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记起了学过的自我激励的语句:如果你相信你能做到某件事,你就能完成它。他试图睁开眼睛,可眼睛不听指挥。事实上,他什么也感觉不到。然而他仍努力地睁眼,终于他听到:“我看见一只眼睛在动——他仍然活着!”
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很长的时间,直到拉尔夫通过不断地自我暗示、自我激励,直到他完全睁开了自己的眼睛——他起死回生了。
维特是一个职业魔术师,他受聘于洛杉矶一家宾馆。每天晚上他都要给来这里吃晚餐的顾客们表演。
一天晚上,他走到一家人围坐的桌旁,自我介绍后,他拿出一副纸牌开始表演。他转向坐在桌子边的一个小姑娘,让她选择一张牌。女孩的父亲告诉他,温迪是他的女儿,她是个盲人。
维特回答:“那好,这对她最好不过了,我喜欢在任何情况下变戏法。”说着他转身面对姑娘,说:“温迪,你想帮我玩一个戏法吗?”
她害羞地说:“可以。”
维特和女孩坐在桌子对面坐下来说:“我将出示一张扑克牌,温迪,它将是两色牌中的一张,不是红色的就是黑色的,我想让你做的是运用你的灵感告诉我这张牌是什么颜色的,红色或黑色的,你明白吗?”温迪点点头。
维特出示了一张梅花K说:“温迪,这张牌是红色牌还是黑色牌?”
停顿片刻,盲女孩说:“黑色的。”她的家人全笑了。
维特又出示了一张红桃7说,“这张是红色的还是黑色的?”
温迪说:“红色的。”
维特又出示了第三张牌,一张方块3,问道:“红色的还是黑色的?”
没有一丝犹豫,温迪说,“红色的。”她的全部家庭成员都激动地笑起来。
他又出示的三张牌,她全都说对了。令人难以置信,她猜了6次,6次都对了!她的家人不敢相信她怎么会如此幸运。
到了第7张牌,维特出示了一张红桃5问:“温迪,我想让你告诉我这张牌的数码和花色……是红桃、方块、梅花还是黑桃?”
等了一会儿,温迪自信地说:“它是红桃5。”她的家人发出惊叹声,他们全都惊呆了。
她爸爸问维特所做的这些是戏法还是真正的魔法。维特回答:“你应该问问温迪。”
父亲问:“温迪,你是怎么做的?”温迪笑着说:“那是魔术。”维特和全家人握手告别,他紧紧抱住温迪,留下了扑克牌,告辞了。显然,由他所创造的这个神奇的时刻是这个家庭永远难忘的。
当然,这个故事听起来有点神奇,而且由于温迪是盲人,当他出示牌时她是不可能看到牌的颜色和牌上的数码,那是怎么回事呢?
维特能够创造出人间奇迹,依赖于一个秘密的规则和一些机智的思考。在从业早期,维特已经研究出一只脚规则,它不用字就能在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在这次受雇于宾馆之前,他从来没有机会去使用一下这一规则。当维特坐在温迪的对面时悄声说:“我将出示一张扑克牌,温迪,它将是两种颜色中的一张,不是红色的就是黑色的。”他轻拍她的脚(在桌子下面),拍一下是红色,拍两下是黑色。
为了使她确切地理解他,他又重复说出了秘密信号:“我想让你做的是运用你的灵感告诉我一张牌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拍一下)或者黑色的(拍两下),你说怎么样?”当然点头同意,他知道她明白了他的意思并开始玩牌。当他问她是否可以试试时,她的家人都蒙在鼓里。
他又是怎样把红桃5传达给她的呢?很简单,他拍她脚5下,让她知道那是一个5。当他问她牌是红桃、黑桃、梅花或方块时,他通过敲她的脚的方式让她知道那张牌是“红桃”。
大家都知道魔术是假的,但它的方法却是真的,它在温迪身上起了效用。它不仅给了她几次瞬间重见光明的机会,并在家人面前被视为是特别的人物,而且这也使她成为家族中的明星。她的家人几乎告诉了所有的朋友她具有这种惊人的了不起的“特异功能”的经历。
这件事情发生后几个月,维特收到了温迪的一个包裹,包裹中有一副布莱叶盲文扑克牌,还附带一封信。在信中,她对他使她变得如此特别并帮助她“看见”几次表示感谢,她说她仍然没有告诉家人这套戏法的窍门,尽管他们多次追问她。在信的末尾她写道:“我希望你拥有这副布莱叶盲文牌,通过它为更多的盲人创造出更多的戏法。”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一个暴风雨的日子,有一个穷人到一个富人家讨饭。
