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0800000005

第5章 武氏有奇女(4)

所谓的狮子骢是一匹马。这匹马的性子极烈,动不动就横踢乱咬,没人敢靠近它。因为它的鬃毛像狮子,再结合它狮子般凶猛的个性,人们就给它命名“狮子骢”。狮子骢是极为骄傲的,总摆出一副傲视群雄的样子。太宗是极爱马的人,越是特别的马就越是有兴趣,他希望看到有人能驯服这匹烈马。这天,太宗又来了兴致,想看看那匹狮子骢被驯得怎么样了。于是,带着嫔妃们来到跑马场。

唐朝之所以在封建史上有如此高的声誉,不光是因为它封建经济的辉煌,也因为它全面开放的政策。基于此,唐朝的女人活得较其他朝代幸福些,唐统治者与胡人接触较多,受到胡人文化的影响,女人可以参与到骑射等户外活动中去。什么马球、狩猎、游玩,女子都可以参加,武则天作为贴身侍女也在随从之中。太宗问驯马官员有没有驯服狮子骢,驯马官大气不敢出,低低地摇着头。太宗叹了口气,“这匹马可真不同凡响啊!谁若驯服它,朕定会重重有赏。”嫔妃们面面相觑,静默不语。此时媚娘的心里也在挣扎,到底要不要挺身而出,冒险驯服狮子骢?出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驯服狮子骢,引起太宗的注意,得到赏识;另一种是没有驯服,反而被它弄伤。但即使驯服不了,也可以理解,连驯马官都驯不好的马,我驯服不了也不会太丢脸。最重要的是,能引起太宗的注意,所以媚娘想在这上面赌一赌。于是,盈盈地走到太宗面前,深施一礼说:“皇上,我愿意制服它。”太宗上上下下打量了媚娘几眼,心想:这么个小丫头能有这样的本事?媚娘看出了太宗的怀疑,就笑着说:“只要皇上给我几样东西就可以了。”太宗忙问是什么,媚娘胸有成竹地说:“铁鞭、铁锤和匕首。”太宗当时就是一愣,这些可都是利器啊!这丫头要这个干什么?于是就对媚娘说:“这些都不是驯马用的东西,你拿它来做什么?”媚娘兴高采烈地说:“皇上您不知道,这匹马的性子如此刚烈,要用特殊的手段才能制服它。我先用铁鞭打它,它不服我就用铁锤击它的头,再不行我就用匕首捅了它!”太宗听了,心里凉了半截,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下,太宗是真记住这个女子了。太宗毕竟是身经百战的圣君,他既没有责怪媚娘的残忍,也没有盛赞她的勇敢。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以后再说吧!”狮子骢事件也就此了结了。但它留给太宗和媚娘的记忆却没有因此消失。太宗从此很少接近媚娘,媚娘也觉得这件事的结局有些蹊跷。按理说,有人请驯,太宗应该高兴才是,但太宗的反应却如此冷淡,这不免使年少的媚娘感到困惑。

单从狮子骢事件来看,人们对媚娘自幼心机颇重的评价也是有失公允的。身在皇宫希望占有一席之地,这本身就是现实需要。如果媚娘真的有如此重的心机,她在李世民身边也有些时日了,应该观察得出,李世民推行的是宽厚的仁政,很少采用暴力的手段对待下臣。她自然要迎合太宗的口味,不能采用这么极端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狮子骢事件恰恰可以说明,此时的媚娘还不具备宫廷争斗的经验,否则她也不会一直不被太宗喜爱。这个事件能反映出来的,也只是媚娘的不成熟和性格里严酷的一面。

武媚娘不得宠

就像很多人所说的,太宗确实是不喜欢媚娘的。太宗可以说是一位高产的父亲,一生共有35个子女,这35个人里却没有一个是媚娘所生。不是因为媚娘没有生育能力,否则不会为李治生下几个孩子。她没有与太宗生子,是因为太宗很少临幸她。

