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6500000058

第58章 孤帆远影(4)

“快起来。”刘坤一起身把二人扶起,“我没有怪你们的意思。谁都知道良禽择木而栖,可做人,要是没有一点担当,危难之时,只会见风使舵,便永远成不了大器。”

“大人训斥得是。”

“更何况,我们现在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刘坤一缓缓地走了几步,“理卿,你即刻联络一下王先谦,看看京城有什么动静。”

“是。”施理卿答道。

“对了,”刘坤一蓦然停住脚步,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你还记得翁同龢吗?”

施理卿说:“大人说得是当今皇上的老师——翁师傅?”

“对,就是上次本督进京陛见之时,来拜会过我们的那位翁师傅。”

施理卿复问道:“大人的意思是……”

“他与李鸿藻群而不党,我看是个值得结交之人。”刘坤一走回到座位处,“你即刻替我给翁同龢写封信,大意就是问候近况,顺便提一下招商局参案之事,试探一下他的态度如何?如有必要,我再专程进京拜会一下这位翁师傅。”

“晚生明白。”

“振侯梁肇煌,字振侯。”刘坤一又把目光转向梁肇煌。

“下官在。”

刘坤一说:“你再给左帅写封信,把我们的处境告诉他。”

“是。”梁肇煌答应一声,略作思忖又问,“那招商局……”

“让刘瑞芬接着查,”刘坤一淡淡地吐出一句,“反正他闲着也是闲着。”

“大人!”施理卿上前一步,“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与本案有关的另一重要人证。”

“谁?”刘坤一眼睛一亮。

“叶廷眷。”施理卿字斟句酌地说,“王先谦曾奏报,盛宣怀、唐廷枢排挤同僚皆是叶廷眷亲口所说。这次,我们不妨从他身上下手。如果叶廷眷能咬住盛宣怀不放,这排挤同僚的恶名他就无法摆脱。只要我们有了这个人证,纵是李鸿章真有翻云覆雨的本事,也奈何不了大人。”

刘坤一稍作思忖,随即吩咐梁肇煌:“振侯,你亲自去一趟上海,把叶廷眷带回来,本督要亲自盘问。”

厦门。鼓浪屿。

一个厦门道衙门的千总带领着几名勇丁,在一个附近乡民的指认之下,沿着大北电报公司敷设的海线一直摸上了岸。让人奇怪的是,电线从水里上岸后,并没有像平常的电线那样在线杆上走线,而是在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地方被埋进了地里。

“大人,您看,就是这条电线。”那名举报的乡民一只手拽起电线,一边对千总说。

千总走过来,用力跺了跺埋着电线的土地,遂听到一阵空洞的声音,随即对身边的衙役下令:“挖开看看。”

“是。”几个衙役从腰间抽出佩刀,迅速地挖掘起来。

川石岛。另一队衙役登上了停泊在码头上的大北电报公司的趸船。

看守趸船的是一名年逾六旬的老渔民,见一班衙役登上趸船,不由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几位官……官爷……不知所为何事啊?”

为首的一名班头叱问道:“船上的电报线在哪儿?”

“电报线?”老渔民习惯性地摸了一下后脑勺。

“这里就你一个人?”班头有些不耐烦地继续问。

“是啊,就小的一个人。”

班头朝身后的衙役一挥手:“你们四处找找,看看这船上有没有接到海里的电线?”

“是!”众衙役答应一声,便四下散去。

“官……官爷。”老渔民想拦又不敢拦,一时手足无措,不知怎么办才好。

班头复又转身问道:“你是什么人,怎么会在船上?”

老渔民哆哆嗦嗦地回答:“小的是这附近的渔民,鼓浪屿那边的洋买办每月给1两银子,雇小人专门看着这艘船。”

须臾之间,众衙役已纷纷跑了回来:“老大,我们都已查看过了——这船上连根电线的影子都没有。”

“没想到,这洋人也懂三十六计呀。”被唤作“老大”的班头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冷笑了一声,随后一挥手,“走!回衙门。”

鼓浪屿。几名衙役已经顺着电报线挖出了一个不深不浅的地洞。

“大人,您看……”一名衙役指着掘出的洞口,对千总说,“这是一条地沟的入口。”

千总蹲在地上看了半晌:“这么说,这地沟通到哪,电线也就跟着通到哪了?”

