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自幼聪慧,读书用功,乡试却屡试不中。他本家室贫寒,却心高命舛。二十岁之后,他有些心灰意冷了,便扔了书本,白日里做些农活维持生计,晚上靠吹箫来排遣心中的块垒。
张生本来在村里有一个两小无猜的红颜知己,叫毛桃。毛桃的父亲原来也很喜欢张生,希望他考中了做官自己也跟着沾光。如今看张生没有什么出息,就擅自做主把毛桃嫁给了一个盐商。这无疑是在张生尚未结疤的伤口上洒盐,张生因此痛苦不堪。
在乡下,收了麦子之后,麦秸也要收回来做烧柴。在月高风清的夜晚,张生就常坐在场院里的麦秸垛下吹箫。这里没有人打扰,肃静。
张生吹箫有个习惯,他沉浸在音乐之中时,往往闭了眼,他吹奏的乐曲也不是现成的曲子,他只是随着思绪信马由缰地用箫来排遣自己的心情。
这一晚,没有月,星却繁。张生吃罢晚饭,喝了一杯清茶,临了一会儿帖,就拿了箫,来到麦秸垛旁坐下,很投入地吹了起来。
吹罢一曲,张生张开眼,见身边坐了一些人在静静地听他的箫声,这让他很感动。他就又闭了眼,继续吹,把胸中诸多对世事的感慨都通过幽怨的箫声表达了出来。
再次张开眼,见身边的听众有增无减,张生就更感动,就继续很卖力地吹下去。
雄鸡唱白时,张生再度张开眼,身边的听众却一个也没有了。
这让张生蓦然警醒,刚才那些面孔没有一个是熟悉的,难道他们不是人?是鬼?
那么,为什么鬼喜欢听人间的音乐呢?
难道只有鬼才能理解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