“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搅我们。”
“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穷人说。
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花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这个可怜的人,这时请求厨娘给他一个小锅,以便他“煮点石头汤喝”。
“石头汤?”厨娘说:“我想看看你怎样能用石头做成汤。”
她答应了。于是穷人到路上拣了块石头洗净后放在锅里煮。
“可是,你总得放点盐吧。”厨娘说,她给他一些盐。
后来又给了他豌豆、薄荷、香菜。最后,又把能够收拾到的碎肉末都放在汤里。当然,你也许能猜到,这个可怜的穷人后来把石头捞出来扔回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
反过来想一下,你就会发现,他如果直接对富人说:“行行好吧!请给我一碗肉汤喝!”这肯定是不行的。然而他却换了一种思路,逐步用石头汤引来了肉汤,便轻易地解决了自己的难题。这个穷人摆脱饥寒的方法其实便是一种创新。
创新,对于许多人来说是永不可攀、极其困难的事。其实,创新有大有小,内容和形式可以各不相同,创新活动不光是爱迪生、法拉第等这些科学家、发明家的事,更存在于普通人的生活中,很多人都可以进行创新性的活动,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一旦你拥有了创新思维,并运用到你的事业中,你的追求、理想、目标就会达到事业的一个新巅峰。
丹尼尔·洛维格开始仅是密歇根州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他从小生活非常贫困。有一次,他发现一艘损坏的26英尺长的轮船被当做废品扔在岸边不要了,就把它运回家。整个冬天,丹尼尔什么也没干,就是在修理这条船。第二年夏天,他把修好的船租出去,一年就赚了50美元。
修船租船,这一次小小的经营虽然微乎其微,但却昭示了他怎样去取得成功的道路。
在此后的时间里,他做的全部是买船、卖船、修船、租船这些船圈子里的活儿,虽然赚得不多,但却逐渐改善了贫穷的生活。当然,丹尼尔也在寻找机会,渴望快速致富。突然有一年,由于石油的消费量和生产的日益增长,油船开始变为有利可图的工具。但是,丹尼尔·洛维格没有资金来购船,他不甘心机遇就这样从身边溜走,开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他跑了几家银行想得一笔贷款,却全碰了钉子,然而丹尼尔·洛维格不灰心,他仔细地总结了经验并创造性地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又专门找到大通银行去“碰运气”。经理上下打量着他的衣着,问他有没有什么作为担保和抵押的。
丹尼尔·洛维格痛快地说明自己确实没有什么一般理解的那种担保和抵押,然而他有一条旧的油船,已经租给石油公司运输石油,根据租约,可以按期收取石油公司的租金。如果银行认为包租出去的船可以作为抵押,那么他就可以获得贷款了。
谢天谢地,银行经过反复研究,认为有实力雄厚的石油公司租用油船,丹尼尔的收益很有保障,这样的话贷款风险就很小,于是同意了这种做法。丹尼尔·洛维格用这笔贷款买了一艘旧货船,并改造成油船。他把这艘油船又出租给石油公司之后,再以它为抵押,从银行获得新的贷款,利用贷款又购进旧货船,改装成油船,这样地相继干下去,丹尼尔·洛维格获得了一笔又一笔的贷款,他的油船队伍也日益壮大。日益增多的资金积累使丹尼尔·洛维格的事业蒸蒸日上,很快成了闻名一时的成功人士。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不能把什么事都往坏处想,换一种思路,也许就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