“大人说得对。”那名乡民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处建筑物,“这条电线就是通到那儿。”

千总站起身,朝乡民手指的方向望去,又朝前走了两步仔细辨认了半晌:“那……应该是丹麦领事馆吧?”

几名衙役闻言,也纷纷站起身,围观了一会儿,纷纷点头:“对,那就是洋人的领事馆。”

“小人也不知道是不是您说的什么馆,这原本跟咱也没啥关系。可就在前几日,小人好不容易多打了几斤鱼,一高兴就多喝了几口。”乡民走过来,愤愤不平地踢了一下地下那根电线,“谁承想,就被这劳什子绊了个大跟头,不光摔得鼻青脸肿,您看我这门牙,整整被摔断了一颗,现在一说话还兜不住风呢。”

千总和几名衙役一见乡民的模样,不由笑出了声。

“您别笑啊,最气人的还在后面。”乡民一脸的不高兴,“我心想,这东西咱大清没有,准是这帮洋人埋在这的。于是就去找他们理论,您猜猜他们说什么?”

“说什么?”千总望着他的模样,兀自忍俊不已。

“他们说,没弄坏他们的电线我就已经算万幸了,要是电线坏了,还得让我赔呢。”乡民恨恨地说,“您说,他们既然这么不讲理,那我就只能报官了。官爷,您可一定得给小人做主啊。”

千总哈哈一笑,心里对这件事已经基本明了,他对几名衙役一挥手:“先把这里填回原样,其他的事……回到衙门再做定夺。”

“是!”

御花园位于紫禁城的中轴线上,是一处建筑精巧、布局紧凑的宫廷园林。它的面积并不大,南北深80米,东西阔140米。但古柏老槐,奇花异草,亭台殿阁的别具一格,却使得整个花园既古雅幽静,却又不失皇家尊贵。

在从万春亭通向澄瑞亭的甬路之上,李莲英正搀着慈禧一步一步地挪着,一群太监、侍女跟在身后。不远处,奕也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

当慈禧走到澄瑞亭之中的时候,李莲英忙说:“太后,走了这么久,您也该歇一会儿了。”

“嗯。”慈禧点点头。

两个小太监搬过一把锦凳,慈禧坐了下来。两名侍女忙在一旁轻轻挥动团扇,帮她驱走暑意。

奕此时也走入亭内,躬身道:“臣奕,恭请太后圣安。”

慈禧说:“起来吧!小李子,给六爷看座。”

李莲英答应一声,给奕搬来一把椅子,奕坐下。

“你不说,我也猜到个七八分?”慈禧悠悠地说,“还是修造铁路的事吧?”

“太后圣明。”奕字斟句酌地说,“各地督抚与朝中诸臣一样,对造与不造,也是言论不一,颇多分歧,臣无从决断,这才来请太后拿个主意。”

慈禧问:“李鸿章和刘坤一都怎么说?”

“李鸿章自是持修造铁路利国利民、可大可久之说。”奕顿了顿,“刘坤一……态度游移,言语之中尽是些模棱两可之词。”

慈禧微蹙了一下眉。奕继续说:“用不用臣将他们二人的折子呈给太后过目?”

“不用了。”慈禧微微摇了摇头,“一边是祖宗成法,一边又是千年变局,哪一边都招惹不得,让我这个妇道人家如何决断?”

“太后圣心远虑,自然是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奕微微一躬身。

慈禧站起身,用手去逗了逗鸟笼中的一只虎皮鹦鹉,悠悠地说:“这么大的事,我看还是先放着吧。皇帝现在还小,过几年,等他亲政的时候,再由他来做这个主吧。”

“太后圣明。”奕先是一怔,旋即便明白了慈禧的用意。

正在这时,醇亲王奕手里拿着一封电报,从外面匆匆忙忙地赶了过来,气喘吁吁,一脸兴奋,“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奴才……奴才给太后报喜了。”

慈禧一看奕,“扑哧”一声乐了:“哟,什么事把七爷高兴成这样?”

