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便是最让她气愤不过的场面。母亲不顾一切地追上去,拉住父亲的胳膊,当着她的面,几乎低声下气般地求他:“又疯跑到哪儿去?说好了中午给你和真儿做喜欢吃的红烧鱼,怎么又给忘了?”父亲倒是不再往外迈步,却也不会低头看母亲一眼,而是背着手又气哼哼地钻到书房里去,半天也不出来,直到母亲忙活完了,又亲自把他拉出来为止。她一点都不明白,为什么母亲会这么纵容着父亲。她觉得父亲的坏毛病几乎都是母亲一点点惯出来的,因为父亲知道有人永远会跟在身后为他叠被洗衣收拾书桌,为他把将要穿的衣服整整齐齐地摆在面前,甚至这人偶尔出门不回家,都会为他提前做好了饭,温在锅里。她几次三番地“教育”母亲,不要“助纣为虐”,否则哪一天等她这个女儿嫁出去了,就没有人保护她了。母亲每次都眯眼笑望着她,不言语,一副很知足很幸福的恬淡模样。这样的神情让她知道,如此多的口舌,又白费了,下次母亲照样是又要去哄生了气的父亲的。
所以她在自己找男友的时候,便格外地留了心,凡是男孩子身上有一丁点父亲影子的,一律pass掉。这样挑来挑去的,便一晃过了28岁,浪费掉了青春里最美好的时光。一向对她的婚姻不管不问的父亲都生了气,亲自在家设宴,帮她考察一个老战友介绍过来见面的优秀军官。
军官言行举止确实都很得体,事业上也是百里挑一的出色。却在最后与父亲下象棋时,犯了她心目中完美爱人的大忌,竟是在未来岳父面前逞英雄,连个小卒子都不肯让。父亲当然也是不肯相让。看着这样两个臭味相投的军人,她微微一笑,便在心里,又像以往,轻轻将他pass掉了。
这一次,父亲真的发了火,说你自己都不完美,有什么资格苛求别人?
即便是有完美的人,被你心里那把尺度刻错了的尺子一量,也甭想再完美了!
她一赌气,搬到姨妈家去住。晚上躺在被窝里向姨妈控诉父亲的劣行,没想到姨妈却是微微叹一口气,说:你不知道当年多少姐妹,嫉妒你母亲找了这么一位好丈夫呢。你父亲和他的顶头上司都看上了你母亲,而且当时又是你父亲提拔上尉的考察期。结果他却是宁肯不当上尉,也要把你母亲抢过来呢。他的不肯让,不仅感动了你母亲,还赢得了那位领导的赞赏,提前结束了对他的考察。又有一年他执行任务,一失足从山崖上摔了下来,全身没一块好骨头;在送手术室的路上,怕你母亲担心,他还咬紧了牙,非得和你母亲谎报了平安,才肯进手术室呢。其实,在大事上,为了你母亲,他是坚决不肯对别人忍让半步的。你母亲,其实亦是如此。否则,当年嫁给你父亲的,就是我,而不是她了。她竟是觉得有些陌生,像在听别人的故事;故事里痴恋着的男女主人公,为了彼此,既会忍让,亦会执拗地坚守,不让别人一兵一卒。让与不让,其实都是为了能够一生厮守。
心灵札记
人生的幸福,不在于是否有一个自己期待的完美爱人;而是两颗心在让与不让组成的圆里,能否用自己的爱与温柔,宽容地将对方的棱角环住,爱人需要用心来守护。(萧萧)
爱了,就怕了
水至清
她是在27岁那年认识他的,之前也曾喜欢过甚至认为爱过某个人的。但认识他之后,才发现这才是爱情,快乐,幸福,期待,好像第一次发现天空是蓝的,鱼儿在水里是那样自由自在。就算路边的一朵刚开的花,也会让她无比惊喜,好像她从未见过花开一样。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相遇了他,而他带来了爱情。
的确,爱情是件很奇妙的事情,它让人变得胆大。从前她是最怕黑的,可就是怕黑的她,却在冬天天不亮的早晨,炸了鸡蛋再捎上两包牛奶,骑车给上早班的他送去。在角落里,只等那个熟悉的身影拐过街角。
因为有了爱情的参与,婚姻的事很快就排到日程上来。然而就在那段时间里,他却一再地发生意外,先是被车撞了,后来扭了脚踝,疼得无法走路,去医院拍了片子才知是轻微骨折。伤筋动骨一百天,他躺在床上,对她说抱歉,看来你要晚一些才能做新娘了。她微笑摇头,她担心的不是这些,曾有人给她算过,说她和他属相不合,如果在一起,他就会受到伤害。她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孩子,她曾经告诉自己,不要信这些不科学的东西。
