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1100000043

第43章 朱元璋是个行刑人(3)

《明史》上说,胡惟庸作为一国丞相,很多年来一直受到朱元璋的宠爱,自己独揽丞相大权,有的时候,发生了一些事情也不向皇帝报告,还随便提拔人和处罚人,架空了皇上。当时有很多人知道丞相其实才是真正的执行官,而皇上在此时其实就是名誉上的,而且跟丞相说话比较说得上,想见皇上一面那是多难的事啊,于是人们送给胡惟庸的金银财宝不计其数。胡惟庸家真的是天天车水马龙的,家门口的车造成了不知多少次交通堵塞,很多出租车司机谈起他们家的门口,都是大惊失色。老朱不是傻子,他也渐渐知道了胡惟庸的专权,而他最恨的就是别人专权,这不是拆我的台吗?就因为他专权,即使他没有罪,也要把他杀掉。

可见,胡惟庸的罪就在于擅权僭侈,而这正是朱元璋最忌讳的。

胡惟庸是朱元璋的老乡,在朱元璋起兵后投奔了朱元璋。胡惟庸从元帅府的奏差、宁国县的主簿、知县,逐渐爬到了左丞相的高位。可谓是一路高升,朱元璋对胡惟庸的专权早就有所耳闻,只是一直怀恨在心,老朱不因为一点小事就治胡惟庸的罪,不值得,他要等胡惟庸把篓子越捅越大的时候,一起在秋后算总账。

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下令限制中书省的权力,命令以后臣向上奏书,不许“关白”中书省。“关白”是什么意思?就是凡是送给皇帝的奏章,都要同时送给中书省丞相一份。作为皇帝,朱元璋希望大权独揽,掌控生杀予夺,决定一切,怎么能允许这个权力被丞相分割呢?自己吃肉,也不许别人喝汤。至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他除掉胡惟庸,废除丞相制度,不过是洪武十一年不许“关白”中书省的措施的延续。在丞相被撤消以后,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六部与皇帝之间,没有了丞相这一中间管理层,朱元璋就实现了大权独揽。

明朝是老朱打下的天下,朱元璋要把它传给子孙,他不仅不愿意自己的权力被丞相分割,而且也不允许子孙的权力被丞相分割。因此,他把撤消丞相制度这件事写到《祖训》里头,规定说你们以后不许犯傻,立丞相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立了丞相他就会找机会分你的蛋糕,这是咱们家的蛋糕,怎么能让别人随便吃呢?他吃了你还吃得饱吗?如果你们谁要立丞相,一定要被严厉惩罚!

从这个角度说,胡惟庸又死的不冤。

说它是冤案,是因为在将胡惟庸处死时,他还没有罪名,后来所指的罪行都没有实证,所以说他是冤枉的。他死后,才说他谋反,说他勾结蒙古人,说他勾结倭寇,罪名越加越多。这些罪证一件件揭发出来时,已经到了朱元璋的晚年。

说胡惟庸的案子不是冤案,是因为他死于专权,他影响到了皇帝的集权,就该死,所以说皇帝没有冤枉他。

李善长死得冤枉

但是即使胡惟庸有不冤的成分在里面,但是有人是真的冤啊,那就是跟随朱元璋打下天下的韩国公李善长。当时胡惟庸的案子已经出来了,古代的规定大家也知道,但凡跟罪犯有点瓜葛的人就会被惩处,轻的流放,重的处死。李善长跟胡惟庸也是老乡,平日里关系自然不错,他们又都是淮西派,当然更不是一般的亲密了。而且,李善长弟弟的儿子是胡惟庸的侄女婿,他们是亲戚。而胡惟庸又是李善长介绍来的,对胡惟庸有知遇之恩,所以应该惩治李善长。朱元璋当时也明白,就说,李善长跟我这么多年,忠心耿耿,不能处死。但是,令人不解的是,胡惟庸案发十年以后,又有人告发说李善长早就知道胡惟庸要谋反而不揭发,因此他就是“胡党”。这时候的老朱可能是岁数又长了十岁,变得糊涂了,于是就把李善长抓来杀了,李善长一家七十多口都被处死。李善长从朱元璋一起兵的时候就跟随他,在他的左右给他出谋划策,并且在后勤处料理一切繁杂事务,把个军队后勤部整顿得井井有条,还一直为老朱供给军饷。但朱元璋在集权问题上从不手软,最终还是将李善长处死了,这就是所谓的“胡惟庸案”。

在胡惟庸案中被牵连的李善长死后第二年,虞部郎中(负责山林绿化的官员)王国用就上书为他鸣冤,意思是说李善长的地位已经很高了,即使帮助胡惟庸篡位成功,地位也不会更高,李善长不会为此冒这么大的风险。李善长这样有大功的人得到如此下场,将会令天下人寒心。

