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1100000014

第14章 朱元璋的1号敌人——陈友谅(6)

面对大势已去的陈友谅,朱元璋没有忘了使用文攻的策略。这时候他给陈友谅写了一封信,信中言道:“吾欲与公约从,各安一方,以俟天命。”翻译成现代文就是:我的本意是想跟陈将军您达成友好的约定,你控制你的那一方,我控制我的那一方,各自保存各自的地盘,我们谁都不要称帝,大家一齐等着真命天子现身,然后我们都归顺于真命天子。“公失计,肆毒于我”,可是你不听我的话,你错打了算盘,是你先起了杀心,想把我的部队赶尽杀绝。“我师轻出,奄有公龙兴十一郡”,我的军队兵有勇、将有谋,稍微一反击,一下子就夺取了你的十一个郡,你还不知道自己反悔,还要继续兴兵打我,于是你被我“困于洪都”,遭到失败,如今又在鄱阳湖被我打得惨败,下场如何呢?结果是“骨肉将士重罹涂炭”,你看你的那些家属,你的将士们都被杀了,非常惨啊。“公即倖生还”,如果你现在要是能够保一条命,好好地回到你的老家的话,请你赶快除去你的帝号,你不要再惦记着当什么皇帝了,“坐待真主”,等着真命天子出来吧。这话是什么意思?真命天子是谁?朱元璋显然说自己将来是真命天子,我还没有做皇帝,你就去做皇帝。如果你要不听我的话,将会“丧家灭姓”,到那时候“悔之晚矣”。

短短的一封信,里面却两次出现“以俟天命”、“坐待真主”的话,实际上明白无误地宣称了朱元璋要当皇帝的强烈欲望。即使陈友谅不来进攻,朱元璋早晚也会除掉陈友谅。因为陈友谅已经提前宣布自己做皇帝,朱元璋心里想:这个皇帝的称号,是你可以随便用的吗?留给将来我用吧。

这封信算是彻底点燃了陈友谅的怒火,因为这个心胸狭窄的人一直觉得自己才是真正的真命天子,而现在这个八辈贫农朱元璋却一口一个自己是真命天子的暗示,这叫我如何受得了?啊!疯了!

书信的侮辱,使陈友谅心绪不宁。一怒之下,下令尽杀交战中生俘的朱元璋的士兵几千人。朱元璋却一反其道,下令把所有汉军俘虏全部放掉,伤员发药疗伤,仁义得不行,又下令公祭敌死难者。

如此,人心向背,不言而明。而陈友谅至死也想不到自己是真的输在这样的仁义道德上。

而且,陈友谅当机立断决定,冒死突围。但是面对着被朱元璋打得七零八落的战舰和已经饥肠辘辘的将士,陈友谅知道此举凶多吉少,但是又耐不住自己内心愤怒之火的燃烧,只好拼死一搏。但是所有大势已去的人即使放手一搏也不过就是回光返照似的结局。

朱元璋的军队尾随陈军之后,用点着火的木筏攻击陈军,当时水面是一片火海。此情此景真的如王勃所言:秋水共长天一色了,这耀眼的红色燃烧尽了陈友谅最后一点勇气,没办法,只有逃跑了!朱元璋从小受尽生活的磨难,现在有机会翻身农奴把歌唱,怎么会放虎归山,给自己留下这样的后患呢?朱元璋的军队对陈友谅的舰船是穷追不舍,一直追了几十里,大有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架势。这时,乱军之中飞来一支箭射中了陈友谅的眼睛,穿过了这一代枭雄的头颅,陈友谅一命呜呼。倒下的那一刻,我想陈友谅一定还在想,是什么让我这个真命天子没有终成大业,而让这个贫农抢了先?