有史学家曾记载过太宗亲幸媚娘之事。那是在媚娘做太宗近身侍女之时,太宗每天处理国事,政务繁重,心情不好是家常便饭。在媚娘十七岁这一年,吏部尚书侯君集攻占了高昌,就是现在的新疆境内。占领了高昌本来是件值得庆祝的事,怎么会惹怒我们的太宗呢?原来,侯君集在攻破高昌之后,私自封了官吏,还将高昌的金银财宝据为己有。更可气的是他的手下薛万钧将高昌城内的女子聚拢到自己的置地,随意玩乐。这还了得,我这一生最注重英明,我每每取城都用怀柔政策,而你们倒好不但坏了朝廷的法纪,更坏了我的名声,你们都给我到大狱里呆着去吧!一气之下,太宗将侯、薛二人下到了大狱,等待发落。这时候,那个死谏之臣魏征以及中书侍郎岑文本还上书为他们辩护,太宗正在气头上,谁说什么都不愿意听,也没搭理这个茬。魏征和岑文本一看不行,还是亲自到宫中求个情吧!于是,就来到宫中见太宗,太宗见他们时,媚娘在一旁给他们端茶倒水,将事情听得清清楚楚。

魏征说:“在过去呀,秦穆公的良马被盗贼偷了,秦穆公不但没有生气,还赏赐他们美酒;楚庄王在和大臣喝酒的时候,因为灯忽然灭了,他的妃子被大臣拉断了冠缨,楚庄王也没有责怪他们,难道皇上您还没有先秦君主的度量么?”太宗沉吟着不说话。最后,禁不起两个臣子在心理上的左右攻击,终于答应放了侯、薛二人。人虽然放了,但是太宗心里的气并没消。他还是认为,侯、薛二人做得不对,认为魏征他们是狡辩。太宗一边生气,一边自言自语。媚娘在一边服侍,以为是跟自己说话,就忍不住回答起来。媚娘本身就是一个有眼光、谋略的人,说出的话自然与太宗接触过的女子有所不同。娇小、妩媚的媚娘竟然能站在一个统治者的高度,分析出事情的态势和利弊,多么不简单啊!太宗与媚娘多少有一些共通的地方,媚娘又以温和、崇敬的语气安慰太宗,太宗在焦头烂额之际,得到这么一位知性美女的温柔解劝,不免心旌荡漾,亲幸了媚娘。但是,太宗毕竟是太宗,他不会沉湎于女色。激情过后的太宗,自然会冷静下来观察媚娘的行为举动。经过太宗一段时期的观察,发觉媚娘是个争强好胜的女子,是不甘寂寞的人,对朝中之事又格外热衷。如果媚娘是男人,或许他们是很好的一对君臣,或朋友。但做自己的女人,李世民还是摇了头。这样的女子一旦得势,必定会搅乱宫廷。当然,太宗不可能预见她会扰乱李氏王朝,但他能猜想到媚娘可能会引起后宫风波。

狮子骢事件让李世民更加坚信这一点,所以,狮子骢事件后,太宗很少接近她。太宗不喜欢媚娘,主要是不喜欢媚娘的性格。男人,尤其是北方男人,尤其尤其是北方的成为帝王的男人,基本上都有些大男人主义,喜欢专权,喜欢号令群臣、役使他人,还有甚者唯我独尊。这样性格的男人一般喜欢温婉、贤德的女人。而媚娘恰恰又与太宗心中的温柔女子相去甚远,她在太宗眼里是强悍的。媚娘,十四岁进宫,二十二岁还是个才人。可见,太宗是多么不喜欢她。那太宗喜欢谁呢?太宗爱的是长孙皇后,喜欢的是与媚娘一起封为才人的徐惠。

太宗一生中最倚重的女人就是长孙皇后,他对长孙皇后的爱是刻骨铭心的。长孙皇后死后,太宗做了两件出格的事。第一件是,在元宫外的栈道盖起了起舍,命令宫里的人住在里面,像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这种祭祀亡灵的方式是相当少见的,几乎是太宗的首创,可见长孙皇后始终活在太宗心里。第二件事就是,他在宫中盖了一座层观,终日对着长孙皇后的陵墓。后来太宗勉强接受了魏征等人的建议,哭着将层观毁掉了。由此可见,长孙皇后在李世民心中的位置是无人能及的。长孙皇后为什么能赢得一代帝王如此宠幸呢?她得李世民心的原因就是媚娘失李世民心的原因。

