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让一出城就想起了老天师给他的那个锦囊,他那里等的了什么危难时刻,一出城就把锦囊打了开来。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有生命危险亦可假死避祸。”锦囊内就这么一个纸条。
“你个死牛鼻子这算什么锦囊让你百儿爷装死。我还以为是什么强大的法宝呢?死牛鼻子果然还是不靠谱。”杨让骂道。
由于常年没有战争袭扰,大兴城外也是繁华一片。杨让正好路过一个书店,就进去买了本通行本《道德经》。把老天师给他的拿出来一对比,你还真别说,差别还真挺大。通行本通熟易懂,老天师给的晦涩难懂。
“不管懂不懂,先背下来再说。听月儿说书背多了,慢慢的就自然懂了。月儿应该不会骗我。”杨让心道。
就这样杨让开始了他的游历之旅。
与此同时大秦帝国青云关上,黄须儿眺望关外,查看异族的动向。黄须儿名叫冉闵今年正好十六岁成年。尽管只有十六岁但是他已经镇守青云关三年。
三年前那战之后,他便被敕封为前将军镇守青云关。三年来冉闵身高已然将近八尺,身材魁梧,面相带着十分的豪气,黑发黑眉而黄须。因此人称黄须儿。他是个孤儿,可是灵根精奇,年幼时被鬼谷先生发现收为入门弟子。
此时,他正打算回关内休息,忽然一只带信的鹰鸽落在了他的肩头。黄须儿认出这是先生养的鹰鸽,立刻将信取出,到关内详看。
信分有两封:第一封是大秦皇帝嬴贵周给他下的圣旨,保留他前将军的官职,但免去他青云关镇守之职,由副镇守接任。第二封是鬼谷先生写给他的信,告诉他太阳海金色褪的事。并让他独自游历天下,暗中调查金色褪的原因,以及神女的下落。
“叫抵戏来。”冉闵对手下道。抵戏就是他三年前救下的异族幼女,抵戏的名字也是冉闵给起的,今年已有八岁。抵戏长得很像人族,只不过头上长有一对角,这对角很小,像是鹿角模样,把头发拢起来就可以遮住。因此不细查的话并分辨不出。
“先生让我独自下青云关调查神女一事,你留在青云关可好?事情办完我就来接你。”冉闵问道。
“要多久?”抵戏弱弱的问。
“不知,我会尽快。青云关上上下下都是我这三年来同生共死的兄弟,他们会保你周全。我事情办完就来接你。”冉闵答道。
“好!你要保重,别死了。”三年来是冉闵保全了她,她最怕的就是永远失去他。
“哈哈哈哈,小丫头瞎操心。想要我死可没那么容易。”冉闵摸着她的头说道。
第二日,冉闵便独自一人下了青云关。
海拔不到九千米的青云关极其寒冷,十三岁便上青云关的冉闵每天养成了喝酒的习惯。事实上凡是在天斗山脉各个关口镇守过的将士都有嗜酒的习惯。而相对于其他关口,青云关是整个天斗山脉海拔最低的,因此也是被异族骚扰最严重的。三天一小仗,五天一大仗,成了家常便饭,所以他还养成了另一个甲不离身的习惯。即使下了青云关这习惯也很难改变。
他这身装扮很是引人注意。一身玄黑甲好似一条黑龙盘绕其身,玄黑盔好像一只黑虎头将其头吞噬,连眼睛都没有露出来。腰间盘着一条玄黑链,挂着一只巨大的红葫芦。甲盔链都是玄黑色,但没人能分辨出材质。胯下一匹墨麒麟,走在路上如凶神一般,行人见了皆绕道。
太阳海正中间三大人族帝国的统治者都登上了巨大的会盟船。三方在会盟船中相见,相隔甚远老天师一眼就看见了分别走在最前面的鬼谷先生和老巫祖。
“鬼谷小子多年不见了,长大了不少呀。老巫祖你个老东西还没死呢?”老天师戏谑的喊道。鬼谷先生已经年近九百岁那里还会长大。一见面就诅咒老巫祖死。看来能看上杨让,并收杨让为徒绝非偶然。
“老朽前日卜了一卦,卦象上看你个牛鼻子比我这个老东西先死呢。”老巫祖立刻还以颜色。
“你个死牛鼻子,要不是顾忌异族会渔翁得利,老朽真想好好的教训教训你。”鬼谷先生并不是一个喜欢戏虐的人。
“哈哈哈——谁先死我不知道,得看运数,但是打架老道可不怕任何人。”老天师笑道。
见面就要掐架,三大人族帝国其他的人已哭笑不得。
“你们好好商议商议这次的事,情报不用藏着掖着。我们三个老家伙叙叙旧。”三人分别对身后的人说道。
三方所掌握的情报都比较少,有用的就更少了。其中最有用的情报就是大秦帝国提供了神女的名字可能叫鱼机,异族好像也知道神女,而且好像异族了解的比他们还多。当然大秦方面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并没有详细说明情报的来源。
其次就是由于隋朝近些年来国力强盛,有一些余力反击异族。从燕云关,赤岩关,黑岩关等关口传回来的消息。异族好像已经开始集结兵力,准备再次全面的进攻天斗山脉防线。
虽然异族行动非常的隐秘,但是由于燕云关主将杨道德,赤岩关主将杨齐礼,黑岩关主将杨齐刑,时常精兵突袭所以还是发现了异动。大隋三个最强的皇子在其母族的支持下,就好像竞赛一样,此起彼伏的突击异族。
甚至有一次杨道德率领燕云十八骑突进了三千多里,遇见了龙族军团。差一点被围,一旦被龙族军团所围,在没有天斗山脉天险支撑的情况下,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为此李德妃差一点吓死,事后还专门写信训斥了爱子的冒进。大隋皇帝杨习之倒是不以为然,反而嘉奖了杨道德,说杨道德是最像他的皇子。的确杨习之当年还是皇子时也经常干些疯狂的事。他认为要成大事必须经受死亡的考验。
听完大秦以及大隋的情报,三方更加坚信这次的事件,和异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