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0700000013

第13章 最终掌权(4)

果然不出田蚡所料,汲黯噼里啪啦说了一大串,明确表达了自己是支持窦婴的,而田蚡是可耻的,灌夫更不可诛。

现场的人都为汲黯的勇气所深深折服了,不过田蚡的脸黑了,汉武帝没有表情,惟独窦婴笑了。

辩论还在继续,第三个人马上就要登场了。这第三个人是内史郑当时。郑当时字庄,人称郑庄。为人任侠、谦虚、厚道,但同时也兼具墙头草、两面派的毛病。他是汲黯这辈子能说得上话来的两个人之一,另外一个则是宗正刘弃疾。

郑当时之所以能和汲黯合得来,首先是俩人志同道合,都尊崇黄老之道;其次,就是因为郑当时为人谦虚,好交名士,对待朋友更是两肋插刀。那时候甚至可以拉出条幅:有困难,找郑庄。他帮了你还会问你满不满意,如果不满意,郑庄本人会觉得特别对不起你。这样一来,郑当时就在圈内混了个响亮的号——名士。

但并不是所有的名士都能正直不阿的,郑当时就是这样的人。生活中,他也不得罪人;工作上,同样也不得罪人。他的原则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天下无事。如果实在要他说点什么,也只是个和稀泥的料。

不过,即使要和稀泥也要掌握好火候,搞不好就是里外不是人。这不,郑当时就挨骂了。骂郑当时的人,正是汉武帝,因为郑当时在关键时刻又犯了墙头草的毛病。他首先是肯定了窦婴的说法,说灌夫确实不该杀;但看到现场无人响应时,又改口说,田丞相也没什么错。

本来汉武帝不想这么快就出来批评郑当时,他是想等所有人批评完了再出来总结,结果却没有一个人言语。当然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因为一般国家大事,汉武帝都会在未央宫召开,但这次却选在了东宫,也就是王太后居住的地方。这不明摆着表示,灌夫这件事只不过是皇上的家事,清官都难断家务事,自己凭空插一脚,算是哪一码?而今天不过就是要让窦婴和田蚡两个人过过嘴瘾罢了。

而且,当今朝上谁强谁弱那是一目了然的,如果力挺窦婴,搞不好就会将自己的小命搭上,所以沉默是金啊!

这种情况下,自然没人敢当这个出头鸟的,结果汉武帝等了半天,都不见有人发言,这下子他心里的火就压不住了。也活该郑当时倒霉,谁叫他选的时间不对呢?汉武帝指着郑当时骂道:“你平时不是挺爱对魏其侯和田丞相说长道短的吗?怎么这会儿又开始语无伦次了?我真应该连你一块斩了!”汉武帝说完这句话,甩袖子走人了。此时王太后正在后宫等着他一起用餐呢,王太后对于辩论会的情况更是了如指掌,她有的是眼线,这些狗腿子没别的能耐,汇报消息这件事还是做得很好的。

结果,汉武帝见了王太后,就挨了一顿骂。王太后责怪汉武帝任由一个已经过气的人来欺负自己的舅舅。看汉武帝不言语,王太后就更生气了,说连这样的小事都不能自己做决定,还要搞什么形式主义的辩论会。

汉武帝没有办法,只好说舅舅和魏其侯都是外戚,自己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下手,只好搞这么一个辩论会。王太后听了也没再多说什么。

王太后这边在后宫给自己的儿子施加压力,外面田蚡也没有闲着。在汉武帝甩袖走人之后,田蚡就对韩安国说:“今天我亲自送你回家。”说着两个人就一起上了车。到了车上,田蚡立即晴转多云,责怪韩安国在辩论会上首鼠两端,不肯替自己多说几句话。

韩安国先是一阵沉默,既而摇头叹息,说:“丞相你心太急。而如果心急的话,很可能就会将事情搞砸了。”

田蚡听韩安国这么一说,不由得奇怪起来。韩安国说:“你们两个人都是有官有位的人,这样子在皇上面前互揭老底,成何体统呢?”田蚡一听,脸色泛红,同时怒气也减了。韩安国接着说:“如果我是你,我就会当场摘下官帽,对皇帝说魏其侯是对的,请允许我辞职。”