她整日忐忑不安。不久,他在工作中竟然不小心从高处摔了下来,他的小腿摔断了。她听到这个消息时,当时就心疼得晕了过去。但她什么都没说,只日夜陪着他,照顾他。每当看到他沉沉睡去的时候,她的眼泪就忍不住哗哗地流下来。那一刻,她做了决定。
半年后,他的伤好了。她却对他说分手,决绝地,不容半点商量的余地。
有朋友知道了这件事,说她迷信,甚至说她迂腐。她不语,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爱。爱了,就怕了,怕他冷怕他热,怕他有任何闪失,怕自己不能带给他幸福,而是痛苦。她绝不允许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使他受到半点伤害。事情也许不是百分之百的准,但即便是百分之一的可能,她也断断做不到拿他做试验的。喜欢一句话:爱是婚姻的惟一理由。但有时,爱却恰恰是让你我分手的理由。因为爱了,就怕了,爱让我们的胆子变得很大,有时却很小很小。心灵札记有人说爱是自私的,容不得半点沙子。但爱又是最无私的,为了自己的所爱,可以放弃一切,怕他受任何伤害,如同文中的女孩。
我不同意女孩最终的处理,这确实太宿命了,与现代的科学观格格不入,“八字”不会影响人的命运。但我也很理解这个女孩,因为她是真爱,无私的爱。爱是什么道理,谁能讲得清?它是不用语言可以描述的,不是用物理化学知识可以分析的,用如果要强行追寻答案,它留给我们的只是一声长长的叹息。(张平)
考验爱情
(俄)左琴科
我们楼上住有一家人:丈夫,妻子,还有一个12岁左右的儿子。丈夫在工厂上班,妻子做家务,孩子在学校读书。每到休息日,一家人就到郊外游玩,晚上去电影院看电影,家庭和睦,安宁,也没什么过高奢求。
有一次,劳累了一天的丈夫下班回家,正上楼梯时,突然看见有位姑娘也朝楼上走。她长得挺漂亮,打扮时髦。一照面,这位丈夫甚至有点儿发抖,因为这女子太招他喜欢了。她呢,莞尔一笑,轻盈地朝上一楼走了。
一个月后,这位男人又在楼梯上遇到那个姑娘。两人相互微笑,接着攀谈起来。谈话中他得知姑娘刚19岁、同母亲住在一起,在缝纫学校学艺。
又过了月余,这位有妇之夫开始热心去她家串门了。他三天两头去做客,同她与她妈天南海北地聊天,渐渐地如同自家人。明白说吧,他爱上了她,决心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
于是这位丈夫向妻子摊了牌,她当然又哭又闹,可无济于事。末了丈夫搬到上一层楼去过日子了,不过他做得还不算太缺德:所有的东西全留在原来的家中,自己只拿了一只手提箱,装有自己的几件换洗衣服。
他同意给老婆孩子三分之一的工资,可这并未减轻妻子的痛苦,她哭得死去活来,眼泪流成了河。尽管这样,但丈夫已经死了心,他正同自己热恋的新人欢度蜜月。
然而幸福的日子没过多久,他这个预备役军官被征召入部队。他被派往卡累利阿地区(注:前苏联西北边境,与芬兰接壤),同他那哭天抹泪的新人丽达告别后,便启程了。
他从前线给丽达写来一些短信,告诉她严格的军旅生活、残酷的战斗和彻骨的风雪严寒,信中充满了勇气和决心。他可不是那种胆小鬼和孬种,他是一位英勇的下级指挥员,对他来说军人天职高于一切。后来信变得少了,终于完全断了音讯。丽达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直到三月战争(注:苏芬战争)结束,仍然不见信来。
结果这天收到一封信;丽达没看完就晕了过去,过了一阵才苏醒过来。
她流着泪给母亲念信:亲爱的丽达,我因负伤锯掉了一条腿,变成残疾人了。你来信说说,是同意收留我呢,还是让国家来养我?