长孙皇后十三岁嫁给李世民,与李世民同甘苦、共患难地度过他们最为青涩的年龄,一路陪伴李世民由秦王做到了皇上。人说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贤良的女人,这话不假,李世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长孙皇后确实是李世民的贤内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前,长孙皇后为李世民在唐宫中建立起了偌大一张关系网。上至李渊,下至宫女,无一不小心逢迎,尽孝道、施恩惠,唐宫上下对唐王夫妻那是交口称赞。这也是后来玄武门之变爆发后,没有引发大规模骚动的原因之一。长孙皇后的作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是,她能借此帮李世民在宫中安插耳目,知道他人无法获悉的情报。战争,很大程度上拼的不是军队和武器,而是信息,先知道信息的就会腾出时间来做准备或杀对方个措手不及。

当玄武门之变爆发时,这位大智大勇的皇后便亲自在自己的家中安排护院,免去李世民的后顾之忧。士兵们平日里受到两位主子的爱护,深感报效的时刻已经到来,在长孙皇后的激励下,将士们个个斗志昂扬。有了长孙皇后,李世民的后院就相当于安了一道保险阀。这样的女人,哪个男人不爱呢?中国的男人多数都愿意讨这样的女人做老婆。男人对于那些娇艳欲滴的情人,可以享受爱情带来的美妙,却不愿意炒掉跟随自己吃糠咽菜过苦日子的黄脸婆。在每个男人心里,都放着一个可以跟他一起熬生活的女人,长孙皇后就是那个和李世民熬生活的女人。武媚娘不行,武媚娘在李世民最为辉煌的时刻出现,又是一个事事不甘落后的女人,太宗不喜欢这样的女子。做情人缺了一点温柔,做老婆没有宽厚的胸怀。所以,她什么也做不了。

长孙皇后能多年来与李世民相濡以沫,最主要的原因是,长孙皇后识大体、顾大局。李世民是个虚心纳谏的好皇帝,他手下的名臣魏征,经常向他进谏。魏征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说话太直截了当了,根本不顾及皇上是不是有台阶下。也就是摊上太宗这个皇帝,不然他魏征都不知道死几回了。他没有死成,也有长孙皇后的功劳。在一次退朝之后,太宗气冲冲地回到后宫,一屁股坐在龙床上,口里直叨念:“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我不杀你个乡巴佬就枉做皇帝。”长孙皇后没说什么,走进了内屋。太宗还纳闷,我平时若气冲冲地回来,她准上前安慰我几句,今天怎么跑到里屋去了?是我太罗唆,她听烦了?太宗正纳着闷,只见眼前一亮,呃?怎么皇后这会儿穿得这么隆重啊?她要干嘛去呀?怎么个隆重法呢?就是朝服,这朝服可不是一般的场合穿的,什么祭祀啦,外国使臣进谏啦,皇子的结婚大典啦之类的才穿出来以示庄重,这会儿没有什么重大事件啊!太宗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忙问:“皇后啊,你这是干什么啊?这么重的礼,到底出了什么事啊?”长孙皇后向太宗作了个揖说:“臣妾听说君主圣明,大臣才能刚正不阿。现在魏征敢这样与皇上您说话,就是因为皇上您英明神武啊!我这是向您表示祝贺呢!”太宗一听,气全消了。他明白了皇后的良苦用心,也不再气恼魏征的直言。长孙皇后没有对太宗有任何的指责,相反地,给太宗留足了面子。这样会说话的女人,又怎么会不讨人喜欢呢!这样懂得以国事为重的皇后,怎能不赢得帝王的宠爱呢?

再反观媚娘的行为,媚娘在狮子骢事件中,问太宗要铁鞭、铁锤、匕首。当太宗问她要这些做什么时,她毫不避讳地说出一番残忍的论调。其言其行严重影响了她在太宗心目中的形象。

长孙皇后的贤德是后宫无人能及的,她在病入膏肓之际,曾有人奏请太宗大赦天下,以求得皇后平安;再剃度一些僧人为长孙皇后延寿。长孙皇后劝太宗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如果修福能延长我的寿命,那我一向没做过什么亏心事,现在不也是病了吗?既然行善也没有效果,这福分再求也是求不来的。”这就是说,太宗您不要为我瞎折腾了,劳民伤财不说,还不会有什么效果。太宗听从了长孙皇后的意见,没有大赦天下,也没有剃度僧人。长孙皇后在临死之前对太宗说:“您不要重用外戚,现在我的娘家人都做了官,不能再让他们升迁了,否则很可能出现汉朝那样外戚专权的悲剧。也不要厚葬我,我生前没有给国家带来什么益处,死后也不能浪费国家的财力。”这样的好皇后实在不多。李世民怎么会不怀念他的这位贤德妻子呢?长孙皇后死后,李世民痛哭着说:“我失去了一个好助手啊!”他更是经常情不自禁地在臣子面前表现出对长孙皇后的怀念。太宗对长孙皇后情深意重,后妃们很难走进太宗的心中,何况是并不讨太宗喜爱的武媚娘呢?

