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5900000026

第26章 精神分析五讲(3)

下一步我们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如这些力量是什么?在我们现在所认识到的癔症的致病机制中的压抑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在宣泄法中我们逐渐认识到病因性情景,对此进行比较性研究就有可能对以上问题做出回答。所有这些经验都与一种愿望冲动的出现有关,这种愿望冲动与患者的其他愿望形成鲜明的对照,并被证明与其人格中的伦理标准和审美标准格格不入。它们发生过短暂的冲突,这种内在冲突的结果是,把这种不可调和的愿望输入到意识中的念头成了压抑的牺牲品,并把与此相关的记忆一起排除在意识之外,且从此被遗忘了。因此,与患者的自我不相容的愿望是压抑的动机;患者的伦理标准和其他标准是压抑的力量。接受这种不相容的愿望冲动或者延长这种冲动都会产生严重的不快,这种不快可以通过压抑的方式加以避免。因此,可以把压抑看成是保护心理人格的手段之一。

我不想举出很多的例子,只引用一个我本人诊治的病例,从中可以充分地证明压抑的决定性因素及其长处。针对当前的情况,我还要缩简其病史并省略一些重要的背景材料。我的病人是一个女孩,在她参与了护理之后,失去了敬爱的父亲——这与布洛伊尔的病人的情况很类似。在此后不久,她的姐姐结婚了,她的新姐夫唤起了她心中一种特殊的同情感,这种情感很容易在家庭亲情的幌子下被掩盖起来。又过了不久,她的姐姐生病去世了,当时病人和她的母亲都不在场。当她们被匆匆召来的时候,并不知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当这位姑娘赶到她死去的姐姐床前,有一个念头在她脑海中瞬间闪过,大概可以用文字表达成:“现在他自由了,可以娶我了。”我们可以断定,这个念头把她自己不曾意识到的对其姐夫的深深的爱恋在其意识中暴露出来;但随后就被压抑了,这是因为出于感情上的反抗。这位姑娘出现了严重的癔症症状,当她接受我的治疗时,表现出完全忘记了在她姐姐床前的那一幕,以及曾在她脑海中出现的那种可憎的自私的冲动。在治疗过程中,她又都回忆起来了,并伴随着极其强烈的情感重现了那一致病的情景。治疗的结果是,她又恢复了健康。

也许我们可以从当前的实际情景中举一个粗略的比喻,来就压抑及其与抵抗的必然联系向你们提供一幅更加生动的图画。我们假设,在这个讲堂里,在这些听众中间,他们的安静和专心令我不胜感激;但是却有一个人在制造混乱,他的无礼笑声、叽叽喳喳的说话声、用脚在地上蹭来蹭去的声音干扰了我对所讲问题的注意,我不得不声明我无法继续讲演了。这时,你们当中有三四个身强力壮的人站起来,经过一场短暂的争斗,把这个扰乱者赶到了门外。于是他就被“压抑”了,我也能够继续自己的讲演了。为了防止干扰再次发生,为了防止被推出讲堂的人再次冲进来,那几位用行动实现我的意愿的先生用他们的椅子顶住了门,因而他们就在完成“压抑”之后又建立起了“抵抗”。现在如果你把门里和门外两个场所释译成精神分析术语“意识”和“潜意识”,在你的面前就呈现出一幅关于压抑过程的恰到好处的图景。

你们现在可以看到我们的观点与让内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我们并不认为精神分裂是由心理器官某一部分缺乏综合能力所造成的。我们从动力学角度来解释,即依据对立的心理力量的冲突来解决,把它看成是两个对抗的心理集合体积极斗争的结果,但是我们的观点又会引发大量的新问题。心理冲突的情境当然是相当普遍的;那种自我努力回避痛苦回忆而没有造成精神分裂结果的现象也是相当常见的。我们必定会认为,如果这种冲突最终导致了分裂,那么一定会有更深一层的决定因素存在。而且我也愿意向你们承认,压抑的假设并不是使我们面临着一种心理学理论的终结,而是面临着它的开端,我们只能一步一步地向前探索,要获得全面的知识还必须等待进一步、更深入的研究成果。

试图用压抑的观点来解释布洛伊尔病人的病例是不可取的。那一病史与这一目标是不适合的,因为它的发现都是靠催眠作用的帮助达到的。只有你排除了催眠的影响,你才能看到“抵抗”和“压抑”,才能对真正的致病事件的历程形成正确的看法。催眠掩盖了抵抗,并使得心灵的某一领域敞开,让人接近;但是,与此形成对立,催眠又在这一领域边界处,用抵抗筑起了一堵墙,使得墙后面的一切都变得难以接近。