田蚡的小眼睛眨啊眨的,不明白韩安国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韩安国解释道:“皇帝听你这么一说,肯定觉得你谦虚,不但会宽恕你,还会称赞你有美德。而按照魏其侯的为人,一定会羞惭不已,回家咬舌自尽去了。”

我们说韩安国是个厉害角色,玩政治是放下的活儿了,由此可见一斑。如果田蚡按照这个政治老狐狸的说法做,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窦婴还活着的话,只要他一出门,就会被官场的口水舆论淹死。

田蚡听韩安国这样一说,立即阴转晴,连连责怪自己太心急,当然少不了溢美之词,类似“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类的。

而这场辩论会,也让很多人受用无穷。首先是汉武帝,王太后让他明白了,尽管窦太后已经去世了,但只要王太后还在,他就要无条件地为王家做事,即使王家的人犯了错误,还是要为王家做事。其次是田蚡,韩安国让他明白了,政治这个东西是讲究策略的,一味地蛮干,可能收不到任何效果。再就是郑当时,他还需要回家修炼当墙头草的本领,因为辩论会后不久,他就被汉武帝贬为皇后管家(詹事)了。

不过辩论会还没有分出胜负,而汉武帝已经趟了这遭浑水,那就意味着事情只有在产生结果的时候,才会彻底宣告结束。

两败俱伤

其实汉武帝要下放郑当时是有自己的打算的,目的就是要为窦婴多说几句公道话。毕竟在开辩论会之前,汉武帝曾经跟窦婴喝过酒,心里还是比较向着他的。他开辩论会的目就是想广开言路,在众大臣之间展开讨论,形成舆论的威势,如果多数意见是向着窦婴的,那到时候即使王太后问起来,汉武帝也是有话说的。

汉武帝精心设计的辩论会却在郑当时之流的手下流产了,简直是岂有此理!王太后现在还要以绝食威胁汉武帝,要他替自己的娘家人说“公道话”,汉武帝本来是要帮窦婴的,但现在看起来,倒有可能最终帮田蚡搞掉了窦婴,汉武帝心里能好受吗?

不过汉武帝还是很明智的,他将御史大夫韩安国召来,让他核对窦婴在辩论会上所揭发的田蚡的老底是不是真的。韩安国一听,立马心领神会,他是何等聪明之人,能不明白汉武帝的意思?汉武帝这样做就传达出一个很明确的信号,也就是说他现在已经帮不了窦婴了。皇上都妥协了,御史大夫还要讲什么原则吗?于是韩安国就找了一帮人,下了一番苦功夫,努力找出窦婴揭发田蚡的不实之处。这事儿完成得差不多之后,又开始查找窦婴工作生活中的纰漏。窦婴本来也不是个一身清白的人,所以这事儿做起来也不难。很快,汉武帝就给窦婴定下了罪名——欺君之罪,允许逮捕。窦婴也就顺顺利利地被双规,送进了特别监狱。

当初窦婴的夫人劝窦婴救人要量力而行,但彼时窦婴却豪气冲天,觉得自己不能丢下灌夫不管,甚至还觉得自己的夫人有点不够义气,现在看来,夫人绝对是明智的。一个不熟悉水性的人去救一个落水的人,结果往往会是以悲剧收场。现在被关在监狱里的窦婴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仅有的一个帮自己说话的汲黯也被淹没在了茫茫的不为自己说话的人群中。此情此景,是何等的凄凉!虎落平阳被犬欺啊!

不过尽管窦婴身在监狱,依然没有放弃对生的追求,他觉得是时候亮出自己的杀手锏了。窦婴之所以能这样做,也是因为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他所在的监狱不像灌夫的监狱,连耗子都进不去,就别说家人探望了。但是窦婴不一样,他的家人是可以来探望他的。可能当时的田蚡认为,窦婴岁数大了,而且人在监狱里,就算是给他翅膀他也不能飞出来。于是就允许窦婴的家人可以来探监。

然而田蚡要是这样想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如果田蚡给了窦婴翅膀,他是一定会飞出去的。而这时候的窦婴也觉得自己是有这个翅膀的,这就是他手中那个迟迟没有亮出来的杀手锏。

窦婴利用家人探监的机会,让自己的侄子替自己办了一件事。事情做起来很简单,就是把自己家中的一件礼物亲手交给皇上,让他亲眼过目。之后就把家里收拾一下,好酒好菜的先准备着,等待自己回家的好消息。