母亲和女儿商量了一整天,最后给他回了信。信里充满了同情和怜悯,同时又说收留他有困难,谁来照顾他呢?她还年轻,人生刚开始,总不能让她一辈子为他牺牲吧?再说,现在国家也有责任照顾他。
没过多久,他的前妻安娜·斯捷潘洛夫娜也收到这样一封信:亲爱的安娜,现在我残疾了,我这个样子你肯收留我吗?这封信像一枚炸弹,在家里引起了极大震动。前妻当天就给他回了信:
“亲爱的伊万·尼古拉耶维奇!知道你负了伤,我非常难过。看来咱们俩是命中注定要在一起生活,你何必还问我肯不肯收留你呢?快写信来告诉我去哪里接你。我可以出去做工挣钱,等以后咱们的别佳长大了,一切就会好起来的。”
没过几日,大楼前开来一辆汽车,伊万·尼古拉耶维奇从车上下来了。他完好无损,两条腿好端端的,一枚崭新的勋章在胸前闪闪发光。街坊邻居们都会聚到院子里,惊讶得张大嘴巴。楼房管理员迎上前去说:“这是怎么啦,尼古拉耶维奇?按你的信上说来,你可该是另一翻模样啊!”
伊万握着他的手说:“我的好朋友!我这么做,看起来当然是不应该的,太残忍了”不过严酷的生活促人思考。我想如果在战场上被打死,倒也没什么,可要缺了腿或胳膊什么的,那又会怎么样呢?于是我就这么做了。
我并不后悔,因为我现在明白该同谁一道生活了,要知道做夫妻过日子并不只是为了轻松和开心。“我们这位丈夫随后就上楼去找前妻了。开始几分钟那里出现了什么场面,人们不得而知,只看见小别佳很快跑到上面一层楼,不一会儿就将爸爸装衣服的手提箱搬了下来。
后来,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同丽达谈了话。他吻了她的手,请求她原谅,说他此番回来已变为另一个人了,不可能再恢复往昔的生活。
分手告别时,他们相互间不仅没有敌意,反倒很友好。年轻女人对他虽然有点儿恼,可也不厉害,因为丈夫不在时她又喜欢上另一个男人。现在她正盘算着如何嫁给他了。
心灵札记
爱情是什么?是海誓山盟的宣言,还是生死相许的默契?也许每一个都市男女都有不同的理解。当我们置身于一个躁动的现代社会时,面对日益攀升的离婚率,鸟巢一样岌岌可危的家庭,我们常常感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但我们常常忽略了爱情的责任。因为责任,爱情才显得伟大、神圣。故事中的主人公伊万·尼古拉耶维奇是幸运的,他在经历了一场情感变故后,终于知道了谁是值得他爱一生也应该相爱一生的人,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做夫妻过日子,并不只是为了轻松和开心。(张伟乙)
丈夫的匿名信
佚名
她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普通得像土一样。她有个女儿,她对女儿非常的好,就像天下所有的母亲那样。但在一个收割的季节里,她把女儿弄丢了,她满世界的地找,却毫无结果,女和就像蒸气一样蒸发掉了。
她并不死心她一直认为她的女儿被人收养了。每天幼儿园放学的时候,她就到幼儿园的大门口,打量着每个孩子,所有的人都以为她精神有问题。
她并不在乎这些,她在这座城市的每一所幼儿园都留下了足迹,就这样她苦苦地寻找了10年。
一天,她收到了意外的惊喜。她这10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她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信上说:你的女儿早已成为我们的女儿了。我们是在某年某月某日旅行的时候发现她的,由于我们夫妻俩一直没有孩子,所以把她留了下来。这些年,我们待她一直很好,她现在已经上中学了,她不知道自己的身世,我们更不想失去她。但出于同情,你怀子心切,我们给你写了这封信。请原谅我们没有署名,我们不想让她知道这件事。
10年来,她朝思暮想就是为了看女儿一眼,现在,她却不得不退缩,但她已经满足了:因为,她知道女儿过得很好。
一年后她和她的丈夫又有了一个女儿,她的生活变得快乐而充实,她们重新拥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庭。
但是谁又能知道,写那封匿名信的人却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他不仅要原谅她丢失女儿的错误,而且,还要在一个朝夕相伴的人面前永远守住这个痛苦的秘密。
因为,那个人,就是她的丈夫!
心灵札记
这是一篇精短但有令人震撼的故事,一个劳作的母亲丢失了自己的孩子,她怀着负疚和满腔的热情寻找孩子,十年过去了,母亲的心灵备受煎熬。但她意外地知道自己的孩子生活得很好,意外拯救了母亲破碎的心灵,更改了母亲颓废的生活。更令人震撼的是,更改母亲生活的是身边人孩子的父亲。不要以为生活就是简单的重复故事,生活尽管琐碎,但繁琐和伤感里藏有大爱,爱是生活飞花的唯一理由。你怎能不震撼?(朱朝敏)