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1500000002

第2章 虎啸山林,被霸杭州(1)

一、举家迁居杭州拱宸桥

光绪三年农历五月初四(1877年6月14日),虽是初夏,但地处江南的杭州湾一带己是一派盛夏的景象。骄阳炙烤着大地,鸣蝉在树梢上聒噪着。

当地的农民都在紧张地准备着做花糕和粽子的原料,准备过冬红节。

冬红节是杭州湾一带对端午节的称呼,慈溪县山里的农民们对这个节日非常重视,讲究也颇多。民间还流传着“冬红花糕夏至面”的谚语。因此,在前一天,家家户户便忙活开了,都在准备过节的东西。村民们一边忙活,一边闲扯说:“这才刚入夏,就这么热。看来,今年夏天又要热死人了!”

就在大家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掩映在一片树木之中的几间茅草屋却显得异常安静。没有人声,也没有鸡鸣狗叫,只有几名村妇不时从逼仄的茅草屋中进进出出。突然,茅屋里传来一声女人的惨叫,之后,便是新生儿“呱呱”的啼哭。

孩子降生了,几名前来帮忙的村妇也陆续离开,各自回家去了。村民们在路上碰到她们,大都好奇地问:“生了?男孩?女孩?”村妇们七嘴八舌地回答说:“张家媳妇可真有福分,又生了个男孩。”国人向来有“多子多福”的观念,在穷乡僻壤,这种观念就更加牢固了。

张家的男主人张全海是一个木匠,手艺尚可,但在慈溪县的乡间,确实没有多少活计可供木匠发挥才能。因此,张家的日子过得异常艰苦。尽管他知道妻子临产在即,但仍无法在家陪伴,因为一天不干活,全家第二天就要挨饿了。

张全海一大早便背着木工工具箱出去找活了。山区人口稀少,他走了几十里路也没能找到东家,便沿着乡间小路,迈着疲乏的步子回家了。张全海走近自家的破茅屋,听到里面传来新生儿的啼哭声,他脸上的愁云立即散去。张全海加快脚步,气喘吁吁地向家门口奔去。

妻子产后虚弱,但仍然一脸的幸福。她有气无力地对张全海说:“是个男孩。”

张全海捧着自己的第二个儿子,满心欢喜地看了又看。但这种喜悦很快便被忧虑所代替。这个家本已一贫如洗,今天出去了大半天又没有找到活计,以后又要多养一个孩子,这日子恐怕要更加艰苦了。

张全海的大儿子名叫大林。因此,他顺理成章地给二儿子取名为小林。刚刚出生的小林肉嘟嘟的,颇有几分虎相,生肖又属虎,张全海又给他取了个乳名,叫阿虎。张小林,乳名阿虎者便是日后叱咤风云的上海滩三大亨之一——张啸林。

张啸林出生后,张全海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了。为了一家四口的口粮,他拼命地赚钱养家,白天四处找活计,打些零工,晚上回家后还要干些箍桶的活。清朝末年,民生凋敝,百姓的生活异常困苦。杭州湾一带在19世纪60年代还一度成为清军与太平军拉锯的战场,农民、手工业者时时都面临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凄惨生活。当时,木匠的收入十分微薄,箍三个桶才能赚一文钱。张家的生活过得比普通农民更加艰苦。

两个孩子一天天长大,家里的开销日渐增多。张全海意识到,如果长期在慈溪县的乡下呆下去,全家迟早会饿死。张全海无可奈何,只得另寻生路。光绪十三年(1887年),在张啸林十岁这年,张全海便和妻子一起,将家当拾掇拾掇,拉着孩子,举家迁到杭州拱宸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十分富庶。传说,夏禹南巡之时,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省绍兴市),曾乘舟航行经过杭州,并舍其余杭(余杭即方舟)于此,故名“余杭”。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而一统天下,朝廷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开皇十一年(592年),隋王朝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

