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学灵
一个地方有没有文化,文化底蕴深不深邃,最根本的也是最为核心的标志,就是要看这个地方的风物开化得早迟,民俗积淀得厚薄,着述问世得多寡。显然,在中卫这片热土上的确已经具备了如此这般要素,展现出了波澜壮阔的文化魅力。
拂去中卫历史的尘封便不难发现,文化学者层出不穷,着述立说蔚然成风。继焦雪莲、刘健彷、孙艳蓉、李壮萍四位女作家之后,近些年,中卫文坛又有四位“怪才”令人小瞧不得。一位是杨富国,540万字集武打、侦破、言情、明志、调侃、谐趣、险怪、罕闻于一炉的长篇巨制《旷世奇缘》,共由12部组成,堪称世界单部长篇小说之最;一位是马建兴,《塞上古史钩沉》《天书图谱》文史着作相继出版发行,韵致不凡;一位是莫如江,40万字的《莫家楼传奇》气势恢弘,情节细腻,史料价值与文学造诣俱佳;另一位便是张廷保,100章回80万字的《大唐平叛传》,大气磅礴,文笔流畅,故事性强。这些都诗史般地激扬着地方文化,不能不叫人眼前为之一亮,叹服有加。说他们是“怪才”,因其作品都是大部头,人也在业余之列且都有自己谋生养家的绝活,论年龄已超乎知天命,却各个博览善读,痴迷于文学创作,期于理想多年,都未曾为五斗米而折腰,每每很招人待见。缘自大半生的文化情愫,我一直非常关注并希冀这样的贤人与美事在家乡来得再多一些、猛烈一些,以便更加坚实地支撑起“文化之乡”这块金子招牌。
文以载道理应为成功着述的社会担当。欧洲着名科学家汤恩比教授曾说:“解决21世纪人类的冲突问题,只有中国的孔孟之道与大乘佛法。”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春季,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一份《巴黎宣言》中写道:“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中国历代尊崇儒家道统,奉行中庸求和谐,治国安邦济苍生,这可谓文脉政运,况且绝大多数历史事件早已得到盖棺定论。《大唐平叛传》属于历史题材长篇小说,对于作者这样的现代文人,能否正确运用历史唯物史观,摆脱“时维中唐,序属乱世”的束缚,在创作意识上把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传承渗透其中,确属放心不下的悬念。索性当所敬仰的老领导李天凤先生并作者托付这篇命题作文之时,我还是很忧虑却郑重地提了出来。花了月余时间拜读书稿,大手笔、大气度、大时空在大历史背景下跃然脑际,最冲击思维的特色是作品主题立意高远,自始至终都在呼唤着人们淡失的爱心和良知,体现了博大精深的儒释道思想,理性感觉在于张廷保先生做了许多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想做但又未付诸行动的事,值得欣喜钦佩!
统览这部小说,仿佛结识了一位良师益友,它深广二度备达,既有文学价值上的美学性,又有思想价值上的深刻性。章回小说是一种具有群众性的传统文学体裁,作者的功力凸显在了对历史、天文、地理、哲学、艺术、宗教等方方面面的知识的驾驭和尺度的把握上,可谓纵横捭阖,包罗万象,故事在曲折中完成了一种深化和强化,超越了历史真实却不乏真实性,既是一部鲜活的历史读物,也是一桌丰盛的文化大餐。本来社会发展进步的波浪式加螺旋式法则,铸就了叛逆纷争与人类历史相伴始终,人们不论愿意与否,都会被裹挟进这一股股巨大洪流,经受生与死的选择、正与反的考量,其间不乏懦弱中的残酷、麻木中的疯狂、血腥中的震颤,善恶美丑只得交由后人去尽情评说。该作线条明快,爱恨情仇倾注笔端,尤其通过众多人物制造的历史事件和被众多历史事件卷进去的众多历史人物,折射出形形色色的人性哲理和社会良知,其主流思想无疑具有很强的道德教化和行为引领作用。
张廷保先生履建筑工程师之职,一生酷爱历史、地理和传统文学,人到暮年仍坚守“理想”不怠,终于成就了自己的宏愿。由是,在让人得到慰藉的同时不能不为之发出肺腑感慨——人总是得有点理想。对许多人而言,理想是人生的精灵,随着年龄增长和阅历增加,理想却慢慢风化剥蚀了,抑或被实际的、现实的、实惠的欲望所替代了。当现实的闷棍不由分说地打来,最乖巧的应对也许就是放弃吧——放弃曾经的追求,终止曾经的执着,在昏暗的天空沮丧地低下头颅,说“我认输了”,或者说“我答应用手中的钻石交换你递过来的玻璃吧”。事实上,理想好比一件可以御寒的衣服。
人生拥有了这件衣服,就不至于在凄风苦雨中瑟瑟发抖。虽然我们的肉眼看不到这件衣服,但它却穿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暖与寒,苦与乐,无须人言,我心自知。为什么圣哲会说“有梦不觉征衣单”呢?那是因为“梦”可以增加“征衣”的厚度啊!如果说成长是一辈子的事,那么理想也应该相伴生命的每一天。即使人生即将终结,也不允许理想先于肉体谢幕,因为理想活着,痛苦就有了慷慨的分担者。诚然,张廷保先生已经穿上了这样一件有梦的征衣。
2011年10月19日于寓居博石轩(范学灵系宁夏中卫市党校常务副校长,宁夏作家协会会员,中卫市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