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8100000010

第10章 神秘的李小姐(1)

绿油油的田地中,一阵风吹过,随风摇曳的麦苗如同一顷碧波。远处有农人吆喝着壮硕的水牛在犁田,脚下是肥得流油的黑油沙田,犁铧翻卷开来的土壤如同膏腴,无论栽种什么都会结出饱满的果实。天边偶尔飞来几只白鹭,停在田间吃草的水牛背上,村童跟着白鹭追,一会儿就看不见踪影了。远望雾霭蒙蒙的林盘深处,已经有炊烟升起了。

李四爷身着竹青色长衫,外套团花马褂,足蹬千层底布面鞋,走在自己的土地上,特别有精神。几年来,李四爷已经是一个大粮户了,在乡下有一百多亩土地,在县城还开有当铺,找别人经营着。

想当年,自己只是庄记烧腊店中切肉的伙计,自从与老板娘胡天胡地过了几年,就让一辈子的命运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本打算一辈子与老板娘就这样过下去,把我们的兰儿抚养成人,但是那一场大霍乱、该死的大霍乱,把一切都改变了。

李四爷想明白了许多事。亲情、友情、爱情,什么都是空的,只有钱是最真实的,只有土地是最有价值的。庄干虾儿夫妇死了后,烧腊店就由他做主,把店铺和城里的房子整个儿卖了,到乡下置办了二十几亩土地,修了一处不大不小的院子。

嗅着自己田地里芬芳的气息,李四爷格外自豪。我怎样从默默无闻的小伙计到今天的李四爷,就像做了一场梦啊。我一生勤劳、节俭,我做梦都在经营、算计,更重要的是因为我天性贪啊、贪啊!

烧腊店的老板娘死后,李四爷的心也被掏空了。他不想娶老婆,因为心中已经装不下别的女人了。他把全部的爱倾注到了女儿身上,因为这是他与老板娘的结晶,而且,兰儿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越来越像妈妈了。

李四爷对世界上任何人都信不过,对人情世故更是看得淡。只有钱,他认为是最有用的东西,要弄到更多的钱,只有贪,贪得无厌,才会把钱越聚越多。他最喜欢听的声音,就是把钱堆在钱上,像水一样哗哗哗流。

他深信,我的就是我的,你的也要想办法变成我的。

李四爷最初在乡下置田建房的时候,乡民们对他并不以为然,认为不过是一个城里的生意人,在城里呆不下去,到乡下来而已。人们没有看见过李四爷买肉打酒,也没有看见过他扯布做衣裳,只有对小女儿,他时常会大方一些。女儿李芝兰快十岁了,是天生的大小姐,更是李四爷的掌上明珠。任何人都别想从他的口袋里拿走一文钱,包括他自己,但是李小姐要什么就买什么,就是要天上的月亮,他会马上去找梯子。

随着李四爷的田地越来越多,七八年之后,已经拥有五十亩油沙田。

乡人们不由得对他肃然起敬了。

想起创业之初的那段岁月,李四爷一点儿也不觉得艰难,反而有一种自豪与自信交织在一起的感情。那时候,家底子虽然远远超过了一般的乡下人,他却每天一大早起床,提着箢篼去拾粪,上半年捡狗屎,下半年捡牛屎,特别是大冬天,他冻得浑身发抖,也会紧跟在放牛娃的屁股后面,路遇牛粪,会毫不犹豫揭下帽子把粪兜回家。

如今的李四爷,早是乡下人羡慕的对象了。他没有娶老婆,媒人就踏断他家的门槛。

“模样和年龄,我都不在乎,只要有丰富的陪嫁。”李四爷的择偶标准与众不同,他像在集市上做买卖一样论货说价、童叟无欺。不断有人来给他说媒,几乎所有的姑娘都是因为陪嫁少了,没有谈成。

有一天谈成了,新娘是个傻子。三十多岁了,没人要。

众人都不要的女子,反而让李四爷动心了。傻姑娘的父亲是崇州的大粮户、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大粮户很干脆:我家有钱,只要把女儿嫁出去,一天三顿饭有个着落,就行了。

