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1300000005

第5章 少数民族李姓

白族李姓

白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并散居于云南省碧江、元江、昆明、昭通及贵州省毕节等地。早在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在赐给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以张姓时,又赐各酋长杨、李、赵等姓。唐代史学家杜佑,曾任岭南节度使,熟悉南方少数民族情况,他所写的《通典》中记载有白族的姓氏:“其地有数十部落……有数十姓,以杨、李、赵、董为名家,各据山川,不相役属。”从中可以看出李姓是白族中的大姓,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历史上,白族李姓曾涌现出一些比较著名的人物,如宋代大理国有大臣李紫琮,明代有文学家、史学家李元阳,清代有学者李倬云、李根云、李崇阶等。现在,李姓仍为白族四大姓之一。

回族李姓

回族中的李姓,主要源自赐姓。如唐代时的“李光颜,本阿跌失,敕勒十五部落之一也。因世有武功,赐以国姓荣之”。再如五代十国前蜀的李舜弦(诗人)、李徇(文学家、药物学家)、李成三兄妹,本波斯人,其先于隋朝时来中国经商并定居,后封官入仕后赐给了李姓。于唐大中元年(847年)经宣武军节度使卢钧荐举入朝策试,并于次年被授进士及第的李颜升,太祖开宝四年(971年)被封为怀化将军的李珂末均大食国人,其姓也是及第受封后的赐姓。唐代时,门第森严,等级分明,姓氏族谱志书均是皇帝“颁诏册定”的,故“国姓”是不敢冒用的。赐予回族的李姓,不仅唐代有,明代也有。如初以翻译外国文书后被升为锦衣卫指挥的哈只,宣德二年(1427年)朝廷浩封时,因无中国名,故赐姓李(诚)。此外,有个别的李姓则是改姓。如明代的李蛰,原本姓林,但祖上“性刚正不挠,为执政所嫌,从容毕命于福州”,其后便改姓“李”了。(参见《闽书·方外志》)

清代,内务府回回人尼亚咱改姓为李,这也是回族李姓的又一支。李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河北、西北和东北地区。李姓也有属皇帝赐姓的,如唐代进士李彦升、唐末词人李珣及其胞妹前蜀国主昭仪李舜弦;原名哈只一回回人氏,明初宣宗宣德一二年(1427)赐姓李,名诚。时任通事,授锦衣卫指挥使(《明宣宗实录》卷33)。李宗燕,原居北京,明太祖时任云南副将,永乐二年调迁常德,“下车数载,落业府东关外,居住沙河街”。另一支为李象贵系。李象贵,祖先隶籍江南,世居风阳府凤阳县之奔步街。明永乐年间,李象贵征剿有功,官迁常德卫,落业常德府东关等等。

苗族李姓

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百万以上的大族,有半数以上人口生活在贵州高原,其余分布在湖南、广西、云南等省区。苗族本来没有姓氏,在清代之前,其称谓一直是“子父连名制”,即以本名加父名。苗族之李姓,最初也是从苗名中转化来的,是苗语名字“拟”的讹写,“拟”是苗语水牯牛之意。汉姓李,苗姓为“孟恩路”,这就是“子父连名制”的一种特殊写法。

至清代,苗民普遍有了汉姓,这是在清朝改土归流的过程中出现的。清朝官府在编制户籍、登记造册时,往往以汉姓之音来代替苗名,例如户主(男性)名“务收”,负责登记的官员就将“务”译为“吴”,于是就成了“吴收”。还如“郎”被译成“梁”,“枉”被译成“王”,“掌”被译成“张”,如此等等,汉姓大量出现在苗民中。苗族中的李姓,一些就是这样产生的。

今黔西威宁地区的七大苗姓中,就有李姓。这些李姓,有些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有的已经与李姓的原义无关。苗族李姓还来自汉苗通婚及子女的老师为其改汉姓。

壮族李姓

壮族系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成,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1982年统计约有13378万人,90%以上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少部分居住在云南、广东等省。李姓在壮族中人数较多,曾出过一些有影响的人物,如太平天国著名将领李开芳、李锦贵、李文彩等,均为壮族李姓人。

瑶族李姓

瑶族主要由古代“长沙武陵蛮”的一部分发展而成。李姓为瑶族主要姓氏之一,瑶族原有十二姓居于第五位。瑶族李姓根据血缘远近,分有若干“房”;各房都有称呼,辈分称谓有“本头”、“巴比”、“九古”等。

