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人都有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而坚强的毅力,来源于对远大目标的执著、渴望和对自己克服困难、战胜逆境的信心,无论是走路还是做事,大部分人都喜欢走直线,不喜欢走曲线,但是现实环境有时让我们遭受挫折,走一段弯路,这时候,就要求我们鼓起勇气,不要气馁,不要中途自暴自弃,过程的曲折并不代表失败,只要我们锐意进取,以百折不回的精神向前进,终于会有一天摆脱逆境的困扰。
在事物发展的道路上,总有一些转折点,面临这种突破之前,往往是最困难、最艰巨的时刻,这种时刻,我们一定要判断形势,确定方向,无论情况多么严峻,也决不轻易放弃,因为只要坚持到底,渡过难关,就会出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景。
在谈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有一次,当时松下正好到松下通信工业去,干部们正在开会。松下问他们:“今天开的什么会?”有人苦着脸说:“丰田汽车要求大幅度降价。”详情是丰田要求从松下通信购买的汽车收音机的价钱,自即日起降价5%,半年后再降15%,总共降价20%。丰田作这种要求所持的理由是:面临贸易自由化,与美国等汽车业竞争的结果,日本车售价偏高,难以生存。
丰田为了降低售价提高竞争力起见,因此希望供应汽车收音机的松下通信工业也都降价20%。
在了解情况之后,松下问:
“目前我们的利润如何?”
“大约只赚3%而已。”
“才这么一点?3%实在少了一些。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降20%,那怎么得了!”
“就是因为这样大家才开会研究。”
会议是要开的,不过松下想这个问题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解决。目前也不过才赚3%,如果再降20%,那岂不是要亏17%?就一般常识而言,这种生意能还做吗?
固然,松下通信也可以一口回绝丰田汽车的要求,而且大多数人也很可能这么做。然而如果情况特殊,让价20%是否仍值得考虑呢?假如光想着“这怎么可能?”的话,松下认为还是有欠思考。所以松下先抛开一般的这种想法而站在丰田的立场仔细来看这个问题。松下想,假如丰田换成松下电器的话,在面临贸易自由化的情况下说不定也一样会提出这种要求吧。
虽说松下电器听到了这样的要求不免大吃一惊,然而丰田本身必然也为如何才能降低成本以及谋求发展而大伤脑筋。因此,虽然就减价的幅度本身而言,的确是过分了一点,但松下电器也要审慎地考虑到如何才能降价去配合丰田的要求。
方法还是有的,但想法却必须要改变。照现在设计的产品要降低20%事实上是绝不可能的事情,因此非有新的想法不可,所以松下就指示大家说:“在性能不可以降低、对设计必须考虑对方需要的两个先决条件下,大家不妨设法全面更新设计。最好是不仅能够降低成本20%,而且还要有一点适当利润才可以。”
“在大家完成新设计之前,亏本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这不光只是为了降价给丰田,而且还关系到整个日本产业的维持及发展问题,无论如何是非做不可的,希望诸位能够努力完成任务。”
一年后,松下又问到有关这件事情进行的情况,结果松下电器不仅做到了如丰田所希望的价格,而且还能获得适当的利润。这可以说是因大幅度降价压力而激发出来的一次成功的产品革命。松下想,这才是一种正常经营事业的态度。
由此,松下总结道:“不管是经营事业也好,做其他事情也好,只要是抱着‘这根本不可能办到’的想法,我想任何事情永远都不会成功。反之,碰到事情总是‘应该可以办到,问题只是要如何去做而已’,这样想的话,很多困难的工作乍看似乎不大可能办到,结果却居然也做成功了。”许多事情,正是由于你的不懈努力才获得了良好的成果,当你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只有坚持没有“不可能”的事,所有的事情才会变得可能。
好钢尚需千锤百炼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句歌词道出了许多创业者的心声。尤其是那些经过大是大非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能平静以待。这是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已有了一座困难的高山,现实中的困难,与其相比,也许算不了什么。即便是现实的困难,比他们想象的困难还要大,但因为在他们的心里,有了随时迎接困难的准备,能够产生一种藐视困难的心理优势。他们会想尽办法,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倘若困难太大,实在是无法战胜它,他们也能正确地认识它、对待它。
所以,哲学家苏格拉底说:“逆境是磨炼人的最高学府。”此话一点也不为过。
有一位学者,小时候家里很穷,在青黄不接的季节里,常常连吃饭都成问题,一家人整年围着生计问题打转。但他的父母却非常重视孩子们的教育,艰苦劳作,节衣缩食,想尽一切办法都要供孩子们上学。上学时他从父母那里拿到的钱,除了学费外,仅仅能够维持生活。就这些,他还要从他的生活费中挤出一点来,买学习资料。空余时间,还要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他学习很刻苦,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后来考上了知名大学。
在大学期间,生活仍然清苦,几乎是半工半读。但他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更是勤奋。毕业后,他被分到一家比较清贫的单位,没有什么科研条件。有些人很抱怨,而他却说:“我已经很好了。”他并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相反却告诫自己,不管条件多么困难,也要把科研做下去。后来,单位的条件逐渐好转,他有机会到科研所里去深造。经过努力拼搏,最后他成为了一位学者。
在顺境的情况下获得成功固然可喜,但他们承受压力的心理能力可能降低。但相比之下,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要脆弱一些,常常会被巨大的现实困难打击得不知所措。而那些没有丝毫心理准备的人,甚至会被突如其来的困难所击倒。这犹如在温室里绽放的花朵,哪经得起几番风雨的吹打?
