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8100000006

第6章 跑滩匠到团总(1)

“龙大爷淹死了、龙大爷淹死了……”

小伙计一路叫喊,一路狂奔。三渡水码头上所有的货栈、力行、茶坊、酒肆顿时乱作一团。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全傻了。

侯宝斋与何耀先正在一起扛圆木,听见噩耗大吃一惊,肩膀上的圆木滚落下来,砸在侯宝斋的脚上。侯宝斋抱着脚一步一跳,疼痛也顾不上了,慌慌忙忙随着人群向河岸上赶。

龙大爷的尸身让河水泡胀,肚子滚圆,好像立刻就要迸裂。肚子上黑糁糁的大片胸毛,一直是让他引以为豪的,这时候大半脱落。周身散发出一阵阵恶臭,肌肉皮肤已经变作青蓝色,包裹了无数蠕动的蛆虫。人们把龙大爷拖上岸的时候,很多人在哇哇大吐。

侯宝斋仔细查看了龙大爷的尸身,没有任何伤口。他跪在三渡水岸边的鹅卵石堆上,用白布轻轻把大爷的脸盖上。那张曾经威风凛凛的脸,已经发胀得完全变了形,有洗脸的木盆大小。

侯宝斋的泪水滴落在白布上,濡湿了一大片。

当天晚上,人们在龙大爷的房间很快查明:是小红这个臭婊子干的。

原来小红与一位自流井的船老板有了勾搭,想双双私奔。当然,能够找个机会卷走龙大爷的钱,那就更好了。他们想过很多办法,在三渡水码头上乃至整个新津城是没有机会的。也是活该龙大爷倒霉,他吃鸦片又吃出了新花招。晚上酒足饭饱后,想划船到河上过瘾。他听人介绍,在江南一些富贵人家,夏夜里有一种非常惬意的享受,叫舟子摇一条小船,船上搭凉床,一边顺水飘荡,一边吞云吐雾。小船悠悠,凉风习习,这种吃法有一个美名叫做“风中舞”。龙大爷刚从一位来自苏州的客商口中打听到,就慌忙享受起来了。

月亮很好,水面风平浪静。小船顺着南河,在夜郎溪一带随波轻浮,自流井的船老板技术不差,船摇动的感觉不像在河里,而是在一大块镜面上滑行。经过改装的小型片片船宽敞、舒适,搭建的红木凉床头挂了一盏红灯笼,灯光若明若暗、影影绰绰。龙大爷酒醉饭饱后,仰卧其间,滋味好极了。

月亮从水天交接处缓缓爬上大江边的山崖,薄纱般的清辉把小山变得朦朦胧胧,水边有树、有亭,放着青幽幽的光。倒影水中的月亮像一块玉盘。龙大爷已经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水,天上地下有几个月亮了。

龙大爷在烧烟之前,被小红灌了大量的酒。他不仅烧完了五个烟泡,还吃下了小红的迷药。尽管龙大爷庞大的身躯足足有两百斤,自流井的船老板几乎没有费什么劲就把他扔进了水中。

龙大爷一直沉入河底,还在做着美梦呢。

小红把灯笼灭了,悠悠闲闲坐船到龙大爷屋中,把金银细软卷了个精光。反锁了门,当晚就不见了。

龙大爷躺在灵堂上。码头上的人披麻戴孝,白茫茫一片。除了“新西公”的人全部到齐外,“忠义公”、“仁义公”、“敦伦社”、“花桥十三公口”等全县数十个哥老会码头都有人来吊孝,不少公口来的还是大爷、二爷。数百人在三渡水码头上进进出出,讨论得热火朝天:

“红颜祸水啊——”

“龙大爷的死,一定要找到真凶,三刀六个眼,才解心中之恨。”

“这个狗日的骚婆娘,该弄去浸猪笼。”

“浸猪笼都便宜她了,应该把肚脐眼割了,点天灯。”

“三渡水码头是一个烂摊子,一定要好好收拾收拾。”

……

大家议论得口沫四溅,说到办丧事出钱、出人,各位大爷就闭口不谈了。一来因为龙大爷的人缘本身就不怎么样,二来众位大爷探风声的居多,真正想帮忙办事的就少了。还是“忠义公”堂口“仁”字号吴大爷德高望重,他说了一句公道话,结束了乱哄哄的场面:

“龙大爷的死,很大程度上是自作自受。报仇的事先放一放,先把码头上这一摊子事情理顺再说,让他们码头上的哥弟们自己推选一位管事的,先领头把事情扛起来。三渡水码头乱糟糟的局面,又不是一天两天了,走一步说一步嘛。”