奕也顾不上跟奕打招呼,而是把手里的电报递过去,李莲英忙接过电报,呈给慈禧。

“曾纪泽同俄国人议定了新合约,他们已经同意交还伊犁了。”奕一边说,一边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

“七爷快起来吧。”慈禧看完电报,也不由面露喜色,把电报递给李莲英,“给六爷也看看。”

“嗻!”李莲英答应一声,接过电报,递给奕。

奕迅速浏览了一遍电文,喜道:“这下可好了。合约已定,既不损国体,又可使一场战事消弭于无形,实是我大清之福。这次还多亏了曾纪泽……”

没等奕说完,李莲英“扑通”一声跪在慈禧面前叩头:“奴才给太后贺喜了!是太后的福德感动了老天爷,这才让我大清又安然度过了一场灾祸。太后只有保重身体,我大清才能一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所以,奴才在这儿,再恭祝太后凤体安康,福禄永享。”

奕、奕一见,也忙跪倒叩头:“恭贺太后凤体安康,福禄永享。”

“都起来吧。”慈禧重又坐回到锦椅上,脸上重又恢复了往日的沉静,对奕说:“新疆既然已经没事了,就召左宗棠回来吧。这几年在西北,他的苦可没少吃。就让他先在京城待上一段日子,也享几天清福。”

“臣谨遵太后懿旨。”

北京城。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李鸿藻的府邸。

“少荃,难得你如此用心。”书房之中,李鸿藻爱不释手地捧着一册古籍,对坐在对面的李鸿章笑道,“这本秀野堂精刻的《韩昌黎先生诗集》,我许久以来都苦寻而不得呀!”

“阁老说笑了。”李鸿章郑重地说,“您身处内阁枢要,每天见的都是权臣贵胄,比不得我们守疆在外,三教九流,贫富贵贱,什么样的人都能遇见。这见的人一多,想寻个什么物件,自然也就方便。”

“刚才我粗看了一下,此本完好无缺,且校对精细,堪称善本。”李鸿藻轻轻地把诗集放在桌上,“少荃呐,真是要多谢你了。”

“唉,阁老,你怎么跟我还如此客气?”李鸿章故意有些嗔怪地说了一句,随之哈哈一笑,“鸿章这十几年来戎马倥偬,早已忘却了诗词歌赋为何物。这诗集留在身边,只能让昌黎公的传世佳作蒙尘。如今送与阁老,才称得上宝剑赠义士,美玉配君子。”

“笑指卢沟桥畔月,有人从此到瀛洲……”李鸿藻吟了一句李鸿章曾作过的诗句,畅然笑道,“少荃,谁若敢说你不谙诗词,那天下便再没有知晓诗词之人了。”

李鸿章自嘲地笑笑:“年少轻狂,不知天高的随口胡诌之句,让阁老见笑了。”

“少荃,有什么话就直说。”李鸿藻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小心翼翼地把诗集装入原封的纸盒里,重又推回到李鸿章面前,郑重地说,“凡是有利于国家之议,不用这个,老夫也自会助你一臂之力。若是有悖于此,图谋私利……那老夫第一个弹劾的便是你。”

“阁老让我肃然起敬的,就是这公忠体国的浩然之气。”李鸿章坐直了身体,“只是……阁老如此揣测,却未免把鸿章看小了。”

几乎同一时间,翁同龢与董儁翰也正在对是否作为刘坤一的援助交换着各自的意见。

“刘坤一的这封信,虽没有过多提及朝中之事,可在这个当口,给您写一封这样的信,其本意就是想得到翁师傅的驰援。”董儁翰缓缓放下手中的书信。

“我又何尝不知他的本意?”翁同龢缓缓地说,“只是在当下这个非常时期,我还没有想好,是不是该助他一臂之力。”

董儁翰说:“沈桂芬一死,李鸿藻便接任了兵部尚书。此番再膺协办大学士殊荣,这说明他已经完全取代了沈桂芬生前之位。而李鸿章此番进京,又再度奏请李鸿藻全权协理恭亲王主持总理衙门。由此可见,在南北洋的对抗中,刘坤一已然落了下风。”

“可是,自左宗棠应诏入值军机处之后,这两股力量的格局似乎有所改写。”翁同龢皱了皱眉,“我还真有些拿捏不准,到底是力挺刘坤一与李鸿章一决雌雄,还是隔岸观火,置身事外?”