窦婴的这个礼物是什么?正是先帝的遗诏,上面写着八个字:事有不便,以便论上。这是什么意思呢?翻译一下就是:如果你碰上什么大事,可以把这遗诏交给他(先帝)的接班人,这样就可以被赦免。正是因为这个遗诏,也就是所谓的杀手锏,窦婴才会在当初夫人劝说他量力而行的时候,那么有恃无恐。这块免死金牌让窦婴觉得即使自己放手一搏,最终也会安然无恙。

但这个世界上的事情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让你栽跟头,阴沟里翻船的事更是会经常发生。现在,对于信誓旦旦的窦婴来说,他就在阴沟里翻了船——因为汉武帝说这个遗诏是假的!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儿呢?原来遗诏作为重要文件,为了防止别人做假,在一般情况下,皇帝都要做两份:一份正本,一份副本。正本给人,副本存档,以备核实。出现的问题是刘彻派人去档案室取遗诏的副本时,却发现宫中没有存档。没有存档就没有办法证实窦婴手中的遗诏是真的,也就是说这份遗诏基本可以被定义为假的了,而如果遗诏被定义为假的,窦婴面临的可能会是第二次欺君之罪。这也就等于在自己原有罪名的基础上,又加了一块重重的石头。

这下,窦婴彻底绝望了,本以为自己手中还有杀手锏,是怎么都不会有问题的,但偏偏自以为是杀手锏的东西却派不上用场了,这是上天要自己亡啊!

遗诏是假这件事,在历史上一直是众说纷纭,但却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讨论结果。如果说遗诏是窦婴伪造的,那不符合窦婴的性格。窦婴是一个很矛盾的人物,在他身上正直和任侠是立世之本,他不是贪生怕死的人,更不是一个欺诈的人。虽然他曾经倚仗窦太后这个靠山做官,但大多数情况下他是跟窦太后对着干的,因为娘俩儿不是一个派系的。所以说窦婴在自己身在监狱的时候弄出一个假遗诏,不符合他的性格。

那为什么汉武帝找不到遗诏的副本呢?难道是他烧了?这当然也不太可能,因为汉武帝开始的时候是想要救窦婴着的,如果发现有遗诏,不正合他的心意吗?最大的可能就是王太后在背后搞鬼了。田蚡虽然也想窦婴死,但是他要是烧了遗诏副本,那就是欺君之罪,他有几个脑袋能让皇上砍?如果事情是王太后做的,那问题就远没有这么严重了。而王太后一心要护着自己的弟弟,而且这种事她做起来也算轻车熟路了,毕竟当初栗妃和刘荣下台的时候她就已经练过手了。为了自己的田家,牺牲一个小小的窦婴又算什么?

既然王太后决意要陷害窦婴,那窦婴就算是长了一身翅膀,也逃不出去了。果然之后不久,窦婴就被判处弃市论斩。这下子窦婴绝望了,但是绝望之余他又想出了一招——绝食。

绝食既能保住名节,又能制造舆论,这也是抗议司法不公最好的办法。

正是因为绝食能制造舆论,所以田蚡在听说窦婴要绝食的时候,马上就慌了。如果窦婴死在了监狱里,那他只要出门就会被唾沫星子淹死。要是那样,他这场胜仗还有什么意义?田蚡虽然人长得其貌不扬,馊主意可多得很。他很快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来对付窦婴——造谣,说皇上决定不杀窦婴了。窦婴一听,觉得自己活着还是有希望的,就禁不住满心欢喜竟然自己主动找吃的去了。这一来,田蚡高兴了,同时命令众人不许让窦婴知道真实的消息。

公元前131年的冬季,12月30日这天,关着还怀抱着有生还希望的窦婴监狱的大门突然打开了,来了一群人将窦婴押到长安市上行斩。窦婴的脑袋这时候完全转不过弯来了,他不知道已经有生还希望的自己为什么还会被带出去砍头。也许就在窦婴还在苦苦思索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已经身首异处了。