隋大业六年(610年),大都督杨素凿通江南运河,从江苏镇江起,经苏州、嘉兴等地而达杭州,全长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桥成为江南运河的起讫点。运河的开通促进了杭州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到南宋定都杭州之时,杭州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人口40余万,百业兴旺的国际大都市了。

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大运河全线开通,杭州水运可直达大都(今北京),成为全国水运交通要津。这便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对外贸易起了很大作用。杭州,尤其是拱宸桥一带发展更加迅速。一时间,杭州城四方客商云集,游人纷至沓来,“人间天堂”的美名驰誉中外。至清光绪年间,杭州城的人口规模已达60余万,成为中国最为富庶的城市之一。

张啸林在慈溪的老家离杭州拱宸桥约140余公里,交通也相对方便。因此,一向安土重迁的张全海一旦打定主意,决定外出谋生之时,便将目光锁定在了商贾云集,作坊林立的拱宸桥。

张家在拱宸桥的西端赁屋住下。张全海在屋子临街的一面开了一家“张记箍桶铺”,仍操旧业。由于他勤劳本分,而且杭州人口众多,张记箍桶铺的生意逐渐好了起来。一家人的生活也逐渐安定了下来。

拱宸桥是京杭大运河南端著名的桥梁。桥梁总长98米,宽5.9米。桥身用条石错缝砌筑,上贯穿长锁石,桥面呈柔和弧形,为三孔石拱桥。拱宸桥中的“宸”,意为帝王宫殿,高大的拱形石桥,象征对帝王的相迎和敬意,桥由此而得名。

二、无行少年入私塾读书

生活安定下来之后,张全海夫妇将全部心思都放在了两个儿子身上。张全海希望儿子们能够出人头地,以后再也不用像自己一样背井离乡地谋生活了。张大林已经十六七岁了,他便将其送到了一家织造绸缎的纺织机房当学徒。旧时民间有不成文的规矩,学徒不发薪水,只供吃住,再发给一些剃头钱。虽然没有薪水,但张大林的一应开销都省了下来,张全海对此颇为满意。

家里逐渐有了些闲钱,张全海便合计着要把小儿子送进私塾去念书。他发现,张啸林自从从慈溪县乡间搬到拱宸桥后,便经常与街面上的野孩子们混到了一起,染上了一身的游气,开始学坏,经常动手与别人打架。他知道,张啸林在乡间之时虽然也比较调皮,但本质不坏,只要读读书,接受先生的教诲,肯定会变好的。

在小儿子念私塾这个问题上,妻子却与张全海唱起了反调。她的理由很简单,家里的情况刚刚好转,在这个时候花费一笔钱,让张啸林进入私塾读书,似乎很不合适。但张全海却格外地固执,他一味坚持,要让两个儿子“一文一武”,将来都出人头地。大儿子学习纺织,应该算“武”,小儿子自然该去读书。

就这样,张啸林进入了私塾,开始了学生生涯。刚开始几天,张啸林每天早晨背着母亲缝制的书包,赶赴私塾,跟着先生读经、写字,有模有样。

跟街面上的野孩子也逐渐断绝了来往。张全海夫妇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但好景不长,一段时间过后,张啸林和私塾中的少年们混熟之后,很快成为了他们的头头。当时,能进私塾的大部分是有钱人家子弟,像张啸林这样出身小手工业者之家的孩子并不多。

清朝末年,读圣贤书,跻身仕途的传统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大部分有钱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读点书,提高一下自身修养,将来投身商场。因此,私塾先生对学生们的管教也并不严格。

在这种背景之下,私塾里出了一个被称为“私塾少年”的特殊组织。这些私塾少年大多都是十几岁的半大小子,他们不爱学习,不守规矩,喜欢小偷、小摸,并以此为嗜好,追求刺激。私塾先生拿他们没有办法,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什么也不知道。更有甚者,一些私塾少年拿点小钱贿赂一下先生,便能换个自由,想去干什么便干什么。