董儁翰说:“李鸿藻一系清流现在正备受鼓舞,明智之举正应暂避其锋芒。况且,我们与他也是井水不犯河水,若是因为刘坤一而开罪于他,以后朝堂之上,必定颇多窒碍。”

“试问:当今疆臣有谁敢同李鸿章一较高下?”翁同龢轻叹一声,“好不容易前有刘坤一一马当先,后有左宗棠相机驰援,我要是此时不出手相助,以后恐怕就很难再有机会扳倒李鸿章了。”

董儁翰想了想:“恕晚生直言,您有没有想过,即便您出手,又有几成胜算?”

翁同龢的目光中略显茫然,一时之间,竟然不知如何作答。

“此事只要有六成胜算,便可勉力一试。”董儁翰小声提醒道,“要没有的话,我们在一旁看看热闹也就算了,就让他们鹬蚌相争去吧。”

翁同龢刚想说什么,忽听家人在门外禀报:“老爷,府门外有人求见?”

“什么人?”

“来人自报姓名说,姓盛名康,字旭人。”家人恭敬地答道。

翁同龢蓦然站了起来,他似乎不太相信家人的话,忙拉开房门,再度问道:“你是说,此人叫盛康?”

“回老爷的话,正是。”

翁同龢说:“快请入客堂。你先好生侍候,我一会儿就到。”

“是。”家人答应一声,躬身退下。

李鸿藻双眉一挑:“那少荃此番进京,究竟是为了何事?”

“鸿章此行,可以说全是替阁老着想。”李鸿章诚恳地望着李鸿藻。

李鸿藻微微一怔,不由坐正了身体,略带错愕地看着李鸿章,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少荃请讲。”

李鸿章略作沉吟,声情并茂地说,“阁老虽有经天纬地的抱负,但仅凭您一人之力却难以成就胸中伟业。若身边有堪当大任之人,则必能助阁老实现达济天下之志。阁老门生弟子虽众,却皆是些独善其身的‘小才’,不足以成大器。国家积弱不堪,廷臣争权夺利,疆吏结党营私,阁老欲使国富民强,一扫当今朝中积弊,首要便在得人!”

“少荃这话说得我有些糊涂。”李鸿藻略作试探,“内阁学士张之洞、礼部侍郎陈宝琛、翰林院侍读宝廷,皆是人中俊杰,又有哪一个不堪称‘国器’,不堪当大用?”

李鸿章淡然一笑:“您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自然是真话。”李鸿藻双眉微微一挑。

“那鸿章便直言不讳了。”李鸿章顿了顿,“张之洞、陈宝琛、宝廷,皆耿直敢言,不畏权宦,这固然可贵,只是阅历太少,自命清高,常逞一时口舌之快,多在局外论人长短,却不知局中之人所面临的境况。长此以往,就犯了读书人的通病:虽有助于博得虚名,于实际毫无半点裨益。阁老,您身边要是眼高手低之人越来越多,真不知将来会成什么样子。”

李鸿藻长吸了一口气:“那少荃以为,我应该怎么办?”

李鸿章说:“才无全才,关键在于历练。朝廷之所以诸多政令行而不通,全在于制定政令之人皆在朝中,而不知各地的实际情形;各地疆臣,不在朝中为官,也是不通晓内廷枢要。以致政令一出,南辕北辙,窒碍难行,从此互相埋怨,抵触日深。倘若阁老能让得意门生出得庙堂,在各地担任要职,在外广为历练,假以时日,其未来的成就必定不可限量。”

李鸿藻端起茶杯,轻啜了一口,心中对李鸿章的提议也颇为赞同。

李鸿章继续说:“廷臣是近水楼台,疆臣又皆手握重权。到那时,无论朝中,还是疆土,阁老门生遍及天下,又皆是堪当大用之才,您又何愁不能一展胸中抱负?”

