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8100000017

第17章 总舵把子(2)

道松和尚让侯宝斋一家三口住在一间干净的客房。房间里面随时熏一种山上的草药,气味似檀香,又有一点辛辣味,就连兰儿也从来没有闻到过。小儿子没有吃过一口药,病情大大减轻。过了一些日子,就恢复得跟常人差不多了。

侯宝斋一生中还从来没有过这样清闲的日子。在寺院中,他与道松和尚畅谈天下大事,从码头到县城,再到省府乃至全国,道松和尚常常说得出一些精妙的见解。大和尚身在佛门,心怀天下,常存了普济苍生的愿望,而且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让侯宝斋不禁肃然起敬了。

“当今天下,苍生不幸,外国列强对我中华虎视眈眈。鸦片战争后,外国人的势力不断在中国内地扩张,老百姓的生活苦啊。”道松和尚喝了一口茶,眼望窗外漆黑的夜空,悠悠叹道:“老衲想把观音寺修缮一番,搞一个粥场起来,让几个快饿死的穷人塞一塞肚子,也算是结一善缘了。佛门虽然广大,可是救不了穷啊。”

“大师慈悲,这些都是天大的好事,如果大师信得过,侯某愿助一臂之力。”侯宝斋对道松和尚的大善之举打心眼佩服。

“阿弥陀佛。”道松和尚口诵佛号,“我们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为天下苍生尽一份绵薄之力,寺庙能做的事情不过如此。”道松和尚告诉侯宝斋,自己多年来四处募捐化缘,观音寺的修缮经费已经筹集得差不多了。

现在国家是疮痍满道,乞丐成群,普通老百姓节衣缩食、卖儿鬻女,而生活还不能够自保,他尽管是化外之人,但是忧心如焚啊。

“大师有普济天下之志,侯某也有拳拳报国之心。只要是我能够做到的,一定尽全力。”侯宝斋与道松和尚说得很投缘,加上儿子渐渐病愈,他也一改往日的愁闷心绪。说实话,侯宝斋对于建庙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但是对于办施粥场,他就非常热心了。他想起闹霍乱的那一年,也是在这观音寺的山门外,人山人海啊!把整个新津县都拯救了。

“大师为饥民施粥,侯某应该尽绵薄之力,在侯某的码头上,不管是要钱要粮还是要人,侯某当倾尽全力。”

“侯宝斋”三个字就是最好的金字招牌,他的一张片子撒到新津各大码头,包括邻近州县。几天时间,各个哥老会公口、各位富商大贾、粮户纷纷捐钱捐粮,观音寺的粮食很快就堆成一座小山了。

侯大爷立马组织人手,把山门外的一大块空地平整出来,作为施粥场。

场中支起了十只大锅,烈火熊熊,不分昼夜,为饥民熬粥。

侯大娘兰儿办这件事最热心,一来观音寺算是她的“家”,道松和尚对于她母子的大恩,岂是几句话可以说完的;二来这也是侯大爷的义举,码头上众兄弟纷纷争先恐后,她侯大娘怎肯示弱。

兰儿干脆搬到了庙里住下,在粥场坐镇指挥。每一天,她忙得脚不沾地,亲自给大家舀稀饭,照顾病残人。饥民们好久没有吃饱过肚子了,都在心头把她当作观音菩萨。

刚开始两天,饥民们还排着长蛇一样的队伍,后来人就越聚越多,潮水一般涌来涌去,小山堆似的粮食很快削减了大半。这时候,随时保证供应的稀粥就改成每天两顿了,不久就只能每天一顿了。

侯大爷又一次利用自己的面子,把粮食堆成了山。这样反复几次之后,粮食山越来越小,许多捐钱捐粮的人托不过情面,但已经开始对侯大爷应付了。

最先吃紧的是三渡水码头,何耀先把算盘拨过来拨过去,再也拿不出更多的钱粮。他无可奈何地看着侯宝斋。

“不管有多难,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支撑到春荒过后。”侯宝斋遇到难事总会迎难而上,他咬咬牙说道:“把货栈里面的存货全部卖了!”