据说有一位重点中学的15岁的初三学生,曾连续多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小学毕业时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到市重点初中。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中学生,面对老师的正常批评却不能接受,回家后又受到父母的责备,竟然跳楼自杀。心理脆弱到如此地步,难道不值得我们思考吗?面对这种现象,有些成功人士和相关的专家们呼吁,应该给那些在温室里长大的孩子一点挫折教育,以便他们应对人生的变化。只有千锤百炼,才能成为好钢。
哪里跌倒哪里爬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遭受很多打击。遇到这些挫折本身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你自己。当你遭受挫折、遇到困难、受到打击却不气馁,那么你会取得成功。一个人能有成就并在气质上超过常人,往往正在于其对待失败的态度,而失败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精神上被打败了,那才是一败涂地。
人生之路漫长而且坎坷,因此遭受挫折、遇到困难、遭到打击在所难免,差别只在有人把头破血流不当一回事,有人稍微破皮就灰心丧气。跌倒了还能爬起来,你才有成功的希望。
不管你在什么时候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人生路上奔走的不止你一个,你跌倒了不赶快爬起来,不但同行的人会抛下你,后面的人也会超过你,甚至从你身上踩过去。“跌倒”后只有爬起来,才能继续和他人竞争,和他人比拼!趴在地上是不会有任何机会的,所以一定要爬起来。如果你跌倒了而不想爬起来,那么不但没有人会来扶你一把,而且还会成为众人唾弃的对象。但如果你忍着痛苦想要爬起来,那么迟早会得到别人的帮助。那些丧失“爬起来”意志的人,是得不到帮助的。因此,你一定要爬起来。
态度决定命运,意志可以改变一切。跌倒之后忍痛爬起来,这是对自己意志的磨炼。当我们有了如钢铁般的意志,便不怕再次跌倒。有时候人的跌倒,心理上的感受和实际上受伤害的程度不一样,因此你一定要爬起来!这样你才会知道,事实上你可以应付这次的跌倒,也就是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在,如果自认起不来,那就是承认了自己是个懦夫,是个弱者。
“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来”是不害怕面对失败的一种态度。如果善于总结经验教训,那么在爬起来之后就会很快地摆脱困境。自古成者王侯败者寇,其实成败只不过是一时的结果。人生是个过程,关键在于你追求的过程是否让你感到满意,如果你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希望,那么你就永远成为了一个失败的人。
现实虽然残酷,但强者从来不害怕。因此,不管你“跌倒”受的伤是轻还是重,只要你不愿爬起来,那么你就会丧失机会,被人看不起,为社会所遗弃,要想能在真正跌倒时爬得起来就要有坚强的意志。人是具有能动性的,所以应该在社会实践中总结自己和前人的经验教训,从中获取进退取舍、对答应变的正确方法,主动地遵循事物的规律办事,这样才能应付各种变故。一旦失败,要能够经受住失败的考验,控制住危险和复杂的局面,尽力去维持现状,不能惊慌失措。
失败者往往有这样的心理:一种是由于已经处于败势,转攻为守,因此不敢拼死一搏,害怕再度失败,束缚住了自己的手脚,从而失去了反败为胜的机会。还有一种就是有时失败了却不服输,不冷静地分析失败的原因,急于反败为胜,结果贸然行动,反而招来更大的失败。这都是不能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的表现。
失败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之后丧失了继续奋斗下去的决心和勇气。所有胜利者,必定是经过千辛万苦和艰苦努力才最终成功的。面对失败,如果能不气馁,继续奋斗,最终必能感受胜利的欢乐。所以,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才能让自己的一生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