一时间,码头上人声鼎沸,兄弟们七嘴八舌嚷开了。推举侯宝斋的人最多,尽管他年轻,但办事公道,为人仗义,从来不在钱财上斤斤计较。

当然,对他不服气的也大有人在,主要是一些年岁偏大、资格偏老的人。

他们认为侯宝斋出生卑贱、资历浅,他们不住在下面挤眉溜眼,但是叫他们中的哪一位出头把事情扛下来,却谁也不愿意干。另外,“新西公”人员复杂,码头上的经营惨淡,真正有点手腕和有点资产的人,都想自保,不愿意去蹚这一趟浑水。

大家还想到,侯宝斋不久前结识了邛州的大舵把子胡子刀客,如果说胡子刀客真正把侯宝斋当作兄弟,他也算是有一个靠山了。最关键的是,三渡水码头的油水少,龙大爷的烟枪又欠下了一屁股的烂账,不管是谁来当这个暂时的掌舵人,面对的都是一块烫手的山芋。所以大家在推举临时管事人的时候,就不愿意节外生枝了。

“让他侯娃儿去折腾吧,总要把他自己弄得下不了台。”

有人对侯宝斋捏了一把汗,当然有更多的人是想看他的笑话。

侯宝斋把龙大爷的丧事办得风风光光。连续几个晚上,吹鼓手和做法事的和尚把码头闹得震天响,河岸上灯火通明,像是在过大年。

龙大爷丧事之隆重,全县都震动了。

丧事办完的第二天,几路人马齐刷刷出现在侯宝斋的面前,手中拿的全部是龙大爷欠下的账单。

侯宝斋一看数额,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知道,龙大爷是没有田地、房产的,屋里的细软早让小红给卷了个精光。这一屁股的烂账,就是把码头上的几家货栈和存放的木料卖完也还不清。要是真的卖了,码头上几十位兄弟还活不活。

侯宝斋看见讨债人一张张冰冷的脸,心也完全凉了。但他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说:“钱还真不少,不过也没有什么问题,只是码头上没有现钱,我的很多事务还没有理顺,等我把账目清理完后,一定连本带利,如数奉还。”

“你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了。”一位账房模样的中年人说道:“新津城,屁大一点,有啥子事瞒得过我们。哪个不晓得你们三渡水那一点儿家底子。

一句话,什么时候拿得到钱?”众人随声附和,把侯宝斋逼得无路可退。

侯宝斋知道推也是白推,延时也不会太久。他干脆变退为进,一咬牙说道:“给我半年的时间,就是砸锅卖铁,也给大家一个交代。”

要账的人一走,侯宝斋长长吐了一口气,脑袋里一片空白,他仰天大叫:“这个龙大爷啊,你前世造的啥子孽啊——”

“侯兄,龙大爷要是不造孽,这一块码头就轮不到你来当家了。”黄老五永远都实话实说。

码头上的弟兄们凑到一块儿,议论来议论去,谁也拿不出一个好主意。

“去自流井,找小红和那个船老板拿钱。”侯宝斋突然灵光一闪,冒出了这样一句话。

“你是不是疯了,找小红报仇。天地那么大,这两个狗男女不晓得远走高飞,等着你去找。”陈若愚想都没有往那个地方想,一听见侯宝斋的话,当时就把他打断了。

“那个船老板是自流井码头‘天威公’义字号舵把子章三爷的手下,‘天威公’势力不小,章三爷本人就是一个大盐商,对手下的人很护短。况且我们又没有真凭实据,他给你来一个死不认账,到时候,我们还下不了台。”何耀先主要办理运输上的业务,对河上的船老板们很熟悉。某人的背景怎么样,他心中都有一本账。

“哪个说我要去抓这两个狗男女,老子要去贩私盐。”侯宝斋一拍桌子,两眼目光似火,“只有这条路了,死马当成活马医。”

“贩私盐!”

码头上的兄弟面面相觑,同时瞪大了双眼:“抓住是要砍脑壳的!”