朱元璋军士闻听陈友谅已经被射死,高兴得活蹦乱跳,更加地斗志昂扬,激战中又活捉了老陈的“太子”陈善见。群龙无首,陈军无心恋战,大败。汉军土崩瓦解,五万多人投降了朱元璋。

一切到此基本画上了句点。

所谓基本,是因为还有一点小故事要讲述。

但是事情总是会有转机的地方,那个被常遇春射了一箭的张定边真不是一般的命大,都赶得上X战警金刚狼了。前面说过,张定边对于自己的哥哥是忠心不二,于是他趁天黑,乘小船装载陈友谅的尸体及其另外一个儿子陈理奔还武昌。回武昌后,张定边拥立小孩子陈理为帝,改元德寿。这也算是对死去的陈友谅最好的安慰了。

这样的小孩其实不应该被杀死,但是这个孩子是陈友谅的骨肉,留下就等于是给自己以后的基业种下祸根。但是我们要在此夸一下老朱同志,是如此地高风亮节,在这样的时候,依然毅然决然地留给陈友谅的孩子一条活路。结局我们下面会讲到。

于是在朱元璋回金陵休整后不久,他又率大军亲征武昌。在城下安排围城事宜后,老朱分兵徇汉阳、德安州郡,“湖北诸郡皆来降”。见形势大好,朱元璋留诸将围城,自己率护卫军返回金陵。

进围武昌四个月,城坚不下。1364年春,朱元璋从建康出发,再次亲自临敌指挥。其间,汉军“丞相”张必先自岳州率军来赶援,乘其立足未稳,朱元璋派常遇春突然中道攻袭,活擒了这位外号“泼张”的骁将。

常遇春押着张必先来到城下,向上喊话:你们睁开眼睛看看,我现在擒着的可是你们外号‘泼张’的张丞相,丞相都被人抓住了,还有什么好抵抗的啊?哈哈!”

张必先就是一个人,居然仰头向上,沮丧地对对张定边喊话:“我现在被人家活捉了,事情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了,快快投降才是上策啊。”这就是没胆的人说的话,枉他还是一国的丞相,有这样的丞相早晚也是要亡国的。

其实常遇春之所以说那番话主要是为了气张定边,为什么?常遇春见着张定边的一刹那还以为见着鬼了,前边已经说了,张定边被射成了刺猬,大家以为他早已归西,这个大家当然也包括常遇春了,现在居然又见着守城的张定边能不吓一跳吗?又看见那厮居然活蹦乱跳的,就知道肯定是没死,这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啊。

这边张定边听了张必先的话是气得浑身哆嗦,快赶上脑血栓了,见谁都哆嗦,嗓子眼里觉得闷闷的,说不出话来。也难怪他这样,本来就在水战中中箭百余,快成蜂窝煤了,弄得老张是一身箭伤,现在是在咬牙坚持,张必先这个不长眼的居然又来这么一套说辞,能不生气继而难受吗?

常遇春见气张定边火候差不多了,就奉大帅的命令派旧臣罗复仁入城劝降,让罗复仁这样说:“太君说了,如果陈理投降了,那么荣华富贵是大大的。”

罗复仁听命入城,与陈理是抱头大哭,张定边也在一旁大哭。第二天大清早,陈理口衔玉璧,袒露着上身,率张定边等人出城,所有的人放弃抵抗,全部投降。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衔着玉璧袒着上身就不知道了,不过从蔺相如负荆请罪也差不多能知道答案,这样可能是显得比较有诚意。陈理毕竟还是小孩子,怕得不行,匍匐在地上一直哆哆嗦嗦的,不敢仰视朱元璋。朱元璋恻隐之心大动,见其弱幼,觉得十分可怜,于是亲自扶起陈理,握着他的手说:“我不会定你的罪的。”

回到应天以后,朱元璋果然没有食言,任命陈理为归德侯,同时任命陈友谅的老爹陈普才为伯爵,封陈友谅两个弟弟为伯爵。朱元璋这样做也真的很不简单,毕竟都是以置自己为敌的人的家人,完全可以一刀了结了他们的。但是老朱选择了这条路。不过明朝建立以后,陈理逐渐长大成人,朱元璋开始有些不放心了,就把陈理远远地指派到高丽,命高丽王严加看视,又把陈友谅两个弟弟迁往滁阳软禁,但都未加以杀害。老陈僭号称帝四年,未料想后代子孙天天倒去高丽吃泡菜度日,当然应该还有烧酒可以喝,如果他们愿意还能做做整容,变得阴柔一点,没准能迷倒一拨小女生。