我们从布洛伊尔的探索中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他所证明的,在症状与病因性经验或心理创伤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但我们现在一定不要忘了用压抑理论的观点来看待这些发现。一眼看上去,找到一条从压抑通向症状形成的道路确实好像是不可能的。我不想对此做复杂的理论阐述,倒愿意回到刚才用来解释压抑的那个比喻上去。你们不妨这样想,把捣乱者清除出去和在门口设置岗哨并不意味着事情的结束。也许那个被赶出去的人变得怒气冲天、不计后果,想给我们找更大的麻烦。确实,他已经不在我们中间了,我们已经摆脱了他的存在,摆脱了他的无礼笑声和无聊评论。但是在某一方面来说,压抑并不成功。因为现在他在门外肆无忌惮起来,大喊大叫,用拳头砰砰地砸门,比刚才的无礼行为更严重地干扰了我的演讲。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尊敬的校长斯坦利·霍尔博士愿意充当调解者与和事佬的话,我们一定会感到高兴。霍尔博士会去与门外那个不守规矩的人谈一谈,然后回来要我们无论如何还是应重新接纳那个人,他亲自担保那个人会表现好些。鉴于霍尔博士的威望,我们决定解除压抑,并再次获得了和平安宁。对于描述心理医生在用精神分析法治疗神经症时所承担的任务来说,这个比喻提供了一幅不错的图景。

说得更直接些,对癔症患者和其他神经症的研究使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未能成功地压抑那些不被容许的愿望所依附的观念。的确,他们已把它逐出了,意识和记忆之外,并且明显地使自己免除了大量的痛苦。但是这种被压抑的愿望冲动继续存在于潜意识之中。它们正在窥视着被激活的机会,一有机会,那些被压抑的观念就会以一种经过伪装、难以辨认的替代形式成功地进入意识之中,而原来认为可以通过压抑免除的不愉快情绪现在又与这些替代物联系在一起。被压抑的观念的替代物——症状——能够防止来自于防御性自我的进一步攻击。取代过去的短暂冲突,现在出现了一种不随时间的流逝而自行消亡的病症。以症状中歪曲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和线索,我们就能从中找到与最初被压抑的那些观念相类似的残迹。替代物发挥作用的途径可以从对病人进行精神分析治疗的过程中寻到踪迹。为了达到治愈的效果,必须使症状沿着同样的途径回溯,使其重新变成那个被压抑的观念。如果被压抑的观念再次被带回到有意识的心理活动中——这一过程以克服大量的抵抗为前提——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病人竭力想避免的那种心理冲突会有一个较理想的结果,这会获得比压抑更好的结果。有很多这样适当的治疗方法,它们可以使心理冲突和神经症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局,而且在一些特定的病例中这些方法可以结合使用。我们使患者的人格相信拒绝接受致病的愿望是不对的,而且有可能引导他们全部或部分地接受这种愿望;或者也可能把这个愿望本身引向一个更高的、不会招致反对的目标(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升华”);或者把对愿望的拒绝看作是正当的,但是那种自动的,因而也是无效的压抑机制,将在最高级心理功能的帮助下,被一种谴责判断所取代——这样就实现了对愿望的有意识的控制。

如果在现在被称之为“精神分析”治疗方法所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上,我没能为你们做出清晰易懂的表述,请大家千万要原谅我。困难不只在于这一课题的新颖性。那些不可调和的愿望,尽管受到压抑,依然成功地存在于潜意识之中,它们有什么样性质?当压抑失败、替代或症状形成之前,必定会存在于一个人身上的那种主观的、构造上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所有这些问题,我都将在以后做进一步的阐述。

第3讲

女士们,先生们:

不说错话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当一个人必须说得简明扼要的时候。因此,今天我不得不纠正我在上一次演讲中说的一句错话。当时我说,在放弃了催眠术之后,我仍然坚持让我的病人把一切与我们讨论的问题有关的东西都告诉我,并且使他们相信,其实他们知道每一件表面上看起来被遗忘的事,在他们脑海中出现的观念都确凿无疑地包含着我们正在寻找的内容。我接着告诉你们说,进入我病人头脑中的第一个观念确实产生了预期的效果,被证明是记忆中被遗忘部分的延续。但通常并非如此,我只是为了简捷起见才说得这么简单。实际上,只是在最初的几次,在我简单的坚持追问下,我想要的那些被遗忘的事得以揭示出来。当更深入应用这一方法时,不断涌现出来的观念不再是我想要的,因为它们不合适,连患者本人也觉得不对劲儿而摒弃了它们。在这一点上,坚持追问并不能给我更大的帮助,于是我发现自己又一次后悔放弃催眠术了。