“别说贩盐了,现在这种情况下,憋慌了,就是活人,老子都敢卖。”

侯宝斋下定了决心,说的话没有留一点余地,口水吐在地上都要砸一个坑。

“侯兄说干就干。不就是去自流井嘛,脑壳砍了就碗那么大一块疤。”

侯宝斋的兄弟真的是好兄弟,只要是决定了的事,没有谁会推诿的。管球它是死是活,以后怎么样以后再说。

“弟兄们生在一堆,死在一坨,路一起走,崖一起跳。”黄老五、何耀先、陈若愚几个人一拍大腿,就这么定了。

自流井的盐场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古人称这里“牛头对马岭,不出贵人出盐井”。人工开凿的盐井一个挨一个,连接了四通八达的输卤管道,还有一座座井架高耸入云,当地人称井架为“天车”。“天车”以“堆积木”

的方法,把数千根杉木层层往上累叠,用篾索捆扎而成。没有地基,地面用篾绳作拉式支撑,有数十米高,形如通天宝塔。

侯宝斋一行人走遍了自流井所有的盐场,对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特别是袍哥码头进行了秘密的打探。他们了解到,“天威公”的堂口设在城北的岳兴茶馆里面。

天下袍哥是一家,先拜码头再说,侯宝斋打定了主意。

在自流井的几天,令他们大开眼界的还有盐商们的寨堡和会馆。其建筑的精致、生活的奢华让人惊叹不已。当他们切身体会到盐商的豪富和盐业的鼎盛,就对贩私盐有了梦幻般的憧憬了。

“妈呦,这些全部是银子堆的啊!”黄老五啧啧称奇,“侯兄,盐井里面捞出来的都是钱啊!当几年盐商,砍脑壳都值得。”

“砍不砍脑壳,就看各人的运气了。”侯宝斋清楚,朝廷为打击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对盐业一直实行垄断经营,设有专门的盐官管理。在官府的监督下,盐民生产,官府定价收购,并由官府运输和销售。盐,是历朝政府牢牢掌握的专卖商品,其收入也是朝廷的重要财源。

岳兴茶馆店堂敞亮、古色古香。里面还有一进院落,为“天威公”码头处理日常事务的所在。

侯宝斋走进茶馆,独自一人在大桌子前坐下,黄老五等三人立于身后。

伙计倒茶时,侯宝斋接过茶碗,用右手拇指置茶碗边,食指放碗底,面向小伙计;而以左手做成“三把半香”之形,伸直指尖附在茶碗边上。这就是所谓“洪门出手不离三”。

小伙计满脸肃然,进入内堂禀报。一个黑脸汉子立刻迎上前来,与侯宝斋对坐,同样让小伙计倒了一碗茶,与侯宝斋的茶碗相对放置。这是哥老会拜码头的一种试探性的暗号,以茶碗来摆阵势,名为“仁义阵”,也叫“双龙阵”,江湖上有歌谣形容:

双龙戏水喜洋洋,好比韩信访张良。

今日兄弟来聚会,先饮此茶作商量。

黑脸汉子问道:“汉留从何处来?汉留到何处去?”

侯宝斋答:“从昆仑山而来,打木阳城而去。”

黑脸汉子知道这是袍界的哥弟来拜码头了,向侯宝斋行了拐子礼,非常客气地说道:“原来是远方的贤拜兄到了,小弟有失远迎。”

侯宝斋回礼之后,递上自己的公片和宝札,然后口齿清楚地阐明了一段条子:

“兄弟姓侯,草字宝斋,新津三渡水小码头。久闻贵龙码头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兄弟今日带一堂单张草片,请候贵龙码头一缘哥弟。犹恐款式不合,掉红掉黑,卷边折角,言语不清,口齿不明,礼节不周,请候不到。

兄弟我多在山冈,少在书房,只知江湖贵重,不知江湖礼节,一切不周不到,还望哥子高抬龙袖,亮个膀子,龙凤旗、日月旗、花花旗,给兄弟我打个好字旗。”

这一段袍哥交际的开场白,江湖人称亮底的“上咐”,侯宝斋说得顺顺当当,字正腔圆。

新津来的!黑脸汉子心里面咯噔了一下,面色大变:

“有何贵干?”

侯宝斋沉得住气,说道:“没什么,有些话想给贵码头章三爷交代交代。”

“敢问侯哥子,到敝码头有何贵干?”一听声音,就知道章三爷来了,他腰板挺直,穿一件质地很好的绸衫,脑后的发辫梳得油光可鉴,右手拇指上绿油油的翡翠扳指显示出富贵的气派,身后跟了十来个大汉,气势汹汹地迎将上来。

这哪里是袍哥弟兄的待客之道?