李四爷来到崇州大粮户家里的这天,傻姑娘大张着嘴,笑了一整天,鼻涕全流进了嘴里,吃得津津有味。李四爷从走进未来岳父的家门一直到晚上离开,没有问过任何一句有关傻姑娘的话。整整一天,他与未来的岳父讨价还价,要的价钱让大粮户着实肉疼。

两人把屋子关得严严实实,屋外的亲戚朋友围了一大圈,焦急地等待着两人谈话的结果。天快黑了,他们从屋子里走出来,李四爷一身轻松,大粮户的脸黑得就像蒙了一层灰。亲友们知道,价钱说好了,就准备留李四爷在家吃个便饭。这时候早就准备了满满一大桌,菜都快凉了。

“我就不吃了,还要赶路回去呢。”李四爷抖了抖身上的灰尘,背上布包就往门外走,连夜从崇州步行回到新津。

李四爷前脚踏出大门,大粮户冲着他的背影咆哮起来:

“这个狗日的,不是娶婆娘,是来抢钱啊!”

傻婆娘嫁进李家的时候,李四爷把吹鼓手和花轿都省了,只用了一挑滑竿就抬进了家门。他连新娘长什么样都没有过问,直奔滑竿后面的一辆平板车而去,平板车上放有几只巨大的檀木箱子,装有丰盛的陪奁。李四爷仔细查看后,跟大粮户许诺的没有短少,他放心了,把傻婆娘领进了屋。

傻婆娘带来一大批值钱的东西,金的、银的、玉的,把李四爷的眼睛都看花了。陪嫁过来的生活日用品更算得上奢侈,李四爷摸来摸去,爱不释手,但是他一件也没有舍得用,全卖了,又新置办了几十亩田。

李四爷在乡民眼中已经算作大粮户了,却保持着早起晚睡,随时随地捡牛屎的习惯。他走在前面捡,傻婆娘就在后面提箢篼,按照李四爷严格的家规,屋里的长年、老妈子都不能在外面拉屎、撒尿,必须把粪便带回家来。

吃家饭,屙野屎,是天理不容的!

李四爷敛财的过程和他娶老婆的传闻,自然就成为了乡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了,“李四爷,为了钱,硬是啥子事都干得出来。庄干虾儿死了,他一个小伙计就变成了掌柜,整的巴适喃。”

“日怪,整那么多钱,又舍球不得用。”

“以前的老板娘人又漂亮,还外带一间烧腊店,现在这个婆娘傻是傻,人家就更值钱了。”

“别人说他靠勤俭发家,我看啊,不是他前后的两个婆娘,他能够有今天?”

“是啊,李四爷那根鸡巴,硬是戳出了一份大家业呢。”

……

朱二娃在三渡水码头上领了月钱,一晚上就输得精光。

赌输了,他不好意思再找码头上的兄弟们借钱,他已经向别人借过很多次了。他想起前些日子在先主寺赶庙会的时候,路上与李四爷同行,一路把李小姐哄得巴巴适适。李小姐走累了,朱二娃还背了几里路。李四爷不住口称赞,“这个小伙子不错、不错,以后有了困难,找我帮忙。”

朱二娃想找李四爷借几个钱翻本,还没有走到他家,只见李四爷秋风黑脸站在门口,远远看见朱二娃来了,转身就走。院子里的大黄狗上前迎接了朱二娃,黄狗猛扑过来,对准他的屁股咬了一口,然后汪汪叫着退到门旁,挑衅似的望着他。

朱二娃气不打一处来,捡了一块大石头,狠狠向李四爷的大门砸去。

大黄狗又叫着扑过来,朱二娃赶紧跑了。

朱二娃走不多远,在附近的路边撒尿。李四爷的傻婆娘正好闲逛回来。

她目不转睛看着朱二娃,不住傻笑、摇头,朱二娃向傻婆娘吐了一泡口水,叫道:“滚,龟儿子傻婆娘。”