张啸林跟“私塾少年”组织的成员们很快厮混到了一起,并将他们的全部手段都学到了手,甚至有过之而不无不及。张啸林偷的东西大部分是自家的,所以他对别人总是说“拿”而不说“偷”字。从家里“拿”了一些小钱,他便学着别人赌博。

有一天早上,他按时来到私塾,但先生却不在。几个少年便拿出赌具,抛开书包,押起宝来。张啸林看得出了神,便很快掌握了其中的技巧。中午回家的路上,他暗自盘算,这赚钱也太容易了,我也要去赚钱,赚大钱,把所有同窗的钱都赢过来。

下午,张啸林在家里偷了一捆现成的木桶料,在当铺当了八枚铜板。他悄悄地将铜板揣在怀里,来到了私塾,跟一帮少年赌了起来。那次,他的手气特别好,几把下来,他竟赢了15枚铜板。张啸林望着手中赢来的铜板,欣喜若狂。从此,张啸林便爱上了赌,而且越赌越大。在他发迹之后,一场赌下来,动辄便是几万大洋。

与其他“私塾少年”的成员比起来,张啸林虽然出身贫困之家,但却有一身的力气。他在乡间的生活经历给了他强健的体魄,因而打起架来,在整个私塾里竟然找不到对手。张啸林理所当然地当起了他们的头头。同窗们每天都要向他交纳从几到十几文不等的保护费。

一天晚上,张全海想找支笔记帐,一时找不到,便去翻儿子的书包。此007时,张啸林已睡熟。张全海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竟然从儿子的书包里翻出了一张西洋春画。张全海顿时气得七窍冒烟、浑身发抖,一把将张啸林从床上抓起来,狠狠地扇了他一个耳光。

张全海怒吼道:“说,妈的,你在私塾里到底学到了什么?”

张啸林被打得懵了,好半天才缓过神来。他以为自己在学校里赌博的事被父亲知道了,便在父母的责骂下吞吞吐吐地将所有事情一股脑地都道了出来。张全海气得脸都变了形,他伸手又是几记耳光。他原以为,儿子不懂事,弄张春画只是好玩。打一顿,吓唬吓唬也就罢了。没想到,他小小年纪,竟然有这么多劣迹。

打完之后,张全海又是一声怒吼:“你书包里的那东西是从哪来的?”

张啸林被打了之后,反倒平静了许多。他明白了父亲说的是什么,也知道了挨打的根源。既然挨打了,不如一次挨个够。他坦然地回答道:“是我花了七枚铜板从世兄那里买来的。”

张啸林口中的世兄是指私塾先生的孙子。当时,为套交情,私塾里的学生大多将先生的儿子或孙子称为世兄。张啸林也不例外。张全海听了儿子的叙述,心中颇为愤懑。先生为人师表,对家人应该严加管教才对,怎么能让孙子拿这种东西害人呢!张全海无力地挥挥手,示意张啸林回屋去睡觉。

张啸林进入房间之后,一会儿便打起呼噜来,似乎什么事也没发生过。张全海却没有如此坦然,他开始为儿子的前途担忧起来。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张全海便加紧了对张啸林的看管,规定他一放学必须立即回家,不准再和“私塾少年”们厮混了。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张啸林明显收敛了很多。私塾先生年过六旬,学问一般,但字却写得苍劲有力。张啸林对写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铺开纸笔练字。日复一日,长进不小,字写得很像样了。父母见他如此,这才感到一丝欣慰。多年之后,当张啸林已经成为上海滩大亨之时,他常以自己能写一手好字而自豪。他每到一处风景名胜之地,便兴致勃勃地挥毫泼墨。灵隐寺、莫干山等地都留有他的题额。

三、成为游手好闲的流氓

自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后,帝国主义便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市场。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济受到了外国势力的极大冲击。小商人、手工业者在沉重的压力下苟延残喘,傍徨失措,宣告破产倒闭者时有所闻。“张记箍桶铺”也没能逃脱厄运。由于洋铁桶逐渐在民间普及,箍桶铺地生意逐渐清淡,几乎到了要关门停业的境地。

