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1700000003

第3章 生来是当特务的料(1)

“大人物”的童年

国民党统治时期最著名的“特务头子”戴笠,1897年出生在浙江省江山县硖口镇的保安村。这个地方,离******的老家宁波奉化县不远,所以,戴笠也算得上是******的一个小同乡了。这一层同乡关系,对于日后戴笠能得到******的重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戴笠的曾祖父戴启明,因与太平军作战有功,被清廷诰封为武德左射骑。戴启明后来搬到了离仙霞岭20公里之外的保安村,因为一个算命先生对他说,保安这个地方风水好,可谓“得此地者昌”。

戴笠的祖父戴顺旺,是个生性随和、辛劳踏实的农民,家中一度拥有耕地二百亩,生活也较为富裕。然而,戴顺旺膝下无儿,于是就收养邻村郑姓人家的儿子,取名戴冠英。戴冠英娶了江山县蓝氏家族的女儿蓝喜月为妻,生下的第一个男孩子,取名戴春风,这就是后来的戴笠。

据说,戴冠英挥霍无度、嫖赌成性,渐渐耗尽了大部分家产。1902年,戴冠英去世时,家中地产已经只剩下原先的十分之一。这时的戴春风只有六岁。

戴春风的母亲蓝喜月,和当时的一般农村妇女有所不同,她认识不少字,从小就读过《三字经》、《女儿经》、《百家姓》这些书。在她心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可谓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她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戴春风身上。因为家道已经中落,她便替别人缝缝补补,挣些钱补贴家用,供儿子上学读书。戴春风七岁时,蓝喜月就把他送到当地的私塾中,希望他有一天学有所成,光宗耀祖。

戴春风上有一姐,下有一弟,三人与母亲相依为命。从小目睹了母亲的隐忍与付出,戴春风与母亲感情非常好。他一生很少提到父亲,却十分孝顺母亲。当他成为“戴笠”并发迹以后,还经常对手下的特务们说,要学习他的母亲。“戴笠”每每对手下特务们发脾气时,也只有母亲才能劝得住他。

和中国历史上那些“枭雄”们一样,童年的戴春风,很早就表现出强烈的个性:他聪明好学,过目不忘,但并不怎么用功读书;他性格开朗,为人豪爽,却又经常惹是生非,捉弄同学;他到处交朋友,请朋友吃饭出手大方,可为此,他又不得不经常去借钱,而且常常借债不还,后来还染上赌博的恶习。

其实,这些被称作“枭雄”的人,往往有种与众不同的禀赋。比如过人的聪明、过人的精力、过人的欲望,再加上不愿受任何道德常规约束的自我放纵。戴春风,显然正是他们中的一员。这一点,从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显露出来了。

1910年,14岁的戴春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江山县惟一的小学——文溪高小。这下子,他那不安分的性格便表现出来了。原先读私塾时,戴春风碍于母亲管束,还不敢锋芒太露。而一朝离家在外,他的顽皮本质便一发不可收拾了。在学校,老师和守规矩的同学们都看不起他,而另一些同学却非常崇拜他。当时崇拜他的同学,如周念行、姜绍谟、毛人凤等人,对其雷厉风行的作风,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这些人都成为他忠实的部下。

1914年,戴春风高小毕业,考上杭州省立第一中学。这年,他娶了本县凤林乡毛应升之女毛秀丛为妻。到了1916年,戴春风那不安分的性格给他招来了一场横祸。

原来,戴春风在杭州中学读书期间,结识了不少朋友,整日在杭州城鬼混。有一次,他从一家照相馆的边门,钻进隔壁一家旧货店,说是借件衣服照相用,不等店伙计答应,就拿了衣服逃之夭夭。店伙计看清了戴春风佩戴的校徽,追到学校里告发。结果,学校将戴春风开除,他中学也没有毕业。

被学校开除的戴春风,先是过了一段游手好闲、吃喝玩乐、广交狐朋狗友的日子。到了1917年,浙军第一师在全省各地招兵买马,以平定军阀周凤岐的叛乱。戴春风闻讯,便报名当了兵。

