“异性相吸”的原理。李光弼独出心裁,将之运用到战马上,唱出了一出令人拍案叫绝的好戏。李光弼与史思明的叛军交战时,明显感觉到对方骑兵的压力,因为史思明营中的马匹很多是从塞北带来的,这些公马精壮高大,奔跑如飞,使史思明的骑兵具有很强的战斗力。李光弼发现,没有战事的时候,这些公马每天都要赶到河边洗澡放牧。于是,李光弼大肆收购带驹的母马,一下子从百姓手里收购了母马、马驹各500匹。待到史思明的公马又到河边的时候,李光弼将母马赶出城去,却将马驹统统留在城中。母马来到城外的河边,吸引了所有公马的注意力。公马发情了,纷纷下河朝母马跑过来。母马挂念城中的马驹,转身往城中飞奔,公马紧追不舍,全部跑进唐军驻守的城中,等史思明反应过来,想要拦截马匹,这些公马已被唐军尽数捕获。后来,补充到唐军的坐骑中,使李光弼的部队成为唐军中最有战斗力的部分,功勋屡建,威震天下。这计策只是李光弼小试牛刀,他一生的故事则更为精彩。

李光弼自幼就严正刚毅,他喜欢读《汉书》,擅长骑射,显露了非同一般的资质。他的父亲去世,他按照礼节守孝,终丧不入妻室,显示了他表里如一的性格。天宝五年,他被河西节度使王忠嗣提拔为兵马使,充赤水军使。王忠嗣慧眼如炬,对别人说道,“日后能代我统兵的必然是李光弼”。天宝十三年,朔方节度使安思顺表奏李光弼为副使,知留后事。李光弼出类拔萃,安思顺十分喜爱,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李光弼不想趋炎附势,借口自己有病,推托了这门婚事。陇右节度哥舒翰素来与安思顺不和,听说了李光弼拒婚的事,就表奏李光弼入朝做了武官。

安史之乱爆发了,天宝十五年(756年),在郭子仪的推荐下,李光弼被朝廷任命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叛。他带领五千朔方军与郭子仪会合,东出井陉,收复常山郡。叛将史思明率领数万兵卒赶来支援常山。李光弼大破叛军,先后收复九门、赵郡(今河北赵县)等地,因功升为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七月,在嘉山大破史思明部,斩首万余,俘虏四千。史思明狼狈逃窜,披散着头发、光着脚板逃往博陵。李光弼进围博陵,唐军声威大震,河北十余郡县纷纷杀掉叛吏重归大唐,大半河北郡县被唐军收复。在连连大捷的形势下,李光弼清醒地认识到,敌人锋芒正锐,应该端掉范阳这个安禄山的老窝,“揠贼根本”。不料形势急转而下,哥舒翰潼关失守,长安门户大开。唐玄宗手足无措,领着儿孙逃往蜀地。长安落入了叛军的手中,留在长安的王孙公主被叛军切瓜砍菜般地杀害。一时间,血雨腥风,惨不忍睹。太子李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李光弼被授予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提兵五千入驻太原。

当地的节度使王承业荒于军政,侍御史崔众成为事实上的一把手,他和王承业本来是上下级关系,在王承业面前却没有半点规矩。在皇帝的诏令被宣读以后,崔众本该把所部兵马全部交给李光弼,可他就是不办,见李光弼只是长揖。李光弼火了,既然崔众自己撞到枪口上,他决定杀崔众立威。崔众被抓起来了,朝廷的中使也赶到了,要任命崔众为御史中丞。李光弼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对中使说道:“崔众有罪,已被关押,现在要处斩的,是侍御史崔众。如果你宣诏拜他为御史中丞,我就杀御史中丞崔众。”中使害怕了,不敢拿出诏书,崔众就在军中被斩首。李光弼从此威震三军,令出必行。

平安史之乱

同类推荐
  •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本书除了向你讲述这个伟大科学家成长的故事,还将带领你去游览迷人的热带风光,向你展示奇异的民风民俗。读完之后,你将会发现,由于汲取了科学大师的精神养料,在人生境界上,你已经获得了新的提高。这是一本值得你细细品味的书。
  •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讲述李自成起义的背景和经过。在书中,作者写了关于李自成起义兴衰始末、大明王朝的灭亡、清政权的兴起等内容,中间夹杂了诸多神话元素,可读性较强。
  • 一日看尽长安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一日看尽长安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分册)》攫取唐朝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其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的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此书,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编年史(节选)

    编年史(节选)

    《编年史》是美国传奇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家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这位民谣诗人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的往昔岁月,将那逝去的黄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本书介绍了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四大南宋诗人的文学生涯。
热门推荐
  • 异世原尊

    异世原尊

    布泽魂穿异界,重生在一个魔武废人布泽.德尔森身上。这是一个修行为主的世界,魔法和斗气是主流,但还有一种仅有大帝级别才能接触的力量,原力。随身携带的戒指拥有不可思议的治愈力量,意外觉醒莲花道台,发现还有一个戒灵。戒灵说,你小子拥有道体啊,天生就可修行原力,你做个选择吧,到底修行魔法力或是斗气,亦或是原力?布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原力,从此打怪升级,闯莲花七界,踏上一条巅峰之路。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时空狂澜

    时空狂澜

    你想成为援救地球的大英雄,还是逃离地球的狗熊?那么,在它与爱情之间,你又将如何去选择……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绝世灭天

    绝世灭天

    爱吃,爱旅游,爱运动,爱照相,这就是我。
  • 竹取青春

    竹取青春

    青春时的爱是最深的,最美的。同样也是最痛的。回忆过往的青春,讲叙青春的爱情。
  • 影视世界大穿梭

    影视世界大穿梭

    (古惑仔)骆驼:“从今天开始东星五虎变成东星六虎。”(战狼)老猫:“求你不要杀我,我发誓以后不再踏入华夏境内一步。”(武状元苏乞儿)苏灿:“我觉得丐帮应该由你来当帮主。”(功夫)老乞丐:“你骨骼惊奇我这有几本绝世神功,便宜卖你。”(我和僵尸有个约会)马小玲:“你是什么人?怎么会召唤我马家神龙。”(西游降魔篇)空虚公子:“有你在,我不空虚。”-------------------------这是一个人行走于影视世界的故事......(PS:每天暂时一更,偶尔二更。能签约的话就固定二更起。新人新书,请多支持。)
  • 魂火天噬

    魂火天噬

    地球从第一个单细胞生物到现在的人掌控整个世界,所经历的时间不知凡几,但是这不得不承认大自然造物主的神奇,人如今能掌控整个世界,靠的不仅仅是大自然,而是智慧、思想、传承,靠的是大脑。当然智慧、思想、传承这三样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大脑,还有灵魂,不错就是灵魂,不记得是哪位学者大家说过:没有灵魂的人就是一具驱壳。这话所表达的重点灵魂对人的重要性。
  • 步步长生

    步步长生

    练气,苦海,紫府,元婴,仙泉,道藏,神魂。七步之后,便是长生。七步长生,古老相传。灵魂穿越的东方晓,能否达到传说中的长生?长生是否就是一切的终点呢?这里有搬山填海的修士,有光怪陆离的妖魔,有逍遥自在的神仙。七步长生?且看我步步长生!
  • 我没勾引你

    我没勾引你

    “哎,你干嘛去?”“我找老公去啊。“我不就是你老公吗,你都勾引我了,老婆,快过来陪我玩”某男坏坏的笑着说。“我没勾引你!没有!”找老公的那位无语问苍天,老天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你要这么对我,呜呜。(本文纯属娱乐,没有啥营养,只为搏君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