光绪十六年(1890年),江浙一带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素被誉为“天下粮仓”的江南失收。一时间,老百姓衣食无靠,饿殍遍野,疫病纷起。难民们投亲靠友,纷纷涌入杭州、宁波、上海等大城市。生活无着者便铤而走险,干起了打家劫舍,剪径劫道的勾当。老百姓在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下,生活日益困苦。

张家靠着平日的积蓄,总算勉强撑了一阵子。但不幸还是降临了,张全海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很快便丢下孤儿寡母,撒手归西了。张家的顶梁柱塌了,一切都乱了套。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年甫20的张大林带着母亲和弟弟扶柩归乡,将张全海葬在了慈溪老家。

办完丧事之后,母子三人重新回到拱宸桥。张大林结束了纺织机房学徒的生涯,和母亲一起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继续经营箍桶铺。张家的生活日益艰难,年甫13岁地张啸林也明白家庭的变故带给这个家的将是什么样的后果。009有一天,张啸林突然对母亲说:“姆妈(吴方言区旧时对母亲的称呼),我想离开私塾去找一份事做。”母亲听了张啸林的这番话,潸然泪下,她发现平日里调皮捣蛋的小儿子似乎在一夜之间长大了。母亲考虑了一番,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艰难地点了点头,同意了儿子的请求。就这样,13岁的张啸林,在哥哥的安排下进入了纺织机房,当了一名学徒。

随着时间的消逝,父亲的死在张啸林心中留下的伤痛逐渐痊愈。张啸林很快和机房里的其他学徒厮混在了一起,赌博、喝酒,玩得不亦乐乎。但学徒工没有工资,每个月只有几块钱的剃头钱,张啸林很快便穷得“叮当响”了。于是,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开始从机房里偷纱锭,偷来之后低价卖出去,再拉着一帮狐朋狗友去酒店喝酒。

时间一长,机房老板便发现了张啸林的偷盗行为。但是,张啸林能打在拱宸桥一带是出了名地。他怕挨揍,不敢直接去找张啸林,便去威吓张大林。张大林身为一家之主,尽量息事宁人。他赔尽了理,赔足了钱,总算把这桩事了结了。

不偷东西便没有钱,张啸林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有一天,他看见许多工友放工后神秘兮兮地走进了一间极为简陋的棚子,里面立刻传来吆五喝六的声音。此时已是赌场老手的张啸林马上明白了其中的玄机。他眼睛一亮,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每天放工之后,张啸林便一头扎进了赌棚,有时甚至旷工去参加赌博,一赌就是一天。张啸林的赌运似乎特别好,总是赢的时候多,输的时候少。很快,张啸林便成了赌棚里的一颗明星。很多工友纷纷慕名前来,和这位年仅十几岁的少年在赌桌上厮杀一番。

同类推荐
  • 当代名家:蒋子龙自述人生

    当代名家:蒋子龙自述人生

    对许多男人来说,当父亲是一种“遗隧的艺术”。天下所有由处男变为父亲的人,无不是在毫无实际经验的情况下开始履行做父亲的责任,待到有了经验,知道该怎样针对自已孩子的具体特点而尽职责的时候,孩子差不多已经长大,性格定型了,空留下许多遗憾。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却可以有完美的合适。家是女人的梦,女人是男人的梦,能将梦转化为现实的夫妻,才能长久。在现实中偶尔还能—梦的夫妻,就是快乐的神仙眷侣了。
  • 世纪伟人毛泽东珍闻

    世纪伟人毛泽东珍闻

    本书分为逸才毛泽东、神武毛泽东、智者毛泽东三部分,多角度展示了毛泽东一生的丰功伟绩。
  • 豺狼陷阱: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悍将

    豺狼陷阱: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悍将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要悍将隆美尔、希姆莱、山本五十六、土肥原贤的生平事迹。具体内容包括:出版《步兵攻击》引起元首关注、晋升非洲军长进军北非沙漠、结识冲锋队员加入纳粹组织等。
  • 生命之催化乐章:石油化学家闵恩泽