不过,到了军营里,戴春风仍然喜欢赌博。晚上熄灯以后,他会翻越栅栏到兵营外去和流氓、光棍们打牌,还通过打牌赚了很多钱。他用这些钱请军营的弟兄们吃喝,也经常用请客喝酒的方式,与外面的地痞流氓和青帮分子们结交。

戴春风第一次上战场,他所在的浙一师就在宁波吃了败仗,于是他偷偷离开了部队,流落在宁波街头。多亏母亲挂念儿子,一路寻找到宁波,才把他领回到家中。

戴春风回到家里,见到了妻子毛秀丛和白白胖胖的儿子,这才稍稍“收心”,自此一家人安稳度日。母亲督促他参加衢州师范学校的入学考试,聪明的戴春风,稍加复习,就在1919年以榜上第二名的成绩通过。

然而,当一个小学教师,并不是戴春风的理想。而且,在邻居眼中,戴家这个儿子却是读书当兵样样不成,对他自然不给什么好脸色。自尊心极强的戴春风,又怎能忍心受得了这些!他下定决心,再次离开家,去杭州、上海闯荡一番!

再潦倒也要交朋友

来到上海,戴春风开始了一种被当地人称为“打流”的生活。“打流”是句南方的方言,意思是在外游荡、不务正业。

这时的戴春风,是个名副其实的“打流鬼”。他大量结交社会上一些流氓、小偷、瘪三、无赖、乞丐、盗匪,这些人又将他引荐给青帮中人。通过“打流”,戴春风得以广交三教九流的朋友。

不过,要说他的第一个大收获,那就是结识了胡宗南这个在日后合作25年的生死朋友。

戴春风与胡宗南的相识,始于杭州西湖边的一次偶遇。当时的戴春风,只有一套夏装,却十分讲究门面。每隔一天,他必定去杭州西湖里洗澡,同时把自己身上惟一的一套夏衣脱下,用湖水洗干净,然后放到湖边的草地上晾晒。等衣服干了他再上岸,体体面面地穿起来,去逛大街,访朋友。他只有一双白帆布鞋,也是每次穿脏后,也是先在湖里洗干净,然后花上一个铜板,买点****涂抹上去,这样就看起来又像新的一样。

这一天,戴春风照例又去湖滨洗澡、洗衣服。他怕晾在湖边的衣服被风刮跑,特地在上面压了几块小石子,又躲回湖里。偏巧这天来了一群小学生,从湖滨经过,其中有几个调皮的,把压在衣服上的石子捡起来,向湖里掷着玩。

戴春风生怕衣服被吹走,不禁站在湖里大声喊叫起来。可是光着身子,又不敢出水,不免狼狈之极。正巧,带队的青年教师发觉了他的窘态,便重新捡起几块石子,把衣服铺平压好。还点头微笑,冲戴春风打了个招呼。

一向爱交朋友的戴春风,怎能放弃这样一个彬彬有礼的书生?等四周没有人的时候,他就从水中窜出,穿起衣服,追着学生队伍跑过来,与那个青年教师攀谈起来。

那个青年教师,便正是胡宗南。胡宗南字寿山,是浙江孝丰县鹤落溪村人。1919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吴兴中学,毕业后受聘于孝丰县立高等小学任教。这天,他带着班里的学生到杭州游览,却不想碰上了戴春风。

胡宗南当时的境遇,虽说比起戴春风稍强了一些,但他胸怀大志,不满于只当个教书先生,所以常常感到苦闷。同为“怀才不遇”的落魄之人,两个人同病相怜,一见倾心,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从此成为至交。

就像美国华人学者魏斐德所说的:戴笠跟胡宗南都是“小知识分子”,他们具有一种非理性的自负和庞大的野心。魏斐德说,“他们各自在对方身上看出了自己对权力和地位无限的渴望”,于是,两个人意气相投,从此开始了长达25年的交往。

