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本里曾今读到过,在明朝早期阶段,郑和七次航海下西洋。最远都到达马达加斯加、以及沙特阿拉伯许多地方,他是中国历史上成就最高、最了不起的航海家,也是最早的一个国际贸易家。可能有人会说郑和只是个太监,但是屡立战功、深的明成祖朱棣的宠幸。所以他手中掌握了重要的权利,朱棣有事情也常常让代为办理,后来郑和才有了七下西洋的丰功伟绩。那么郑和为什么要七下西洋,明朝又为什么要大规模的船队出海?而且当时出海并不是普通的小船,郑和当时出海最少几十条船只,其中最大的船叫宝船,根据明史记载船身长四十四丈零四尺、宽十八丈。一丈为十尺。一丈等于三点三米,沿着这个换算可以得知郑和的船长就有一百四十五米,宽有六十米,也就是讲郑和的最大宝船相当于今天的轻型航母那般大。在十五世纪时期里,全世界任何一个海域里都找不出如此规模的船队。这支船队共载二万七千八百人,相当现在任何部队一个军的兵力。
所以我认为你说郑和这只船队是去搞贸易的,我还真的不相信,仿佛就是去侵略其他国家一样。所以郑和那个时候出去的目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扬我大明王朝国威,让这些小国看看我中华上国的霸气。而且从古至今凡是一个国家国力强大后,对周边国家就会有一种指指点点的味道,现在的美国便是如此,充当世界警察的感觉。说好听点维护世界和平,尽大国的职责,说难听点便是抢夺国际话语权。当时大明王朝空前的强大,便难免会对周边国家指指点点,甚至在局部地区咱得说的算。所以郑和出海除了扬我国威以为,还有那么点充当世界警察的味道。这也不是我空口说,这可是有实际的事可以证明。在当时郑和这么强大的舰队,许多小国谁都不敢造次,还有许多小国举全国的兵力都没有船只上的兵力精强。明史明确的记载,第一个事件是在永乐五年九月,郑和水师首度远航后班师回国,各国使者跟随进京朝见。郑和进献俘获的旧港海盗大佬陈祖义。旧港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巨港,永乐年间明朝曾在此设立大明旧港宣慰司,是为大明在南洋的最高行政机构。祖籍广东潮州的陈祖义,是当时最著名的海盗集团首领,明洪武年间逃至南洋后,盘踞在马六甲从事海盗十余年,集团成员鼎盛时超过万人,战船百艘,雄霸于日本、印度洋、中国台湾、南海等海面。朱元璋曾悬赏五十万两白银捉拿陈祖义。郑和水师首次远航班师时,曾派使者前去招抚,陈祖义诈降,暗中策划拦船抢劫,妄图劫掠几艘郑和的“宝船”。郑和率水师合围陈祖义,杀死海盗五千余人,烧毁海盗船只十艘,俘获七艘,活捉陈祖义。后来,陈祖义这位海盗大佬在京城被处死。永乐六年九月,郑和水师经过短暂修整后再度远洋,前往印度洋岛国锡兰今斯里兰卡。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尔心怀叵测,竟把郑和诱至国中,勒索金银财宝,还派出重兵抢劫郑和船队。郑和察觉到锡兰城内空虚,便伺机率精锐之师出其不意攻破锡兰山城,一举活捉亚烈苦奈尔及其妻儿老小、官吏随从。永乐九年六月,郑和回朝中进献俘获的锡兰国王。明成祖朱棣为显示泱泱大明的气度,下令赦免锡兰国王死罪,放其回国。永乐十一年十一月,郑和水师三下西洋。船队抵达今印尼苏门答腊岛时,伪王子苏干刺正策划杀主自立。苏干刺是原苏门答腊国王的儿子,后来苏门答腊国遭到那孤儿国侵略,苏门答腊国王中毒箭而死,王子苏干刺尚年幼,王妃便下令,如有勇士能替国王报仇,就嫁其为妻。一老渔翁挺身而出,率军打败那孤儿国,王妃果然嫁给了老渔翁,并尊其为老国王。苏干刺成人后,就拉起自己的队伍杀掉了老渔翁国王,然后逃往山中另立山头。苏干刺怨恨郑和未赏赐自己,便率水军拦截郑和水师。郑和随即率师迎头痛击、穷追猛打,把苏干刺的水军打得一败涂地,直到活捉苏干刺及其妻儿。永乐十三年郑和带着俘虏的苏干刺回国,后来朱棣下令把苏干杀了。
直到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已经六下西洋。这时成祖已经驾崩。宣德皇帝朱瞻基登位后非常不喜其父亲在位时那一套,这时候郑和也是风烛残年,但是没过过久宣德帝又回心转意。命令郑和继续航海,也就是这一次成就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宣德皇帝的意思是想让其他国家都知道,我已位列大宝,你们这些小国要向我大明上国参拜进贡。为什么这个时候老迈体衰风烛残年还愿意去?我看这是因为郑和对航海事业的热爱。这一趟航行,最后也使年迈的郑和油尽灯枯,最后还没回到故乡就死在了七下西洋的路上。郑和七下西洋创造了不世伟绩,作为一个太监能够有这样的壮举,可以说开天劈地以来第一人。郑和用他自己的言行,给自己一生的夙愿,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