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掌柜的烧锅作坊开得很大,里里外外雇了十几号人。酒的销路也很好,日子过得很富足。但郭掌柜膝下无子,只有小青一个女儿。
这么一个掌上明珠,打小儿娇惯是不必说了,但小青却没有长成小家碧玉的模样。当然小青也长得浓眉大眼,唇红齿白,不难看。可举止言谈却像个男孩子,少了点阴柔,多了些阳刚。
郭掌柜老两口就拿她当个儿子养着。
镇上有个警察署,署长王大胡子好喝两口,与郭掌柜要好。郭掌柜烧锅溜儿上的好酒王大胡子随便喝。当然了,有王署长的面儿罩着,人们自然也要对郭掌柜高看一眼。
一天,郭掌柜弄了几条开河鱼,就把王大胡子请来喝酒。小青已经十六,长得和大人一般高了。王大胡子喝高兴了,要认小青做干女儿。小青就脆脆地叫了声干爹。又把干爹的酒碗满上,双手举起敬了干爹一碗。王大胡子喜得拉过小青,顺兜里掏出几块大洋塞给小青做认干女儿的见面礼。又调侃地问小青,你从小闻着酒味儿长大,可也能喝两口?小青就瞅着亲爹狡黠地笑,看亲爹也笑了,就脆脆地对王大胡子说,来,干爹!我陪你喝一碗。王大胡子就倒了一碗酒给小青,小青接过来,与王大胡子碰了碗,一仰脖就没了,居然咋的没咋的。王大胡子乐得连连冲郭掌柜竖大拇指,行,行!将来你老了,就把这份家业传给小青,她保准不比男儿差。
可是小青十八岁那年,郭掌柜两口子突然得急病死了。
小青就真的把父亲留下的产业接了下来。家里外头打理得条条是道,烧锅作坊照常运转。
镇上的人们都很佩服小青。
小青把干爹穿戎装的相片摆在家里。王大胡子也常来看看,要么在这里喝一顿,要么拎些酒回去喝。虽然年头很乱,却也没有什么人敢来找她的麻烦。
王大胡子却动了歪心眼儿,他要讨小青做小老婆。就托了媒人去找小青。
媒人就跟小青说,你跟了王署长,官儿太太当着,吃香的喝辣的。他还能维护你的生意。多好呀!
小青不干。嘁!哪有干爹娶干女儿的,也不怕人笑话!
媒人回了话,王大胡子就有点儿恼怒。侧面一打听,原来小青与家里一个山东来的二十多岁的烧酒师傅好上了。
王大胡子派人把那个山东小伙儿抓去,以反满抗日份子的罪名吊起来,皮鞭子蘸凉水抽了个半死。然后,王大胡子就一个人去找小青,开门见山一句话,你嫁给我,我就放了他。你不答应,明天我就毙了他。
小青说,咱俩比酒。你赢了我就嫁给你。我赢了你就放人。
王大胡子说,行!
一坛酒,两只粗瓷大碗摆到了炕桌上。
一坛酒见底,俩人都没咋的。
第二坛喝下一半,王大胡子脑袋就耷拉到胸脯子上了。
小青摇醒王大胡子,干爹!说话算数!
王大胡子使劲晃晃头,算、啊算——数!
小青搀着王大胡子回到警察署,王大胡子就把人放了。
第二天早起,王大胡子后悔了,又派人来抓反满抗日份子,伙计们都在,唯独小青和那个烧酒师傅不见了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