但太宗是喜欢徐惠的,徐惠也是个才女,身上有大家闺秀的书卷气。她与长孙皇后不同,她多少会参与一些政事。皇家之事,向来与国家之事难分清。世上本就没有几个长孙皇后,何况,太宗也需要一个可以在他背后给他点意见的女人。徐惠也是个较为贤惠的女人,她看到太宗因为大唐的国势蒸蒸日上而飘飘然起来,便上书对太宗说:“皇上您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啊!得志、失志都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要像当初一样用谨慎、减少过错来增加自己的功德。要吸收经验教训避免有什么闪失。”这样的话一说出来,太宗立即注起意来。徐惠活脱脱就是长孙皇后再生啊!从眼前人当中见到故人的影子是最容易发生故事的。何况,徐惠本就是太宗的后宫,因此太宗对徐惠的喜爱远远超过了媚娘。不久后,徐惠就被封为婕妤,跳过了美人,连升两级,之后太宗经常与婕妤讨论国家大事。其实,如果换作媚娘同样也会与太宗讨论国家大事。但是有这么一点是需要注意的,这就是太宗实行的德政,与武则天的喊打喊杀格格不入。或许太宗也曾问过才人媚娘一些政治问题,只是,媚娘所持的论调对于太宗来说凶狠了一些。所以,媚娘没有机会再与太宗共论国事了。后来的徐婕妤又荣升为“充容”。这就进入嫔的行列了,看得媚娘眼都红了,但是没有办法,太宗不喜欢媚娘,媚娘只好继续当她的才人。如果说,此时的媚娘真是狐媚之人的话,她一定会想方设法接近李世民,或是暗害徐惠。然而此时的她并没有什么动作。从她入宫到徐惠被封为嫔也有六七年的时间了,这六七年是媚娘成长、成熟的过程。她固然妒忌徐惠的运气,但还不具备毒辣的手段,她能认识到后宫争斗的残酷,却还没有训练出争斗的技能。她知道一个君王对后宫女人的重要,却不知道怎样去获得君王的留恋。媚娘不能得宠很大程度上是她的性格所造成,与她后宫生活经验的不足也有一定的关系。

夜深人静的时候,媚娘也会想起自己初进宫时,母亲哭着送她的情形。母亲是对的,一入侯门深似海,大半个青春都过去了,却没有一点儿起色。杨氏家族指望着她复兴家业,谁知自己这样不争气,这么些年连个婕妤都没当上。徐惠和自己同为才人,自己的才华又不比徐惠差,凭什么就要这样落寞呢?媚娘心里充满了不甘和愤恨。她责怪命运的不公,责怪皇室的深宅大院,同时也责怪太宗的有眼无珠。十二年,对一个女人来说是何等宝贵啊?难道自己要一直这样荒废青春么?媚娘为自己的命运暗自慨叹。

同类推荐
  • 帷幄奇谋:刘基

    帷幄奇谋:刘基

    刘基(1311~1375),浙江青田人,元明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明武宗誉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并对明初的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刘基博学多识,学究天人,其诗被允为“一代之冠”,其文《郁离子》、《卖柑者言》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对明代文坛影响至深。其“盗天”、“措用”的认识论思想以及教育、人才观念仍具有现代价值。刘基因博识与卓越而受到后人的崇信与神化,成为至今在民间文化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历史人物。《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帷幄奇谋:刘基》生动介绍了历史文化名人刘基的传奇一生。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1)》本书分为圣马丁、安东万·约米尼、左宗棠等部分。
  •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本书是他对自己沸沸扬扬的一生的真实回顾坦率地记录了他的奋斗历程、官司内幕以及被土流社会所不齿的无奈。根据本书拍成的电影《人民反对拉里·弗林特》(又译《人民正确》在美国轰动一时再次成为大众争论的热点。
  •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 岳麓风云(上下)