有关瑶族十二姓的传说,据《过山榜》所载,盘瓠与评王公主生下六男六女,分赐十二姓:盘、沈、鲍、黄、咛、邓、周、赵、胡、唐、雷、冯。其中五男姓李,名应瑞,封本司仆射郎官、紫金大夫,食邑1000户。在随十二姓瑶人八月十五日飘湖过海后,先与其他七姓瑶人为避官祸,会合在上五堡京子村居住,至嘉靖十三年(1534),又与其他七姓瑶人,到江华龙山开垦落业,李姓总管江华龙山七里岭一段,为山主。其子孙有李锡韩、李锡进,号名李目郎、李九郎。其后世系不详。著名的瑶族李氏,有清代广东八徘瑶民反清首领李英,还有清代湖南瑶民起义首领李元发等人。

畲族李姓

福建畲族李氏始祖原为西突厥沙陀部落首领,名叫朱邪赤心。唐时,因镇压庞勋起义有功,被唐懿宗赐为李姓,号李国昌,世袭为晋王。其儿子李克用,孙李存勗五代时逮有后唐王朝,是为庄宗,南唐李升、后主李煜皆其后。南唐王朝覆灭后,其裔孙李保朱举六男,其三子李火德携子,于宋初逃难入闽,居福建上杭县稔田乡官田和丰朗两村,为入闽始祖。其十一世孙李君达,于南宋景定年间(1260年)由稔田迁徙泉州安溪县湖头。

元至正13年(1353年)为避倭寇侵扰,其十六世孙李廷玉,自湖头迁徙至福州汤岭,畲族同胞相救,后纳为女婿,妻名蓝色艳。

元至正23年(1363年),李廷玉由福州汤岭迁霞邑四都雁落洋,其裔与畲胞雷、蓝、钟结为姻亲,从畲俗、操畲语。

明正德八年(1513年),李廷玉六世孙莅鼎始祖万十三郎由雁落洋迁居福鼎白岩村,生儿六人,分礼、乐、射、御、书、数六房。礼房派衍店下巽城樟岚、后壁垄、沿州祠堂基、前岐下坑、安仁管基、三娘坑。乐房派衍桐山深垄、管阳乾头、刘山。射房派衍浙江泰顺玉塔、昌基及霞浦龙门殿等地。御房派衍叠石茭阳、王海、店下鹧鸪岩。数房派衍平阳大麻洋牛角湾、浙江苍南水头状元里、五亩田头、鼎邑佳阳乡的大路、横坑、前岐镇的桥亭乌溪、熊岭岭头。

《华姓氏谱·李姓卷》开宗明义指出:“李姓为当今中华第一大姓。追溯其渊源,实际上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李姓得姓之始,二是李姓名门望族的世系之源。”所谓郡望,即是郡中的望族,也即郡中的显贵姓氏。姓氏郡望,不仅是该姓发祥地的标记,也是氏族人口、经济实力、政治地位与文化影响力等综合族力强盛与否的反映。

同类推荐
  • 被围与突围

    被围与突围

    本书表达了一位资深文学研究者的当代文化忧思。在始终强大的环境中,“被围”注定了陷落的命运,它让人们在茫然中自失,在平庸中满足,磨损理想,剿灭信仰,滋长狡黠。而这种境况的改变,只能以人们原本敏锐的感受力的恢复为前提。因此,“突围”也就是使人们恢复对世界的原始感受。但是,世界是被各种假象遮蔽的,只有通过批判和清厘才能使它恢复。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古老的中国天文学从萌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天象的观测到宇宙起源的探讨,还是从星象的占卜到历法的推算,都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今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有世界上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早的日月食记录、早的彗星记录等等。在历法方面,自秦汉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百余种古历,实属世界罕见。《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天文历法》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古人眼中的天地、奇异神秘的天象、星象和占星、古代历法、杰出的古代天文学家等。
  • 生肖民俗

    生肖民俗

    生肖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已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肖民俗》归纳、总结、展示了十二生肖文化的内涵、历史传承和其基本构成,让每个属相、而又意欲了解其知识的人都能从中有所获益,抑或是为临时需要者答疑解惑。它能成为您的案头之物,贴近您的生活。
  • 天津老俗话

    天津老俗话

    《天津老俗话》就将这些流传于天津民间的各类老俗话汇集起来,在记录其内容的同时,深入发掘每句老俗话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写出俗话所涉及的人物、事件,特别是与其相关的动人故事。
  • 女娲文化研究

