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翰祥、梁家辉、《垂帘听政》
李翰祥曾经骂过梁家辉:“我要捧你成为一个明星,但是,你却跑去当演员,没出息。”对此,梁家辉说,起初,李翰祥骂他的时候,他还不知道明星和演员的区别。知道以后,他回答:“OK,我当演员好了,当演员是不计较角色的。”
身为男一号的他天天起早给导演抄剧本,然后发给工作人员,还帮着场工拉电线、打灯、洗机器。对于这些,李翰祥不指点他,也不拦着他。梁家辉说:“我感谢他给了我很多机会,不单是幕前的演出,还让我有机会在刚接触电影的时候,就很全面地去了解电影的制作。这也让我明白,拍电影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集体的创作,需要大家同心协力,其他幕后人员不是为你服务的人。所以,如今,我对每个部门的人都很尊重,我依然会很主动地去当一个劳模。”
还被邀请去好莱坞,当时的香港演员都流行去好莱坞;梁家辉一直视李翰祥为自己恩师,据说,当年有个外国导演找他拍戏,因为那个导演和李翰祥有矛盾,他断然拒绝;梁家辉的演技,一直是公认的好,他被称为千面影帝,搞笑、正经都可以惟妙惟肖;千面影帝梁家辉作为香港娱乐圈最会演戏的人,实乃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一个在香港都还没混出名堂的演员,去好莱坞干什么呢?”梁家辉很清楚自己定位,地地道道的香港演员;不是偶像明星,是演员;他决定踏踏实实地在香港,演了各式各样的经典角色;明星演啥都像他自己;而梁家辉演啥都觉得像别人;演的你甚至都不知道这是梁家辉;这才是真正的演员。梁家辉说:我是一个很平凡的人,真的平凡到极点;正因为这种反差,我才可以完全进入;很不在意的镜头里进入另一个人的世界。
这是梁家辉自己给出的原因。这是一个优秀的演员必须具备的,放下所谓的偶像包袱,不要去担心自己的脸好不好看,衣服有没有弄脏,只有完全不在意了,才能真正进入另一个人的世界。
当年,凭借《垂帘听政》出道的梁家辉一举拿下了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没想到第一次进入大荧幕就收获大奖,以《垂帘听政》荣获第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这一演,把咸丰文弱的气质,演神了,梁家辉也成为了金像奖史上最年轻的影帝,26岁的梁家辉拿了1984年第三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成了香港最年轻的影帝;同时也是梁家辉封帝之作,成为香港电影金像奖史上最年轻的影帝。
拿影帝本应该挺高兴的,但是,香港影帝可不好当,业界一直有影帝三年没戏拍的魔咒。
但是,因为政治原因,梁家辉也成了最落魄的影帝;本来晋升影帝后,等待梁家辉的是纷至沓来的片约,但是,没想到却是一纸封杀令;因为违反了台湾当局禁止香港艺人和大陆合作的禁令,被下令封杀。
因为其参演了《垂帘听政》,被当局封杀,要他写悔过书;当然,台湾当局只是想恐吓香港艺人不要和大陆合作,并让梁家辉写下悔过书,向台湾当局认错,说自己不应该到大陆拍电影,封杀马上解除,但是,梁家辉颇有气节,而不肯写,梁家辉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说“我到祖国拍戏有什么错”,惹恼了台湾当局,于是,被彻底封杀。
台湾文化局拒绝一切梁家辉有参演的电影进入影线,被封杀到没有片约。当时台湾既是香港电影的市场,也是香港电影的投资方,所以,在台湾当局的封杀令下,1983-1986年这三年里,香港所有的电影公司都不敢请梁家辉演戏。当时的梁家辉虽是影帝,但是,还是个新人,根本没什么积蓄,加上还有老人要养,很快就捉襟见肘,不得不在街头摆摊,甚至还想过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