鄱阳湖大战结束了,朱元璋对陈友谅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这是一场生死决战,朱元璋拼死战斗,既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消灭竞争对手。鄱阳湖大战彻底打败了陈友谅,扫平了朱元璋通往皇帝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另外,那些陈友谅的残余势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安排,自此再也没有人可以在中原土地上对抗朱元璋了。

朱元璋称帝后,每每回忆起自己亲征击灭陈友谅一事津津乐道:

朕遭时丧乱,初起乡土,本图自全(起初压根没有坐大的打算)。及渡江以来,观群雄所为,徒为生民之患,而张士诚、陈友谅尤为巨蠹。(张)士诚恃富,(陈)友谅恃强,朕独无所恃。惟不嗜杀人,布信义,行节俭,与卿等同心共济。初与二寇相恃,士诚尤逼近。或谓宜先击之。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故先攻友谅。鄱阳之役,士诚卒不能出姑苏一步以为之援。向使先攻士诚,浙西负固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吾腹背受敌矣。二寇既除,北定中原。

这是史书上的原文,不难理解,字里行间充满了骄傲和自豪。当然,鄱阳湖大战胜利后,朱元璋也知道自己胜的侥幸,他经常对刘基说:“我不该亲自去安丰救韩林儿。假使那时陈友谅乘我不在应天,顺流而下直捣应天,我进无所成,退无所归,那时候就真的玩完了!但他陈友谅不攻打应天,却围攻洪都,实在出乎人所料,他能出此下策,我不亡他谁亡他?”

渔贩子出身的陈友谅,毕竟打不过种田娃出身的朱元璋。性格决定命运,老陈的冒险轻躁,也决定了他最终失败的结局。

鄱阳湖大战毕竟意义非凡,所以很多人写回忆录也是必然,刘基也曾回想过这次战争,并且写过一首诗,他描述说:“将军金甲箭攒猬,战士铁衣汗如雨。火龙熺焰冲天衢,燧象豗烟煎地府。”意思就是将军身上穿的那些金甲,扎满了敌人射来的箭,就像刺猬一样。战士们穿着铠甲,浑身流着汗,像下雨一样。火龙炮火连天,冲到天上去,把天都照亮了。大火把湖水都染红了,把湖水都搅动起来,战斗的激烈壮观可想而知。

那片足以照耀世人眼球的红色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永远耀人的光芒。

同类推荐
  • 罗斯福炉边谈话

    罗斯福炉边谈话

    本书为了方便读者理解,给每篇“谈话”都加了小引,作了尽可能详尽的注释,并以“危机·人民·领袖—罗斯福‘炉边谈话’及其他”作为代前言,简介了罗斯福的生平和“炉边谈话”的背景、特点、影响等。
  • 胡雪岩发迹史

    胡雪岩发迹史

    胡雪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从穷乡僻壤走入富丽堂皇的大都市的?又是怎样一步步地走近和他命运息息相关的钱庄?他生命中的两个大贵人是谁?左宗棠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和胡雪岩是怎样互相扶持的?王有龄又是何方神圣?他在胡雪岩的生命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神奇的胡雪岩是怎么主导中外大商战的?最后他又为何会一败涂地?到底是谁给了他致命一击……想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那么就请打开《胡雪岩发迹史》,让我们一起回到历史的轮回中,去重新品味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乐章吧!
  • 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航空发动机专家,我国航空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本书是他的口述自传,全面回顾了他从航空救国到航空报国、从热血青年到党员专家,毕生献身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光辉历程,总结了我国航空动力的发展历史和经验教训,从中反映出吴大观同志爱国爱党、无私奉献、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殚精竭虑的赤诚情怀和高贵品质。
  • 刘胡兰

    刘胡兰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朱强编著的《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讲述了刘胡兰生平事迹。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中国古代美女很多,但配得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八个字的只有西施、貂蝉、王昭君、杨贵妃这四位。本书围绕西施、貂蝉、王昭君、杨贵妃四位绝世女子的坎坷命运展开,重点记述了她们的情感纠结和爱情生活。
热门推荐
  • 腹黑相公:太后千千岁