后来,戴春风离开杭州来到上海。此时正是20年代初,他穷困潦倒,身无分文,只能寄居在表妹夫张冠夫的家里。

在上海,戴春风依然讲究体面。他身上也只有惟一的一套西服,但他每天都会洗一遍,趁睡觉时晾干。张冠夫当时在上海小北门地段租了一间小阁楼,房子很狭小,所以戴春风只能睡在这对小两口床边的地板上。自然,这导致戴春风与表妹王秋莲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王秋莲经常对戴春风恶语相加,而戴春风总是怂恿表妹夫张冠夫纳妾,以此报复王秋莲。

当张冠夫去商务印书馆上班时,戴春风经常光顾上海小东门十六铺那一带,他在那里的流氓中间小有名气。十六铺是个混乱的商业地带,出过像杜月笙这样的人物。而戴春风,也得以结交了这位大名鼎鼎的帮会头子杜月笙,这是他“打流”岁月的又一大收获。

杜月笙的经历,也和戴春风有几分相似。他小从父母双亡,家境贫困,由姐姐抚养长大。杜月笙也是从小就好赌博,因为偷了姐夫的钱去赌博,只好跑到上海“打流”。由于他兼做水果生意,又被流氓地痞们称为“水果月笙”。

那时正是20年代初,杜月笙还没有成为日后的“上海王”,此时的他,只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小老大,幻想能在上海滩横行打天下。处在这个阶段的杜月笙,自然对社会上的三教九流、地痞流氓广为结纳。

两人有相类似的经历,都是生性放纵不羁的“鬼才”,他们一见倾心,谈得十分投机。杜月笙也惺惺相惜,常给戴春风一些接济。不久,两个人结为把兄弟,杜月笙比戴春风年长9岁,又有绰号“水果阿三”,所以戴春风称杜为“三哥”。

戴春风与“水果阿三”搅到一起,使得表妹王秋莲很不高兴。但表妹夫张冠夫对此不以为然,没有责备戴笠的意思。王秋莲又转而当面规劝戴春风,戴春风不便反驳,一味哼哼哈哈,背地里仍与杜月笙来往,而且常是深夜才回家,让张冠夫两口没法休息。王秋莲见状,总是给戴春风吃闭门羹,还经常冷嘲热讽,使戴春风很是难堪。戴春风不得不离开上海,再度回到江山乡下。

不过后来,戴笠发迹后,不忘当年张冠夫待他一点好处,将他引为心腹,安置到管金柜、管外汇的岗位上,掌管军统的财政大权。但戴笠对王秋莲耿耿于怀,视同仇人,有时指桑骂槐,大骂王秋莲是“黄脸婆”。王秋莲也不肯低首媚戴,双方就这样对峙着。不过,戴笠最终念她是亲属,对她也没有什么加害。

交易所里邂逅******

在这段“打流”岁月里,戴春风广交三教九流,除了结识胡宗南与杜月笙之外,最影响他一生的,还是第一次见到了******。

大约是在20年代初的一天,戴春风闲逛来到上海证券交易所附近,立刻被那里的情景吸引住了。

交易所是幢灰色的水泥大楼,各色人等摩肩接踵,出出进进,里面传出阵阵喧嚣。戴春风心生好奇,就随人群涌进大厅,顿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只见宽敞的大厅人头攒动,所有人都是面红耳赤、大汗淋漓,声嘶力竭地喊叫着,并作着各种手势。在大厅的正前方有座高台,上面站着三个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他们时而在身后的黑板上写着什么,时而朝台下大喊几声,情绪都十分激动。

戴春风一边观看,一边绕过那些激动拥挤的人群,来到股东休息室门外,向里面打量。只见一排排的方桌后面,坐着或西服革履、或马褂长袍的股东们。他们有的抽烟,有的喝水,有的闲聊,有的搓麻将。一些身着粗布短衫的小伙计跑前跑后,为他们沏茶倒水,递热毛巾。戴春风小心翼翼地走进去,好奇地打量着那些富翁们。

这时,一位斯文儒雅、身着长衫的中年人喊住了戴春风,对他说:“喂,后生仔,帮我买盒香烟好吗?”