她不走,朱二娃就把尿向她身上洒。她反而骂朱二娃:“你才是个傻婆娘,不晓得尿是肥料啊。”她还兴致勃勃告诉他李家的规矩。

朱二娃说:“你们家的肥料那么稀缺,我的一泡尿就送给你吧。”

傻婆娘说;“你刚才屙了一大泡,怎么还有。”

朱二娃说:“我的尿多着呢,快拉开裤子接住。”

傻婆娘高兴极了,光溜溜、白晃晃的屁股在朱二娃面前展露无遗。朱二娃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傻婆娘顶在树干上,就当作是发泄对李四爷的不满。傻婆娘疼得龇牙咧嘴,连声叫道:“我不要了。”

朱二娃说:“马上就好了。”随后软软地坐在树下,对傻婆娘说道:

“回去吧,我没有力气了。”

傻婆娘顾不得疼痛,穿好裤子小跑回家向李四爷表功:“今天赚了,除了我自己的,还带回来一泡尿呢。”她神秘兮兮地指了指下身,说,“他和你一样,给洒在这里了,我生怕漏,赶紧一路跑回来的。”

李四爷气得几乎晕了过去,抡圆巴掌狠狠向傻婆娘扇去。

傻婆娘只觉得天上有无数星星在转,耳边嗡嗡作响,就像赶庙会时候的锣鼓在耳朵边上敲。

“天哪,老子造的啥子孽啊!”李四爷撕心裂肺地吼叫道,“这个狗日的朱二娃,不是人养的东西。”他咬牙切齿,快疯了。

良裕旅店今夜有赌局,朱二娃的手气好得不得了。铜钱变成了银元,银元又摞成了叠,还有几块散碎的银子在手里面放着光。朱二娃的眼睛更是放着光,他双手捧着扣在一起的两只瓷碗,碗内有六个骰子,大声叫道:

“大、大、大,老子通吃。”揭开碗一看,打出了四个“五点”、两个“六点”,这一手称之为“孩儿顺”,几乎是难得一见的大点子。

“哈哈,我赢了。”朱二娃放下碗,就到桌子上去抓钱。

“你赢个球!”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只脚踏在了赌桌上。

朱二娃看见几个陌生的面孔盯住他,为首一人满脸络腮胡子,粗大的辫子盘在脖子上,像是盘了一条蛇。络腮胡子不问青红皂白,劈面就是一拳。朱二娃的脸颊登时乌青了一大块,鼻血长流。朱二娃还看见几个头裹白布的大汉站在络腮胡子身后,好像个个都带着刀。

“哥子,有话好说,我是三渡水码头的人,你们是哪个码头的?”朱二娃问道,这几个人自己从来没有见过,更没有与谁结下过梁子。

“受人之托!你娃办事太不落教了。”听几个人说话的口音,朱二娃大概可以判断出这几个人是大邑、蒲江一带的刀客。

朱二娃还没有回过神来,又挨了一拳,揍在肚子上,他的腰弯成了一张弓。几个大汉一拥而上,拳打脚踢,仿佛暴雨砸在花瓣上。朱二娃被揍得一会儿倒在地上,一会儿摔在桌子上,一会儿趴在墙上。

赌场里的人早就一哄而散,朱二娃赢的钱也不见了。

片刻功夫,朱二娃在地上就爬不起来了,虾米一样蜷缩成一团。他揉了揉被鲜血迷糊的眼睛,只看见红红的一片。血光中,咬牙切齿的李四爷提着一根折断了的桌子腿走过来:

“狗日的朱二娃!你去死吧!”