    女娲文化研究

    女娲神话与对于女娲的崇拜信念及行为,很难说其产生孰先孰后、孰因孰果。不过,此文化对我们现在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时至今日,依然有一些神话带着对女娲及其事迹的虔信和崇敬,成为当地民间女娲信仰的组成部分。不过如今大部分女娲神话已逐渐脱离了原初浓厚的信仰色彩,神圣性、虔敬化的程度已大为减弱,但从中依然反映出民间对于女娲的情感和观念,所以也是我们研究女娲信仰时的重要参考材料。
热门推荐
  • 像花儿一样开放(原创经典作品)

    像花儿一样开放(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梀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和春日大神一起穿越

    和春日大神一起穿越

    本书已完,练笔渣作,剧情崩坏,切勿入坑。如有受虐倾向,入坑后请自重,勿要在书评区发表任何评论,否则百分百禁言。
  • 约鬼

    约鬼

    那晚我在微信上摇到一个美女,她竟然让我……而后的事情,越来地离奇……
  • 女配翻身

    女配翻身

    只是闹书荒随便找了一本特俗剧情随意看了看,然后嘴抽吐槽了一下剧情!结果就被踹进书里,踹就踹吧,为毛别人都是女主,自己却是个白莲花作死女配,老天爷对我是有多不满啊!!!!
  • 假如我是个能打的唐僧

    假如我是个能打的唐僧

    如果西游记里悟空和唐僧的性格对调,唐僧是个骁勇善战,放荡不羁的和尚,悟空是只胆小怯懦,老实巴交的猴子。取经路上,唐僧棒打遇到的所有妖怪,却对为爱私奔的奎木狼和宝相国公主网开一面,令悟空刮目相看。得知紫霞被关进天牢,唐僧怂恿悟空前去营救,还告诉悟空:“紫霞喜欢你”。悟空前往营救紫霞,却不幸被杨戬打败。关键时刻,唐僧出手与杨戬战了个两败俱伤,帮悟空救出紫霞,而悟空也得知了唐僧总是帮助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原因。
  • 骰境

    骰境

    一个神造的虚构世界,三个颜色的骰子形成三个空间,当空间相互交融,真相终将被人发现。这里有低贱的骑奴骑师,刀客刀工;有高贵的剑仙剑神;有美丽善良的花仙花子和来去无踪的鸟婴一族;还有神秘莫测傀儡师与尊贵神圣的骰师。这里人分九等,阶级不可逾越。看一个逆天之魂如何从最低等的骑奴成长成惊天动地的存在,当最终与神的碰撞,他是被锁魂灭神,还是划破虚空万物归真,抑或是成为又一个骰境之神……逆天之魂:非刀非骑亦非剑,一个没有境之印记的人。骰师:神的使者,可预知万物生死。一手三骰,转动命运罗盘。傀儡师:一困身,二扣心,三锁魂,四灭神。缚身结,追心扣,封魂锁,破神灭。以万物为引,以万物为傀,神秘莫测的力量,不可战
  • 妖魔之殇

    妖魔之殇

    若,妖魔无迹;便,人仙猖狂。若,妖魔为患,便,人神共愤。天道九重,怎是妖魔为殇;百万冤魂,寂侯王者归来。何为妖?何为魔?何为人?何为仙?我是天畏,我便让天畏………
  • 天庭典狱长

    天庭典狱长

    林逸原本只是一个平凡的打工族。直到有一天,他遇见了一个猥琐的老头。从那天开始,他的命运被彻底的改变。老头告诉他,天庭的监狱崩塌,无数犯人逃跑,而他,则被临危受命,成为了天庭第二代——典狱长
  • 侠行者

    侠行者

    行者,践行者,坚守某种信念的人。侠行者,践行自己的侠义知道,不为外物所动,信念重于生命。(也可以当做是观侠客行有感)沈飞,失忆的少年,很莫名其妙的一个人。林海风,重生20年,决心要打趴下敢抢他女人的所有人。杠细七,拥有着厚重的家族历史,背后有着一股神秘势力,自己却毫不知情。林千玉,妄想症中二病症候群,团宠。四个少年少女,组成的一个小势力,目的是维护世界和平,虽然是玩笑,可是他们会让整个世界颤抖。
  • 杏林拾翠

    杏林拾翠

    本书收集了近四十篇短文,基本上是围绕着探索中医五千年史中一些有意义和有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