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
李姓从形成时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带。春秋时期,李姓主要活动在今河南、陕西、河北、山西及湖北、四川的部分地区。著名思想家李耳,是正史中立传的第一个李姓人物。李耳以后,李姓人口逐渐增多。
秦时李姓以李耳的后裔为主向四周发展,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记载:李耳的后代李宗,字尊祖,在魏国做官,被封于段,为干术大夫。李宗之子李同为赵国大将军,是最早迁入今河北的李姓人;李同孙李兑为赵相,曾孙李跻为赵国阳安君。李跻有两个儿子:李云、李恪。裔孙李恪的儿子李洪,到秦国(在今甘肃、陕西一带)做官,是最早迁入今陕西的李姓人;李洪其孙李兴族为秦将军。李兴族之子李昙,字贵远,在秦国任御史大夫,有4子:李崇、李辨、李昭、李玑。其长子李崇,封南郑公,开创陇西房,四儿子李玑,任秦国太傅,其二儿子李牧在赵国做官,开创赵郡房。后来,陇西房又分为39房,赵郡房又分为东、南、西3组。这两房形成李姓宗族最重要、最根本的两大支派。
其他史载李姓有:春秋时晋文公(都城在今山西翼城东南)的理狱官李离、战国时魏文侯(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相李悝,都是早期迁入今山西境内的李姓人;战国时被秦昭王任为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守的李冰,是最早迁入今四川的李姓人。
两汉三国时期
两汉、三国时期,李姓人又以河北、甘肃为中心,不断向周边地区扩散,开辟新的聚居点。
西汉时,李姓有一支迁居今山东、江西等境,如李耳裔孙李解,因在胶西国做官,留居高密(今山东高密县西南);始初任军师将军的李淑为豫章(今江西南昌)人。
又名《戎路表》、《戎辂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钟繇六十八岁时写。
钟繇的字以书写自然,风格古朴,以及章法结字的茂密幽深著称。这些,在此帖中都可约略见到。大约从东汉开始,李姓陆续迁徙西南,分布于四川、广西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如三国时蜀汉兴亭侯李恢为俞元(在今云南澄江县境)人。另据史载,东汉时率乡勇抗击海贼的李久为辽东人,表明李姓在这个时期已发展至今辽宁一带。西北地区,这个时期李姓已发展至今宁夏一带,如东汉末车骑将军李催为北地(今宁夏吴忠西南)人;向东南又发展至今江苏,如东汉时善风角占候之术的李南为句容(今属江苏)人;向南已发展至今广东、湖南、湖北,如东汉时交趾刺史李进为高要(今属广东)人,三国时吴丹阳太守李衡为襄阳(今属湖北)人。魏孝文帝(元宏)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九月十四日造讫。楷书,10行,行20字。在洛阳市南部郊龙门石窟古阳洞北壁。
它一反南朝靡弱的书风,开创北碑方笔的典型,以阳刚之美流传后世。
三国时,魏文帝立“九品官人法”,州设大中正,郡设中正,执掌用人权,从此形成把持政权的士族制度。在这个任人以“家世”为重的时代,“士族”行列里没有李姓。这表明在三国以前,李姓算不上大姓。但是,据史料记载,这一时期也涌现了一批李姓名人,他们对李姓日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如西汉“飞将军”李广、音乐家李延年等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四分五裂,社会动乱,战争频繁,中原人被迫大规模外逃,多数渡江南迁,其中即有李姓人,也有北迁的,如西晋治书侍御吏李楷,率全家离开洛阳,北迁至今河北,后来家族不断发展,成为李氏望族之一。
这一时期,李姓已在北方发展成为名族,逐渐散居各地,形成新的分支望族。东晋、南朝时期,排列士族姓氏等级,把北方山东(指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一郡之内的大姓望族称为郡姓,列王、崔、卢、李、郑为大姓。因为士族门第大抵是由祖先有声望、代代保持富贵、常有功臣名人、一家男女熟习礼教的形式和表现异于常人的风尚、能谈论、有文章等各种因素构成的,说明李姓已经崛起。但是,这里所列的大姓仅限于“山东”地区,说明当时李姓还不是全国的大姓。
十六国时,先后出现了两个李姓政权——大成国和西凉国,从而提高了李姓声望。
《李思训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亦称《云麾将军碑》,李邕撰文并书。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建于今陕西境内。此碑书法瘦劲,凛然有势,结字取势纵长,奇宕流畅,其顿挫起伏奕奕动人。
隋唐时期
李姓从形成时起,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内,虽然也有人在朝做官,但因知名度不高,所以,几乎是默默无闻。隋唐五代时期,陇西李氏杰出人物李渊、李世民父子创建了李唐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因而也形成了一个中国李姓发展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李姓贵为国姓,是最尊贵的姓氏,为李姓的大发展和在全国的繁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李唐朝廷采取分封宗族子弟为王、赐姓等手段,强行推动李姓向全国播迁,使李姓在唐代成为门第至高无上、人口急剧增长的姓氏。据不完全统计,唐朝赐姓涉及到国内上十个民族、16个异姓,其中包括汉族异姓和外国异姓。赐姓、改姓、冒姓(主要是赐姓),大大扩展了李氏宗族。