朱二娃听见“咔嚓”一声巨响,一阵钻心的剧痛,然后感到右腿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朱二娃睡在床上,脸色苍白,疼得浑身上下全是冷汗。侯宝斋、黄老五等人面色凝重,静静地看着他。

侯宝斋用了一张片子发到邻近州县,就把事情全都弄清楚了。原来,李四爷回到老丈人家哭诉。老丈人大发雷霆,先是狠狠扇了李四爷几个响亮的耳光,然后又嚎哭了一阵。他平静下来的时候,用了五十斗米的价钱,在附近的码头上找了一批人,把这个仇报了。

神医袁紫阳被黄老五请来。袁紫阳摇了摇打折的断腿,膝盖以下三寸处,腿骨已经完全粉碎成渣,打碎的骨头在里面包裹着,有一些小碎骨块从里面裸露出来,看起来全是一片模糊的血肉。大家都很不忍心,看来,朱二娃的右腿只能被锯掉了。

只见袁紫阳从怀里摸出一个鼻烟壶形状的小瓶,将瓶中的药水滴了几点在朱二娃的鼻子下面,朱二娃就昏睡过去了。

袁紫阳用小刀割开腿骨折断处的皮肉,像翻开羊皮口袋一样,把里面装的碎骨头抖掉,渣滓一般洒在地上。朱二娃的右小腿从身体上断开,被袁紫阳捏在手里,他用小刀在断腿上又挑又挖,就像雕琢一件艺术品,东割一刀西旋一圈,就将粘连的皮肉整齐切割下来了,腿上的经脉血管大多数还没有坏死,袁紫阳照样还可以用。大家瞪圆了双眼,看得心惊肉跳,只见他从药包中取出来一截杨树木,包裹在皮肉里面,用来替代扔掉了的碎骨头。

“神了!”侯宝斋等人今天大开眼界,不由得对袁紫阳的神技佩服得五体投地。

朱二娃骨折后,断裂的两端短了一段,难以连接。袁紫阳用一段杨树木作为桥梁,将两端连接上,并包裹在皮肉里面,用药物促使其愈合。更重要的是,他的神技保住了朱二娃的那条断腿。侯宝斋听见了木头和骨头摩擦的声音,感觉到朱二娃的骨髓在流动,那一截杨树木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了。

随后,袁紫阳缝合伤口,亲手绑夹板、上石膏。

“要疼几天,主要是骨头与杨木的融合。”袁紫阳忙得满头大汗,对侯宝斋说道:“腿是保住了,需要将息一段时间,但是要想和正常人一样走路,恐怕还是不得行。”

“先生神技,令侯某大开眼界。”侯宝斋抱拳还礼。

药效过后,朱二娃苏醒过来,先是杀猪一般叫唤,疼得脸色惨白,直到虚脱,最后就只剩下嗡嗡嘤嘤的呻吟了。

袁紫阳走后,大伙儿七嘴八舌议论开了,“喊李老四这个龟儿子拿话来说,不想想自己,从前是个什么东西。”

黄老五的声音最大,这几年,他闲的没事,早就想弄点事情出来了,“侯兄,这可是臊你的皮啊,我们码头上的弟兄,这几年哪个敢惹。看来,李老四活得不耐烦了。况且,朱二娃也是入了我们哥老会的。”

杨虎臣被侯宝斋收养之后,慢慢长大成人了,他与朱二娃的感情不错,也吵闹着报仇:“干爹,您不是常常教育我们,做人要恩怨分明,以恩报恩,以牙还牙吗?”

……

侯宝斋静静地听着,不动声色。

黄老五把何耀先也从码头上拉了回来,他说的话,侯宝斋最听得进去。

“李老四是一文钱都要掰成两半用的,但是对那个宝贝女儿,却是百依百顺。”何耀先望着可怜兮兮的朱二娃,这个从来不主动惹事的老好人也是火冒三丈,他对侯宝斋说道:“李老四不仁,我们也不义。把他的女儿绑了童子,喊他拿钱来赎,不然,也要他一条腿。”

侯宝斋长叹一声,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这样做很不仁义。他看了看在床上不住呻吟的朱二娃,想到他的后半辈子,最终还是下决心了。

“干是可以干,但是我们码头上的人绝对不能做。叫邛州的人做,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大家要弄清楚,我们只是为朱二娃出气,不是勒索人家的钱财。”