    岳麓风云(上下)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机构,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独具特色,它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文化发展、人才培养起过巨大的作用。岳麓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具有神奇色彩的岳麓山下,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至今已有一千零三十年。期间讲习绵延,弦歌不断,一直是湖南的最高学府,湘楚人才的摇篮。在有关资料所列的世界万.所大学中,其历史悠久仅次于摩洛哥加鲁因大学。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南宋初年,理学进入繁荣时期,人才辈出,学派林立,理学家纷纷以创办或主持书院为契机进行讲学和传播学术思想,岳麓书院成为重要理学学派之一——湖湘学派的主要活动基地。
热门推荐
  • 绝望傀儡

    绝望傀儡

    欲望俘获的傀儡,不管他是人类,还是非人类。神秘力量的逐渐觉醒,他独特的黑道生涯从此展开……
  • 倾世妖医逆天妖物七小姐

    倾世妖医逆天妖物七小姐

    她,是现代人人皆知的妖物,一人之力皆可以免掉一个国家。她,是修真界的废物,天生缺一魂,却拥有妖物般的智慧。现在魂魄融合开始修炼之路
  • 落星的日常

    落星的日常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开心,有难过,酸甜苦辣,大家一起来品尝吧!不定时跟新,搞笑为主打。摸摸大
  • 最游戏世界

    最游戏世界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地球这颗美丽的星球遭受到了致命的打击,等到人类反应了过来以后,才发现因为战争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何其之大。而就在全人类都以为自己等人完蛋了的时候,从外太空来了一群披着黄金斗篷的黄金人,‘他们’帮助人类重建家园、帮助人类们改善环境、帮助人类们恢复生机。一直到人类们恢复原状,人类们对于这些‘黄金人’表示感谢,甚至为其建造教派称呼为‘神’的时候,这群人离开了,离开的毫无踪迹、离开的仿佛不存在一样。仿佛是为了杜绝人类的再次战争爆发,‘他们’在离开之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将地球变成了游戏的世界!!
  • 超能宠婚:萌妻霸上冷总裁

    超能宠婚:萌妻霸上冷总裁

    五年前,程似锦本着撩汉即正义的江湖正道,惹下患有超忆症总裁季卓一颗明晃晃的“玻璃心”,跟着超忆总裁,闯荡赌场,漫游世界,却陷入一走私大案,携种消失……五年后,带着崽子华丽回国的程似锦,化身国际知名摄影师,闯闯娱乐圈,潜潜崽子他爹,宠宠恋爱季而深隐黑暗中的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季卓:以永不遗忘的记忆为聘,你可愿做我新娘?程似锦:叫声老婆听听。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独占甜蜜

    独占甜蜜

    她是清纯靓丽,人见人爱的富家千金。她是甜蜜尤物,每个男人都想拥有她,甘愿不惜一切,只为占有她的甜蜜。她却不屑一顾,心心念念着一位温文尔雅的男人。可偏偏让她遇见一位霸道粗俗,冷酷无情的坏男人。可悲的是,他有着和她心上人相似的五官,并有着完美无瑕的身型,将她迷得心魂难定,不知所措。坏男人为了占有她的甜蜜,对其死缠不休,百般折磨…他说:“这辈子你都别想甩掉我,要生一起,要死相随,我生生世世都会一直缠着你,永久不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千金房东

    千金房东

    一段寻梦之旅,一段心酸历程,租房引发的种种情愿,一个千金房东,一个落魄房客,究竟何去何从!
  • 末代萨满传奇——我的老婆是神棍

    末代萨满传奇——我的老婆是神棍

    一个离奇的噩梦变成了现实,我从一场意外中死里逃生。凶灵的追杀接踵而至,就在我认为死期将至的时候,一个美女萨满从天而降,将我从地狱边缘拉回。为了寻找丢失的魂魄,我成了美女神棍的跟屁虫,从山寨地府到十八层地狱,一路驱魔赶鬼,到头来却发现,这个刁蛮的神棍早已和我缘定三生……
  • 初爱日记

    初爱日记

    发生在深圳的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连街道都是真实的,甚至真实到一张电影票都可以在网上查出来。除了人名用化名,作者把它记录了下来。此书看的是一种真实,没有夸张和华丽的剧情。更多的是前期主角间的对话,和后期主角悲伤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