这人满口江浙口音,可见是一位“有钱的同乡”。他支使戴春风买烟,分明是误把他当作这里的伙计了。而戴春风自然很想巴结巴结,于是一路小跑,买回香烟,必恭必敬地连烟带零钱一起递给中年人。

中年人很大方地把零钱给了戴春风作小费,客气地说:“这些钱你就拿着吧。”

“不,先生!这怎么好意思。”戴春风故意推辞着。

中年人有些惊诧了:“原来你不是这里的伙计?”

戴春风回答道:“不是,我刚从家乡来,见这里热闹,就进来看看。”

那位中年人赶忙道歉:“原来是这样,那太对不起啦!听口音你是江浙人,你姓什么?多大啦?”

原来,中年人是当时上海《星期评论》的主编戴季陶。他当时正与******、陈果夫等在交易所做股票生意。那天,三个人挣了不少钱,戴季陶心情正好。他见戴春风精明能干,又有些文化,不免和他多说了几句。戴春风也忙着为他斟茶,并一一回答他的问题。

******和戴季陶为什么会在证券交易所呢?据说,当时******正同包括戴季陶、陈果夫在内的一帮朋友在上海做股票投资,为孙中山的革命事业集资。因******与时任中华革命党的财政部长的张静江过往甚密。张静江见******能文能武,颇为赏识,并多方给予扶持和鼓励。他动用所掌管的党务基金,和虞洽卿等合作,在上海开办了证券物品交易所。他还送给******一笔钱,作为入股资金。于是******便与戴季陶、陈果夫等人,终日泡在交易所,成了名符其实的“股民”。

而此时,戴春风正与戴季陶谈得起劲,突然有人打断了他的话:“传贤兄,快出牌呀!跟那小瘪三罗唆什么?”

戴春风抬头一看,见说话的是戴季陶身旁一个身穿西服、身材干瘦的青年。戴春风受了污辱,很不高兴,不客气地回敬对方:“你说谁是小瘪三?我看你才是大瘪三!”

“果夫,怎能这样衣帽取人?”另一个人的说话声响起,也是熟悉的浙江口音。

戴春风一转脸,发现说话的是个三十来岁的人,长得英俊端庄。第一眼看见此人,戴春风不由肃然起敬。不过,当时他还不知道,这个人正是后来决定自己命运的******。

这时,戴季陶把几块钱塞到戴春风手里,替陈果夫为他陪礼:“小老乡,别往心里去,这些钱你先拿着,以后有什么难处,再来找我们。我们常在这地方。”

戴春风还想推辞,而******在一旁劝道:“后生仔,拿着吧,以后有什么困难,找我们谁都行。”戴春风不再推辞,他心里越发敬重这位气度不凡的人物。

此后,戴春风一有空就往交易所跑,帮戴季陶干些杂活,他竭力想讨好自己的这个“本家”。天生的机敏和野心,使他意识到,这些人可不是一般生意人,他们很可能是当时人们说的“革命党”。

戴季陶也很关心这个年轻人,问他有什么生活目标。一开始,戴春风只是谨慎地说,自己“只要有饭吃,什么都行。”后来,他告诉戴季陶,自己很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戴春风开始叫戴季陶“叔叔”,他满心指望,这些“革命党”一定会提拔自己。然而,几个月后,戴季陶、******等人突然从交易所消失了。戴春风非常失望,暗中抱怨这几个“有钱的老乡”竟然不辞而别!

戴春风与******一干人的会面,对于******来说,可能印象并不深刻,也许他很快就忘了这个“小跑腿”、“后生仔”。

而对于陈果夫来说,他也不会想到,这个“小瘪三”戴春风,日后却成了自己最强劲的竞争对手。由他一手操办的军统,总是压倒了自己和弟弟陈立夫一手领导的CC系和“中统”特务组织。

不过,对于当时一文不名的戴春风来讲,这次的邂逅,却给了他一个很大的梦想。

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国民党顿失重心,各派政治力量开始了重新组合的过程。当时,报纸上登出“******其犹龙乎”的大红字标题,戴春风看到这篇文章,他开始猜测:******是否能成为未来中国的最高统治人物?