兰儿坐在往昔的禅房内,心潮翻滚,这几年真像是一场大梦啊!月光透过窗户射进来,少女时候的生活场景又出现在了眼前。那时候生活清苦,平平淡淡的日子里还充满了仇恨。几年后,兰儿走出庙门,原来外面的世界这么大,人世间的恩恩怨怨都是一场梦啊!

月光照着窗外,楼台、竹木都像镀了一层银。窗外的一切跟从前没有什么两样,这时候的兰儿早已不同往日了,她变得更加精明睿智,也更有气魄和胆识。她想起在侯家的日日夜夜,侯宝斋无微不至的关怀,码头上众弟兄的尊敬。现在的侯大娘,在新津县城也算得上是一个人物了。

当年在庙里,她还是一个未谙世事的天真少女,一两个小小的泼皮无赖会把她吓得做噩梦。曾经有不规矩的香客对她动手动脚,投来猥亵的目光,说一些不三不四的话。当兰儿嫁给侯宝斋之后,别说一般的泼皮,就是四州八县的舵把子大爷,也要恭恭敬敬地叫一声“侯大娘”。

这一切,都是命啊!往日的是非恩怨就让它随风去吧。

侯宝斋与何耀先从观音寺走出来,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饥民越来越多,施粥场不办还好,一开了头就没有个结束的。老百姓是越来越穷,无论是衙门、还是码头,谁也想不出一个好办法。

侯宝斋脚下的土地,都是肥得流油的黑土地,但人们终年像牛马一样在土地上折腾,到头来就一个字:穷。照理说,川西坝子以殷富闻名国内,“放牛娃都要穿绸子”,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近些年来,各种各样的捐款摊派品目繁多,兴事、练兵、筹赔款,竭泽而渔,洋人的货物充塞内地,找不到活干的人比比皆是,生意也越来越难做,人们的生计日益艰难。

“善人大老爷呀,打发一顿饭呀,银子要满罐呀;打发一碗汤呀,银子要满仓呀……”一个打莲花落的乞丐拉住侯宝斋的衣襟,又唱又跳,侯宝斋顺手给了他几个铜钱,转头对何耀先说:“这几年,国家的形势不妙啊!”

三渡水码头的运输业是全县首屈一指的,吃这碗饭的人也越来越多。

时值秋汛,三渡并归一渡,江水滔滔,汪洋一片,码头上所有的货船暂时都不能通航。

尽管侯宝斋在衙门里面有几分公事,每天还是要抽空到码头上看看。

他看见各式各样的船筏停在岸边,一望无际。靠搬运吃饭的人蚂蚁一般密密麻麻,或蹲或坐,船上、岸上、仓库中、货栈内全部是人,一个个的眼中充满了期盼和绝望交织的感情。

前几年,侯宝斋不觉得有什么大问题。那时候的搬运夫大多数是本县人,雨季不通航,就回家干农活了,一两个月后,又陆续到码头来上工。

现在看起来,码头上的生意并没有多大的发展,反倒是省内外越来越多的人涌到这里找饭吃,还有不少是哥老会的兄弟。

就现状而言,三渡水码头如此,本县其他码头也差不多。雨季来临,活接不上,上千的兄弟闲耍起来,甚至要面临饿肚子的问题了。这些人又绝大多数是下力人,都想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闲耍起来,可能就会生出一些是非来了。但他们又没有一技之长,想干一点别的什么却也不成。

近年来,相当于“新西公”二当家的何耀先是劳苦功高的,他对码头上的各种经营费尽了心思。他的年纪比侯宝斋还要大一点,也成了亲,他把绝大多数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码头的经营上,他办事成熟老练,生意公道合理,让兄弟们非常服气。三渡水码头能有今天这样蒸蒸日上的局面,这位二当家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耀先,现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一般是咋个安顿的?”侯宝斋紧锁眉头。人多了,吃喝拉撒都是一个大问题。他看见码头上又脏又乱,心中很不是滋味。