在不知所措之际,我固守着一个偏见。这种偏见的科学合理性几年后被我的朋友荣格及其在苏黎世的弟子们所证实了。我不得不说,有些时候抱有偏见是极其有用的。我很重视心理过程是被严格决定的这种观点,我觉得很难相信患者在注意力高度紧张时产生的观念具有随意性,而且与我们正在寻找的那个观念毫无关系。两个观念并不同一的事实从事件的假定心理状态中可以得到满意的解释。在接受治疗的患者身上,总有两种力量在相互对抗:一方面,他的有意识努力把遗忘在潜意识中的观念带人意识中;另一方面,我们已知的那种“抵抗”正在竭力地阻止被压抑的观念或其衍生物进入意识。如果这种抵抗的力量很小或干脆就没有,被遗忘的观念就可以不受歪曲地进入意识。因此,如果抵抗这种观念进入意识的阻力越大,其歪曲程度就越大,这种假设是有说服力的。因此这种观念就像一种症状一样在患者脑海中出现了,它替代了我们正在寻找的那种观念,它是被压抑的观念的替代物:新鲜、造作、稍纵即逝,并且在由于抵抗的影响所造成的歪曲程度上也是与被压抑的观念极不相似的。但是,由于它的性质就像一个症状,所以必然与我们所寻找的那个观念很相似。而且,如果抵抗不是太强大的话,我们应该能够从前者中猜到后者。在患者头脑中出现的观念必定具有成为被压抑因素的某种隐喻(allusion)的性质,就像用间接的语言对其做出表述一样。

在正常的心理生活领域,我们知道好多这样的例子,其中那些与我们假设相类似的情形都产生了相似的效果。其中的一个例子就是诙谐。精神分析的技术问题迫使我去研究开玩笑的技巧。我可以给你们举一个这样的例子——巧得很,这是一个英语的笑话。

这是一段轶闻。有两位不很检点的商人在一连做了几笔风险很大的生意之后,成功地发了大财,于是他们千方百计地想挤入上流社会。有一个办法令他们非常动心,使他们觉得有了成功的希望,那就是请城里最有名望、收费最高的画家为他们绘制头像,而这位画家的画是非常出名的。两幅昂贵的油画在一个大型晚会上首次露面了。两位主人亲自把本城最有影响的鉴赏家、艺术评论家领到并排挂着两幅画像的墙前。这位鉴赏家兼评论家对这两幅画仔细地研究了好长一会儿,然后摇了摇头,好像漏看了什么东西似的,用手指着两幅画之间的空档轻声问道:“可是耶稣基督在哪儿呢?”我看得出你们都觉得这个笑话很有趣。现在让我们接着分析一下。很明显,鉴赏家的意思是说:“你们是一对无赖,就像耶稣基督受刑时,在他一左一右被钉上十字架的那两个盗贼一样。”但是他没有那么说。相反,他却说了一句乍听起来很奇怪不合时宜而又毫不相干的话。但是,我们稍后一想,就意识到这是他心中鄙视的一种隐喻,而且是一种绝妙的替代。我们不能指望从诙谐中找到患者头脑中出现的观念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但是我们必须重视诙谐的动机与这种观念中动机的一致性。为什么这位批评家没有对这两个无赖直截了当地说出心中的想法呢?因为他的心中还有一种“反动机”(counter—motives)在抑制着他想把这些话当面说出来的欲望。耻笑招待你的主人,而且他们随时都可以召来一批挥舞拳头的打手,这自然是很冒险的事。很容易就会遇到和我上次讲演中用来解释压抑的那个捣乱者一样的下场。这就是为什么那个批评家没有直接表达他心中的想法,而是以“伴以省略的隐喻”的方式来表达的原因。出于同样的原因,我们的患者创造出一个或多或少被歪曲的替代物,来取代我们正在寻找的那个被遗忘的观念。

女士们,先生们,像苏黎世学派(布洛伊勒、荣格等)那样,把充满情感的一组相互依赖的观念性因素描述成“情结”,的确很方便。这样我们就能看到,如果我们从患者所能回忆起来的最后一件事入手,来寻找那个被压抑的情结,只要患者能为我们提供足够多的自由联想的材料,我们就完全有希望发现那个情结。相应地,我们允许患者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并坚信我们的假设,即只有那些与我们寻找的情结有着间接依存关系的观念才有可能进入患者的头脑。如果这种发现被压抑观念的方法并不令你们信服,我至少可以向你们保证,这是唯一可实践的方法。

同类推荐
  • 你体内的囤积欲

    你体内的囤积欲

    本书介绍如何在囤积分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以现在的方式生活,以及怎样运用一些具体有效的做法来改善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从而过上更整洁、更健康、更快乐的生活。
  • 让你目瞪口呆的怪诞心理学