告发75名黄埔生

1926年的春末夏初,戴春风在江山县城内的悦来客栈里,与文溪高等小学的同学毛人凤不期而遇。

同类推荐
  •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本书是宋以朗围绕其父宋淇的一部传记。宋淇(1919—1996),笔名林以亮等,文艺评论家和翻译家,在文学批评、红学研究、翻译、电影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与张爱玲、钱锺书、傅雷、吴兴华、夏志清等有深交,长期以朋友身份担任张爱玲的文学经纪人和顾问,张爱玲去世前将遗物(包括遗稿)交给宋淇、邝文美夫妇保管。作者在私家资料、家族记忆和公开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本书的叙述,书中涉及的大量细节不仅还原了宋淇的一生,披露了那一代文化人的相知相惜,破解了不少疑团和误解,也构建了一部“细节文化史”,使读者可以看到20世纪华语文学、翻译、电影和大时代的一个侧影。
  • 俾斯麦(名人传记丛书)

    俾斯麦(名人传记丛书)

    从纨绔子弟到铁血宰相,他狡猾诓骗欧洲20余载;他凭借铁血暴力三次战争一统德国,震荡欧洲格局;他独裁守旧,镇压工人运动,却又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保险制度;他骄傲、自负,不分敌友,却是德国近代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 高尔基

    高尔基

    刘明山编著的《高尔基》内容介绍:高尔基所处的那个年代,正是俄国文学空前繁荣的时代,然而,高尔基却以他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走进俄国文坛。由于他出身于社会底层,所以他特别了解广大的人们群众生活的疾苦,在世界文学历史中,他的作品第一个在创作中真实而生动地歌颂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群光辉的英雄形象,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一起来翻阅《高尔基》吧!
  • 杜甫(名人传记丛书)

    杜甫(名人传记丛书)

    杜甫——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本书客观叙述了杜甫的一生,他天资聪颖的童年、他漂泊半生的羁旅生涯、他流传后世堪称“诗史”的著作,都一一展现出来,希望青少年读者能更好地学习这位诗人的可贵之处。
  • 忠信笃敬:何炳松传

    忠信笃敬:何炳松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了现代历史学家何炳松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热门推荐
  • 调皮公主遇上爱

    调皮公主遇上爱

    看我们的甜心小丫如何斗情敌,会花痴,打渣男,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
  • 咖啡先生追妻记

    咖啡先生追妻记

    他就像是咖啡一样,柔和,温暖。这样的咖啡先生喜欢上了同样柔和又温暖的奶茶小姐。奶茶小姐与他不同,奶茶小姐总是甜甜的,而咖啡先生总是有些苦涩,或者说……这就是比较内敛的腹黑!!!他们的故事要从那个有着透明阳光的午后说起……敬请关注咖啡先生追妻记
  • 重生之妖孽归来

    重生之妖孽归来

    她是22世纪的佣兵之王,代号狂云。本已在一次任务中爆炸身死,却意外重生。什么命运多舛,体弱多病,孤煞终生?她偏不信邪,是命又如何?重生一世,我偏要逆天改命!人前,她是容貌绝美的妖孽男神。人后,她是潜伏在黑暗的利刃,染尽鲜血。身后,总有一人,为她细心抹去所有的污渍,将其深拥。“宝贝儿,让爷来,脏了你的手,爷可是会心疼的。”某女狠狠地翻了个白眼……
  • 首席婚宠:三少的逃跑新娘

    首席婚宠:三少的逃跑新娘

    片段一:“卫修霁,你放我出去。”席安看着卫修霁冰凉犀利的眸子,以及站在卫修霁身边的明艳女子,声音凄厉。“少奶奶精神病不轻,麻烦你们照顾好她。”卫修霁转身,吩咐身后的精神病医生,阴霾而又犀利。片段二:他翻身将她压在身下,眸子森寒:“席安,你的命是我的,你永远不会逃出我的手掌心。”手里的动作没有丝毫的停顿,扯掉了她身上最后的屏障,光洁的身子在空气中暴露。“是吗,卫先生。”席安用尽全身的力气,踢向他的下半身,却被他灵巧的抓住了脚踝。满地旖旎,一片火红的暖意。片段三:结婚五年,她强迫自己逃离他身边。“席安,如果你伤害了它,我要你死。”他用自己的狠戾,一次次将她推向深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巅峰小保安