他问何耀先,其实何耀先又有什么办法。侯宝斋知道,问也是白问,但他有一种强烈的责任心,看到弟兄们的光景不好,心中难受啊。

“从古到今,三渡水码头就是这样,也找不出什么好办法,只有等大水退了,才有活干。这段时间,我把仓库腾空了,他们在船上住不下,有的人就住在仓库里面。吃饭,只有各管各了。遇到生活特别困难的,或者是生病的,也用码头上的钱帮补一点。”何耀先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关键是这一大批人都是纯粹卖力气的,要想格外干点什么,难啊。

“我了解到,就新津城来说,其实各行各业都需要人。只是有手艺、能够干点活的人就少得可怜了。”侯宝斋觉得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一现状必须想办法改变。

他对何耀先说:“不止是我们码头上,就是整个城里的情况也差不多,我们来给弟兄们想想办法吧。”

当晚,侯宝斋与何耀先、张跃廷一同拜访了通津书院山长陈朝佐。侯宝斋每遇大事,总爱听听陈老先生的意见。他的书读得多,问题看得远。

侯宝斋遇到的许多重大决策,都喜欢让陈老先生把把脉。

陈朝佐须发皆白,飘飘然有神仙之态。他年过八旬,已经很少出门了,一听到侯宝斋的来意,两眼忽然蓄满了泪光。他伸手把雪白的长须抚摸了几下,先是不住点头说好,然后就激动起来,对侯宝斋一行人一揖到地,满脸神圣,兴奋得说话都有些颤抖了。

“侯爷,请受老夫一拜。”

侯宝斋慌忙还礼,他不懂这位老先生在搞什么名堂。要知道,陈朝佐可是新津人的老前辈了,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侯宝斋的名字还是他给第起的呢。

“侯爷,这么些年来,你是本县第一个泽被苍生的民间领袖。”陈朝佐的头发胡须都在抖,“办一个劝工所,把城里所有没有活干的人召集到一起,教他们手艺,给他们找一条吃饭的路,这是恩泽一方的大好事啊。老夫活了一辈子,就是想看到这一天啊,希望在躺进棺材前能够亲眼见到你大功告成。侯爷,请再受老夫一拜。”说着,陈朝佐就要跪下去。

侯宝斋怎么敢当,慌忙把老先生扶到椅子上坐下来。

“就冲陈老先生这一句话,侯某义不容辞,就算是侯宝斋把家当卖尽当光,也在所不惜。”

侯宝斋办事的速度就像霹雳闪电一般,当天就召集了手下的得力干将开会,并分派任务。

劝工所,顾名思义,就是劝人做工之所。要干活,首先就得要有手艺,要请老师教。经过众人的讨论,把县内各行各业进行了筛选梳理,确定了指导师傅的人选、培训的经费等。

劝工所不止办一个,而是在新津城铺天盖地搞开了。侯宝斋选定的各位师傅都是本行业有点门道的人,技术好、人品好,传授技艺能够尽心尽责。

何耀先负责召集木工、陈若愚组织厨师、杨虎臣召集铁匠、张跃廷组织泥水匠等等。工作铺开之后,什么弹棉花的、算命的、端公道士、土地阴阳、剃头骟猪、梨园子弟……三十六行、五花八门什么都包括在内,只要你愿意学,什么都可以教。

侯宝斋经过了认真梳理、分门别类,把县城里面的学堂、会馆、宗祠、庙宇、仓库,凡是能够利用起来的场地统统利用起来。请师傅的工钱由“新西公”出,学员全部免费。当然,“劝工所”主要还是针对一些从业人员相对较多的行业,如木工、铁匠、厨师等。

一时之间,新津城闹翻天了。大家先是觉得这玩意儿新奇,什么“劝工所”?从来没有听说过,据说就像是学堂一样,只不过教的是吃饭的手艺。而且不是正经的先生在教,三教九流都有人来当先生。

