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头抱着方岚一直走,不知走了多远,铁头实在走不动了,头晕晕的,他就坐在路边的椅子上休息。
路人甲:“这个人真怪,戴着面具干嘛?”
路人乙:“是在拍戏吧,爱情戏。”
路人甲:“我看是穿越剧,从外星球穿越过来的,真酷,就连身上的血都做的这么真实,赶快拍两张照。”
方岚慢慢的清醒过来,“先生,先生,你怎么了?你醒醒,啊,血!”
方岚的手机也落在公寓了,“请大家帮忙打电话叫一下救护车,他受伤了,求求你们了。”
路人乙:“不是拍戏,原来是真的,喂,这里有人受伤了......”
救护车上的医生很焦急的说:“把面具摘下来,马上输氧,病人大量失血,有生命危险,告诉医院准备血浆,他是什么血型?”
“我不知道。”
“你不是家属。”
“他是,他是我朋友,医生,你一定得救救他。”
护士摘下了铁头的面具,方岚有意识的把目光集中在铁头的脸上,她一下就愣住了,他的额头和脸的右侧各有一块大伤疤,与其俊俏的轮廓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方岚心里暗想:“真是造化弄人,既然爹妈给了他一张如此帅气的脸,上苍为何又要跟他开这么大的一个玩笑,难怪他要戴上面具,其心中的苦可想而知。不知为什么,冥冥中仿佛与他似曾相识,他的脸型,他的身形,他的眼神,我这是怎么了,难道我得了臆想症了吗?”
经过医生的抢救,铁头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依然没有醒过来,不知不觉中,方岚趴在床头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方岚醒了,却发现铁头不见了,放在枕边的面具也不见了,床头柜上有一张用水杯压着的纸条,“我走了,别报警,他们不会找你麻烦了,你也无需还债了。”
方岚还没有来得及对他说一声谢谢,他就这样离开了,带着许多疑问离开了,直到现在,方岚还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方岚回到了学校,开始了正常的校园生活,虽然公寓的事让她心有余悸,但心里依然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幸福感。在她的内心深处藏着两个大英雄,一个救了她的命,一个捍卫了她的尊严和贞洁。这两个英雄在她的灵魂深处被保护起来,并默默的为他们祈祷,“英雄,你们一定要好好的。”
大巴车自燃事件虽然过了很长时间了,但帆阳市的晚报记者钟一菲却一直在找那位英雄。
周六上午,方岚又去了帆阳市人民医院,去找医生询问当时的一些细节,以求发现蛛丝马迹,正好被钟一菲碰到了。
“方岚,你不认识我了?”
“请问你是......”
“我是晚报记者钟一菲,你住院那会儿我去采访过你。”
“哦,想起来了,钟记者。”
“别叫我钟记者,我比你大,就叫我菲姐吧。方岚,我正好有事找你,我们去那边谈谈。”
“今天我去找当时参与救治的医生和护士了,她们谈到了一个细节。”
“什么细节?”
“她们说救你的那位英雄也受伤了。”
“伤到哪了?”
“那位英雄抱着你跑到救护车跟前时,有个护士发现他的额头和脸被烧伤了,当时医生还要求他一起去医院救治,但他却匆匆忙忙的离开了。”
“额头,脸,烧伤,会有这么巧的事吗?”
“方岚,你在嘀咕什么呢?”
“菲姐,我前段时间碰到一个人跟他的情况差不多,也是额头和脸有烧伤疤痕。”
“不会有这么巧的事吧,那个人的身高和长相也一样?”
“我不敢肯定,因为当时的烟雾太大,加之我当时迷迷糊糊的,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像是在做梦,所以不确定。”
“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一条线索,我们不妨按照这个思路查查。当天他受伤了,肯定会去医院医治,我们把全市的大小医院都排查一遍,就查出事那几天的外科、烧伤科病例记录,我是记者,你跟我走,开展工作比较方便一些。”
就这样她们马不停蹄的每个医院挨个的询问,查了两天依然没有找到有价值的线索。
“方岚,只剩下最后一家医院了,而且还是一家社区门诊医院,我看根本不可能,你看看,整个医院都没有几个人,算了,回去吧。”
“菲姐,我们还是去看看吧,求你了。”
“那好,进去问问吧。”
“菲姐,外科在那边。”
外科医生是一位20多岁的姑娘,正在那里埋头玩手机。
钟一菲敲了几下门,那个医生头也不抬一下,漫不经心的说:“进来。”
医生瞥了她们一眼,“伤到哪了?”
“医生,你好,我是晚报记者,这是我的证件。”
医生听说是记者,立马收起了手机,笑嘻嘻的说:“美女记者,我刚刚在手机上查阅医学资料呢,你别误会啊。“
“你放心,我不是搞暗访的,我是来咨询一些事情。”
“你请说,我一定尽力而为。”
“去年8月12日,一辆大巴车在国道上发生了自燃,有一位参与救援的乘客也受伤了,是烧伤,我们一直在找这位英雄,我想问问他来你这儿就诊没有?”
“哦,这事我知道,当时电视都播了。去年,好像有一位小伙子来找过我,具体时间我不记得了,当时,他的额头和脸上烧伤很厉害,我给他做了一些最基本的伤口处理,我还要求他到大医院去看看,他说不必了,我就给他打了破伤风针,开了一些吃药和外敷药,后来他还来医院拿过几次药。像他这种烧伤病例在我们医院很罕见,所以,我的印象很深刻,这个人该不是你们要找的英雄吧?”
“那就麻烦你把当天的病例档案找出来核对一下。”
“具体时间我也不记得了,况且,像我们这样的小医院哪有什么病例档案,最多能找到那天的门诊清单。”
“那你就找去年8月12日那天的门诊单子。”
“找到了,你看是不是他?”
“姓名,蓝云笙,25岁,绵心街胡同35号。谢谢医生,你可帮了我们大忙了。”
“菲姐,太好了,找到了,找到了。”
“看把你高兴的,但你别高兴太早了,万一这是巧合呢。”
“至少看到希望了吧,快走啊。”
“到哪去?”
“到他家里去啊。”
“我的脚都走不动了,都是这高跟鞋闹的。”
“菲姐,来,我扶着你,快走吧。”
“34,35号,菲姐,应该就是这了。”
“方岚,这地方好偏哦,全是过去的老房子。”
“咚、咚、咚!”
“谁啊?门、没锁,进来吧。”
屋里传来了一位大妈的声音,声音低沉,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