据说,王国用的这封信是学士解缙代为起草的,虽然批评尖锐直白,但入情入理,无可辩驳。朱元璋读了如此冒犯的话,心知理亏,竟然不予追究,足见李善长死得有多冤枉。

胡惟庸一案导致胡家三族被诛,因被指控为所谓“胡党”而遭屠戮的人达一万五千之众,其中除了李善长还有很多公侯。杀了李善长后,胡惟庸案也宣告结束,此案的后果是废除了丞相制度。

丞相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将近两千年之久,中书省撤消以后,中国的丞相制度就此over(完结)了,明朝从此不再有什么丞相,而至于后来的什么“救时宰相”于谦、“奸相”严嵩、“革兴宰相”张居正,都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丞相或宰相,所谓的“崇祯五十宰相”,也不是真宰相。清朝承袭明朝制度,依然没有设宰相。大家耳熟能详的“宰相”刘罗锅,实际也不是宰相,只有宰相之名,而无宰相之实。真的追究起来,这些大臣是连宰相的名也没有的——所谓宰相,不过是内阁大学士或首席大学士。在明清,习惯上把所有的大学士都叫宰相,那只是沿袭以前的说法。

先发制人杀蓝玉

蓝玉案,或称“蓝党之狱”,爆发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蓝玉是定远人,开国公常遇春的小舅子,在常遇春手下当兵,作战勇敢,所向披靡,被授予武德卫指挥使职务,地位逐渐上升。后来,他又先后跟随中山王徐达征讨北元残部,跟随西平侯沐英征讨西番,跟随颖川侯傅友德征云南。由于屡立战功,蓝玉被封为永昌侯。蓝玉最著名的军功,一是洪武二十年(1387年)作为左副将军随大将军冯胜出塞,降服了北元悍将纳哈出;另一个就是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的捕鱼儿海战役。

1388年三月,蓝玉率领军队15万人北征,从大宁进到庆州。蓝玉听说元帝脱古思帖木尔在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便抄近路,兼程而进。到了百眼井处,这里距离捕鱼儿海还有四十里,仍然没有发现元军行迹,蓝玉便想引兵退还。部将王弼此时提出了不同意见,说:“我们领兵,深入漠北,没见到敌人就回师,这样没法向上交待啊。”蓝玉一听也对,于是命诸军继续前进,并采纳王弼的计谋,在地上挖大坑做饭,这样敌人就看不见烟火了,军队就能够不被发现行踪,秘密前进。后来探听到元帝营在捕鱼儿海东北八十里处。蓝玉命王弼为前锋,迅速出击,直奔元帝大营。

而元帝脱古思帖木尔以为明军刚与纳哈出作战不久,粮草匮乏,不会深入北方再战,于是放松了警惕,没有作任何迎敌的准备。无巧不成书,上天帮助明军,在他们奔袭北元汗帐的大营之时,恰好风沙弥天,大草原上的沙尘暴可不是一般的厉害,能见度也就是十米。明军一路顺顺利利地到了汗帐外,才被北元军发现。此时,脱古思帖木尔根本不能再作什么有效的抵抗。北元太尉仓促上阵,很快战败被杀。脱古思帖木尔侥幸脱身,带着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数十人逃往和林方向。蓝玉率精骑追赶,但元帝使出了浑身解数,拿出追死兔子的本领,蓝玉最终没有赶上。

这一次战役,脱古思帖木尔的二儿子地保奴、嫔妃公主一百二十三人、官员三千余、人口七万七千多、马驼牛羊十五万多头,以及大量印章、图书、兵器、车辆,都被明军俘获。蓝玉带着这些人啊物啊的战利品,高高兴兴地回朝了。

这次战役是北元政权遭受的最大挫折。元朝领导人虽然离开了中原,但在漠北一直保有完整的官僚体系。但是这次之后,他们就彻底没戏了,在这之前重回中原享受现代生活的希望,被蓝玉彻底摧毁了。从此,逐鹿中原只是他们午夜梦回时只能称得上是想法的想法了。

蓝玉因此以军功而晋升为凉国公,他是继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之后的明军重要将领。蓝玉此后又在明军数次北征蒙古的战争中脱颖而出,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洪武后期的最勇猛的将领。