侯宝斋早料到这一节了。他想,小红与船老板杀害龙大爷并卷款私逃之后,回去肯定会向他们当家的瞎说。误会不误会倒在其次,今天恐怕连自己几个人都走不脱。

果然不出侯宝斋所料,船老板把小红带回自流井之后,立即向章三爷哭诉,说小红是自己在成都花钱买来的,新津码头上的龙大爷想要玩玩。

自己心想反正买的是个妓女,龙大爷要玩就玩几天吧。谁知道龙大爷霸占了不还,还把小红打得遍体鳞伤。这次酒醉后在船上追打小红,失脚落水了,新津的人就不依不饶,非要赔龙大爷的命不可。现在三渡水码头已经发出了“鸡毛火炭片子”,满世界追杀自己。

章三爷听完,只是“哼哼”了几声,“你就放心在自流井呆着吧,老子不信,在自流井,有哪个新津人敢来抓你。”不过章三爷又百思不解:小红这个婆娘,人老珠黄的,送给我都不要,你们争来争去搞的是啥子名堂,还搭进去一个大爷的性命?

今天侯宝斋来拜码头,的确出乎了章三爷的意料。他的第一反应是这小子是来寻仇的,所以自流井码头上的兄弟们对侯宝斋一行就不大客气了。

侯宝斋面不改色,侃侃而谈:“我们新津三渡水的事,想必三爷早已知道了。我今天来的目的,只是想会会贵码头的各位哥弟。两个码头之间,以前有一些小小的误会,人死仇散,不知道三爷意下如何?”

章三爷没有开腔,想先听听这小子到底是什么意思。侯宝斋察言观色,见章三爷的脸色稍有缓和,立刻抓住时机,大声说道:“叔伯在上,小侄在下,请受一拜。”说罢,一揖到地。

按照哥老会的规矩,用“仁、义、礼、智、信”五个堂口来排辈分,章三爷应该比侯宝斋高出一辈。侯宝斋拜一拜,也不算吃亏。

这样一来,反而把章三爷弄得很尴尬,他不得不强挤出一丝笑容,“免礼,免礼,这成什么话,你们……你们来者是客嘛。”

侯宝斋待章三爷坐下后,详细把龙大爷遇害的情况向章三爷说明。当然,所有的事都是小红那个骚娘们干的,与“天威公”的哥弟无关。侯宝斋这一次来拜会自流井码头,是久仰了章三爷的威名,并愿意化干戈为玉帛,以后大家共饮一江水,共结哥弟缘。

“侯兄弟好厉害的一张嘴,说得好像是三爷欠你的了。”章三爷听明白了侯宝斋的意思,茶馆里面就不再是剑拔弩张的气氛了。

道理是明摆着的,不可能死不认账。章三爷也清楚,这件事自己码头上的人不会一点责任没有。不管怎么说,人家码头上的舵把子大爷都死了。

加上侯宝斋的言语拿得顺,没有一丝一毫“仇气”可言。章三爷的戒心也就解除了,他大大方方挥了挥手,“侯哥子远道而来,也是初到我们码头。弟兄们,摆酒接风。”

酒过三巡,大家客客气气地叙谈起来了,在酒桌上把兄弟之情谈得差不多的时候,侯宝斋说:

“自流井的盐是天下闻名的。运一点到我们的码头来,我们兄弟帮三爷把生意搞得更大。”

话说到正题上了,章三爷心知肚明,原来这小子为的是这件事。

这么些年来,所有的码头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天威公”当然就靠盐吃盐了。章三爷当然也贩过私盐,但是这个行道风险大,他已经不希望自己手下的兄弟有什么闪失。当他挣到一大份家业,足以舒舒服服过一辈子的时候,就没有再动过“私盐”的念头了。这一次侯宝斋愿意来蹚这一浑水,不妨让他去碰碰运气,也算是送给他们死去的舵把子一个人情吧。

侯宝斋走的时候,押了三只片片船。一筐筐雪白的井盐上覆盖了一层大白菜。当然,章三爷也没有少收侯宝斋买盐的钱,同时开出了自己的片子,沿途的黑白两道朋友可以关照一二。

侯宝斋运气不错,一路畅通无阻,沿水道回了新津。

这一趟运回的井盐质量好,简直是客商们的稀缺货。南来北往的商人就像蝗虫一般,几天就把三船盐吃光了。

同类推荐
  • 从你的世界走过

    从你的世界走过

    是韶华太过喧哗,抑或红尘太过嘈杂,似乎总有千万种理由与爱情擦肩而过。是让桃花开满枝头,抑或蔷薇爬满花架,似乎总有无数个借口任思念漫过天涯。 林颦颦与赵方明之间的距离也是这样的春天与秋天。他们邂逅,两个人在上海相知相恋。他给过她全世界,亦摧毁了她的全世界。她带着全世界回来,他又携着全世界离开。他与她之间,分离难道是命中注定的?这段美好又悲伤的过去,绚烂又残忍的往昔,多少年后,依旧被人记忆起。
  • 最后一个贝勒