侯宝斋最终同意了兄弟们的意见。

每月二、五、八日,太平场赶集。这段日子,李大户的心情出奇的好,一口恶气出了,心胸也开阔起来。

天平场按照商品交易的门类,分为米市、猪市、竹木市场,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李四爷与心爱的幺女手拉着手,他们最喜欢看卖打药、耍把戏的。

跑江湖卖艺的人扯圆了场子,表演单掌劈砖、吐火吞刀等把戏,李四爷看得乐呵呵的。每次表演完后,卖艺人敲着铜锣高叫:“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在以前,李四爷听说收钱,早就溜得无影无踪了。但是这一天他的表现与平常不同,他抓了一大把铜钱丢在卖艺人的圆盘上,听着铜钱清脆的叮当声,李四爷十分得意。他看了看围观人艳羡的目光,又从贴身的衣服里面摸出了一小块碎银子,大声叫道:“再演个魔术,我幺女最喜欢看了。”他回头一看,女儿呢?他东瞅西望,大声叫喊道“兰娃儿、兰娃儿。”

每一次赶场,兰儿会拉着自己的手,就算自己手上拿着东西的时候,兰儿也会牵着衣角紧跟在他的身后。

怎么回事?李四爷没有心思看魔术了,在围观的人群中转了一大圈,没人。他有些焦急了,又沿着太平场走了几个来回,把场中变戏法、捏泥人、倒糖饼的摊点找了个遍。他从场头跑到场尾,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人,拉着就问:“有没有看见过一个穿红衣服、扎两条辫子的女娃子?

……”

快散场了,人越来越少,兰儿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同类推荐
  • 八段锦

    八段锦

    《八段锦》是明末拟话本小说集,写的是八段故事八种劝戒,即:“惩贪色”、“戒惧内”、“赌妻子”、“对不如”、“儆容娶”、“悔嗜酒”、“戒浪嘴”、“蓄寡妇”。
  • 青楼梦

    青楼梦

    小说叙述苏州书生金挹香,认定妓女多情,便到青楼寻觅知己。他先后认识许多妓女,并与之结交,在虎丘集二十四名妓女办“闹红会”。蜂蝶使给他托梦,告他妻姓钮,有四妾……
  • 唐小虎的理想

    唐小虎的理想

    本书作者王海椿是一个执着的理想主义者,尽管他写了很多理想破灭的故事,正是要依此表达对理想不能实现的感慨与领悟,他总是在寻求、打量、追问着各种各样的理想、愿望。这种理想情节一直缠绕着他。只有深深趟进生活的长河,人们才有希望与理想的彼岸接近。王海椿曾写了一系列传统的笔记小说。其构思奇巧,叙述丰富,他将笔触往往伸向生活的纵深之处、幽微之处,从而趋向人生或人性的深度。
  • 爱不说痛

    爱不说痛

    这里有社会转型期的心灵躁动。这里有冲破围城的情感呼啸。这里有大都市知识女性的婉约涓涓;这里有高原汉子的雄强剽悍;这里有乡村少女的美丽善良;这里有为政者的内心战争,他们在生活中往往扮演引人注目的角色。时代悄然变化,新的阶层新的人向我们走来,他们是官员、学者、政客、艺术家、律师、巨商、作家、打工仔、打工妹……
  • 卡拉马佐夫兄弟

    卡拉马佐夫兄弟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著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同时也是他的巅峰之作。小说在《俄国导报》上进行了两年的连载后,于1880年完成。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也在创作完这部巨著后仅四个月就辞世了。小说通过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老卡拉马佐夫贪财好色,他独自霸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于是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把老头儿砸死。德米特里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麦尔佳科夫却悄然将老爷杀死,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
热门推荐
  • 陌黎劫