    生命之催化乐章:石油化学家闵恩泽

    奠基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以知识报效国家,一生成果难数,开发生物柴油推动绿色化工,凭贡献乐享人生。
  • 史玉柱全传

    史玉柱全传

    史玉柱是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之一。从1989年以深圳为起点,史玉柱在经历了20多个春秋之后,最后在上海这个繁华大都市指点江山。在史玉柱身上承载着崇高至上的荣誉,也背负着巨大的失败,大起大落给这个原本普通的创业者烙下了非凡的印记。史玉柱最大的资本不是他的财富,不是他的股票,而是惨败之后的东山再起,而是以常人难有的勇气完成的人生大逆转。商海沉浮,史玉柱起死回生,再造奇迹,为无数创业者高高地竖起了一面精神旗帜。
热门推荐
  • 血染洪荒

    血染洪荒

    一个生于21世纪的青年,为了完成九位师傅任务,回到了上古年间,可是到了那里他发现,他自己所处的“上古”和他师傅说的完全不一样,那么他到底到了哪里呢?又是否能完成这个任务呢?
  • 阴阳脉传承

    阴阳脉传承

    远古大能阴阳天尊许凡遭挚友迫害,不得已转世。少年许凡乃一代书生,智谋无双,玩弄君王于鼓掌之间,机缘巧合下觉醒记忆,开阴阳,转生死,走上复仇之路......
  • 女王很毒:高冷总裁约不约

    女王很毒:高冷总裁约不约

    她,顾夏,上辈子遭渣男背叛,重生后,她,苏浅宁,苏家二小姐,不复懦弱的性格,从此轻松驾驭各种风格,卖得了萌,装得了逼,商界上无往不利的商人,遇上高冷总裁千莫瑾,却总是频频无奈。当腹黑、嚣张的女王遇上高冷、闷骚的总裁,又会上演一出怎样的好戏?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花千骨之画中缘

    花千骨之画中缘

    白衣飘飞花落处,清魂净骨覆尘哀。千千心碎子不知,曾经佳人画中来。
  • 星帝万岁

    星帝万岁

    我靠,我只是偷窥大明星洗澡就被雷劈,太倒霉了,咦,?怎么回事怎么还没有到地面?我要掉落到哪?
  • 时空宿主

    时空宿主

    天地之间无限宽广,共有大千世界数千,中千世界、小千世界数之不尽,每时每刻都可能有一方世界毁灭,也可能有一方世界得以新生。灵器一族中的“宿主”一支,以自身天赋,穿梭于各大世界之间,以寻求自身的宿主,两者签订契约之后,相辅相成共登大道!
  • 龙猫胆的传说

    龙猫胆的传说

    两只经过蛊术锤炼的龙猫胆流落民间,其中一只被视为祖传宝贝,代代相传,并为此引起系列纷争,导致手足不和,自相残杀。另一只一直被守护者隐藏起来但也代代相传。为了揭开一个巨大的秘密,云南蛊术名人一路跟踪,混进守护者家族,终于盗取两只龙猫胆并加以炼化......
  • 我的魔王物语

    我的魔王物语

    这是一个半人半吸血鬼的少年,在遥远的神话时代于魔界崛起成长为魔王,与众多魔王、邪神还有诸多神族众神交织的故事!【求收藏啊!我前面写的《暴君末世》《魔王进化史》《武侠世界的魔王》都超过百万字,求放心收藏!】
  • 嘘,别说话请吻我

    嘘,别说话请吻我

    简奕君曾以为那个爱情长跑了七年的男人之间的感情是固若金汤无坚不摧的!可谁曾想,他还是背叛了自己!当一个人东山再起的时候,故事却总是那么离奇,自己写的一部小说中最爱的男主冷易之居然出现在自己的生活里!来的莫名其妙更是让她措手不及这是不怀好意的玩笑还是命运的巧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