    最后一个贝勒

    长篇抗战小说《最后一个贝勒》讲述了抗日战争中,来自中、日、韩三国的三个贵族青年在战争中的际遇和情感冲突,题材独特,史料翔实,振聋发聩,是作者于川根据自己的父母在抗战中的真实经历所创作的一部半纪传体长篇小说!
  • 西门大官人

    西门大官人

    《金瓶梅》是一部传世杰作,被称为“第一奇书”。《金瓶梅》主要描写了西门庆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并以西门庆为中心,一方面辐射市井,一方面反映官场社会,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广阔图景和政治与社会的众生相,刻画了西门庆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和以潘金莲、李瓶儿等诸多女性。作者妙笔生花,配以探索性的编写,描述了《金瓶梅》中的主要人物的身世、经历、情感、欲望、快乐、苦恼,在今天的读者面前悬起了一面鉴古警今的镜子,对了解千古奇书《金瓶梅》有切实的帮助。
  • 饮剑诀:秦始皇陵

    饮剑诀:秦始皇陵

    本书为作者明月所著的一篇历史武侠小说,以历史上的“靖难之变”为背景,叙述了一个反抗强权的故事。
  • 铁血豪情

    铁血豪情

    四位战友望着已经离开他们的老团长,悲痛地流着眼泪,用哽咽的歌声送走了这位同他们出生入死几十年的老首长、老战友。他们一接到郑华的电报便星夜兼程,驱车几千里终于在老首长、老战友临终前赶到了。
热门推荐
  • 倒霉活出精彩上之八戒历险

    倒霉活出精彩上之八戒历险

    从现代而来,古老活到西游。从西游说起,暂时以西游记、宝莲灯、西游记后转,后面看情况吧······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还原生活细节的规律,寻找现实背后的真相。本书通过简洁明了、幽默风趣的方式将那些高深的经济学道理用平白易懂的解释娓娓道出,让你摆脱啃大部头经济学著作时的费力和烦躁,随时随地在享受阅读的乐趣中学会有用的经济学知识。
  • 月神之上

    月神之上

    一枚小刻苦在魔幻大陆的奋斗之旅,论走出山疙瘩之后如何表现的不像第一次进城。----------------------------无虐升级流奇遇文
  • 谁荏苒了我们的青春

    谁荏苒了我们的青春

    普通的两个家庭,普通的两个人,有着一段有始却无终的感情。“我喜欢你”,他在QQ上给我发来一条消息,我很激动,拿着手机却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他,我怕只是一个恶作剧,但是我还是打了个“metoo”,我轻轻地点击了一下发送。扬起的嘴角出卖了我内心的喜悦,我看了一眼手机上方的时间,“23:07”,我把他发给我的那句话截图收藏起来了,再看了一眼那句话,我幸福的把手机放在了床头柜,然后我闭着眼睛幸福的想着这句话……
  • 云惜星辰

    云惜星辰

    好人不长命,那为何还要当好人?誓言即能随风散,何苦还要入情深?阴差阳错,带着前世的记忆轮回转世,是祸还是福?若是此生为祸害,是否可以贻害千年!“子钧,等我长大你娶我为妻吧!”“叔叔有妻子了。”“我知道的,人死如灯灭!”她若是死了,你会像曾经忘了我一样,那般决绝。
  • 恍如一梦见三生

    恍如一梦见三生

    繁花三千,终不敌似水年华;弱水三千,却不料故人心变。女主自白:我居然被套路了,我完全不知道作者想写什么,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大坑,等了这么久男主没出现就算了,我TM居然还是块石头。注意!本文雷点较多,各种慎入!
  • 阴阳玺

    阴阳玺

    我若为仙,当灭尽天下诸魔,还盛世太平;我若成魔,当诛尽各路强敌,于乱世独尊。不羡长生仙,唯恐离恨殇,若无逍遥意,枉为少年郎!
  •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史的重要收获。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北京市民的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线,向读者展示了底层贫苦市民努力改变命运却四处碰壁的图景,深刻揭露了那个时代对贫民大众生存的挤压。
  • ANDERSEN’S FAIRY TALES

    ANDERSEN’S FAIRY TA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情深不简

    情深不简

    有没有一个人,是你想要得到却又得不到,到最后,狼狈收场?有没有一个人,是你想爱却又不敢爱不能爱,到最后,两败俱伤?对余林珑来说,傅向暖,是她的整个青春。然而,青春,终究只是青春而已······傅向暖:“初见时,我就有一种预感,她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