蓝玉因此不断地加官进爵,地位逐渐显赫。

但是,蓝玉因立有军功和受朱元璋的宠爱,渐渐骄傲恣肆,居然纵容家奴侵占民田。御史对其家奴的不法行为进行质问,他就大胆地驱逐御史。蓝玉带兵北征回还,半夜来到喜峰关城下,要求开门,关吏限于制度没有及时开门,他一气之下就毁关而入。后来,又有人告发他,说他私自占有元朝皇帝的妃子,致使人家妃子以为找到了好的靠山,结果事情败露,羞愧至极以至上吊自杀了。在军中,他为所欲为,擅自升降将校。这可是皇帝才能做的事,他居然代劳了,皇上应该不怎么感激他。参加西征后,他被升为太傅,而与他同时出征的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却被封为太子太师,他对此大为不满,整日满腹牢骚。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琐揭发蓝玉谋反。经审讯,说是蓝玉串通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东伯何荣、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谋划在朱元璋出宫耕种田地时起事。这可是朱元璋两大忌讳之一,当然不会轻易放过谋反的人了。于是,蓝玉被族诛,凡连坐的都称为“蓝党”,一律处死。朱元璋亲手写诏布告天下,并将蓝玉谋反的事实编为《逆臣录》。朱元璋在诏书中说:“蓝玉这个逆贼谋乱犯上,结果不幸事情败露,跟此事有瓜葛的有一万五千人,全部被杀死。从今天起,跟蓝玉有关系的人就全部赦免了。”杀了一万五千多人以后,朱元璋似乎还觉得自己已经很宽容了,因为其他人已经被赦免了。然而,仅列入《逆臣录》的高官就有一公、十三侯、二伯。经这一次杀戮之后,明初的功勋宿将差不多都被杀完了,各军府卫所被株连诛杀的军官达几万人。这时候,朱元璋还说什么“跟蓝玉有关系的人就全部赦免了”,这句话听起来很是冠冕堂皇,因为这时候人差不多都死绝了,谁还敢、谁还能追问呢?

如此众多手握重兵的高级将领,为什么会毫无反抗地束手就擒呢?很显然,他们没有任何要同朝廷作对的意思,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谋反。但与此相反,朱元璋却早为这次杀戮做了精心准备。

虽然朱元璋对权臣的防范由来已久,但蓝玉案爆发还是有一个重要的导火线。蓝玉案爆发前一年,即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朝中发生了一件大事:四月二十五日这天,心慈手软的太子朱标不幸逝世,享年三十九岁。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对朱元璋的打击非常大。他在皇宫东角门召见群臣时说:“眼看着我老了,没有几天活头了,太子居然死了,这难道是命吗?”不禁大哭,这时他已经六十五岁高龄了。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皇位只能由皇太子的长子接任,而朱标的长子早已夭折,这时排行老大的朱允炆才十五岁。朱元璋诛杀权臣,本来想要为子孙铲除后患,当年,朱元璋曾对朱标明确表示,铲除权臣如同除掉荆杖上的棘刺,是为了便于掌握,但是他没想到太子朱标会死在自己的前面。

史书上曾经有这样的记载,当初马皇后去世以后,朱元璋一直郁郁不乐,少了这么个跟自己并肩作战的最好的战友,朱元璋心里十分的难过,于是有点事就可能把他老人家的怒火勾起来,老朱也是不含糊,你让我生气,我就让你脑袋搬家。但是生性善良的太子连鸡都舍不得杀,怎么见得了自己的父亲像是杀鸡似的杀人呢?所以有一次,太子朱标实在忍不下去了,就进谏说:“陛下您杀大臣杀得太多了,这样恐怕会伤了君臣间的和气吧?和平相处多好,干嘛一定要诉诸武力呢?”朱元璋听了以后没说话,沉默很久。结果第二天,朱元璋把太子叫来,将一根荆棘扔在地上,然后命令太子捡起来。面对长满刺的棘杖,太子觉得很为难,自己又没有戴手套还不扎死?朱元璋见太子犹豫半天,就对他说:“这根荆棘你拿不起来吧?我替你将刺磨干净了,这样不就拿的起来了吗?现在我所杀的人,都是将来可能威胁到你做皇帝的人,我把他们除了,是在为你造莫大的福啊!这样你还觉得不好吗?”

老朱原来是在现身说法,还懂得用修辞手法,简直是厉害!

太子跪下来给朱元璋磕头,但心里仍然不同意朱元璋的观点,低头说:“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这是什么意思呢?很简单,现在有个词叫上行下效,通俗点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父亲你要是尧舜那样的明君,怎么会来那么多的乱臣贼子?