“少荃所言,真是字字珠玑!”李鸿藻思忖片刻,“只是目前疆臣委任帮办,大多是由其自行奏调,然后再由朝廷予以差委……”

“阁老,鸿章既然跟您说了这番话,那鸿章所辖的北洋便自可唯阁老之命是从。”李鸿章先是微微一笑,随即郑重地说,“目前的成例,也可适当改一改。鸿章以为,出外历练的关键不在疆臣而在朝廷。若仅由疆臣奏调,恐怕也不合诸人的意愿。阁老想替国家培育人才,不妨直接上奏,让门下诸君外出历练,并按资格授以司道之职,这才是实事求是的办法。”

李鸿藻手抚胡须,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对了,少荃,听说张佩纶正在你幕中效力?”

李鸿章哈哈一笑:“鸿章这次进京,就是准备把幼樵还给阁老。”

“噢?”李鸿藻的眼睛不由一亮。

李鸿章说:“幼樵守制期间,在天津不仅参议海防事务,亲历修筑海防工事,我还委以经办商务、外交等时政。他也一日未敢忘却阁老,曾对我说,日后重返朝中,那个曾经空言时事的张幼樵便荡然无存了。”

“好,好。”李鸿藻忙不迭地点头称赞,“幼樵能有如此见识,也多亏少荃了。”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好累

    曾国藩好累

    这个新型的曾国藩是这样一个矛盾体:并不争气的身体与年青时的好色浮躁;出身农家的卑微与登堂入室的抱负;雄心勃勃的中兴之道与官场陋习的围攻歼剿;不断壮大的湘军与猜忌重重的朝廷;自费讨贼的钱粮困苦与欲置他于死地的天国追杀;旧儒思想的固守与世界变局的激裂碰撞……曾国藩的心灵一直处在夹缝中深受煎熬,终其一生活得很累,直到1872年,油尽灯灭!以历史小说为架构,文学地再现了曾国藩,将读者领进曾国藩的时代、曾国藩的精神世界。
  • 风云准噶尔1:西域桃源

    风云准噶尔1:西域桃源

    本书以新疆地方史为经线,以众多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活动情节为纬线,勾勒新疆历史演变及现状。小说着眼于晚清以来的风云故事,侧重于鸦片战争以后,同治之乱以前,其中北疆以平准噶尔贵族叛乱为典型;南疆以平和卓、张格尔之乱为样板;咸丰年以中国矿工反抗沙俄霸占我金矿为平台,充分展现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英雄业绩的方方面面。本书通过对主人公延孝先、黄双杏的塑造,讴歌人世间难得的一对恩爱夫妻,作为效仿的楷模。跳出常见的经反复折腾甚至打打杀杀最终才恩爱的塑造形象之旧窠。并让他们担当故事发展衔接的线索人物。
  •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一个百年贵族之家,却陷入到一个恐怖的诅咒之中。继查尔斯·巴斯克维尔爵士惨死在达特沼地后,猎犬的诅咒又缠上了他的继承人亨利·巴斯克维尔。造成这些悲剧的到底是超自然的力量,还是险恶的人心?福尔摩斯和华生开始了他们侦探生涯中最惊心动魄的一案……
  • 李白当记者

    李白当记者

    《李白当记者》,书中收录了《爱情瓜来又瓜去》、《诸葛亮泡吧》、《柳下惠坐怀不乱前传》等作品。
  • 古玩世家

    古玩世家

    传国玉玺重现天日,洛阳古玩名家入秘洞鉴宝,不料突遭变故,死的死疯的疯,仅匡睿和柳晓晓逃生,旋被悬赏通缉。为追查真相,匡睿不惜按土匪规矩赌命鉴宝,七亭闯关命悬一线;美艳贵妇三道香茗,袖里乾坤防不胜防;洛阳名宿豪赌玉石,一粒石子撞破魅魉心机。皇甫世家争夺大位已箭在弦上,高冷名淑偏偏暗通款曲,密会土匪首领私订终生,导致家族会议血溅当场;纨绔子弟欠下巨额赌债,逼债如索命,遂铤而走险拍卖传国玉玺!黑蛟上汤恩伯设下圈套血剿匪寨,霍震彪遭到倾巢之覆。匡睿巧计通过盲筹鬼鉴取得世家大位,藏宝洞里步步惊心,残酷的真相终究浮现水面。
热门推荐
  • 九天行