纵观窦婴的一生,这个很矛盾的人身上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称道的地方。也许你还记得汉景帝那次家宴说要传位给刘武,结果窦婴出来纠正的事,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大臣是非常耿直的,他做事从来就是对事不对人。而且,也可以看出窦婴不懂权术,换做别人可能就会顺着皇帝的说法说下去,毕竟这是窦太后愿意听的,但窦婴呢,却说这样做是不对的。窦婴做官更是正直廉洁的,汉景帝赏赐给他的千金,他都摆列在走廊穿堂里,属下的小军官经过时,就让他们酌量取用,自己一点儿也没拿回家。

当然,窦婴身上也有缺点:太任性。在平叛七国叛乱的时候,窦婴是在汉景帝的再三劝说下才出山的;而在刘荣被废黜的时候,窦婴也是坚决反对,反对无效的时候干脆几个月不上班,这都是窦婴的缺点。尽管这样,但是在汉朝的历史中,窦婴绝对是个值得后人评说的人物,他的死也是被奸人陷害而至的。

可悲可叹!

在第二年的十月,灌夫被处死了。

回过头来再说田蚡,按理说现在窦婴已经死了,挡在田蚡面前最讨厌的一个障碍已经被扳倒了,田蚡的好日子也算是到来了。

但田蚡也是个没有福气的人,因为自从窦婴死后,田蚡就像是被恶鬼缠上了身,每天晚上都做恶梦,而且时间一长,竟然变得神智不清了。他不说话则已,一说话就说些自己是有罪之人,请求上帝饶恕一类的话。田蚡认的是什么罪,当然就是陷害窦婴的罪了,这也间接证实了窦婴确实是被田蚡害死的。有句话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现在田蚡的表现正好印证了这句话,就是因为田蚡做了太多的亏心事,才被鬼缠上了。

田蚡这样神神叨叨的,汉武帝也不能坐视不理,于是就找了个巫师,替田蚡作法。结果巫师说,他在作法的时候看见窦婴的鬼魂紧紧地缠着田蚡不放,说是要杀死田蚡。这种说法放在今天当然是不成立的,但是这一年春暖花开的三月,田蚡还是在灵魂被鬼魂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情况下,解脱地离开了人世。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真理!

窦婴和田蚡两个人已经死了,最乐得清闲的就是汉武帝了。到这时候才可以说,汉武帝真正掌握了大部分权力,而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要施展自己的抱负,将大汉朝发扬光大。

同类推荐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本书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自1950年至2013年国务院授予的航空工业历次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及部分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时,列入党中央、国务院14次表彰大会之一的全国科技大会表彰的“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也一并收入,共计l38位的生平、工作业绩与突出贡献。真实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感人事迹,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本书内容翔实、内容丰富,实为记录航空英模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的人员阅读。
  • 良知与担当

    良知与担当

    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激情与偏执,始终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法国人的浪漫和睿智成就了他们在20世纪知识界的独特地位。通过对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全景式描绘,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知识社会学的最标准范本的生动而又深刻的解说和记录。
  • 说曹操

    说曹操

    本书对曹操一生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与重要战役给出了一个历史学家的解释与剖析,澄清了诸多坊间的误判;清晰地刻画了曹操一生的几大阶段,厘清了三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使读者豁然开朗;展现了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生存的历史时空以及活动于此时空中的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对三国时代割据混战的各种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有精当的分析。
  • 旷代逸才冯梦龙

    旷代逸才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梦桂,善画。弟梦熊,太学生,曾从冯梦龙治《春秋》,有诗传世。他们兄弟三人并称“吴下三冯”。
  •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国学大师胡适曾说自己为半个台湾人,而与他有类似经历的远不止他一人。本书选取了胡适、傅斯年、方东美、南怀瑾等一批国学大师,主要讲述他们1949年离开大陆去往台湾之后的人生经历。有家不能回,有亲不相见,他们只能在故纸堆了寻求慰藉,读者在了解他们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就之时,也可深深感受到他们对人生的无奈。
热门推荐
  • 盛夏沫之初

    盛夏沫之初

    苏晓黎、林逸以及性格外放可爱的美少女凌雪等人,几个本来很平凡的圣旦大学的学生,命运中却暗藏着不平凡,在那不平凡的表面之下,她们一次意外的机遇使她们成为了“Darkwing”的一员,让她们变得更加的不平凡,担负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责任,为了这份责任她们走上了Darkwing战士之路,努力的保护着自己身边的人,保护着所有人......
  • 青丝缠绕:魔王的仙家王后