朱元璋不是傻子,他听了这话能高兴?朱标这番话把老朱气得搬起坐的椅子就扔了过去,要砸太子,太子吓得赶忙逃走。

同类推荐
  •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

    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设文学馆,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宇、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共十八人常讨论政事、典籍,当时称之为“十八学士”。
  • 诺贝尔 居里夫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诺贝尔 居里夫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侧重讲述诺贝尔和居里夫人两位科学家青少年时代的家世及对其一生产生影响的人和事,有童趣,有苦难。希望这些影响人类文明史的科学家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 华人十大科学家:杨振宁

    华人十大科学家:杨振宁

    杨振宁,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今肥西县),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于70年代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杨振宁》由黄芬香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杨振宁》记述了杨振宁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 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

    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

    军事家是从事战争这一特殊职业的人,战争对军事家的性格、意志、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都有特殊的要求。虽然每个军事家的成长之路千差万别,但成为军事家的共同要求是具有普遍性的。刘忠丽编*的《中国古代*名军事家》选取战国*名军事孙膑、廉颇和蔺相如、西楚霸王项羽、抗匈奴英雄**侯霍去病、抗金名将岳飞、民族英雄郑成功的英雄事迹,从他们成长的历程和性格特征切入,剖析他们成功的奥秘,使您受到启迪。
  •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从韩信的幼年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在中国军事史上所创造的伟大奇迹,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极富传奇而又悲剧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常胜将军所具备的杰出军事才能和用兵艺术,并从中汲取他那种执著、勇敢、忠义的精神,同时也对他的是非功过进行辨证的评价。
热门推荐
  • 沐晚宸夜

    沐晚宸夜

    事情的发生是那样的离奇,竟在一夜之间全毁于一旦,让人始料不及,若非是那个消息突然来到,她还不知道该要如何解决,家人的失踪,姐姐的阴谋,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诡变莫测……
  • 律政佳人,首席夫人太冷艳

    律政佳人,首席夫人太冷艳

    一纸契约书,将两个人的人生从此紧紧的绑在了一起。从相顾无言的冷淡,到温情满满的斗嘴,再到假戏真做的深情,似乎谁也不曾想到过,他们竟然会有彼此深爱的一天。而,幸福总是短暂的,总有那么些人,虎视眈眈的盯着两人。或是出于利用,或是因为不甘,又或是,爱的深切,总而言之,阴谋开始将两人包围了起来。到底是爱与信任占据了上风,还是阴谋与陷害最终得逞?曲曲折折的爱情,从现在开始上演……
  • 暗道校园

    暗道校园

    一切都是迷离,一切才刚开始……金钱、地位、势力、美女样样都在改变着……
  • 一本正经的故事

    一本正经的故事

    废物死宅变成废物至高神之后和一堆人外娘的搞笑热血日常
  • 魔踪天下

    魔踪天下

    三界之内,归天庭统御。西方极乐,与我佛有缘。南蛮魔域,尽皆妖魔。我极尽嘶吼,仙是什么?佛是什么?环宇之内,生灵皆为妖。诸天之上,漫天尽是魔。魔有情魔亦恨凶残的本性,皆是无奈的诠释罢了。
  • 变形计:孩子的成长有点疼

    变形计:孩子的成长有点疼

    7天互换体验,改变孩子一生!他们是一群低头行走的少年,看不到关爱的目光。他们淋着滂沱大雨,仿佛这才是青春的撞击,却忘了阳光的温度。他们把冷酷当作酷,把草率当作帅,直到他们用暴力的行为,无情的言语刺痛最亲的人。他们,曾一度让老师和父母伤心绝望,被视为“无可救药的坏小孩”,但在经过7天与农村孩子互换变形,被远山与自然的力量感动之后,改变也开始一点一滴显现——体会了他人的艰辛,懂得了责任,宽容和感恩。成长没有标准答案,即使他们曾经叛逆、迷茫,但终究还会坚定而执着地成长!
  • 浮华梦三生

    浮华梦三生

    战场上,马斯鸣,马背上的诺木纹束发容冠。义愤填膺地道:“戎国的敌贼,快快出来投降。”当敌方将军骑马而出时,诺木纹心中一动,这不是余其吗?为什么?为什么?原来上天给了我这样的一个笑话。诺木纹欲语泪先下,原来浮华一世,梦醒三生。不是想离开你,是不得不离开你。我诺木纹还想爱你三生三世。
  • 玄天无上

    玄天无上

    天道玄默无容无则谁能阻我天要亡我则灭天地要覆我则踏地看主角如何富贵险中求与这世界一争高下看他坐拥无数江山只为与所爱之人闲时一憩与兄弟豪迈一生即便与天道背道相驰和规则相逆
  • 十五年的约定

    十五年的约定

    一位放弃希望的小男孩,为了与一个小女孩的约定,努力了十五年,在那男孩的安排下,他们见面了,但那女孩早已忘记小男孩了,她们之间究竟会怎么样呢,小女孩是否能想起?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