    九天行

    有道是,乱世出英雄。上天让我重活一世,那便动于九天之上!且看我妖星命格如何步步登天。
  • 穿越之皇后逃上瘾

    穿越之皇后逃上瘾

    眼前这位长的玉树临风,美的惨绝人寰,帅的一塌糊涂的男子是谁?某女流着口水,一双水眸中飞出两颗红心。“请问公子贵姓?年方几何?有无婚配?”高贵低沉的声线响起,“小依,你不认识我了么?我是君宝啊?”嘎???君宝不是一个小屁孩么?怎么一转眼变成这样?晕!!华丽丽的的倒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节操无下限:大神,求放过

    节操无下限:大神,求放过

    神马?!让窝和一个不认识的男生同居?!为毛线这种出现在小说里的情节会降临在窝身上?!此时接到无良老妈电话的顾晓晓内心是崩溃的!(现实)哎哟我去,大神,不就一不小心在打怪的时候砍到你么?用得着追着窝不放么?(游戏)当游戏伪人妖遇上腹黑游戏大神,会擦出神马爱(基)情的火花捏?(PS:本人学生党一枚,特懒,会更的慢求原谅。此为处女作。)(PSPS:1v1,绝对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请放心入坑)
  • 顾少凶猛:追妻步步为营

    顾少凶猛:追妻步步为营

    她是上流社会的名媛贵女,他是外表光鲜骨子残暴的冷面权少。一次强取豪夺,他成为她摆脱不了的梦魇。她浑身逆鳞势要挣脱他的牢笼,他一手遮天轻易玩她于股掌之间。阴谋阳谋袭来,至亲离世,他终究失去与她的羁绊。重逢,她笑颜如花,却冷心绝情。害她的,她十倍奉还,欠她的,她连本带利要回!当小白兔蜕变成淬了毒的罂粟,他却还要步步为营捕她入怀。她冷笑,“顾夜琛,你究竟想要什么?”他低头在她胸口流连,邪魅如斯:“要你,要不够的那种。”【若是你的心再也装不下我,我就把带给你威胁的人全部解决了!而你,只负责接受我的宠爱!】
  • 神级女帝,夫郎乖

    神级女帝,夫郎乖

    大事不妙!暗夜女帝竟穿越到女尊王朝了!从胆小懦弱到杀伐果断,清冷无双。无数美男冲着她的魅世神颜而爬上她的床。她忍不住怒了:“扔下去,全给我扔下去!”修长白玉的手挽住她的腰,一道魅惑委屈的声音响起:“连我也要扔嘛?”
  • 仙亦醉

    仙亦醉

    凡人也能成仙,仙人并不是永生不死,一世轮回经历许多劫难才能得道成仙。仙人也有情,仙人也会醉
  • 错惹霸少,丫头哪里跑

    错惹霸少,丫头哪里跑

    现当今未成年可是要受到法律保护的,想欺负她的可要想好后果,不过某少就偏偏爱惹她,欺负这个小丫头才是他麦少爷的法律,于是一个欢脱丫头不小心惹上脾气暴躁的姜家霸少的辛酸苦恼反抗史开始了。
  • 我的强势女友

    我的强势女友

    一直被欺辱不成人样的好学生连少强在和女友分手后终于觉醒了!他决定凭自己的本事打下一片天,让任何人都不敢再欺负他,身边的人也不再弃他而去···(这是个热血的故事,艺术来源生活,高于生活,希望大家就不要指责什么不真实之类的了。)
  • 忏与尘

    忏与尘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过后悔后悔是你对你过去的否认对自己存在的否认用二个词遗憾最大的爱情只能错过
  • 妃你不可:摄政王的小呆妻

    妃你不可:摄政王的小呆妻

    他是北晋的摄政王。面容如玉,心肠如铁。却痴恋上一介平凡宫女,为了她,倾尽江山亦在所不惜。某男一脸痴情,执手相对,“天下是我的,而我,是你的。”某女嫌弃,“不要,你太粘人。”某男泪奔……不带这样欺负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