    陌黎劫

    她是魔界之主,虽是十三岁女童之身,但做事果断,雷厉风行,更是被人称为“杀气凝成的花”。她的所作所为都使六界战栗,可是……她不为人知的一面竟是傻!白!甜!他是神界之主,不染凡尘,然而……在她面前却变成了腹黑毒舌男一名!坑蒙拐骗只为娶她回家。场景一“做我的徒弟。”“好吧。”“既然这样,‘一日为师,终身为夫’,你现在太小,几百年后再成亲吧。”“……”场景二“过来替我沐浴更衣。”“我又不是丫鬟,干嘛伺候你沐浴更衣?”“那我伺候你沐浴更衣,怎样?”“……”PS:本文非常“纯洁”,请放心入坑。
  • 白色婚礼

    白色婚礼

    每一段爱情都值得尊重,每一个深深爱过的人,都能理解爱情的刻骨铭心。林晓自己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 不完美的梦想家

    不完美的梦想家

    做梦都在想的事情就是梦想。实现起来跟做梦一样简单而又不简单的事情才叫梦想,做一个美梦有多难你知道么?不其然的碰到一个美梦有多珍惜?大概谁都经历过吧。
  • 什么样的爱情

    什么样的爱情

    爱情是什么样的?是幸福的。是痛苦的。是浪漫的。是平凡的。是简单的。是复杂的。其实每个人的爱情都是不一样,有幸福,也有痛快,有快乐,也有悲伤。可能爱之前是美好的,但爱之后却是悲哀的。可能你爱的人不一定是最好,但你一定要去珍惜那个爱你的人。下面就来说说我所知道的这些爱情。
  • 无限之一羞

    无限之一羞

    一人一本书,当然不是指一人只看一本书,而是说每个人的人生都可以写成一本书,每个人都是书里的主角。我把自己的经历过的酸,甜,苦,辣,都融入到这本书里面,于是这本书就有自己的灵魂。PS1:此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PS2:新人,新书,此书只是试水之作,本书纯属娱乐,不要跟现实拿来对比。更新不定PS3:如果大家喜欢此书那就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多多收藏,多多投票PS4:想黑的朋友也要多多收藏,这样好黑,不是么?
  • 命运控制器

    命运控制器

    你想成为神吗?来吧,进入我的宇宙,我的世界。
  • 邮归途

    邮归途

    一件爷爷留下的遗物,一张张精致的邮票。时间总是匆匆流过,覆盖的是我们不注意的事情。一条条被留下的线索,指引我们的到底是什么?倘若东西还在,那它承载着的记忆,又将告诉我们怎样的故事……
  • 塔狱

    塔狱

    塔狱之中,自成天地!强者之路,百死一生!且看少年,如何成长!
  • 呆萌萝莉:校草的腹黑甜心

    呆萌萝莉:校草的腹黑甜心

    什么?!学院最帅的校草是个断袖?全校女生要哭死,夏潇潇却眼睛发亮,并且热情高涨的要帮校草大人找女朋友。“沈大人,你是要身材火辣型?甜美清纯型?还是波涛汹涌型?随你挑,保你满意”“…………”“沈大人,你再拒绝就单身一辈子吧!再不然就继续断袖,其实同性也是真爱”“…………”“沈大人,我交男朋友啦~终于要摆脱单身汪的状态了~”结果第二天一早,在众目睽睽之下,夏潇潇被校草大人强吻了。“你……你难道不是断袖吗……”校草大人轻笑一声“:傻丫头,前天我们在床上的事……不是足以说明一切了吗?”【宠文+爆笑,过程微虐,结局幸福,推荐完结文《圣夏学院的四大校花》】
  • 宋文骢传

    宋文骢传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歼10飞机总没计师宋文骢,是中国航空界一位杰出的飞机设计大师,是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见证和浓缩了新中国现代战斗机研制的整个历史。他志存高远,却又严谨务实;他严厉刚毅,却又可爱可亲;在飞机型号研制中,他独树一帜成就斐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人生,丰富多彩而又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本书以翔实的史料、深沉的情感、流畅的文笔、紧凑的情节描写了宋文骢传奇的人生。本书也是广大军事爱好者了解我国现代战斗机发展历史的一本难得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