最初人们只是想瞧瞧热闹,但是看过一次就觉得有意思了。师傅和徒弟的热情都很高,谁都愿意多学一门手艺,特别是在农闲时节可以找得到活干。一时,县里的士绅大户纷纷竖起了大拇指,称赞侯宝斋办了一件大好事,同时也积极响应侯大爷的号召,不少人捐粮捐钱,推动“劝工所”

热热闹闹地办了起来。

“劝工所”的各个行业中,跟着张歪嘴学打铁的人最多了。谁都知道,打铁这个行道最艰苦。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三伏酷暑,都要精赤上身抡动铁锤,腰上系一条麻布围裙,趁铁块烧红之际连续猛打,任凭铁花四溅,灼伤了皮肉也不能停手。而且这个行道终日劳累,俗话说,“人世间,三般苦,打铁、弹棉、推豆腐。”侯宝斋没有想到,这个最苦最累的行业却受到了最大的追捧。

张歪嘴被杨虎臣亲自请来,在南华宫的空坝子上摆开阵势,不论是锻打、淬火还是冷锤,都吸引了数百双眼睛。由于徒弟太多,后来张歪嘴的徒弟和铁匠行业的其他人也来当起了师傅。每日天麻麻亮,就弄得叮叮当当,忙得不亦乐乎。

杨虎臣亲自上阵,把袖口挽得高高,帮助张歪嘴拉风箱,火苗蹿起了几尺高。坚硬的铁块在张歪嘴的手里像是面团一般揉来弄去,一会儿是方的,一会儿是扁的。张歪嘴与杨虎臣共同锻打了一柄腰刀,是寻常腰刀的一倍重,约十斤半,切口锋利之极。杨虎臣手一挥,南华宫坝子中央的一根碗口粗的木桩应声而断。

杨虎臣把打铁的徒弟召在一起,精选了一大批身强力壮的青年,每日里另外教他们练武。南华宫同时成为了练功场,这批小伙子也成为了一支特别精锐的力量,本县的人称他们为“虎贲军”。杨虎臣还介绍了一些人加入哥老会,成为他的生死兄弟。

“劝工所”的影响越来越大,侯宝斋成为了万众瞩目的中心。别的码头上有人称赞,也有人妒忌。

“侯大爷厉害啊,硬是把啥子好处都占完了。”

“人家就想得到,你咋个就想不到呢?”

“不管怎样,人家算是为新津的老百姓做好事嘛。”

“做好事是做好事,但是侯大爷的势力快撑破天了,谁都管不了,以后造起反来,啷个得了嘛。”

……

“劝工所”真正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人们学到了一技之长,谋生就不愁了。以前乡里乡亲的纠纷不断,这时候大大减少。连知县大老爷都说:

“侯宝斋,你的劝工所硬是办得好啊,让我的衙门都清风雅静了,老夫天天睡大觉,托你的福啊!”

侯宝斋不仅是县里的红人,更是衙门里面的顶梁柱。他想,真正穷得吃不起饭的人,恐怕大牢里面的人更加突出,何不把“劝公所”办进大牢,让他们出来之后也有一口饭吃。侯宝斋本人就是衙门里面的团练总头,还兼管了河道保甲事务。衙门里面的事,大多数也是他说了算。

走进监狱大门,有一个小小的院落,显得有些凄清荒凉。如果不是值日的衙役和探监的家属,一般谁也不往这里走。

院子左边为重刑犯的大牢,牢房内外设有两道铁门,头道铁门泥塑了一只张开大口的老虎,虎口就是监狱门,意思是进监狱就是入了虎口,很少有生还的希望。虎口内还有第二道铁门,里面才是关押的人犯。这些往往是重刑犯或者等待处决的人犯,每个人都单独关押,用粗大的木栏隔开。

侯宝斋当团练总头与河道保甲十多年了,在他的管理下,社会治安较好,一些小纠纷几句话就捡顺、摆平了,在本城发生的大案要案极少。当然,如果码头上的弟兄在外地犯了命案,侯宝斋实在揽不住,就叫兄弟暂时远走高飞了。因此,这座阴森森的大牢很少关押人犯。