李姓大规模南迁,也始于这一时期。唐高宗皇后武则天690年废睿宗李旦,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她任用酷吏,屡兴大狱,使宗室、朝臣不少人被牵连冤杀。为了避祸,宗室李姓部分人从长安、洛阳逃到比较安静的江南定居。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及其部将史思明,以诛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历时八年方被平定。这场战乱,使中原人民遭受了空前浩劫,大批人被迫逃往江南避难,其中就有一批李姓人。此外,唐穆宗时发生了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朋党之间将近四十年的斗争,史称“牛李党争”。等到唐武宗即位后,任李德裕为相,李宗闵被贬死,牛僧孺亦被黜。到了唐宣宗时,牛派得势,李派则全遭罢斥,李派首领李德裕被贬为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琼山县东南)司户,于850年病死,其子孙有部分人留居当地,成为最早徙居海南的李姓人。
另据史料载,唐代还有因贬谪、充军而流落到南方的李姓。如武则天当政时,为打击唐宗室子弟,许多皇族李姓被贬谪到闽粤一带,这些人的子孙遂留居南方,繁衍发展。
唐末至五代年间,因中原地带长期动乱,河南因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众起义,最后在福建创建闽国。河南一些李姓人随王氏兄弟入闽,定居于莆田、晋江,后又分支甯化、上杭、邵武、清流等地,进而又向西发展,分布于广东、广西的一些地方。
两宋时期
唐代以后,出于多种原因,李姓播迁更加频繁,分布地更为广泛。其中,迁徙人数较多的要属宋代“靖康之变”时的南迁。
《土母帖》,李建中书,行书,12行,行106字。
李建中是北宋初期书法名家,其书法骨肉停匀,神气清秀,对宋代书家有很深的影响。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冬,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次年4月,金国贵族俘获宋徽宗、宋钦宗及其宗室、后妃等数千人,并掠走大批珍宝器物、皇家藏书,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1127年5月,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即宋高宗),史称南宋。同年10月,南宋政府南迁扬州,后又逃到镇江,再逃至杭州。这一时期,中原人因之多次大规模南迁,有的追随宋高宗赵构的足迹,有的则自找去处,总的流向是长江以南地区,其中有许多李姓官绅士民。此外,还有抗金义军中的李姓人辗转南迁。如王屋(今河南济源)人李兴,领导一支抗金义军转战于黄河两岸,因作战失利,李兴率领所部义兵万馀人南渡归附南宋。迁徙江南的李姓人,以寓居浙江、江苏者为多,其次还有迁至上海、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者。例如,覃怀(今河南武陟)人李曾伯,举家渡江后居嘉兴(今属浙江),宋理宗宝佑年间举进士,后累官至治海制置使;李芾从开封徙居衡州(今湖南衡阳),恭帝德佑初至潭州;开封饮食业以烹饪羊肉著名的厨师“羊肉李七儿”、以善于用肉和各种莱肴做汤闻名的“杂菜羹李婆婆”等南迁后在杭州重操旧业。
明清时期
明清时,李姓已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明末开始,闽粤李姓陆续有人东渡,向台湾和东南亚各地迁居,成为李姓南下移民的继续。明朝天启年间,颜思齐和福建人郑芝龙设寨于苯港(今北港),郑芝龙多次招徙漳州和泉州的汉人到台湾垦荒。当时有李魁奇随其入台,这是入台最早的李姓人。
此后郑成功据守台湾,其麾下有不少李姓将士,成为台湾早期李姓居民。历经清一代的迁徙,由东南沿海入台者络绎不绝。
中国人向海外播迁,也始于这一时期。这些向外迁徙的人中,自然也有许多李姓。
《枉问帖》纸本。纵22.6厘米,横41.5厘米。
此帖一封书信,用笔厚重遒劲,气势开张,颇有后世碑学气息。应祯的尺牍,秀丽而又有气度,行笔自然大方,横向取势的撇、捺、横都很生动有致,字的大小,粗细变化自然。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袁义达在他的著作《中国姓氏》一书中指出,李姓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当代李姓人口已达8700余万,为中国第一大姓,约占全国人口的79%。其研究同时证实:如果加上少数民族中的李姓和海外华裔李姓,李姓总人数超过1亿,是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同姓人群。根据研究者的统计,李姓在中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四川、山东3省,而河南为李姓第一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