    让你目瞪口呆的怪诞心理学

    这里有生活中最常见却最不正常的心理问题;这里有围绕身边最多见却最荒诞的行为怪癖;这里揭秘不被人注意却普遍存在的人性的优点和弱点;这里介绍了千奇百怪、形形色色的各种心理学趣味现象与常识;这里为你指出了健康身心、平衡心态的多种实用简单的心理调适方法——《去梯言—让你目瞪口呆的怪诞心理学》基于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要,以生动贴切、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故事,加以科学条理性的分析,讲述了各种生活和工作中最常见的异常心理、怪诞行为现象、神秘莫测的心理学常识等。这些心理学知识都是从我们生活出发,从自身出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心理及随之产生的种种行为看似荒诞神奇,却有着深刻的形成根源。
  • 人生的戒律(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人生的戒律(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将成长赋予深刻的社会性具有很强的意义,使人明白成长的存在就必须进行自我实现,就必须去创造成功,实现成长的价值,向着完美人性和健康成长的倾向发展。因此,为了完善我们的成长,谁不努力去自我实现呢?今天,我们的个人成长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小康社会发展,那么,我们个人的成长就必须更加具有社会性,使成长具有自我实现的意义,为我们创造成功,为社会创造财富,那么,我们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成长理论中可以获得人生成长的新方向和新目标。
  • 青少年人格塑造:马加爵案件的心理学思考

    青少年人格塑造:马加爵案件的心理学思考

    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人案从案发,抓捕凶犯到法院宣判马加爵死型,引发了们诜我猜测、分析、评论、和关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马加爵的非逻辑性作案动机更成为人们尖注的集点,本书作者深入马加爵曾经生活过的家乡、学校及其相关部门,收集、采访了大理马加爵及其与之相关的原始资料,从心理学视野入手,通过其成长历程,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其杀人动机形成的非偶然性做了客观、理性的解答。同时对马加爵的作案动机提出了新观点并进一步对马加爵杀人动面背后的心理因素及其人格缺陷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解读。 本书不仅仅对马加爵,而是通过对马加爵一案的分析,提出了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我对强迫症的理解

    我对强迫症的理解

    《我对强迫症的理解》分为三章:第一章,强迫症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病;第二章,我的强迫症治疗之路;第三章,精神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强迫症。如果您是一位强迫症患者或是患者家属,我建议您对此书内容的阅读原则是“重治疗,轻理论”。
热门推荐
  • 上古大陆之最强王者

    上古大陆之最强王者

    一个天生的王者从天而降,早已忘记如何战斗的他,遇上了改变一生的人~……
  • 地狱第十八层医院

    地狱第十八层医院

    在这个世界,已经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是否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已经混为一体,如何走出这让人迷茫的世界......这个即将被鬼魂征服的世界,由谁来拯救......
  • 万维空间

    万维空间

    张野狂喜的看着对面的如来佛祖说:“我要雇佣你给我当一万年的保镖,开个价吧。”如来佛祖言道:“可以,那就给我十颗世界之树的种子就好。”张野闻言一呆看看追杀着自己希腊众神拿出一把自己的系统空间里堆得像山一样多的世界之树种子大喊:“杀了后面这堆垃圾,这都是你的。”
  • 谁的人生不坎坷

    谁的人生不坎坷

    不管你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不管你有什么样的父母,光鲜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酸楚,也许努力过后有所改变,却还是会留下抹不去的阴影。
  • 灭咒

    灭咒

    一个身中命运迷咒的少年,如何拿会他自己原本拥有的一切!!------咒世主
  • 逍遥武魔

    逍遥武魔

    本应无忧的青年,因为一场蓄意偷袭身亡。林轩!一个跨时代复活,将要为了生存而成为长为一个强者。让我们看他是如何成长!天地万物,皆为附带,唯修己身。
  • 天帷古卷

    天帷古卷

    陈玹接管天一阁后,却因好友卷入一连串诡事,经过一番探索之后,竟与从历史上消失的古国有关。正当陈玹以为洞察一切之时,一封突如其来的书信,又将他们带回深渊······在这里,有你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 潇洒戏唐朝

    潇洒戏唐朝

    一直引以为傲的娇瘦身材却处处被人嘲笑,因为身无三两肉就被认为的克夫的相,这唐朝还让不让瘦子存活?......李白也好烦人的,杨贵妃的酒量确实不赖,做皇帝的妃子我更没有兴趣!那个乖乖的宋将军,快跟我一起闯荡唐朝江湖吧!
  • 神魔大陆之奇幻冒险

    神魔大陆之奇幻冒险

    天地初开之时,分为灵,本,冥三大界。其后冥界因种种因果而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幽冥界。三界中以本界为主导,其上有一块大陆,名曰神魔大陆...
  • 狂武战圣

    狂武战圣

    地球的上空,出现一条裂缝,一群天外来客,自裂缝当中走出……自此,人间再无宁日,妖兽横行,强者为尊,每一个地球人,都在水深火热当中度过,在血与恨当中煎熬……一名少年,自大山当中走出,望着这片残破的天地,心中充满了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