往院内走数十步,又有一个牢房,名为看守所。铁门上方有一个正方形的洞,从洞口张望,可以看见人犯的活动情况。这是关押普通民事、刑事犯人的监狱。此外还有一个拘留所,关押一些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的寻常人犯。

侯宝斋寻思,如果把一些粗活重活放到大牢里面做,让犯人也来帮帮忙,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学到一点手艺。

于是,何耀先召集的木工师傅与张歪嘴带领的铁匠,分一批人手,到衙门里面做活路。侯宝斋把看守所和拘留所的犯人叫出牢房,衙门里面的捕快许伟仁、覃吉之率人负责警卫。

衙门里面的案件很多并不大,但是程序复杂,人犯只要一关进去,没有三五个月休想出来。在这期间,不说用刑,光是蹲大牢都要叫你脱一层皮,多数犯人都是蹲在牢里等待结案,有不少生病的,甚至被逼疯的。

同类推荐
  • 友情·无言的温暖

    友情·无言的温暖

    没有人能说清楚,友情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或者我们可以从它的一些特质上来说明,比如它是那种只有付出关爱,付出真诚才能得到的东西;它既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收获。它是一种很美妙的东西,可以让你在失落的时候变得高兴起来,可以让你走出苦海,去迎接新的人生。它就像一种你无法说出,又可以感到快乐无比的东西。张海君主编的《友情(无言的温暖)》就是在用具体、形象而生动的小故事来阐述友情的真谛,希望通过阅读此书可以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动和思考!
  • 多尔衮

    多尔衮

    多尔衮,大清国入主中原的领军人物。他生前登上了阿玛王的高位,成为凌驾于皇帝之上的太上皇;身后则被追尊为成宗义帝,那是皇帝才能有的庙号和谥号。但最灿烂的瞬间往往是最短暂的,荣耀和他宏伟的陵墓一样很快就被人摧毁。直到一百多年后,乾隆还他一个公道。正所谓“一生荣辱,盖棺难定论;百年沉浮,去伪方存真”。
  • 科幻大师讲故事

    科幻大师讲故事

    本书收集了数十篇世界顶级科幻大师的巅峰之作,这些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内容富于想象,一定会带给你一种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那么,你还在等什么?请深吸一口气,提起脚跟,放轻脚步,让我们一起在虚构的空间中自由走动,进行一场神奇的科幻之旅吧!
  • 麻雀案

    麻雀案

    《麻雀案》收录的作品包括:阿阔的城门、补冬、挂着落地窗帘的客厅、孩子·大海·太阳、老货仔的街、绿魂、麻雀案、人瓜之谜、女儿贼、三片绿叶、外婆祭等。
  • 挑着的家

    挑着的家

    本书是小小说作品集,内容有《乡村图谱》、《变色画卷》、《心香一瓣》、《多味地带》、《市井物语》、《校园履痕》六大部分组成。
热门推荐
  • 无名衣

    无名衣

    人类文明发展的极限在哪里?超越物质与能量的进化终点能否被打破?特种兵王肖劲锋的一次奇妙穿越,揭开了名叫白小杉的江湖小虾米闯荡七国的大侠之旅,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到与天下豪雄争霸的快意恩仇,从基于体术的腾挪进击,到阵法符术的道法无边,从物质的生命泯灭,到意识的灵魂突破,继承当前创世者的衣钵,开启全新宇宙维度。
  • 创世元素

    创世元素

    充满奇异元素的世界。主宰一切的生灵……自远古时代开始,战争就没有间断过。利益,欲望的驱动下,演变的愈加的激烈。各族生灵大量死亡,甚至…灭族……强大的能量充斥于天地间,越积越多。超越了临界点,随之散发出的是毁灭性的爆炸。强大的能量波动将这片天地炸的支离破碎。……毁灭的同时……也伴随着新的开始……创世元素①群:243666465
  • 上仙上仙等等我