    腹黑相公:太后千千岁

    一舞倾城,她原是铜雀阁赫赫有名的舞姬,她本以为自己已经看透了这世间男人的虚情假意,不想却被一个小王爷迷去了心智。他为她一掷千金,双手奉上凤冠霞帔,却是将她嫁给他人!她冒死逃婚,险些丧命,却阴差阳错嫁去别国!无碍,嫁给个老皇帝而已!既然天不亡她,有朝一日她定要他跪在她的脚下!等等,这个风华无双的白衣男子,为何如此眼熟?明明应该葬身火海的人……为何会好端端的在陈国做丞相……这个老皇帝对她千好万好就是不让她侍寝,又是怎样?看来将来的路,会艰难无比……
  • 中国传统健身术

    中国传统健身术

    本书根据中国传统武术和传统气功健身锻炼方法以及作者本人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精选出简单易学实用的22种健身方法介绍给广大读者。 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插图精美直观,方法简单易学,实用安全有效,强身健美,防病治病。 本书可供喜欢健身的广大男女老少读者阅读和学练。
  • 鬼门关

    鬼门关

    树林下神秘的地宫,街边的红衣女人,传说中的守尸人,死而复生的好友,一只会说话的老猫……接踵而至的恐怖让我处在崩溃的边缘;然而直到看见另一个“我”从棺材里爬出来之后,我才知道这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 圣徒:猎魔者

    圣徒:猎魔者

    这是一个源自于梦境中的故事。相传在遥远的年代中,有着一块名为穆里亚的神奇大陆。它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复杂而又玄奥的魔法规则之力之上的。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或光芒四射、或身形鬼魅、或驱焰而噬、或指水成冰......他们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却如同神邸般存在。他们,被人们称为【圣徒】。是除了【大祭司】外,对规则之力最最虔诚的崇拜者。
  • 皇妃之貌霸天下

    皇妃之貌霸天下

    现代冷酷杀手穿越到古代,宅门深似海,暗礁林立,经历刻骨铭心爱恨情仇;侠骨柔肠笑傲江湖路;风云会际,驰骋疆场,涿鹿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宠蠢萌小妻

    绝宠蠢萌小妻

    她是天真蠢萌的小萝莉,明明已经大学毕业,却还是像个三四岁的小朋友一样天真;他是心如海底的阔少,别人以为他的另一半是成熟女性,却没想到是个天真蠢萌的小萝莉······
  • wuli总裁:娇妻,有点甜

    wuli总裁:娇妻,有点甜

    “昨夜我们都贴得那么近了,你都没喊流氓,今日就看一看,你就把我叫做流氓了,我觉着不公平。”总裁大人心有不甘,扑向眼前的小娇妻,亲亲抱抱揉揉小娇妻扭捏反抗。裁大吼:“别动,再动我就吃了你!”小娇妻停止反抗,水杏眸子瞪着眼前的总裁大人,“我不动,有本事你别吃啊!”总裁大人服软:“为夫没本事,为夫老婆奴!只愿勤耕耘,换得老婆笑开颜!”“不要脸!”“我不要脸,我要你!”……小娇妻:“你个打火机,轻轻一点就起火!”总裁:“对着自己喜欢的女人,硬不起来的只有太监!”
  • 爱某个人就让他自由

    爱某个人就让他自由

    本书收录了《爱某个人就让他自由》、《爱情是脆弱的》、《玫瑰灰的毛衣》、《梦逍遥》、《眼球的雨刮器》、《枕上的花朵》6部中篇小说,描述了六种不同的婚姻和爱情的模式。
  • 神奇的土豆兔

    神奇的土豆兔

    一只爱吃土豆的兔子,因为触犯了做一只兔子的规矩,土豆大神知后便立刻惩罚它到人间去修行...........
  • 神仙经

    神仙经

    仙魔时代,仙族、魔族为争夺九天圣域背水为阵。三千年后,魔族溃败,群魔分散落于人间,伺机卷土重来。落魄书生张文轩,不爱之乎者也,一心求神问道,誓要在这太平盛世找寻属于自己的神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