    巅峰小保安

    衣冠就要禽兽!当保安,就要活出个人模狗样,混他个风生水起,一个身份如迷的小保安,一些形形色色的女人,演绎了万花丛中的一段段离奇韵事。让你们看看小保安的牛叉!
  • 惑世妖王:宠妻如命

    惑世妖王:宠妻如命

    她是在一场权利交替的血腥之争下苟活下来的避世野丫头,一朝踏回尘世,已负血海深仇。她一直张扬洒脱,自以为主宰了自己的路,却发现她的路都是别人设计好的阴谋。她曾在三界族内叱咤风云,人与妖类都敬她三分,却因所谓亲人给的一个身份,举步维艰。她曾爱憎分明,扬起嘴角昭告天下:“我微生凉,此生只爱乐正绝。”却因世人给的身份,爱的三界内血流成河。待她开始回望一路,往事全部都是年少的刻骨,而前路已是荆棘载途,因着命运,她走了一路的无辜爱恨与遍地血色,她,不甘心。她不甘心此生只为命运主宰,终有一日,她登上高处,坐拥千军万马,人与妖族无不臣服。她想,她该赢了,赢这所谓的爱恨情仇,战场高座,以及这轮回颠倒的命运。《师徒篇》“此次一别,师傅赠你一分冷漠,两分冷淡,三分冷清,四分冷血,五分恩断义绝!”“师傅,徒儿赠你一颗滚烫的心。”《帝王篇》“今我日光城已无日光,大雪潇潇,寒意冷颤,昨日刚开的梅花今日就被冻的凋零入土,不知妖王您过来赏何种花草?”某男子摸了摸被冻红的鼻尖,笑道:“虽无高傲梅花,但有高傲美人可赏。”《夫妻篇》“城主夫人,你有没有听过民间一句俗语,叫做,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听过又如何。”“你知道一起干什么活吗?”某男子笑的邪魅。.......
  • 下一站的幸福

    下一站的幸福

    童年的一场车祸,没有了妈妈,此后与温暖没有关系,直到黑暗中的一双手,让她感受到阳光,驱走了孤独,感受到了安心,正当她鼓起勇气,勇敢向他时,却因为一场玩笑,让他们成为不相交的平行线。几年再见,林默,你还好吗
  • 天才娃子:夜

    天才娃子:夜

    一夜之间,她成了夜家的少奶奶,到最后,才知道他爱的不是她,签了离婚协议之后,发现自己已经有2个月的身孕了她怀着宝宝匆匆离开。他找了她6年,6年后,她带着宝宝现身......
  •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凰台上凤凰游

    这个小故事是由男女主角指定婚姻为主线所引发的一系列爱恨情仇的小故事啦~希望读者大人们喜欢~~
  • 股票作手操盘术

    股票作手操盘术

    《股票作手操盘术》内容简介:杰西·利弗莫尔是世上最孤独而具有传奇色彩的投资者,他跌荡起伏的股市人生融于《股票作手回忆录》这一经典之作中,该书的人物原型便是杰西·利弗莫尔。他对股市操作的灵感,证实他确实是一位罕见的投资天才。《股票作手操盘术》一书是杰西留给世人的珍贵纪念,写于他1940年去世前不久。通过这《股票作手操盘术》,读者可以了解利弗莫尔价格狙击方程式,学会在充满风险的股市中把握时机、管好钱袋、控制情绪等。坦率地说,当杰西·利弗莫尔在股市揭开连接时间和价格因素的帷幕时,他注定是那个时代耀眼的投机者中是最闪亮之星。在四十年的投机研究中,他呈现给读者一份非常精美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