    上仙上仙等等我

    苏苏是棵肉灵芝,也就是传说中的太岁,长的肉呼呼的,是众妖魔争抢对象.为了能够活着,并且修成正果,苏苏忍辱负重地跟着上仙龙非羽,开始了自己被逼为奴的悲惨日子,时不时地还要充当捉妖诱饵.而就在这样的相处过程中,苏苏发现自己居然喜欢上了这个高傲而说话刻薄的上仙大人.随后百草仙子和温子然出现,一段有关苏苏和龙非羽前世的渊源也随之解开……
  • 末日之试炼系统

    末日之试炼系统

    一个庞大的陨石群带来了人类的末日,丧尸横行,生灵涂炭。繁华的都市成了丧尸的天堂,原本弱小的生物尽乎变成了强大的丧尸兽,变异兽。杨羽,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新世纪大学生,在这一天却偶得神秘系统,使得其踏上了保护人类最后火种的征途……变异丧尸?会喷火?那好,系统给我兑换鼬的万花筒,让你看看天照是怎么玩的!巨型变异兽?你高大威猛?凹凸曼,给这个自以为是的家伙点教训先……【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灰姑娘寻金记

    灰姑娘寻金记

    转眼大学毕业,生在农村里的青春除了外出到大城市打工求职还能干嘛呢?韩小夏就是众多农村毕业生中的一个,城里怎是那么好混的地方呢,想要扎下根更是难上加难、、、看灰姑娘是怎么一步一步完成寻金记的!
  • 半碗方糖

    半碗方糖

    这就是一个外表秀气内里腹黑的二皮脸明星的漫漫追妻史,又名两个吃货的爱情故事。
  • 险象环生

    险象环生

    《险象环生》身负重案的在押人员吕龙借住院之机,杀死看守民警脱逃;提供破案线索的死刑犯霍英国在雷电交加的雨夜不明不白地死去;直接导致霍英国死亡的在押人员卢春江轻而易举地逃脱了罪责,而当晚值班的民警却割腕自杀……看守所民警杨爽隐约感到这一系列非常事件有着某种联系。他逐渐逼近真相,但来自看守所内外的压力却使他举步维艰……作者长期工作在公安一线,狱警生涯的丰富阅历使他的作品反映出的正义与邪恶的殊死搏斗更具震撼力。
  • 魔法使的眼泪

    魔法使的眼泪

    作品以拥有使魔血脉的少女水源薰和看似普通的青年易小天为中心,描绘了两人从幼年时邂逅后相辅相成,一起经历残忍而又温馨的种种故事。
  • 七星冥门

    七星冥门

    偶然点开一家专门解决灵异事件的网店,结果莫名其妙成为了店员,从此一脚踏入灵异世界!随便认识个人,背后都有个大组织,诚惶诚恐!手握神器,被各方势力争夺,到底该哭还是该笑?解决灵异事件,却卷入某人的圈套——这是一个惊天的大阴谋!七星冥门将启,人世危急,众人又该何去何从?
  • 大象巴巴全集

    大象巴巴全集

    世界上最早的绘本寓言故事的重新演绎,让经典再现经典。布吕诺夫编 著的《大象巴巴全集》完整收录了“巴巴之父”让·德·布吕诺夫原创的六 个经典故事:“巴巴的故事”、“巴巴的旅行”、“国王巴巴”、“巴巴和 猴子泽菲尔”、“巴巴和他的孩子们”以及“巴巴和圣诞老人”。小象巴巴 ,妻子西莱斯特,三个孩子弗洛拉、波姆和亚历山大,以及朋友亚瑟和小猴 子泽菲尔……它们以及它们的故事已经成为全世界孩子的最爱,伴随着他们 进入甜美的梦乡。阅读《大象巴巴全集》,你会有置身动漫之中的感觉—— 童话中有图画,图画中有童话,恰如观赏鲜活、生动的动画片,领略大象巴 巴生活世界的神奇与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