    青丝缠绕:魔王的仙家王后

    “月,听说对着神树许愿会成真哦!”“月,你喜欢我送的礼物吗?”“月,以后我一定会保护你哦!”“月……”“月,我走了,只是暂时的离开,等我好不好?等我回来我就能保护你了!”一封信,他走了……“月牙儿,跟我回魔界吧!”“月牙儿,你做我的王妃好不好”“月牙儿,你为什么就是不喜欢我!”“月牙儿,他已经走了!走了!不会回来了!”“不会的!他答应过我,他一定会回来的!”……“月,我回来了”“月,你为什么那么傻呢?”“月儿你为什么不等我”“月…月儿月儿……”他抱着她渐冷的身体,不停地唤着她的名字,却唤不醒怀中的人儿……“月牙儿月牙儿,下一世你一定属于我……”(各位是不是有点看不懂呢?相信作者内容绝对精彩)
  • 墨华仙道

    墨华仙道

    令牌者,自当手中之剑所指,除尽万道妖邪!血瞳者,定当君子如风而立,定以千古而序。(本文纯属虚构,如有同名之人,敬请原谅)
  • 武道仙途

    武道仙途

    废材二少爷偶得神秘传承,一朵金莲出世,掀起腥风血雨。宗门天才?世家弟子?王朝皇室?那又如何,统统碾压!从此之后,太玄焚天,绝世无敌!
  • 溺爱:强势相恋520天

    溺爱:强势相恋520天

    {二对一,大小姐vs两位总裁}虾米?!我,苏落清,北穆市令人畏惧的苏家大小姐,美少女一样的存在,竟然被爸比妈咪催婚了!!相亲对象竟然是一个30岁的老男人!!OMG,我才16岁,是个貌美如花的年纪,不去,死也不去!但她却没想到,那两位大叔,竟然是暮叶国的传奇…好不容易同意去相亲,来到房间一看:花美男啊!还是两个!老夫的少女心要泛滥啦!!当刁蛮大小姐碰上冷酷面瘫男,与笑面狐狸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擦亮眼睛,拭目以待吧!
  • 豪门毒宠:总裁的7日恋歌

    豪门毒宠:总裁的7日恋歌

    七天的相处,她深陷他的温柔,“柯子铭,我想你了!”一夜之后,她却离开了,留下纸条短信,“我有未婚夫,你我就当从来没有见过吧。”“柯子铭,你到底想要什么?已婚的她,再见到他,却开始害怕。“我要你!”柯子铭霸气地说道,毫不避讳,“嫁人了又如何,你只能是我的!””说着,他开始宽衣解皮带,一步一步朝她走去。
  • 纨绔毒妃,废材大小姐

    纨绔毒妃,废材大小姐

    蛮横凶爆,无才无德又污的夜大小姐居然被雷劈了,遭到雷电劈的大小姐表示压力山大,她不过就是出去买了个酱油而已,居然就这么被雷电一击穿越了,穿到一个被抛弃的嫡女身上,一朝穿越,将军府的纨绔大小姐变天才,惊华绝艳傲视中原。他们之间明明只是约法三章,那妖孽为何如今却是纠缠不断?
  • 他就在你身边

    他就在你身边

    相信很多人都相信这个世界是有鬼魂的存在的,只是我们都喜欢自我安慰减少我们的恐惧,接下来我将会写出我经历过的和听到的真实的故事兴许你曾经也遇到过。
  • 在深夜里步秋

    在深夜里步秋

    苏步秋和文晓雅,他们是小学同学,中学朋友,高中死党,大学陌生人。。。。。。曾经,苏步秋疯狂的追她,是她厌烦!他累了,她却又放不下了!
  • 实干决定成败

    实干决定成败

    本书的出发点来自十八大倡导的新八字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这个精神的引导下,相信全国上下将会掀起一场实干的工作热情,而本书正是切入这个主题。实干是一种出色的工作态度,更是一种伟大的工作精神。本书从告别空谈开始,教会你如何在工作中真抓实干,把工作做到出色,如何让实干成为你工作的自驱力,帮助你走向卓越。在本书的最后,还为你量身定制了72条提高实干力的关键法则,每一条都能让你收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